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石油之子王启民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金一鸣//高锋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从一个热血青年到两鬓已经染霜的石油地质专家,他把自己的生命全部溶进了大庆油田。金一鸣、高锋主编的《石油之子王启民》讲述了为祖国石油事业默默奉献的地质专家——王启民的传奇人生,展现了感人至深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内容推荐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中共中央推出并宣传“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中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其中就有两位湖州籍人士——“虎穴龙潭呈英豪”钱壮飞和“励志革新石油人”王启民,金一鸣、高锋主编的《石油之子王启民》就是“励志革新石油人”王启民的传记。《石油之子王启民》用文学的形式充分演绎王启民这位为党的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代表,深入挖掘“双百”人物承载的精神内涵,弘扬他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

目录

前言

序章:到大庆去采访“黑金博士”

第一章 东西南北都是他

 吃了“闭门羹”

 见或不见他就在那里

 穿越石油史

 两代“铁人”的接力跑

第二章 “闯将”自称“70后”

 乡音无改鬓毛衰

 打响油田新会战

 死井复活不是梦

 繁华都只是路过

 “三能闯将”心不老

第三章 他从江南来

 苦难是一所学校

 铁一般坚定的报国志向

 生日那天发现了大庆油田

 郎心如铁奔大庆

第四章 跳进“高科技泥浆池”

 敢笑天下第一流

 新的开采论和女儿一起出生

 异想天开和脚踏实地

 钻到地层里去

 数着星星爬着坡

 哪怕离婚也不离大庆

 十年磨一剑

 苦也偷着乐

 我们记得他

第五章 勇闯禁区建奇勋

 石油储存在科学的大脑里

 在怀疑和嘲笑中前行

 背后的力量

 两强联袂再闯“禁区”

 实践是个宝

 群众路线是依靠

第六章 “稳产27年”震惊世界

 打响“稳油控水”科技大会战

 遗憾铸就军功章

 斗士的武器

 走向世界的征程

第七章 巨奖转赠“王启民们”

 慷慨无私的获奖者

 克已奉公的引领者

 淡泊名利的践行者

 民主团结的倡导者

 科技后浪的推动者

 事业常青的胜出者

第八章 “新时期铁人”感动中国

 “新时期铁人”走向全国

 先进事迹报告感动全场

 全国新闻界形成宣传强势

 树高千尺不忘根

 荣耀跨越了世纪

第九章 “铁人”的遗憾

 对父母未能完全尽孝

 对妻子未能完全尽责

 对儿女未能完全尽心

第十章 我为祖国献石油

 二次创业站排头

 开启4000万吨新航程

 熬干心血再攻关

 “三超”精神引领“百年油田”

后记:无法告别

试读章节

到大庆去采访“黑金博士”

启程了,2小时陕客,3小时飞机,2500公里路。

从地处太湖南岸的浙江省湖州市出发,到达杭州萧山机场,我们准备飞往中国最东北部的城市——黑龙江省大庆市。

此时,是2011年3月20日晚上7点半。

候机大厅里,有个小男孩在折纸飞机,折好了,张大小嘴朝机头哈口气,手一甩,划出一道好看的弧线。

太熟悉了,这场景。20多年前,我们也是这么玩的。虽然纸质不同,折法不同,可这“哈气”的动作,却神奇般地穿越了时空。

“哈气是在给飞机加油呢!”小男孩仰起脸,眨巴着大眼睛,一本正经地回答。

加油!从来就是美好的事,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不同的人眼里,它坚定地代表着能源和希望。为什么鼓劲的时候,加的是油,而不是加水加醋,足见它的特殊了!这让我们感到热血沸腾。即将抵达的地方一一大庆,就是中国最大的油田,那片为共和国“加油”的土地,52年来开采的石油曾供养了大半个中国,诞生的铁人精神亦成为几代人的心灵“加油站”。

大庆,我们来了!飞机迅速升空后,满天的星斗在眼皮底下铺陈开来,只不过这些漂亮的星星不是来自天上,而是地面的万家灯火和连绵路灯。在缤纷的光芒中,楼房、街道、汽车遍地绽放,好一座人间不夜城。

坐飞机的很大一个好处,便是拥有足够的高度看我们生存的大地,换一个角度可以滋生出许多的想象。比方说,假如造物主没有赐予人类石油,那么城市又会是什么样子?顷刻之间,天上的飞机、地上的汽车、水里游弋的各种船只,都成了废铁;天然气停止了供应,人们的住房四壁没有了颜色,房间内电视机不翼而飞……即便是桌上的一瓶矿泉水、身上的一件衣服、装物的一个塑料袋,也都离不开石油消耗。

毫不夸张地说,石油影响着我们的衣食住行娱,如果没有石油,这个世界很可能将不再剩下多少现代文明。

这个假如,是因为想到了被誉为“共和国长子”的大庆。

是它,把中国“贫油论”的帽子甩到了太平洋,在半个世纪里创造了中国石油乃至整个工业战线的三个第一:原油产量第一,上缴利税第一,原油采收率第一。

这个假如,是因为想到了一个被誉为“石油之子”的湖州人,在躬身大庆油田科技战线的半个世纪里,他只专注过一件事——与千米深处的油层“对话”,又像大禹一样驯服注入地下驱油的水流。直到今天,74岁的他依然奋战在油田高产稳产的第一线。

他就是当代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王启民。

1997年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国务院总理李鹏曾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出席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工作会议的代表。当时江泽民握着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王启民的手说:

“现在大庆有了第二代‘铁人’,好!”

在对会议代表发表讲话时,江泽民再次强调说,王启民是科技人员中的新铁人,是新时期铁人,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好榜样。

“宁可把心血熬干,也要让油田稳产再高产。”王启民坚定地表示。

在感动了大庆、感动了国家领导人后,王启民又感动了全中国。

2009年,他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是啊,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感动呢?

远的不提,光是最近利比亚的战乱和日本的核危机,就足以让世人对石油危机感到心慌。尤其是国际原油价格一再冲击高位,让人们不得不怀疑今后还有多少人能享受它所带来的文明?作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原料消费国,中国太需要大量石油,它像“血液”一样,维系着生活运转、经济发展甚至政治稳定和国家安全,也太需要更多石油工人发扬铁人精神为祖国加油!

近了近了,大庆,我们路远迢迢的敬仰之地;

近了近了,王启民,我们心心念念的湖州骄傲。

晚上11点,飞机缓缓降落。迎接我们的,已不复大庆当年“青天一顶星星亮,荒原一片篝火红”的模样,但寒冷却是一点没打折扣,机上的广播里说:大庆现在的实时气温是零下12度。

一出机舱,立即被凛冽的干冷空气包围。3月,江南水乡的湖州正是明媚的阳春季节,而这里,天寒地冻。

坐在前往市区的车里,公路两边是大片空地,隐约可见的油井,行道树光秃秃的枝干向空中伸展,枯草紧贴地面。就是这片貌似普通的土地,蕴藏着被称作“黑金”的石油,也留下了王启民从青年到白头不倦的岁月足迹。

那是他吗?在冰天雪地严寒无比的恶劣天气里,守着井口,守着孤独,守着黑夜,守着信念和理想;

那是他吗?在地表千米之下满是岩层的夹缝里,探求着跳跃油田生命的数据图表,神思飞扬遨游于白垩纪的地质迷宫中;

那是他吗?在阴冷的帐篷里,穿着透心凉的潮衣,借助着微弱的灯光,像一台不会枯竭的发动机般一直工作到黎明;

那是他吗?作为一个油田公司的总经理助理、副总地质师、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如今虽已年过七旬,却仍在指导教授一批又一批初出茅庐的研究生与博士生,呕心沥血地培养着祖国科研事业的接班人……

太冷了,被风吹乱的思绪,困扰着我们对王启民作更多的联想。

石油被称为“黑色黄金”,那么王启民大概可称作“黑金博士”。

作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的王启民,尽管从未获得过博士这一最高级学位,但在石油勘探研究领域里却被一致公认为“博学之士”。加上他身为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带领并指导一大批研究生、博士生进行油田勘探开发研究工作,其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早已达到或超过一个博士的水准。

这位“黑金博士”为中国的石油工业发展注入了能量与活力!

在这样一个深夜,王启民自然不会想到,已有远方故人来。

P1-3

序言

民康物阜、地杰人灵的湖州,自夏朝以来就有传说和记载。除了稻米、鱼虾、丝绸、茶叶、铜镜、羽扇、漆器、毛笔等物产著称于世,湖州更是人才辈出之地。境内举进士第1530人,全国之最;状元16人,全国第二。沈约、孟郊、凌濛初、俞樾、沈尹默、徐迟、萧也牧、沈西苓等文学大家似群星璀璨,在全国举足轻重。曹不兴、赵孟频、王蒙、沈铨、吴昌硕、王一亭、诸乐三、费新我等书画名家代出纷呈,有占据“中国半部书画史”之说。“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实非浪得虚名。

公元1000年后,北方女真人长躯直人,迫使宋王朝南迁,建都今称杭州的临安,把先进的中原文化植入钟灵毓秀的江南福地,使得原本逍遥的湖州,于寄情由水的风雅中又多了几分大气。之后的湖州人,可谓“有盛唐人之致去其纤,有北宋人之雄去其犷”。民性的改良,使湖州从过去文人墨客的传统里,又走出了许多别样拔萃的人物。

宋代以后,文人墨客未绝,济世的政治人物荟萃于太湖南岸。以陈其美为首的湖州革命党人聚集在长江中下游经营革命,于武昌起义岌岌可危时,策动上海起义,进而光复杭州、攻克南京,一举控制了富甲东南的长江三角洲,切断了清王朝赖以生存的漕运,在经济上给清王朝以沉重打击,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基础。民国时期,如果说浙江是国民政府肱骨的最大滋生地,那么湖州就是它的摇篮,从这个摇篮里走出的张静江、褚民谊、戴季陶、陈果夫、陈立夫、朱家骅、胡宗南、徐恩曾等人构成了“国民党半个中央”,成为中国历史上一道奇特的政治景观。

新中国成立后,许多湖州学者投身科学研究,有梁希、赵九章、钱三强、丁舜年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学部委员30余人,海外湖州籍著名科学家不计其数。“两弹一星”等高端科学领域之外,湖州也不乏军功卓著的将士,“海空卫士”王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沧海桑田,岁月轮替。历代风流人物,响亮的名字中,总有湖州可观的份额。这既是上苍对湖州这一方水土的恒久眷顾,更是世代湖州人发奋求进的结果。

今天,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中共中央推出并宣传“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中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其中就有两位湖州籍人士——“虎穴龙潭呈英豪”钱壮飞和“励志革新石油人”王启民,这是湖州和湖州人的荣耀和骄傲!

为了让英雄模范的感人事迹家喻户晓,激励全市人民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努力奋斗,由市委宣传部主导,市文联和湖州文学院组织力量安排创作,用文学的形式充分演绎钱壮飞和王启民这两位在不同历史时期为党的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代表。深入挖掘“双百”人物承载的精神内涵,弘扬他们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相信这两本书的出版发行,能让湖州籍“双百”人物钱壮飞和王启民成为全市人民心中的楷模,同时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立足岗位,扎实做好本职工作,努力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让“富饶、秀美、宜居、乐活”的湖州更美好!

编者

2011年6月

后记

无法告别

2011年3月25日早上7点半,我们正在酒店总台办理退房手续,一个微驼的身影推门进来。

定睛一看,竟是王启民!

这才想起昨晚在电话里与王老说过,因为是早上的飞机,7点半就要退房出发。

他记得很牢,也非常准时地出现,为的是给我们送行。

这是五天采访时间里我们见上的第三面。

此行本是为他而来,但我们实在跟不上他的脚步,他要么在会场,要么下现场,办公室里经常见不着人。

一位74岁的老人仍担任着大庆油田副总地质师的职务,在常人的想象中,指导一下把把关就行了。可王启民照样天天7点半到岗,依旧风尘仆仆往油井赶,正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只要油田还有需要我的工作,我就一如既往。”

怎么会不需要呢?昨晚电视新闻里还在播报:2010年我国进口原油2.39亿吨,同比增长17.5%;进口原油共花费1351亿美元,同比增长51.4%。

自1993年变为石油净进口国,我国这两年的原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50%的警戒线。

如何寻找和保卫自己的石油生命线,是时代留给中国人的一道坎。

而与像野草一般疯长的能源需求相对应的是,我国的原油产量在2009年却出现了几十年来的首次下跌。

人们普遍担心,中国已经开始无力供应更多的“黑金”了吗?

人老了,精力会衰退,这是自然规律;油田老了,产量要削减,这也是自然规律。

王启民当然知道年龄不饶人,但他更深知通过科技和创新,开发了半个世纪的大庆油田还可以再挖潜。于是,他用华罗庚的言语自励:

“村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学之道,戒之以空,戒之以松,我愿一辈子从实以终。”

74岁的王启民希望用自己剩下的不多的时间,换取地下更多的石油。

汽车往大庆机场开去,我们享受着能源带来的速度。实际上,中国这辆经济快车的加速前行,和我们即将离开的这片土地有着莫大的关系。从这儿开采的石油占据着全国石油产量的半壁江山,这种被誉为“黑金”的“工业血液”,悄无声息地流淌在每一个国民经济的细微毛孔中,供养着现代文明。

想到这儿,我们不由对这片土地、对身边这个石油人肃然起敬。

路上,王启民和我们讲起自己乖巧的孙女。看到公路两边空地上的杨树林,还感慨说当年那里只是一片荒芜的大平原,他们是如何一面担心狼的袭击,一面摸黑赶路去开小组会议……

在这位见证大庆从荒芜平原变成富饶之地的老人眼里,偶尔也掠过一丝遗憾。他喃喃自语:“有些事情我可能等不到了,就是以后开发油田的时候,能有一项技术,简便轻松地看到地下油层的结构,就像拍照一样清楚。我想我也许看不到,但年轻一辈肯定能看到。”

想起作家文乐然著于1998年的纪实文学《走向圣殿》中,有写过他与王启民的一段交往,他们讨论石油、讨论家庭,甚至讨论死亡。记得其中有一段写了文乐然向王启民讲述自己在西藏的所见所闻,我们便问起这位精力充沛的老人为何没有去那片神奇的朝圣之地畅游一番。

王启民只笑说如今年纪大了,怕有高原反应,不敢去。然而刚刚说完,他又喃喃自语似的补上了一句:“看来应该到那儿去一次。”

看来他心中尚有许多理想有待实现,祖国的壮丽河山牵系着他的赤子深情。

王启民并不知道,对他的采访,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并不是光耀无比的科学事业,而在于他清纯如水的道德文章。

所以,即便真的有那么一天,他等不到了,看不到了,也不必遗憾,因为他这个“新时期铁人”,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也许比技术成果更为珍贵。

每次和王启民在一起,不免想到另一个人——袁隆平。

这位科学家为什么一辈子要潜心研究杂交水稻呢?年轻时,他曾亲眼看到5个人饿死,那个场景真叫惨啊!这些都是我们的同类啊,于是袁隆平立志要让全中国人吃饱饭。

王启民也是这样,在北京念大学时看到许多公共汽车顶了个煤气包,看到不少工厂由于缺少汽油、柴油、机油、润滑油而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他就想着拼了命也要把“贫油国”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这是王启民和许多伟大科学家身上共有的东西。这份热爱,解释了为什么几十年如一日的寂寞探索,他能甘之如饴;这份热爱,解释了为什么一辈子如影相随的顽疾,他能视而不见;这份热爱,解释了为什么在74岁的高龄,他仍然拼命工作……

每次和王启民在一起,不免看到另一个人一一王进喜。

尽管他们一个是手握钻机刹把的钻井工人,一个是执掌科技利剑的高级知识分子,但他们都想着“为国分忧,为民争气”。

对待艰苦创业,“老铁人”说:“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新铁人”说:“闯将在此”。

对待无私奉献,“老铁人”说:“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新铁人”说:“宁可把心血熬干,也要让油田稳产再高产”。

早在50多年前,有位美国记者一针见血地指出:王进喜式的人物,就是中国前进车轮的动力之源。

而今,“新铁人”接着诞生了。从王进喜到王启民,反映了时代的前进和社会的进步,展示出崭新的风范。但其实,如果你和我们一样到过大庆,就会觉得王进喜并没有走,王启民也不止是一个人。在大庆,除了石油、铁人精神,更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已深深注入当地人的生活中。

到了机场,王启民与我们一同步人大厅,除了送我们之外,他还要询问一下去北京的航班,口中还念叨着:“有几个技术问题,必须要去那边跟他们讨论一下。”

创新中遇到问题,探讨、分析、解决问题,对他来讲早已是司空见惯的事。从风华正茂一路走来,他的个性与工作态度从未随着容貌而“衰老”。

眼前这个瘦小的、忙碌的身躯,就是这么豁达而热情地拥抱着生命。

钱学森说过:“我姓钱,但我不爱钱。”

想想王启民,他姓王,在他的生命中,确实是科技为王、石油为王,但他的为人更适合用名字中的第三个字——“民”来表述:

他把赤子情怀献给了祖国,把一切用在为人民加油这件事上。

王启民向我们挥手,我们也向他挥手。

别了,大庆!

别了,王启民!

但是,我们内心知道:

纵使时代变迁,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无法告别;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永不告别。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大庆时指出的那样——

“大庆精神永远是激励我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财富。”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3: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