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而言,商场主要有营业区、储存加工区及附属区三部分,按现有商场的布局来看,营业区的面积占全卖场的70%~80%,储存加工区的面积在10%~20%之间,附属区约为5%。
1.营业区
营业区是商品陈列、摆放,消费者选购、交款的地方,有时还包括消费者服务台、休息室等。一般来说,在区域的配比中,要尽量扩大营业区的面积。安排营业面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不能光是以扩充商品的占用面积来压缩消费者的占用面积,如果过道太窄,消费者总是挤来挤去,会增加消费者的厌恶感,使消费者产生对商场的不良印象。
第二,营业区是商场最重要的地区,应设置在入口处和最吸引人的地方,同时,在设计时要注意路线,不要忽视对偏僻角落的合理规划。
第三,分割营业区时,主要依据各类商品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重,来权衡其所占据的空间面积,以保证卖场理想的销售额和利润。当然,商品周转率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数。营业区一般要分割为食品区和非食品区两大部分,两者不一定要有绝对的分开界段,但至少要让消费者一目了然。
2.储存加工区
储存加工区是储存加工商品的区域,包括商品收货处、售前加工、整理分装问、冷藏室等。设置储存区的目的,是为了有一个能够合理储存和准备陈列商品的场所。储存区设计以能够最大限度地处理、行走、搬运或寻找商品等为界限。在储存区以内,可借商品组的分隔和存货的适当排列,消除超量搬动的工作。储存加工区一般比营业区靠内,但要容易与营业区来往,因为营业区有些工作需要储存加工区配合。
3.附属区
附属区是商场行政管理、生活和放置技术设备的区域,包括各类行政和业务办公室、食堂、医务室及变电、取暖、空调、电话等设备房。附属区看似与商场营业无关,实则是商场整个运作的主管中心和后勤主力。附属区一般设在商场里端,以不影响营业区为前提。实例
有调查显示,我国消费者行走习惯属于逆时针方向,即进商场后,自右向左观看浏览。因此,可将入口设在商场正面右侧,出口设在左侧以迎合消费者。同时,由于生活习惯所致,消费者到商场购物有一定的顺序,为方便消费者购买,可将连带商品顺序排列,使消费者在购物时有顺畅、舒心的感觉。
有人曾对北京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习惯进行调查,调查的结果显示,一般消费者的购物顺序为:鲜肉——冷冻家禽——速冻食品——水产品——蔬菜产品——日用品(面包、牛奶)——熟食品——饮料——水果——休闲小食品——家庭日用品——服装等。
四、灯光照明
商场的灯光照明,目的在于吸引消费者的注意,进而展现商品。合理的灯光照明可让陈列的商品产生很大的魅力。所以,在实施灯光照明时应注意以下要点:
1.展现商品的真实面貌
要做到真实,照明设备必须在亮度和色调上接近于自然光泽。如,具有日光色调的灯光可以令照明的商品看上去更自然,又不会改变质地和色彩的表现,所以大部分陈列商品的照明都采用灯丝型的白炽聚光灯。荧光灯尽管比较经济,但用来照射商品会影响商品的质地,改变商品原来的光泽表现,使其显得不够新鲜。照明还存在变色问题,有些商品在强烈的照明下会失去光泽,功率大的照明光还会使商品褪色,因此必须经常观察,在商品陈列中做适当处理。总之,应恰当地配合灯光,使商品看上去更完美,更好地展现出商品的美丽色泽。
2.营造卖场气氛
照明并非仅仅用来让消费者看清商品,而是希望透过光线的巧妙搭配,构造出卖场的视觉空间,借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五、通风设备
商场内顾客流量大,空气极易污浊,为了保证店内空气清新通畅、冷暖适宜,应采用空气净化设备,加强通风系统的建设。
1.通风方式的选择
通风来源可以分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采用自然通风可以节约能源,保证卖场内部的空气适宜,一般小型商场多采用这种通风方式。而规模较大的商场,在建造之初就普遍采取紫外线灯光杀菌设施和空气调节设备,用来改善卖场内部的空气质量,为顾客提供舒适、清洁的购物环境。如采用自然通风的方法,由于营业面积较大,难以达到效果。
2.温度和湿度的调节
商场的空调应遵循舒适性原则,冬季应达到温暖而不燥热,夏季应达到凉爽而不骤冷,否则,会对商场销售情况产生不利的影响。如冬季暖气开得很足,顾客从外面进商场都穿着厚厚的大衣,在店内呆不了几分钟就会感到燥热无比,来不及仔细浏览就匆匆离开,这无疑会影响销售。夏季凉风习习,顾客从炎热的外部世界进入商场,会有乍暖还寒的不适应感,抵抗力弱的顾客难免出现伤风感冒的症状,因此在使用空调时,维持舒适的温度和湿度是至关重要的。P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