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的文明发展史上,春秋战国是个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特殊时代,就像说欧洲文明史不可能绕开古希腊一样。之所以说春秋战国时代特殊,是因为这个伟大时代是中华文明的孕育期,中华文明的主要思想体系,就是形成于春秋战国时代。读姜狼编著的《春秋原来是这样(前770-前476)》,快乐接受中国历史知识,可以开阔眼界,启发智慧,提高修养,培养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为这一代人更好地投身国际间的竞争与合作增加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春秋原来是这样(前770-前476)/历史中国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姜狼 |
出版社 | 现代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在中国古代的文明发展史上,春秋战国是个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特殊时代,就像说欧洲文明史不可能绕开古希腊一样。之所以说春秋战国时代特殊,是因为这个伟大时代是中华文明的孕育期,中华文明的主要思想体系,就是形成于春秋战国时代。读姜狼编著的《春秋原来是这样(前770-前476)》,快乐接受中国历史知识,可以开阔眼界,启发智慧,提高修养,培养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为这一代人更好地投身国际间的竞争与合作增加原 内容推荐 姜狼编著的《春秋原来是这样(前770-前476)》讲述了: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以身为中国人而自豪! 一个民族能否得到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尊敬,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整体的文化修养水平’,其中扩大全民知识面,尤其是对自身民族历史的了解和认识显得尤为重要。 《春秋原来是这样(前770-前476)》每卷从50个角度观照该段历史,用50篇专题文章,深度阐述历史知识、还原历史本来面目,并融合了当前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夹叙夹议方式,讲述远古至抗日战争爆发前的1936年的历史,每卷末附录该时问段的详细年谱,是一部信息量巨大的百科全书式的通俗历史读物。 《春秋原来是这样(前770-前476)》是“中国人都能看懂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强国,文化兴国,读《春秋原来是这样(前770-前476)》,快乐接受中国历史知识,可以开阔眼界,启发智慧,提高修养,培养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为这一代人更好地投身国际间的竞争与合作增加原动力。 目录 序 夏商周以来的点滴故事 西周之末,春秋之始 郑庄公和母亲武姜的恩怨情仇 郑庄公和东周王室的扯皮大战 石碚“大义灭亲”与祁奚的“举贤不避亲仇” 齐国文姜乱伦杀夫事件始末 一个西瓜引发的血案:齐国宫变 千古一相说管仲(上) 千古一相说管仲(中) 千古一相说管仲(下) 齐桓公的贤臣们 齐桓公的不世霸业 性格决定命运:齐桓公的家庭悲剧 仁者亦有敌:宋襄公的悲喜剧 春秋小霸楚成王 小三转正:曲沃代晋事件 晋国内乱始末 晋国兄弟之乱 晋惠公的悲剧 晋文公周游列国(上) 晋文公周游列国(下) 龙战城濮:春秋争霸的巅峰之战 秦穆公:拉开统一大幕第一人 一鸣惊人楚庄王 晋楚郧之战 子产和晏婴:春秋两名相 晋国执政赵盾 赵氏孤儿真相 春秋两兵圣之田穰苴和《司马法》 春秋两兵圣之孙武和《孙子兵法》 吴楚柏举之战 伍子胥复仇记 春秋刺客列传 勾践:千古第一忍者术 聪明的范蠡和不聪明的文种 季札和豫让 孔子闪亮登场 孔子绝世传奇(上) 孔子绝世传奇(中) 孔子绝世传奇(下) 孔子的七十二门徒 侠儒子路 千古一圣说老子(上) 千古一圣说老子(下) 春秋名嘴逸事 三家分晋始末 宫廷八卦:谁的绿帽子在飞 春秋名女 《诗经》的魅力(上) 《诗经》的魅力(下) 试读章节 在中国的演义小说史上,商周之际的历史题材库比起东汉三国、隋唐之际毫不逊色,写东汉三国的野史小说有《三国演义》,写隋唐的野史小说有《说唐》。写商周兴亡的是哪部野史小说呢?说出来大名顶破天——《封神演义》。 就拿民间的传播度和知名度来说,《封神演义》可能要略逊于《三国演义》,但应该强过《说唐》,以及《明英烈》等演义小说。《封神演义》捧红的历史人物数不胜数:一代暴君商纣王、一代妖后妲己、崇侯虎、黄飞虎、两代贤君周文王和周武王,以及在民间的智慧之神姜子牙,他直钩钓鱼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不管读没读过《史记·齐太公世家》,都应该知道这个超级有名的历史典故。 最有意思的是《封神演义》不仅捧红了真实的历史人物,甚至连太上老君、太白金星、元始天尊,还有什么通天教主、南极仙翁,昆仑十二仙,以及女娲娘娘,这些神话人物都跟着出尽了风头。 作为唯物论者,我们是不相信天上有这些神仙鬼怪的,天上除了看不到尽头的臭氧层子,什么也没有。而且即使是姜子牙这样的真实历史人物,也被《封神演义》涂上了一层浓重的神话色彩,比罗贯中神话诸葛亮有过之而无不及。 由于那段历史离现在太过遥远,再加上《封神演义》的添油加醋,其本来的历史面貌已经被弄得面目全非。在这里有必要将商亡周兴这段历史简单地讲一讲,正本清源,然后进入春秋正文。 如果单纯地从文字上的历史来看,中国公认的第一个出现等级制度的王朝是夏朝。夏朝的建立者是启,姓姒,姒启的父亲就是那位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在启建立夏朝之前,中国远古社会在权力传承上采取的是“推选制”,属于原始共产主义的社会和政治形态。 夏朝之前的国家形态其实是许多个不同的部落组成的联盟,联盟的大头领去世后,由各个部落公推公选一位大头领,尧、舜、禹的大头领地位都是这样产生的。尧、舜、禹其实都是后史的简称,真正的称谓是帝尧、帝舜、帝禹。按照这个制度,大禹死后,大头领的位置应该是东夷首领伯益。不要小看这个在历史上默默无闻的伯益,相传著名的《山海经》就是伯益写的。 但帝禹的儿子启是个野心家,他不甘心父亲大禹的江山被不相干的伯益捞走,发动了政变,联合诸侯搞掉了伯益,自己做了大头领,正式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随后,姒启又灭掉了不服他统治的有扈氏,“天下咸朝”,各个部落见启如此彪悍,不敢惹这位爷,都俯首称臣。 从姒启开始,远古的“禅让制”被家族传承制完全取代,龙的儿子永远是龙,老鼠的儿子永远是老鼠,等级制度的根本其实就是权力的家族传承制。夏朝的存在时间相当长,大约从公元前2100年到公元前1600年,将近五百年。 不算大禹的话,夏朝共有十七位天子,其中最有知名度的那一位不是启,也不是启的儿子太康,以及那位喜欢养龙的孔甲,而是夏朝最后一位天子,也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暴君桀。桀和后世商朝的暴君纣,成为历代暴君的代名词,谁要是以暴力治天下,必被人骂成“桀纣再世”。 自从孔甲以来,夏朝的统治力就被明显削弱了,诸侯武装反叛事件不断发生。到了桀统治的时代,因为这位暴君宠幸妹喜,“不务德而武伤百姓”,被愤怒的各阶层联合起来打掉了,迎立商侯成汤,建立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殷商王朝。 商朝之所以也称为殷朝或殷商,是因为商朝第二十位天子盘庚在位时,将商朝国都迁到了殷(今河南安阳),所以史称殷商。 相对于历史实物缺乏的夏朝来说,商朝出土的遗址文物相当丰富,被誉为“镇国之宝”的司母戊大方鼎,以及曾经震撼世界的殷墟甲骨文,都证明是商朝的文物遗存。如果说夏朝是奴隶制社会的磨合期,那商朝就是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期,商朝的综合国力非常强大,是当时举世公认的东方霸主。 关于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定义,史学界向来是有争议的。被称为奴隶社会的夏、商、周时代都有平民,而夏、商、周之后的朝代,一直到清朝,都有奴隶。无论是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其社会形态的形状都呈哑铃形,即两头大中间小的社会等级格局。 奴隶社会虽然有平民,但当时社会的主流形态是奴隶主与奴隶的阶级存在,一般来说,奴隶制社会的定义是在生产活动中大规模使用奴隶。而战国以后的封建社会虽然也有奴隶,但不是社会的主流形态,大多数人都是平民身份。从这个角度来讲,奴隶社会确实是存在的。 P5-6 序言 在中国古代的文明发展史上,春秋战国是个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特殊时代,就像说欧洲文明史不可能绕开古希腊一样。之所以说春秋战国时代特殊,是因为这个伟大时代是中华文明的孕育期,中华文明的主要思想体系,就是形成于春秋战国时代。 成语所谓“釜底抽薪”,如果将春秋战国从历史上抹去,就好像大树被刨断了根,中华文明也就无从谈起。无法想象一个忘记管子、孔子、老子、孙子、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的中国文明史会是个什么样子。 无论是思想史,还是政治史,或者是经济史、文学史、军事史,哪怕是耻辱血泪史,都是历史有机结合的重要部分,割裂哪部分,都不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历史可以被批判,甚至可以被否定,但不能被割裂,更不能忘记。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个忘记历史的民族,注定没有未来。 都说春秋战国是个伟大的时代,那么春秋战国的伟大到底体现哪个层面?简单地说,主要体现在思想层面上,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界最大的特点就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各种不同的思想体系井喷而出,从而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 不过从政治角度或历史角度来说,春秋和战国又是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于春秋和战国的时代划分,比较流行的有以下几种划分法: 一、春秋从周平王姬宜臼东迁雒邑的那一年(即前770年)开始,至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三家分晋,战国开始。公元前403年这也是司马光《资治通鉴》的起始年代,这个时间划分比较主流。 二、孔子修订《春秋》时的起始年代,即鲁隐公元年(前722),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结束,此后进入战国时代。 三、司马迁认为春秋始于公元前770年,止于周元王姬仁元年(前475),此后进入战国时代。 四、从周平王姬宜臼东迁雒邑(前770)开始,至周敬王姬訇崩的那一年(前476),春秋结束,此后进入战国时代。 五、《左传》始记于鲁隐公元年(前722),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结束,此后进入战国时代。 六、从公元前770年开始,至齐国大夫田恒发动政变杀齐简公姜壬(即田氏代齐事件)的这一年,即公元前481年为止,此后进入战国时代。 将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雒邑定为春秋的起点,这一点基本没有争议。但春秋和战国之间的年代起点向来是比较混乱的,争议也比较大。为了行文方便。决定另辟蹊径,以晋国六卿之一的智伯被晋国的另外三卿赵氏、韩氏、魏氏联合消灭的那一年,也就是周贞定王姬介十六年(前453)为春秋的年代下限。 史学界公认“三家分晋”是中国奴隶制社会形态向封建制社会形态转型的重大历史事件,对于这一点,争议不是很多。不过以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为春秋的年代下限,似乎略晚了些。 从经济史的角度来看,一般将铁器大规模取代青铜器作为春秋与战国的起始点,但这种划分并不严密,因为无法确定铁器大规模使用的具体年限。所以还是用政治史的角度来划分春秋与战国的起始点比较稳妥。 以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作为春秋的结束年限,倒是一种比较方便简捷的划分法。但问题是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只是走的一个法律形式而已,实际上早在五十年前,赵氏、韩氏、魏氏三卿就已经淘汰掉了范氏、中行氏、智氏三卿,三家瓜分了晋国政权,魏、韩、赵三足鼎立的局面早已形成。 如果以“三家分晋”事件结束春秋时代,那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大家都知道,三国曹魏正式开始于公元220年,而严格意义上来说曹魏始祖曹操应该算是东汉人。可是如果不将曹操算成三国人物,那整个三国历史都将全部改写,谁会接受一个没有曹操、吕布、袁绍、孙策、周瑜、关羽、鲁肃的三国呢? 曹操正式建立曹氏政权,是在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接受苟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建议,迎接汉献帝刘协入许昌。也就是说,曹魏政权早在曹丕正式建立魏国前二十五年就已经出现了。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