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90后平凡女孩的奥运冠军之路!
她,是拥有全世界最高难度动作A分达7.3分的平衡木女皇。她,是5岁开始接触体操,16岁拿到奥运冠军,却在17岁默默退役的体操传奇。她,也有童年,只是终日与教练、训练场、体操、比赛、队友为伴。她,也有梦想,即使曾经被打击、曾经被放弃,但自己坚定的心,从未退缩半步。
她,就是北京奥运会体操冠军——李珊珊。这冗长的头衔,压在一个十九岁女孩的头上。是骄傲,也是压力。
《我是我的平衡女王》是李珊珊的第一本自传。如果你和她一样,也曾有梦想,请翻开这本书,带你感受一个不一样的。
《我是我的平衡女王》是奥运体操冠军李珊珊的第一本自传。
文中展示了她从一个普通少女到奥运冠军的成长历程,同时,还记录了她作为一个90后少女的时尚感悟。
书中从她天赋初显露,成为省体操队落榜生,曾被认为不具备体操运动员的天赋,记录了她如何突破瓶颈进入国家队,夺得多项个人和团体的冠亚军等多个侧面,展示了她坚韧而多彩的少年时代。
作者以简洁生动的生活化语言,讲述自己的体操生涯,以此为纲,将自己的人生挫折、成功、感悟都融入其中。力图让读者在阅读中受到作者思想的启发,并能从中学到一些成功者的精神技巧,从而提升自己的成功技巧和自信心。
《我是我的平衡女王》的主旨就是让大众真正走进所谓“一战成名”的奥运冠军的心里,了解她的生活,看到她的努力以及听到她的心声。
除了文字内容励志感人之外,还插入了大量的个人写意照片,清新自然、简单大方,采用四色印刷,集趣味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于一身。
看不清未来,痛到现在
1998年的时候,因为成绩优秀,我被选拔进入武汉体院。
那几年刚好是我家里最困难的时期。我刚开始专业训练的时候,爸爸妈妈都有工作。那个时候,妈妈每个月工资300多元,爸爸每个月工资600多元,同时,他们每个月要为我交760元的训练和生活费。可以说,爸爸妈妈省吃俭用地供我训练。
后来,他们工作的工厂改制,爸爸妈妈两个人相继下岗。爸爸妈妈失去工作以后,家里一下子就没有了生活来源。我每个月的训练费和生活费成了整个家庭沉重的负担。
到现在,我每次想起来都觉得心里很难过,即使在整个家里最困难的时候,爸爸妈妈也从来没有想过要我放弃我的梦想。他们去餐厅打工,自己摆摊卖早餐、卖消夜,去麻将室给别人端茶倒水,所有一切能挣到钱的办法,他们都尝试过。
最后没办法了,他们把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当做出租屋租出去,他们两个人搬到每个月只需要50元的楼梯间生活。那个楼梯间只有几平米大,以前是别人放杂物的地方。没有窗户、见不到阳光、没有洗手间,整个屋里只摆了~张床,所有的空余面积加起来只能够勉强应付一个人落脚和移动。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爸爸和妈妈住了好几年。
可是他们没有任何埋怨,毫无保留地把所有的收入所得,全部用在我一个人身上,全心全力地为我付出着……努力着……
当时我在武汉,他们没有跟我讲这些,我一点都不知道家里的这些变故。他们不想因为这些事情影响我的训练状态,每次打电话的时候总说他们过得很好,让我努力训I练争取取得好成绩。
直到2001年春节,我放假回家和爸爸妈妈过年,爸爸妈妈才告诉我说,为了保证我在武汉的训练和生活支出,他们把家里住的房子出租了,今年不能回家过年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相比于我的爸爸妈妈为我付出的,我平时训练的辛苦、委屈算得了什么。
不是梦,昨天花谢花开
我一个人独自在武汉的这一年,常常想着回到家就可以天天吃到妈妈做的菜;可以窝在爸爸的怀里看电视;可以躺在我自己的小床上呼吸着家的味道……但是,现实的残酷粉碎了我心中盼望的一家团圆的美好梦想,幻想的一切都没有条件实现了。
我们本来是要准备去外婆家里过年的,但是因为习俗的原因,这个春节最后是在姨妈家里过的。虽然姨妈家里人来人往很热闹,可是自己心里还是感觉到缺点什么。
春节之后,我要离开家返回武汉归队之前,爸爸妈妈带我去他们租住的楼梯间拿东西。当时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由于下水道已经堵塞,而楼梯间里面没有窗户通风,整个空间里都弥漫着刺鼻的气味。昏暗的灯光下,整个家里唯一的家当就是一张双人床,除此之外的生活用品全都凌乱地堆放在地上……我的爸爸妈妈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了将近一年啊。
我含着泪跟妈妈说:“你跟爸爸搬回家去住吧。”
妈妈只对我说了一句话,她说:“你别担心,你进国家队的那一天,就是我跟爸爸搬回家的那一天。”
我的第一个没有家的春节就这样心酸地结束了。
回到队里每天都会想起爸妈,当时自己手上有一张我第一次比赛时候的照片,爸妈在旁边看着我,正好也被照进去了。那是那时候身边唯一一张爸妈的照片,想他们的时候我就会拿出来看,那个时候的我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每天只是想哭。
正是因为当时的难过,却没有办法改变什么,才意识到自己的弱小,清楚地知道只有自己的训练成绩越来越好,才有机会为父母争气,才可能让他们过得更好。
你温暖的双手,带我到暗夜的出口
后来,家里的这些情况被教练们知道了,武汉体院的教练组决定资助我继续在体院练习,同时为我减免了一些费用。他们温暖的帮助让我压在心头的重担轻了一些,最起码在家乡的爸爸妈妈不用那么辛苦的赚钱来支持我练体操了。
这件事给我很深的触动,因为我很喜欢体操,所以父母为了我的梦想宁愿自己吃苦也要给我创造最好的条件,如果没有我的父母,如果没有那些教练,我的体操梦想根本就无法实现,每每想到父母和教练的恩情,自己提醒自己要更加努力地训练来报答父母,报答每一个帮助我的人。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体操已经不仅仅是我的爱好,更多的是一份责任在心里。
我在武汉体院训练的那段日子里进步很快,自己当时特别喜欢练平衡木,因为练平衡木的时候经常都会得到表扬。
我们小时候可能不太知道怎样分辨自己做的好不好,但是教练的表扬,就是给我最好的肯定和鼓励,因为看到了自己的进步,心里特别开心。
所以,我每次训练都会选择距离教练最近的那根平衡木,其实就是想让教练可以多看看我做的动作,多指导我。
我记得,在一次的平衡木训练中,我一个动作没掌握好,直接磕在了木上,当时嘴巴流血了,但是自己没有感觉到,只是觉得自己没有做好,要赶快爬起来继续做动作。
当时,教练及时把我叫下去,仔细地问我有没有受伤。还好,除了已经出血的嘴唇,其他地方都还好,漱漱口,止住血,我继续在木上训练。
在教练的指导和爱护下,我就这样跌跌撞撞地成长着。
在自己的目标面前,受一点点伤,算不上什么。P34-39
我从来没有想过,在我现在这个年纪,能够有这样的一本书,仿佛人生中的一个小小的里程碑,让我有机会站在这一端,望向那个一路走来的小女孩,那个曾经的我。
“它”的诞生如世间的每一个生命,有孕育、有成长。
人生是一个过程,长到这么大,经历过人生的辉煌,也尝过辉煌影子中的苫涩和暗淡,却还没有过一次安静地坐下来认真地去翻阅过往,那些沉睡在记忆深处的、曾经不愿意去碰触的回忆,那些甜的、苦的、幸福的、酸涩的、艰难的片段……
我一直相信,人生每一个脚印、每一次转弯都有它特别的意义,不管是深、是浅,不管湍流、还是宁静的小溪,都是得到,都是收获。每一件、每一次,都是自我剖析的机会,让我在成长中学会更加珍惜未来,珍惜那些和我的未来紧紧相系的人和事。
用自己的生命去书写故事,故事精彩,与众不同的人生鲜活而有生机。
这一本书记录一个和你们一样会哭、会笑、会调皮、会撒娇的小女孩的成长,写给昨天的那个小女孩、今天的我,写给成长中的你们,因为爱,因为成长——
那些给予我们生命,抚养我们长大的爸爸妈妈,感谢他们无私无悔的付出。
那些路过我们生命,教会我们长大的人,感谢他们每一次的帮助和鼓励。
那些教会我们努力,一直陪在我们身边的人,感谢他们不离不弃的陪伴。
谢谢所有的爱、鼓励、批评、坎坷、酸涩、磨难……
感谢你们陪伴我成长,教会我珍惜,还有爱!
梦想,在路上
很高兴可以在妹妹的书中留下点什么,妹妹在和我说这件事的时候,我仍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但却倒着时差挤着可怜的时间和妹妹沟通交流,留下了这些文字。(小朋友,感动吗?嘿嘿!)
记得第一次见珊珊是在2006年,具体日期就不记得了。对她印象最深的是当时她还在箍牙,所以一笑起来就露出她的大钢牙,哈哈。箍牙在当时的运动队女孩子中颇为流行,俨然成为了一道特殊的风景,但只有小珊珊走进了我的生活,这就是缘分吧。
她在我眼里是一个特别乖的小女孩,特别腼腆,训练也特别刻苦,所以对她的印象特别好。有的时候在操场上碰到她,很晚的时候她还在穿着出汗服跑步,特别的不容易。
因为我自己是练跳水的,我知道一个女孩子减体重是多么的困难,同样在备战奥运会,同样是广东队的我就会过去逗逗她,聊上几句。我鼓励她的时候,她总是很小声地对我说:“谢谢通哥。”让我特别有好感。很喜欢这个小朋友。
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和了解,我就跟她说我认你做我的干妹妹吧,开始她也很腼腆的什么都没表示,我就当默认了吧。(嘿嘿,坏笑)就这样我们俩就成了兄妹了。
平时我特别喜欢拿张杰为话题跟她开玩笑,因为知道她特别喜欢他,所以我经常会故意把张杰说成周杰,每次她听见我这么说都会特别着急,呵呵。
还有就是我以前喜欢叫她小朋友,现在她觉得自己长大啦,不喜欢我这么叫她啦,不过我还是喜欢这么叫她,因为在我眼里她永远是那个乖巧又腼腆然后又有点花痴的小朋友啊。
小孩子也有认真的让人感动的时候,印象最深刻的是2007年我过生日,她亲手缝了一个十字绣的枕套给我做礼物,她说祝我可以上奥运会,我们一起上奥运会,这是我们的约定。这对我来说是一件相当珍贵的礼物和祝福,非常的感动。
现在她成功了,但是我们的梦想还在路上,哥哥会继续努力,为国争光,完成我们当时的约定!谢谢你妹妹,无论在哪里,哥哥永远祝福你!
2011年5月26日于美国
罗玉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