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窃美记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韩松落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鹦鹉螺号

张曼玉经历过两次冒险,第一次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出演王家卫的电影。

在那之前,她已经演过好些电影,角色多半是很美很天真的女孩,按她后来的话说,给出的是“优柔寡断、冒冒失失的表演游戏”以及“那种‘陪衬女孩’有点儿感伤、有点儿滑稽的形象”。这类形象,显然是从她当时的个人形象中延伸出来的。杨凡曾经因为电影《玫瑰的故事》、《流金岁月》和张曼玉合作。后来,他写过那时的她,用一种微微调侃的笔调。在杨凡看来,她不够松弛、缺少内容,钟楚红则自然、饱满,有很清晰的自我意识。亦舒则用努力邀请张曼玉主演《玫瑰的故事》来表示赞美,还说:“我不管她会不会演戏,只要她走出来,我就要看。”今天看来,这种赞美,有点儿令人难堪。

保持这种形象是最安全的,有无数前例可援。香港这个大都市,会用尽一切方法,让她的形象滚雪球般壮大,她只需要提供一个不出意外的张曼玉,就可以坐享其成。而她却得到了一个危险的机遇,接受王家卫的点化。之所以有这样的机遇,是因为她入戏还不深。在王家卫看来,电视动不动要给演员特写,忽略了脸部以外的表演,而张曼玉“由于受电视的影响不深,比较自然”,他还发掘出她的特长:善于肢体表演。从那以后,“一切都已经改变了”(张曼玉语),香港新浪潮的几位导演把她带入另一个层面,让她逐渐远离了“香港女明星”这个评价体系。

另一次冒险,是在主演《清洁》并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之后,她不再出演电影,重新开掘自己的生活。她拒绝的片约,是别的演员求之不得的,包括来自好莱坞的邀请。因为她在英国的求学生活,她在异地所遭受的排斥,让她“对自己的文化产生防卫意识”。更重要的是,她打算去尝试各种生活,这种生活,“比我演戏演到死更好”。

所以,当她签约摩登天空,以唱作型音乐人的身份亮相时,没有人认为此举是冒险。尽管音乐人并不拿她当真,调侃她的唱功,用她在“春晚”演唱的《花样年华》为例,说那“证明了她是真唱”,还称她是“史上唯一不会参加商演的歌手”,但没有人认为她是冒险。她已经历过两次冒险,有资格去玩耍、撒欢,或者什么也不做。换言之,她获得了自由。

自由不论是谁,说出这两个字,会有犹豫,写下这两个字,会有轻微的战栗。最是肉身不自由,最是文人不自由,自由是一个刀锋般的词语。它如果一定要有个具体的形象作为承载,我能想到的,是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里的尼摩船长,和他的鹦鹉螺号潜艇。那艘潜艇坚固而且舒适,船上收藏着一万两千册图书,他驾驶着它在海中游弋,观看海底奇观,到处打捞海底宝藏,用来资助革命,遇到战舰,就迎上去撞沉。

拥有这样一种生活,似乎也不难,这要看你把什么当做鹦鹉螺号。在香港那样一个价值观保守的地方,有一种非常安全的方法,来帮助张曼玉们获得鹦鹉螺号:嫁豪门,就算不入豪门,至少也要嫁个男人,然后偶尔出来接个广告,客串个角色。这显然不是张曼玉的鹦鹉螺号,她是独狼式的尼摩船长。有人在北京公交上见过她,也有人在巴黎街头见过她,她总是一个人。刘嘉玲和梁朝伟结婚,宾客名单上没有她,未必是怕尴尬,而是她那种独狼式的游弋,是他们安全生活之外的一个魅影。

甚至,做自己想做的事,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鹦鹉螺号。女明星里,何超仪算是最从心所欲的一个,赌王的女儿,却热衷于拍Cult片,演绎各种鲜血淋漓、离奇诡异。她跟记者说,这是因为大片已经有人拍了,她想从小成本做起。但我知道那是场面上的话,她那么说,是要用别人能理解的方式来表达。她拍那些电影,是因为她想拍。我还看过一次她的演出,在音乐节上,大屏幕放大了她细微的表情,可以看出,她其实不够放得开,有几次,气势已经不够了,她又续上去了。她的表情明明白白地写着:既然站上舞台,不能半路退场。那种不矫饰,很动人。但我还是觉得,最接近我们对鹦鹉螺号定义的、更动人的,还是张曼玉唱摇滚这件事。

格非在谈到尼采和音乐的关系以及理性之外的那个危险、幽暗的地带时,用了塞壬作为象征:“塞壬是恐怖与美丽的复合体。它显示出希望和诱惑,也预示着颠覆和毁灭的危险。由于塞壬的存在,水手和航海者永远处于两难的悖论中。面对歌声的诱惑,你当然可以选择回避,远远地绕开它以策安全,也可以无视风险的存在,勇敢地驶向它。据此,人的生活也被划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安全的生活和真实的生活。”

所谓自由,不只意味着扩张能力范围和控制环境,更意味着真实的生活。不只要活,还要生。就像前售货员张曼玉,为“生”所做的一切努力。

P7-10

书评(媒体评论)

娱乐圈的美,其实远不是那些光鲜的面孔,而是它背后的隐秘、癫狂、凶险和复杂。前者是色彩,后者才是质地,韩松落的娱乐评论给我们展现了后者,这是审美层次的提升。

——王锋 《GQ》中文版主编

韩松落以形式多样的文体实验,不厌其烦地探索着汉语写作的极致之美。他以己度人,以情运笔,老辣慈悲,腾挪自如。既书写时代中心的鸳鸯蝴蝶,又书写时代边缘的落叶长风。既爬梳自身切肤的生命体验,又不作孤冷诛心之语,为时代留下温暖底色。既能站在历史角度观照世情,又能细勘人性刀锋。虚实之间,在这个诗意与情怀欠奉的年代,建造起一座蔚为奇观的文字桃花源。春风化雨,滋养人心。

——徐词 《南方都市报》编辑

行万里路,不如读一卷书。浪费鞋底,不如听有趣的人娓娓道来。这世界没什么好看的,韩松落才好看。

——叶三 媒体人,作家

目录

窃美记

 声灵

 鹦鹉螺号

 香水

 尘土

 半拍

 玩偶

 雷霆

 旋涡

 流沙

 宠儿

 焦灼之诗

 红字

 草叶

 巨星

 苍井空

 女文青

 加拉泰亚

 新星系

 盛女

明灭记

 贞子

 凝视

 催眠

 沉溺

 谪仙

 饭局

 形神

 道理都写在脸上

 同时代

 蜜糖

 安全的性感

 无鬼之炊

 盗墓

 硬汉

 血缘

 挂相

 青春

 岛屿

 劲歌

 2146

色识记

 如果张国荣还活着

 怀念是一种很玄的东西

 那些看起来在笑的人

 林青霞引起的乡愁

 寄托在李安身上的那个理想

 积极生活

 皮囊

 罗玉凤神话

 假如明天来临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霹雳

 阴柔不是一种罪过

 女同志仍需努力

 没有个性的人

凿光记

 羔羊在尖叫

 少年之爱

 《云图》六重奏

 神啊,你怎么办,如果我死去?

 流沙世界里的草网格

 同时代的好

 西德尼·谢尔顿式热情

 爱丽丝·门罗:用小说钻探出生活深渊

序言

绿野心踪

下午四五点,出门,过条河,就到了野地里。

先是一片苜蓿地,苜蓿春天开花,夏天就是一片墨绿,偶然有一两点紫或白,地边上,春黄菊的小黄花还是开得一簇一簇的,从小黄花中间穿过去,就知道那深黄色的花粉一定是染在裤腿上了。

苜蓿地的尽头,一条宽敞的白土路横亘在那里,路边有片杏林,春天一片繁花,夏天一片青碧,秋天结满杏子,到了秋末,叶子变得火红。穿过杏树林子,眼前忽然就宽敞起来,什么也没有了,剩下的就全交给了碧绿的野地。一直到天边,也还是这碧绿的野地,远远地可以看见蹲低了身子、在绿色中务农的人,男人或者女人,老人或者少年。草地上,深黄色的是旋复花,蓝紫色的是马兰花,都有花粉,不把裤腿染上点颜色,简直不能走回家去。

那片绿的构成非常复杂,一片是小麦,又一片是大豆,也可能是一片玉米,或者一片胡麻。一旦胡麻开花,这一整片绿里,就像团体操变色板,突然翻出一片蓝紫。这块蓝紫色板,要停留十来天,然后被一场雨换掉。也有可能是一片草地,一群白羊在草地上啃草,星星点点的白,让照相机总也对不了焦,照片上的羊,是一个一个白色的发光体,根本没有细节。

这样走上二十分钟左右,这片绿就到了尽头,一个小村子在山脚下,房子一簇一簇。一条路紧挨着村子,夸张地拐了几个弯,向着山里去了,那弯度,那消失的方式,像《卡里加里博士的密室》里的路,有点疯疯癫癫。我加快步子,从小路上进了村子。

村子里有个小广场,夏天和秋天,常常有一群少年在那里打篮球,落日把他们照得通体金黄。我在那里向着六点钟方向走去,我家所在的那幢楼竖在那里,像旷野上的一只口琴,我的家,就是那“口琴”的某一格,我望望那个小格,竟然起了点暗暗的乡愁。

一年里,有那么五十天,我会有时间在这片绿野里走一走。哪怕这五十天,也经过了艰难的争取。我因此怨恨起我的入世,那是一条走上去就下不来的江湖路。走上去时得意,要脱身却困难,得经过长久的积蓄,无数次陈情,才能略略游离。甚至,得努力消耗自己,让自己无用,才能安心于绿野漫游。像张楚的歌:“在回家的路上,面对我自己,我吃我的车,我吃我的马,我吃我的炮,我吃我的将。”走上绿野之前,得吃掉自己的车马将,吃掉一切貌似有用的技能。

收在书里的这些文章,就是绿野漫游的同时写下的,大部分曾经发表在《GQ》中文版上,四年时间,有四五十篇,还有一些,刊在《时尚先生》、《人物》、《南方都市报》和《新闻晨报》上。它们是我向这个世界伸出的触须,是我的加法。

绿野却是我的减法。绿野行走的五十天,以及能望见绿野的三百天,将我身上那些过往生活淤积出的块状物滤掉了。绿野像海波一样在窗外起伏的晚上,我想起许多往事,某天的炫耀,某天的跋扈,某天的专断,某天的自以为得计。我承认那个我与此时的我,在物理上是同一个人,在心理上却是萼与花瓣的关系,沉重的萼一层层脱落,等待花瓣探头。

我因此对我的未来有了期望,我希望未来的年月,耗在绿野上的日子,是六十天,一百天,乃至三百天。一天一天,从绿走向绿,一点点减掉过于突兀庞大的自己,走向空寂与消失。

谢谢这些文章最初的编辑:王锋,潘西,赵小萌,潘爱娟,丁玎,汤灏,刘奕伶,徐词,邓雁,顾炜,赵立,杨智文。许多想法,来自于我们的共同讨论。

还有这本书的编辑:陈卓。谢谢你的接受,你的耐心和好声音。

内容推荐

龚琳娜的歌为什么动人?莫文蔚结婚为什么让人紧张?贞子为什么会变萌?苍井空为什么赢得夸张的拥戴?盗墓小说为什么会成为我们时代的神话?从这些流沙一样掠过我们生活的人和事里,在这些迷离嘈杂的娱乐现场,《窃美记》作者韩松落寻找着我们时代的秘密。他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话语系统——参透的,毒辣的,带有哲思的,甚而悲凉的。一如廖伟棠所说:“韩松落的文字敏感于七八十年代的朴素之美,又不止于美,按捺不住的是那个年代留给我们的那些锐利的悲伤,或明净的怒火。”

编辑推荐

《GQ》中文版“年度专栏作家”韩松落最新作品——《窃美记》。

韩松落的写作,以形式多样的文体实验,不厌其繁地探索着汉语写作的极致之美。他以情运笔,老辣慈悲。既书写这时代里的鸳鸯蝴蝶,也书写时代边缘的落叶长风。既爬梳自身切肤的生命体验,又不作孤冷诛心之语,为时代留下温暖底色。既能站在历史角度观照世事,也能细勘人性刀锋。虚实之间,在这个诗意与情怀欠奉的年代里建造起一座蔚为奇观的文字桃花源,春风化雨,滋养人心。

韩松落开创了娱评的全新话语系统和精神。它是参透的,毒辣的,带有哲思的,甚而悲凉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7:3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