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洪成、田谧等著的《晚清教师史研究》主要探讨的是由古代向现代转型社会场域下历史阶段性或断代的教师变革历程。在专业历史学著作中,近现代断代时限的划分有不同观点,存在分歧与讨论,此处不再描述。这里的“晚清”,近义词是“清代后期”,也即鸦片战争爆发到清王朝的结束,清代末代皇帝溥仪在革命党武昌起义与各省光复压力下被迫退位,具体时间段为1840-1911年,共71年。这与一般意义的近代史以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为下限仅少8年,占居近代史的绝大多数内容,当然性质上是封建专制与民主共和的截然不同。
引言(代序)
第一章 封建社会传统教师的历史回眸
第一节 传统教育模式对教师的制约
一、儒家经学教育对教师教学的束缚
二、选土制度对教师选任的限制
第二节 鸦片战争前夜传统教育的深刻危机与教师群体面面观
一、传统教育弊端的暴露
二、教师情状
第二章 鸦片战争时期的教师
第一节 开明封建阶级改革派对传统教师教学的批判
一、传统教师教学内容的空疏
二、传统教师教学方法的滞后
三、对新型教师的渴望
第二节 西学东渐对教师的影响
一、传教士东来与西学学科门类的拓展
二、教学观念的新趋向与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更新
三、教会教师的教育方针
第三章 洋务运动时期的教师
第一节 文教政策的转变
一、经世致用,学习西方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第二节 洋务派聘用教师的思想
一、借才异域
二、真才实学
三、合同制管理
四、权宜之法
五、权操自我
第三节 新式学堂的教师管理
一、教师选聘的条件与途径
二、教师职责与权限
三、教师的考核与奖惩
四、教师的待遇
第四节 书院的教师管理
一、山长的选聘
二、教师的选聘
三、设立斋长
四、山长、教师、斋长的职责
第五节 私学的教师
一、由福音布道者向教师的转变
二、传统教育对私学教师的制约
第六节 洋务教育对教师的制约
一、洋务教育的实用原则对教师的限定
二、不健全的学制体系对教师的阻碍
三、师资不足对教师的限制
第七节 洋务派教育家论教师
一、张之洞论教师
二、郑观应论教师
三、张謇论教师
第四章 维新、新政时期的教师
第一节 文教政策
一、废除八股,改革科举
二、讲求实学
三、普设学堂
四、设置学部
第二节 近代学制的产生与教师制度的初步形成
一、近代教育对教师的需求
二、“壬寅学制”对各级教师的规定
三、“癸卯学制”对各级教师的规定
第三节 师范教育的建立
一、师范教育的肇端
二、师范教育的建立
三、高等师范教育的创设
四、中等师范教育的发展
五、女子师范教育的产生
六、个案分析:晚清重庆的师范教育
第四节 教育家论教师
一、康有为论教师
二、梁启超论教师
三、盛宣怀论教师
四、吴汝纶论教师
五、张百熙论教师
晚清教师史大事记
本书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