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宇宙波澜--科技与人类前途的自省/巅峰阅读文库
分类
作者 孟德飞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孟德飞主编的《宇宙波澜——科技与人类前途的自省》帮助小读者提高对科学的兴趣,破解现象的神秘,从小树立爱科学、爱自然的良好习惯。本书集趣味性与科普性与一体,是小读者们必不可少的科学读本和课外读物。

内容推荐

《宇宙波澜——科技与人类前途的自省》简介: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许多高新技术和高科技产品日益涌现,汽车、电视、电脑、手机、洗衣机等等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普及。这些高科技产品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方便。于是日行万里、翱翔长空、千里传音等过去的神话与传说,在今天已然成为现实。

于此同时,许多科技与产品的泛滥与失控又日益威胁着人类的未来——人类的基本能力在逐渐丧失,人类可以生活的空间在逐渐缩小,人类的生存环境在逐渐恶化,人类可以利用的资源也在不断地耗竭……

人类将向何处去?阅读孟德飞主编的《宇宙波澜——科技与人类前途的自省》,请与我们一起,去进行科技与人类前途的自省吧……

目录

科技与人类的关系——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广岛蘑菇云升起——人类前途自省的开始

高悬的达摩克之剑——环境污染的危害

 逐渐变暖的地球——“温室效应”

 邪恶的“圣婴”——厄尔尼诺现象

 史上最严重的环境灾难——墨西哥湾油田泄漏事件

 氯氟烃排放量剧增——臭氧层破坏的罪魁祸首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地球资源枯竭怎么办?

炼丹家的“始料未及”——化学科技的危害

 “限塑令”的对象——“白色污染”的危害

 昏暗的天空——工业废气污染

 拉夫运河的污染——化学废弃物对人类的危害

 “阡陌交通”与“拥挤不堪”——汽车尾气带来的危害

小基因改变大世界——生物科技的危害

 能让死人复活吗?——克隆技术的危害

 基因上的舞者——转基因技术

 逐渐孤寂的人类——物种灭绝

 “非典”、“H1N1”——新兴病菌不断出现

 “寂静的春天”——除草剂和杀虫剂带来的灾难

神秘的人类杀手——电子科技的危害

 “千年虫”会爬向人类吗?——计算机的毁灭

 黑客的侵袭——网络安全问题

 废旧电脑如何处理?一电子垃圾的危害

 人类的朋友还是敌人?“纳米机器人”

 控制不了的“人类”——人工智能的开发

人类的生存之本——食品科技的发展

 是瘦肉精夺去了运动员的金牌

 “海豹畸形婴儿”出生——“反应停”事件

 粮食与食品安全——人类的生存之本开始动摇

 “增产创收”带来的忧虑——太空蔬菜能吃吗?

潘多拉魔盒的打开——核技术的危害

 从炸药说起——核武器的制造

 首个原子弹爆炸——广岛原子弹

 切尔诺贝利的阴影——史上最大的核泄漏事故

 强者俱乐部——国际上核技术的角逐

科技与人类前途的自省——可持续发展之路

 科技与人类的和谐之路——可持续发展

 新能源革命——绿色和低碳技术

 节能环保技术——风力、太阳能发电

 新型材料产业——纳米材料和器件

试读章节

广岛蘑菇云升起——人类前途自省的开始

生活在21世纪,我们都深切感受到科技的力量,衣食住行,人类活动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有科技的贡献。没有科技我们寸步难行!但如果人类一味地依赖科技而放弃人的劳动本能,那人类将会被社会淘汰。另外,如果科技成果被一部分人或者国家所独自拥有,那么科技又会是对人类巨大的威胁,比如说核武器。1945年8月6日早晨,在日本广岛上空,升起一团高度约为18千米的蘑菇云,这是美国战略轰炸机投下了第一颗原子弹;8月9日又在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这一可以毁灭地球的武器彻底摧毁了日本雄霸世界的野心,同时也夺走了20多万日本平民的性命。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科技也是如此。

广岛蘑菇云的升起

原子弹的发明要从二战说起。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8月15日,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而转移国内视线,于是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危害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参战国最多、波及范围最广的一场战争,给人类世界造成了非常巨大的、深远的影响。而迫使日本在二战中投降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新型武器原子弹在广岛、长崎的爆炸。

原子弹的破坏力是非常大的。当时广岛人口为34万多人,靠近爆炸中心的人大部分死亡,据统计,广岛14万人丧生;全市7.6万幢建筑物全被毁坏的有4.8万幢,严重毁坏的有2.2万幢。在长崎投放的原子弹造成了7万人死亡。

爱因斯坦的自省

1945年8月6日,当得知一颗原子弹夺走了日本20多万平民的性命时,爱因斯坦痛心得“真想把自己给总统写信的手指烧掉”。后来,爱因斯坦认为这一事件是他“一生中最令人痛心的回忆”。

两天之后,长崎遭到第二颗原子弹的轰炸。诸如“广岛已成焦土”“长崎将成死城”之类的标题弥漫在报纸上。有人开始把爱因斯坦叫做“原子弹之父”,因为他的质能公式奠定了原子弹的理论基础,正是他写给罗斯福总统的那封信,开启了原子弹研究和制造的进程,虽然他没有参与这一工程的实施。广岛上空的轰隆巨响,天空中出现的火球犹如1千个太阳,但它没有给人世间带来温暖和i光明,反而在世界上投下了1000个阴影。

在给好友写的信中,他说道:“写了这样一封信是我一生中犯下的最大错误。也许我可以得到宽恕,因为我们确实认为纳粹造出原子弹的可能性极大,而且他们会抢先使用它,以称霸世界。”在之后的生活中,每当他想到给美国总统的信就忏悔不已。

时至今日,爱因斯坦的担忧,人类不但没有解决,反而不断加剧!人们的目光依旧不断聚焦于科技、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忘记了对人类文明的反思:人类的前途将如何?如何与高速发展的科技相处?

名人名言

爱因斯坦的名言

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

维纳的警示

1948年数学大师维纳的《控制论》出版后,立即风行世界。

在书中,维纳认为科技发展具有“为善”和“作恶”的两重性。他在《控制论》的导言中说:“我们促进了一门新的科学的发轫,这门新科学,我已经说过,包含着这样的技术发展,它具有为善和作恶的巨大可能性。”比如日益增多的汽车,它可以让人类日行千里,加快行进的步伐,但它带来的危害也很多:尾气排放污染环境;交通事故危害生命;人类对汽车的依赖会降低人类的步行能力,身体素质日益变坏……

维纳认为:“新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用来为人类造福,但是,仅当人类生存的时间足够长时,我们才有可能进入这个为人类造福的时期。新工业革命也可以毁灭人类,如果我们不理智地利用它,它就有可能很快地发展到这个地步。”

P3-5

序言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许多高新技术和高科技产品日益涌现,汽车、电视、电脑、手机、洗衣机等等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普及。这些高科技产品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方便。于是日行万里、翱翔长空、千里传音等过去的神话与传说,在今天已然成为现实。

于此同时,许多科技与产品的泛滥与失控又日益威胁着人类的未来——人类的基本能力在逐渐丧失,人类可以生活的空间在逐渐缩小,人类的生存环境在逐渐恶化,人类可以利用的资源也在不断地耗竭……

人类将向何处去?请与我们一起,去进行科技与人类前途的自省吧……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1: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