此书是第一本为纳米材料安全性提供相关基础知识的书籍,旨在为基础研究科学家、环境科学家、毒理学家、化学家、工程师、风险评估家、联邦政府机构等人员进行纳米材料的职业和环境卫生安全性评价服务。纳米颗粒的命名标准、决定纳米颗粒毒性和特征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开展体内外研究所遇到的困难均展示给读者;包括:在危险性评估分析中,应用明确表征过的材料开展研究工作、确定纳米颗粒的剂量、解决团聚问题、生物学分布和动力学以及暴露水平等的技术及重要性。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电子显微技术及纳米粒子分散度来评价纳米颗粒毒性的方法亦编入本书,本书还涵盖了已经用于研究纳米颗粒有害效应的特定靶器官。
本书是国际上第一本为纳米材料安全性提供相关基础知识的书籍,旨在为学者进行纳米材料的职业和环境安全性评价服务。全书共分25章,充分阐述了纳水毒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纳米材料的物化性质以及纳米材料的安全性研究,和纳米技术的研究展望。本书可供从事环境科学、毒理学、化学以及从事纳米科技研究的人员参考使用。
前言
第1章 纳米毒理学:为纳米科技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第2章 碳纳米管的结构和组成在毒理学研究的意义
第3章 纳米材料的定向性理化表征
第4章 决定纳米颗粒潜在毒性的理化特性
第5章 工作场所纳米颗粒的暴露评价
第6章 纳米颗粒的生物分布:来自药物递送的认识
第7章 纳米颗粒与生物膜的相互作用:以树状聚合物为对象研究其物理机制
第8章 评价纳米颗粒转运的胎盘生物学屏障模型
第9章 纳米材料的药代动力学
第10章 人类接触纳米颗粒评估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第11章 纳米材料在肺表面分布的体外毒性研究:柴油机排出的超细颗粒及细小矿物粉尘研究
第12章 纳米材料的基因细胞相互作用:从遗传毒性到基因组学
第13章 碳纳米管对角质化细胞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第14章 评价空气散播纳米颗粒导致潜在有害肺效应时的关键问题
第15章 碳纳米管暴露的心血管效应
第16章 纳米颗粒暴露对止血和血栓形成影响的机制研究
第17章 纳米颗粒的肺及心血管效应
第18章 了解纳米颗粒的潜在神经毒性
第19章 纳米材料的皮肤效应
第20章 纳米颗粒的眼毒性
第21章 纳米颗粒与生物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在细胞内信号传导中的激活作用
第22章 环境中纳米颗粒的发生、演变及表征
第23章 纳米颗粒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第24章 纳米材料对环境的影响
第25章 纳米技术和毒理学研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