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领先一步(腾飞的绿灯行电缆)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作者 彦垒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如果只有梦想而没有行动,那充其量也只是一个空想家。真正的梦想家除了敢想,还要有把梦想变成现实的行动与勇气。

回乡创业,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绿灯行的创业者们当时面临着重重困境,首当其冲的就是资金问题。

虽然经过数年的苦心经营,绿灯行积累了三四百万元的资金,但要真正地让一个工厂从无到有,开工生产,则至少需要五六百万元,现有的钱远远不够,甚至会随时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危险。

因为没有抵押,向银行贷款不太可能,所以建厂大计只能靠自有资金支持了。更麻烦的是,那现有的三四百万元并非流动资金,而是价值三四百万元的货品库存。绿灯行的创业者们在做出回乡建厂这个决定时,真正能动用到厂房建设上的资金,其实是零。

没钱怎么建厂?梦想者不会在这些困难面前退缩,而是会迎难而上。这一创业团队的核心人物,后来成为绿灯行产业集群董事长的李月震挺身而出,想方设法解决资金难题。

凭着多年积累的信誉,李月震得以与供货商达成协议,供货商给了他一定的账期,使他可以先出货再结算。省掉了进货款的压力,他们才能将先前积累的库存转化为现金,投入厂区建设。剩下的资金缺口,也都是通过那些门店,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2002年3月16日,绿灯行举行了奠基仪式,当时的厂名还叫“阳谷力缆厂”,这一名称一直沿用到了2008年,才正式改为“绿灯行电缆厂”,随后又升级成“绿灯行电缆产业集群”。

然而在当年建厂的时候,绿灯行的创业者们却低估了创业的艰难。他们原本以为只需七八十万元即可建好厂房,然而在实际建造过程中却花了不少额外的钱来修路、种树等,而为了保证厂房的质量,又采用了超出预算的建筑材料,这光靠着门店“输血”是远远不够的,后来靠着亲戚朋友的帮助,才终于盖好了厂房,总计花了有一百余万元。

厂房建好后,仍然缺乏引进设备的资金,这一次是李丙东村的相亲们伸出了援助之手,再次筹集了一百余万元的资金,让绿灯行具备了生产能力。  困难是一个接一个,设备来了,却生产不出合格的产品。原来,绿灯行在引进设备的同期就派出了一批技术工人到河北去学习生产技术,然而对方只允许让绿灯行的工人在一边看着,却并不传授其中的技巧和门道,看似简单的生产过程,如果无人点拨也是难于登天,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都是不合格产品。

望着堆得像小山一样高的废料,绿灯行人没有放弃。他们坚守在生产线旁,抱着不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不撤退的决心,一遍又一遍地尝试着。早一点掌握生产技术,就能早一些接到订单,抱着这样的信念,经过十多天夜以继日的尝试,绿灯行终于生产出了的第一批合格的产品。

未来的日子里,绿灯行引进了一条又一条的新生产线,每新增加一条生产线,他们几乎都要重复这样一个磨合的过程。也正是经过了创业时的那一番历练,再困难的事情,再复杂的操作,他们也都能以必胜的信念坦然面对。

解决了设备问题,绿灯行招收了第一批工人有四十五人,可他们没料到没过多久企业就再次遇上了资金难题。

门店要卖货得有钱进货,工厂要开工得有钱进原料。作为经销商,绿灯行有足够的信誉让厂商提供账期,可作为制造商,绿灯行却是刚刚涉足,在业内毫无影响力,更别提有哪家原料厂商愿意先供货再收钱了。购买原料需要一大笔资金,虽然绿灯行的门店盈利状况良好,但要积攒到购买原料所需的资金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绿灯行的创业者原以为厂房建设好,就可以以厂房为抵押物向银行贷款,但谁知银行关系还须疏通,开业资金迟迟未能到位。

P7-9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敢梦想才有绿灯行

 第一节 400万可以不要,但信誉不能不要

 第二节 没钱也要建厂

 第三节 绿灯行的质量承诺

 第四节 从“四五计划”到“二五计划”

第二章 质量为王

 第一节 凭着质量杀出重围的黑马

 第二节 质量不是小事,是终身大事

 第三节 绝不让一根不合格电缆出厂

 第四节 不信?可以送检!

 第五节 抓好质量,更要抓好安全

第三章 自己的品牌比什么都重要

 第一节 好名字是成功的一半

 第二节 品牌的树立与延伸

 第三节 售后服务是品牌的试金石

 第四节 品牌内涵:责任如山

第四章 半军事化管理打造的绿灯行铁军

 第一节 半军事化管理是由实际情况决定的

 第二节 半军事化管理的实践与演进

 第三节 军事化的管理模式,军人般的企业形象

 第四节 绿灯行要的就是执行力

 第五节 军事化管理同样也可以人性化

 第六节 人人参与的民主管理方式

第五章 人才为要

 第一节 绿灯行的员工招聘制度

 第二节 绿灯行凭什么留住人

 第三节 要培养出有归属感的员工

 第四节 腾飞计划与学习型企业

第六章 农村包围城市的营销策略

 第一节 关键在于选对方向

 第二节 请进来,打造渠道的第一步

 第三节 闪击华北,好一个漂亮仗!

 第四节 没有经销商就没有绿灯行

第七章 企业文化,要的就是家的感觉

 第一节 百善孝为先

 第二节 绿灯行慈善基金会的建立

 第三节 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第四节 有什么样的企业,就有什么样的员工

附录1 绿灯行企业大事记

附录2 绿灯行的20大优势

附录3 绿灯行慈善基金组织章程

序言

2014年是绿灯行电缆产业集群生命中的第十二个年头,经过这整整12年的一个轮回,绿灯行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过程。

绿灯行是由山东省阳谷县李丙东村土生土长的农民创建的企业,在创业之初,他们并没有什么先进的企业经营理念,也没有雄厚的资金支持,而是用自己的勤劳刻苦,一步步从只有一个车间的小企业,发展成为拥有三大生产基地的大型现代化产业集群。

这样的蜕变极其不易,其关键词是“适应”和“领先一步”。一个企业哪怕其创立时条件再艰苦,只要在发展过程中每一个决策都能适应当前阶段的需要,并且能领先市场一步,这样的企业必将拥有光明的前程。

在这12年里,国内外的经济形势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本世纪初的高速增长,到2007年开始受次贷危机的连锁反应急转直下,再到近年来的缓慢复苏,所有这些变化都给企业经营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提出了很多新的挑战。

绿灯行正是在些这挑战中崛起,抓住机遇发展壮大的。尤为不易的是,绿灯行所从事的行业是受冲击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但绿灯行并未因此畏缩不前,而是迎难而上,将危机化为机会,走出了一条别具一格的企业振兴之路。

绿灯行的发展过程值得深思。如何应对市场变化?如何适应市场进而引领市场?如何在种种困难面前化险为夷?又是如何在企业不振时逆势而上的?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您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

绿灯行为所有的企业经营者探索出了一条新的道路,一种“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选择。让人意识到无论市场如何变化,总有一些人、一些企业可以凭借自己的诚信在风云变幻的市场大潮中稳稳立足。

这样的成功经验,当然值得借鉴!

除了企业运营值得借鉴,更让人刮目相看的是绿灯行的社会效益。绿灯行所在的山东省阳谷县李丙东村,原是个偏远、贫穷的小村庄,随着绿灯行的发展,这个小村庄也变了模样,成为了“建设新农村”的样板。企业与社区鱼水共融,一荣俱荣,绿灯行所探索出的这种模式极为可贵,也非常值得推广。

本书旨在于向大家介绍这样的一个案例与模板,希望有更多的企业能从中汲取养分,并在此基础上有进一步的创新,为经济发展与国家富强贡献更多的力量。

本书的写作得到了绿灯行电缆产业集群企业上至董事长,下至普通员工以及广大经销商的热情帮助,在此致以诚挚的谢意!因时间、资料、能力的限制,书中还有许多缺憾,还望社会各界多多批评指正,共同探讨!

彦垒

2014年4月16日

内容推荐

彦垒编著的这本《领先一步(腾飞的绿灯行电缆)》是一部介绍山东省著名企业山东绿灯行电缆有限公司的企业传记,详细记录了企业十二年来艰苦创业的经历。本书从产品质量、品牌建立、人才培养、营销策略、企业文化等方面深刻剖析了一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民营小企业如何一步步发展,最终成为行业领军企业的成功经验。剖析这家企业的成功经验,希望有更多的企业能从中汲取养分,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贡献更多力量。

编辑推荐

绿灯行电缆由一个民营企业发展成行业领头羊,他的成长经历在我国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中具有非常深刻的启示作用。如何抓住经济结构调整的机会,努力开发符合行业标准的产品,这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同时,绿灯行的发展过程也值得深思。怎样应对市场变化?如何适应市场进而引领市场?如何在种种困难面前化险为夷?又是如何在企业不振时逆势而上的?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您都可以在彦垒编著的这本《领先一步(腾飞的绿灯行电缆)》中找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3:3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