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人大、复旦、武大等校30名师联名推荐,哲学专业学生、文科大学生及哲学爱好者的必读书。
一本书读通“花园哲学家”伊壁鸠鲁:为什么他被认为是享乐主义哲学家?他的享乐主义哲学的真相是怎样的?诺尔曼·李莱佳德专著的《伊壁鸠鲁(精)》主要按照不同的内容,以“自然”、“知识、灵魂和自由”、“快乐”、“欲望的种类”、“审慎与幸福”、“友谊与正义”和“治疗哲学“等为主题,介绍伊壁鸠鲁的思想,并在最后介绍了伊壁鸠鲁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伊壁鸠鲁(精)/最伟大的思想家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作者 | (美)诺尔曼·李莱佳德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北大、人大、复旦、武大等校30名师联名推荐,哲学专业学生、文科大学生及哲学爱好者的必读书。 一本书读通“花园哲学家”伊壁鸠鲁:为什么他被认为是享乐主义哲学家?他的享乐主义哲学的真相是怎样的?诺尔曼·李莱佳德专著的《伊壁鸠鲁(精)》主要按照不同的内容,以“自然”、“知识、灵魂和自由”、“快乐”、“欲望的种类”、“审慎与幸福”、“友谊与正义”和“治疗哲学“等为主题,介绍伊壁鸠鲁的思想,并在最后介绍了伊壁鸠鲁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内容推荐 伊壁鸠鲁的思想被总结为首先是要实践一种哲学治疗,以把人们从遍布于通往满足途中的错误信念和扭曲性情中解救出来。其中一些信念还不能不关系到世界或宇宙的构成、诸神的本性以及灵魂的性质等。所以在他看来,对物理学或自然的研究首先对正确的指导生活具有重要作用,而不仅仅出于纯粹的理沦兴趣。不过,他对物理学或认识论的看法,有时候还是精巧的,确实有独立的旨趣。在阐释这些观点的过程中,《伊壁鸠鲁(精)》作者诺尔曼·李莱佳德试图把握他们的内在旨趣和伦理意义。《伊壁鸠鲁(精)》主要介绍了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的生平及其主要思想,还述及其思想遗产和影响。能激发读者思考问题和进一步阅读原著、深入探究的兴趣,适合高中生、大学生和哲学爱好者阅读。 目录 导论 1 自然 物体、原子和空间 派生的诸存在 原子的各种运动和偏离 原子中的最小者 诸神 2 知识、灵魂和自由 感觉和伊壁鸠鲁派 伊壁鸠鲁派的问题 预先图式 确认,否认和一贯性 机械论和目的论的解释 灵魂 自由意志和偏离 3 快乐 快乐和痛苦 心理的和规范的享乐主义 起源论证和享乐主义 与“起源论证”有关的问题 快乐和痛苦的种类 4 欲望的种类 天生的欲望 空洞的欲望 自然欲望和幸福 结论 5 审慎与幸福 亚里士多德VS.伊壁鸠鲁论审慎 伊壁鸠鲁的工具理性 避免精神痛苦 对死亡的恐惧 关于恐惧死亡的对话 一些结论 6 友谊与正义 友谊和快乐 伊壁鸠鲁的快乐观念和友谊观念 享乐主义的困境 友谊和脆弱 正义和相互有利 伊壁鸠鲁和金指环 7 治疗哲学 伊壁鸠鲁式的性疗法 融合与施虐 灵魂的药 爱的另一面 爱、友谊和精神安宁:伊壁鸠鲁疗法的内在张力 8 伊壁鸠鲁的遗产 对伊壁鸠鲁思想内在张力的概述 文艺复兴中的伊壁鸠鲁派 激进的启蒙主义 19世纪 功利主义的享乐主义 克尔恺廓尔的“A”:一个纯粹的伊壁鸠鲁方案 结论 缩略语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快乐和痛苦 “我们把快乐看成本源的原则和幸福生活的目标。因为我们认为快乐是首要的和适宜的善,由此可以继续一切选择和避免,我们可以返回作为感觉标准的快乐,由此判断一切善”。(LM,128?132) 从文本里拿出来看,这个论断听上去像是直接的享乐主义,一般的快乐比如享受美食、娱乐、性等,以及其他更高类型的快乐,都是而且也应该是我们所有行动的目标,我们在实际的快乐感觉和感知上根据每一个行动促进快乐的程度来判断或应当以此来判断行动的善。但是,关于伊壁鸠鲁的观点没有任何直截了当的论述。 就在刚刚引用的前几行,伊壁鸠鲁谈到我们进行各种行动都是为了避免“不幸和惊骇”。在这种语境下似乎所有行动的目标不是某种积极的感觉状态,而是干扰的不存在。第一章和第二章的讨论曾直接谈到这一点。一般知识的原则性目的是从灵魂中消除扰乱。扰乱可能不是一个足够贴切的词。忧伤、惊骇、恐怖可能更加精确。我们恐惧诸神,因为它们可以现在或死后对我们施以惩罚。我们恐惧雷鸣、闪电和其他现象,因为我们对它们没有自然的解释,而想象成诸神愤怒的表达。我们恐惧占星术报告,那些报告建立在对星座现象的伪科学研究上,其中恒星和行星本身是神圣的,或它们会表示出我们无法逃脱的非人格化的命运。我们怕死,是因为我们不正确地设想灵魂。幸福生活的目标是“身体健康和精神安宁”(LM,128),也就是这些忧伤和恐惧都不存在的状态。精神安宁所需要的恰恰是对灵魂和死亡本性、对诸神本性,以及天体现象的正确知识。 一开始看上去“快乐”像仅仅指痛苦不存在。“快乐本质的界限是消除所有痛苦的东西。一旦快乐出现,或只要快乐出现,就没有痛苦和忧愁”(PD,III)。“积极的”快乐(在伊壁鸠鲁的作品中称作“动态”快乐),快乐感觉,在本节不会过多提及,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被排除或不存在。 心理的和规范的享乐主义 很清楚,在这里,伊壁鸠鲁宣称的关于“我们”的那些快乐似乎对一般人而言不太正确。我们很多人都认为,好生活、幸福的生活至少包括一些积极的快乐,即使我们并不认为这就是全部。比如,亚里士多德否认好生活是在积极意义上追求快乐的生活,但他却明确肯定,朝向快乐的欲望激发着人们,而且这种快乐是好生活的一部分,并从属于好生活。 当然,存在很多种积极的快乐,从普通的身体快乐如对美食的享受,到很难描述和界定的快乐,如欣赏莫扎特的优雅的快乐,或另一个非常不同的例子,人们会经历给予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以帮助的快乐等。这些都是积极的快乐,而且很明显,大多数人都受到朝向这些快乐的欲望的激发。 而当伊壁鸠鲁说,我们进行所有行动都是为了避免“忧伤和恐惧”时他不是指我们大家。证据表明,他更是在说伊壁鸠鲁派。他在提倡规范的享乐主义,即我们应该把快乐理解成特殊的伊壁鸠鲁意义上的“我们”的目标。他并未断言心理自我论的真理,即,所有人都在实际上从一种单纯的动机出发:对快乐的欲望。 规范享乐主义是伊壁鸠鲁的立场,能够证明这一点的论据是丰富的。本章开始所引用的当然来自他写给一个学生的信笺。如果我们把所引用的看作是事情本身或关于人类动机和心理的实证描述,那么与“伊壁鸠鲁致麦努塞斯的信”和其他很多地方的论述将无法吻合。 比方说,亚里士多德和其他人都认为行为的高贵和良好能够激发有教养的人去行动。似乎伊壁鸠鲁反对那些实际上根据这种动机来行动的人。“当没有提供任何快乐时,我鄙斥美好和那些完全敬仰美好的人”(Frag,79,Bailey)。这一论述意味着,事实上一些人是以对美好的崇敬而不是快乐为动机去行动,但除非对美好的崇敬同时产生快乐,否则就没有意义。 可是,“所有选择和避免”的论述都受到作为首要原则的快乐的激发和促进,这一论述被看成事实的、而不是应当的论述。在伊壁鸠鲁著作中有一些观点和主张,似乎是在支持这一论述。 …… P36-39 序言 总序 赵敦华 贺麟先生在抗战时期写道:“西洋哲学之传播到中国来,实在太晚!中国哲学界缺乏先知先觉人士及早认识西洋哲学的真面目,批评地介绍到中国来,这使得中国的学术文化实在吃亏不小。”贺麟先生主持的“西洋哲学名著翻译委员会”大力引进西方哲学,解放后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的“哲学”和“政治学”系列以翻译引进西方哲学名著为主。20世纪80年代以来,三联书店、上海译文出版社、华夏出版社等大力翻译出版现代西方哲学著作,这些译著改变了中国学者对西方哲学知之甚少的局面。但也造成新的问题:西方哲学的译著即使被译为汉语,初学者也难以理解,或难以接受。王国维先生当年发现西方哲学中“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小可爱”,不少读者至今仍有这样体会。比如,有读者在网上说:“对于研究者来说,原著和已经成为经典的研究性著作应是最为着力的地方。但哲学也需要普及,这样的哲学普及著作对于像我这样的哲学爱好者和初学者都很有意义,起码可以避免误解,尤其是那种自以为是的误解。只是这样的书还太少,尤其是国内著作。”这些话表达出读者的迫切需求。 为了克服西方哲学的研究和普及之间隔阂,中华书局引进翻译了国际著名教育出版巨头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现为圣智学习集团)的“华兹华斯哲学家丛书”(wadswonhPhilosophers)。“华兹华斯”是高等教育教科书的系列丛书,门类齐全,“哲学家丛书”是“人文社会科学类”中“哲学系列”的一种,现已出版88本。这套丛书集学术性与普及性于一体,每本书作者都是研究其所论述的哲学家的著名学者,发表过专业性强的学术著作和论文,在为本丛书撰稿时以普及和人门为目的,用概要方式介绍哲学家主要思想,要言不烦,而不泛泛而谈,特点和要点突出,文字简明通俗,同时不失学术性,或评论其是非得失,或介绍哲学界的争议,每本书后还附有该哲学家著作和重要第二手研究著作的书目,供有兴趣读者作继续阅读之用。由于这些优点,这套丛书在国外是不可多得的哲学畅销书,不但是哲学教科书,而且是很多哲学业余爱好者的必读书。 “华兹华斯哲学家丛书”包括耶稣、佛陀等宗教创始人.以及沃斯通克拉夫特、艾茵·兰德等文学家,还包括老子、庄子等中国思想家。中华书局在这套丛书中精选出中国人亟需了解的主要西方哲学家,以及陀思妥耶夫斯基、梭罗和加缪等富有哲理的文学家和思想家,改名为“世界思想家译丛”翻译出版。中华书局一向以出版中国思想文化典籍享誉海内外,这次引进翻译这套西文丛书,具有融会中西思想的意义。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在思想文化频繁交流的全球化时代,没有基本的西学知识,也不能真正懂得中华文化传统的精华,读一些西方哲学的书是青年学子的必修课,而且成为各种职业人继续教育的新时尚。中华书局的出版物对弘扬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引领时代风尚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值得赞扬和支持。 张世英先生担任这套译丛的主编,他老当益壮,精神矍铄,认真负责地选译者,审译稿。张先生是我崇敬的前辈,多年聆听他的教导,这次与他的合作,更使我受益良多。这套丛书的各位译者都是学有专攻的知名学者或后起之秀,他们以深厚的学养和翻译经验为基础,翻译信实可靠,保持了原书详明要略、可读性强的特点。 本丛书45册分两辑出版后,得到读者好评。我看到这样一些网评:“简明、流畅、通俗、易懂,即使你没有系统学过哲学,也能读懂”;“本书的脉络非常清晰,是一本通俗的人门书籍”;“集文化普及和学术研究为一体”;“要在一百来页中介绍清楚他的整个哲学体系,也只能是一种概述。但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这种概述很有意义,简单清晰的描述往往能解决很多阅读原著中出现的误解和迷惑”,等等。 这些评论让我感到欣慰,因为我深知哲学的普及读物比专业论著更难写。我在中学学几何时曾总结出这样的学习经验:不要满足于找到一道题的证明,而要找出步骤最少的证明,这才是最难、最有趣的智力训练。想不到学习哲学多年后也有了类似的学习经验:由简入繁易、化繁为简难。单从这一点看,柏拉图学园门楣上的题词“不懂几何者莫入此门”所言不虚。我先后撰写过十几本书,最厚的有80、90万字,但影响最大的只是两本30余万字的教科书。我主编过七八本书,最厚的有100多万字,但影响最大的是这套丛书中多种10万字左右的小册子。现在学术界以研究专著为学问,以随笔感想为时尚。我的理想是写学术性、有个性的教科书,用简明的思想、流畅的文字化解西方哲学著作繁琐晦涩的思想,同时保持其细致缜密的辨析和论证。为此,我最近提出了“中国大众的西方哲学”的主张。我自知“中国大众的西方哲学,现在还不是现实,而是一个实践的目标。本人实践的第一步是要用中文把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些片段和观点讲得清楚明白”。欣闻中华书局要修订再版这套译丛,并改名为《最伟大的思想家》,每本书都是讲得清楚明白的思想家的深奥哲理。我相信这套丛书将更广泛地传播中国大众的西方哲学,使西方哲学融合在中国当代思想之中。 2013年10月于北京大学蓝旗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