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涅诗歌的读者主要是大学生和诗歌爱好者。《海涅抒情诗选》这本小书中收录了诗人从少年时代到晚年临终不同时期创作的二百五十多首抒情诗,海涅最著名、最优美、最具“海涅抒情诗特色”的传世名篇几乎尽在其中。相信,海涅抒情诗这株诗苑奇葩必将受到我国广大诗歌爱好者的欢迎。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海涅抒情诗选/创美文学馆世界经典名著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德)海涅 |
出版社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海涅诗歌的读者主要是大学生和诗歌爱好者。《海涅抒情诗选》这本小书中收录了诗人从少年时代到晚年临终不同时期创作的二百五十多首抒情诗,海涅最著名、最优美、最具“海涅抒情诗特色”的传世名篇几乎尽在其中。相信,海涅抒情诗这株诗苑奇葩必将受到我国广大诗歌爱好者的欢迎。 内容推荐 《海涅抒情诗选》是现代派文学的开山之作,是浪漫派诗歌的最后一朵奇葩,是德国抒情大师海涅的经典作品集锦,是全球被谱成曲子次数最多的诗歌。 《海涅抒情诗选》包括:诗歌集(选译)(1827);《哈尔茨山游记》组诗;新诗集(选译)(1844);罗曼采罗(选译)(1846—1851);1853年与1854年诗抄(选译)(1854);落穗集(选译)(1817—1856)六个部分。 目录 译者序 诗歌集(选译)(1827) 青春的苦恼 我曾梦见狂燃的爱情烈焰 夜间我梦见我本人 我安安稳稳睡在床上 早晨起床就惦念 我来回踱步心神不宁 独自在树下徘徊 亲爱的,把你的小手放在我心上—— 我的痛苦之美丽摇篮 请稍等,性急的船家 山峦和城堡俯瞰莱茵河 伤心人 我心中有一种痛苦 两个近卫兵 宫廷骑士恋情歌手 凭窗俯望 水上行舟 致一位女歌手 赠别 真话 呈我的母亲贝·海涅 献给H.S. 献给克里斯蒂安·S的壁画式十四行诗(四首) 抒情插曲 在美妙的五月 许多烂漫的鲜花 一看见你的眼睛 你我若面颊相依偎 星辰在天空 近日我梦中看见 乘着歌声的翅膀 白莲花惴惴不安 莱茵河,美丽的大河 为我恋人的明眸 世人愚昧又盲目 我美艳的情人光彩照人 我的心碎了也不怨恨 是的,你很可怜,而我并不怨恨 小花如果知悉 为什么玫瑰花如此苍白 蔷提树开花夜莺歌唱 世界多美好,碧空清朗 孤零零一棵青松 自从心上人离去 我用我巨大的痛苦 有个青年爱上一个姑娘 听见情人唱过的歌曲 我梦见一位公主 我的小恋人啊 夏日清晨阳光灿烂 炎夏与寒冬 如果情人要分手 他们坐在桌旁饮茶 又梦见昔日的梦影 我站在高高的山巅 我在梦中哭泣 天天夜里梦见你 风萧萧,雨淅沥 秋风摇晃着林木 一颗星辰坠落 还乡卷 一位绰约丽人的光彩 罗累莱 坐在渔家房屋旁 你美丽的渔家姑娘 明月升天上 每当早晨从你家经过 最后一抹夕晖 遥远的地平线上 幽暗的梦境 不幸的阿特拉斯 日月奔驰春复秋 我梦见月色凄凉 寂寞泪,欲何为 人们以为我忧伤 你百合花似的白皙手指 我向你们诉说痛苦 犹如皎月放光华 倘若我最新的歌曲里 心儿,我的心儿,莫悲戚 你好像一朵鲜花 蓝宝石是你的星眸 但愿我的全部痛苦 你有钻石有珍珠 邮车在昏黑中彻夜行驶 我的头倚在…… 我年轻的时候 啊,眼睛依然是从前…… 夕阳坠落到山那边 夏日苍茫的暮色弥漫…… 夜色弥漫异乡路 你那小美人如今在哪里? 《哈尔茨山游记》组诗 序诗 牧童 在布罗肯山上 伊尔塞 北海卷 加冕 暮色朦胧 落日 告白 船舱之夜(六首) 大海静悄悄 向大海致敬 夕阳西下 问题 终曲 新诗集(选译)(1844) 新春卷 序诗 我爱一朵花 五月已至 蝴蝶热恋着玫瑰 温暖的春夜 春天的眼睛蓝又蓝 苗条的睡莲 你若有上好的眼力 从前有个老国王 早已黯然失色的影像 菩提花沉醉于月光 大地睡在夜的怀抱 我又不得不离你而去 暮秋雾,凄冷梦 杂咏卷 漫步在晚间的树林 悄静的海滨 在我面前,她像小鹿一般羞怯 姑娘伫立海滩上 我的船张挂黑色风帆 阳光下/大海闪耀…… 当我在你的怀里 当我窥望别人 他像一段树干直挺挺地站立…… 爱玛,请你对我说实话 弗里德丽克(二首) 卡塔琳娜(二首) 异国他乡(三首) 悲剧(三首) 罗曼采 春天 莫纠缠 什锦诗 流浪去! 冬 相思 聪明的星星 时事诗 教义 警告 秘密 倾向 你们等着吧 夜思 罗曼采罗(选译)(1846—1851) 异史录 序诗 贝尔根的无赖 白象 女武神 金牛犊 大卫王 理查王 阿斯拉少年 诗人菲尔多西(三首) 哀歌 序诗 从前的活人 普拉藤派 神话 玛蒂尔德纪念册题辞 致青年们 不信的人 醉后的痛苦 为了家庭安宁 现在去那里? 旧的歌 抵押品 老玫瑰 火刑 拉撒路(十五首) 1853年与1854年诗抄(选译)(1854) 渴望宁静 在五月 巴比伦忧思 奴隶船(二首) 阿芙龙腾堡 拉撒路(十一首) 夫妻永诀 慈善家 金玉良言 男盗和女盗 回忆克雷温凯尔的恐怖岁月 谒见——一个旧故事 落穗集(选译)(1817—1856) 爱与恨,恨与爱 年轻人的心儿碎了 月亮像硕大的香橙 在哈尔登山顶! 致珍妮 颂歌(1830) 西里西亚纺织工人 何处? 宫廷传奇 1649——1793——???? 在可爱的德意志故乡 莱茵河此岸和彼岸 泪谷 临死的阿尔曼索 颂歌 致舍弟马克斯 许多昂贵的珍珠 谁有一颗心,心中有爱 我的白昼晴朗 中世纪的野蛮…… 小时,日子,无限的时间 这世界太不健康 [求主怜悯] 今生充满渴望的狂热梦境 [哈利路亚] 我从未用情话,用谄媚 爱情的火焰终究要熄灭 我遂了心愿饮尽…… 告别 我曾,哦,羊儿…… 玛蒂尔德面带微笑…… 死神来临 我的思想魅力迷住你 莲花 受难之花 海涅年谱 试读章节 教义 敲起鼓来,不要畏惧, 去亲吻随军女商贩! 这就是全部学问, 这就是书本最深刻的内涵。 敲鼓唤醒睡梦中的人们, 用青春之力敲起床鼓, 永远敲着鼓向前进, 这就是全部学问。 这就是黑格尔哲学, 这就是书本最深刻的涵义! 我聪明,又是个好鼓手, 所以悟出这番道理。 警告 这种书你也让印行! 可爱的朋友,你完了! 你若要金钱和名声, 只能服服帖帖听命。 我从来没劝说过你 面对人民这样讲话, 这样谈论那些牧师, 谈论那些高官权贵! 可爱的朋友,你完了! 王侯们有长胳膊, 牧师们有长舌头, 而人民有长耳朵! 秘密 我们不唉声叹气,眼里不含泪水, 我们时常微笑,甚至大笑! 没有一道目光、一种表情 会泄露秘密让人知晓。 此秘密及其无声的痛苦, 藏在我出血的心灵深处, 即使它在狂野的心中叫唤, 嘴巴始终紧闭,尽管心在抽搐。 去问摇篮里的婴儿吧, 去问坟墓里的死人吧, 他们也许会告诉你 我始终守口如瓶的秘密。 倾向 德意志歌手,歌唱吧, 赞美德意志的自由, 让你的歌引领我们的心灵, 像马赛曲那样 鼓舞我们去斗争。 别再像维特那样情话缠绵, 他只为绿蒂热情似火—— 要告诉你的人民 警钟为何长鸣, 词锋要像剑、像匕首! 不要像柔和的长笛, 悠然的牧歌情调—— 要当祖国的长号, 当加农炮,当重炮, 奋力吹响,轰鸣,厮杀! 天天吹响,轰鸣,厮杀, 直至最后一个逼迫者逃跑, 朝这个方向唱下去吧, 但是你的诗歌要 尽可能保持大众化。 你们等着吧 我的闪电如此出类拔萃, 你们就以为打雷我不在行! 你们大错特错了,因为我 打雷的本领和闪电一样高强。 有朝一日,时候一到, 就会得到可怕的证明; 你们会听到我的声音, 闪电劈长空,出语若雷鸣。 到那时,暴风雨中雷电交加, 甚至有些橡树会被劈断, 一些教堂高塔会坍塌, 甚至会震撼一些宫殿! 夜思 夜里想起德意志, 我便无法再安睡, 我不能阖上眼睛, 止不住滚滚热泪。 一年年岁月如流! 自从我离开母亲, 已经过去了十二年, 思念、渴望与日俱增。 渴望、思念与日俱增, 老太太迷住了我的心, 我心里总惦记老太太, 愿上帝保佑我的老母亲! 老太太这么疼爱我, 我从她写的那些信, 看到她的手如何颤抖, 看到老母亲震颤的心。 母亲时刻系我心。 十二年岁月已流逝, 自从我不能拥抱老母亲, 已有漫长的十二年光阴。 德意志会永远存在, 它是个坚强的国度, 我总能再见到它 和它的橡树、菩提树。 如果母亲不在那里, 我不会那么思念德意志, 祖国永远不会衰朽, 可老太太却会去世。 自从我离开这国度, 那么多人进了坟墓, 我挚爱他们——若逐个儿数一数, 我的心就会血流如注。 可我必须数——每增加一个 都加深我的巨大痛苦, 仿佛尸体翻滚上我的胸脯, 谢天谢地!他们退走了! 谢天谢地!从我的窗户 射进法兰西明丽的晨光; 我的妻子来了,一如清晨美丽, 她的微笑驱散了德意志的忧伤。 P128-134 序言 漫话海涅的抒情诗 海因里希·海涅(1797—1856)是歌德之后的又一位享誉世界的德国伟大诗人。他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和深邃的思想者。诗人创作的绚丽多彩的诗歌无疑是他留给后世的最宝贵的精神遗产。 1797年12月13日,海因里希·海涅出生在杜塞尔多夫一个犹太商人家庭。早在青少年时代,海涅便痛切地感到犹太人身份是一个极令人不快又难以磨灭的印记。当时犹太人所受到的歧视,从下面引述的一小段文字可以窥见一二: “在这里,‘犹太人居住法’也生效——教区限定五百个家庭,每年允许十四对男女结婚。服装有明文规定,犹太人被排除在几乎所有职业之外,自1787年起,允许他们从17时起外出散步,但是既不得在林荫道上,也不得在散步小径上,不然的话,人家会借基督徒的谚语:‘弄钱去,犹太人!’把他们赶走。” 1820年他在格廷根大学求学时就曾因不受反犹侮辱与人决斗,被校方劝令退学。 19世纪初,拿破仑的军队占领了莱茵地区,冲垮了那里的封建制度,犹太人才得以从种种歧视和奴役下被解放出来。童年和少年时代的海涅亲身经历了这一历史事件,于是在他幼小的心田里便种下了维系一生的拿破仑情结。 由于家道中落,海涅于1816年前往汉堡投奔他的银行家叔父参孙·海涅。他在他叔父的银行工作过一段时间,并在叔父资助下开设公司,经销纺织品。但他对写诗比对经商更感兴趣,公司经营不善,不久倒闭。海涅征得叔父的同意,在波恩大学攻读法学,后来转至格廷根大学、柏林大学,于1825年7月在格廷根大学被授予法学博士学位。他希望完成学业之后,当一名公务员,获得一个为国效力的职位。为此,他悄悄地接受洗礼,皈依基督教。但这并没能帮助他改变命运。他一次又一次地努力谋求当一个大学教授、当一名律师的机会,却一次又一次地碰壁、被拒,因为他是犹太人,还因为他敢于在他的著作(比如《游记》)中,无情地抨击和讥刺封建专制制度、封建贵族和维护富人利益的教会,嘲讽和批评德国的落后状况。 海涅很早就显露出诗人的才华。他自1809年开始写诗,十六岁便写出了他引以自豪的最著名的诗歌之一——《两个近卫兵》。1827年,海涅出版了他亲自编选的四部诗集中的第一部——《诗歌集》,收录了他在1827年之前所创作的诗歌。 爱情的母题贯穿《诗歌集》始终,对爱隋幸福的热切憧憬,对心上人的热烈追求,受恋人冷遇、拒绝导致的锥心痛苦成为全书大多数诗篇吟咏的题材。忧郁、悲伤、失望乃至近于绝望的心绪成为《诗歌集》中《哈尔茨山游记》组诗之前相当多诗篇的基调,而像《乘着歌声的翅膀》、《你好像一朵鲜花》等闪射出愉悦、温馨的亮色的诗篇却数量有限。许多情诗乍看起来像是诗人对“失意的爱情”的伤心倾诉。但这只是表象。诗人写诗多有感而发。《诗歌集》中融汇进了诗人对爱情的深刻体验,必然有些篇什包含着诗人对某些特定女性、特定情感、特定场景的追忆、摹写和咏叹。但其中大多数恋歌似乎更多地或主要地表达了诗人对爱情、对恋爱中众生百态的观察和思考,从而折射出诗人所处的时代、社会和人的风貌,而不是诗人吟咏自身的爱情经历或爱情悲剧。例如,《有个青年爱上一个姑娘》这首诗只用三诗节十二诗行就生动而高度概括地写出了自古以来男女青年之间婚恋的一种不幸情况。又如《你有钻石有珍珠》一诗,抒隋主人公对物欲膨胀的美女问道:“亲爱的,你尚有何求?”或许还能引起今天某些恋爱中的读者的共鸣。这里,诗中的“我”显然不代表作者本人。海涅的很多爱情诗也当作如是观。不能简单地把海涅的爱情诗看成纯然是诗人对个人情感经历的抒发或回忆。 海涅的《诗歌集》表现爱情,又超越爱情。他在诗集中虚构他同他的堂妹阿玛丽的恋情,虚构他的失恋。吟咏虚构的情场失意是为了构筑他的辉煌的诗歌艺术殿堂。这成了他的艺术方法。这些爱情诗的内涵远远超出字面上表现的对缠绵悱恻的儿女之情的吟咏。它是一种象征。诗人执著追求的梦中情人其实是诗人生活的时代、诗人所处的社会的象征。追求一失望,又追求一幻灭,再追求……同一个主题在不同场景中,凭借不同的形象,反复吟咏,呈现出不同的侧面,不倦地反复展现追求中的无奈与无奈中的追求,令主题的表现更丰满,更有立体感,从而更扣人心弦。诗人借此要表达的,是他作为有才能的犹太人欲求融入主流社会而迭遭拒绝、备受歧视,是他对爱和温暖的渴望,是屡次努力屡次受挫所感受的悲伤、失望乃至愤懑和抗争。隐含在忧郁悲凄色彩的恋歌表层下的是尖锐的社会批判观点。因此不难理解诗评家称海涅这些诗歌犹如肖邦的钢琴曲,它们都是“花丛里的大炮。”由于海涅的犹太人身份,也由于当时德意志专制独裁的社会状况,诗人只有在他的诗歌艺术世界里,在他以自己的诗歌创作构筑的栖身之所里才能抚慰他在社会深受伤害的滴血的心。 以隐喻、象征的手法写诗,意在言外,自古以来就有不少这样的名篇佳作流传于世。这样的组诗恐怕也不是凤毛麟角,绝无仅有。但是,几百首诗篇构成的一部诗集,整个儿以纷繁多姿的形象、形态、象征指向一个隐蔽的核心主题,却是前所未有的。这样的构思不但奇妙精巧,而且出奇地大胆,因为从来没有一个诗人做过类似的尝试。只有才华横溢、敢为人先的诗人才敢于作此尝试——而海涅成功了。他于1827年出版的抒情诗集《诗歌集》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诗歌集》成为他诗人荣誉的第一根支柱。 在海涅生活的那个时代,这种艺术方法具有令人惊异的极其超前的现代性。真正是超现代的。于是他的抒情诗犹如一座桥梁,一头架在浪漫主义的土壤上,一头搭在了现代诗的彼岸。海涅后来称自己是浪漫派的最后一位诗人,他说“德国人古老的抒情诗派随我而终,同时,新的诗派,德国现代抒情诗派由我而始。”海涅之后的德国文学史家对此并无异议。 1837年,海涅在《诗歌集·第二版序言》里说:“我必须说明,我的韵文著作不比我的政治、神学和哲学著作逊色,它们都来源于同一种思想,单单想骂倒其中一种是不可能的,除非对其余几种也喝倒彩。”这里,海涅明确表示他的抒情诗和他的散文论著“都来源于同一种思想”,换言之,他的《诗歌集》里的抒情诗实质上同样具有政治的、社会的批判意义。 《诗歌集》的最后一部分《北海》组诗开德国诗人以海洋为诗歌题材的先河。这是一个海涅之前的任何德国诗人几乎从未涉足的崭新领域。诗人笔下浩瀚的海洋时而月朗风清,水波不兴,时而雷电交加,波涛如山,排空而来。以这样变幻无常、气象万千的大海作背景,诗人创作出恬静优美的《暮色朦胧》、雄奇壮丽的《告白》、充满哲学意味的《问题》等独具特色流传广远的名篇。 海涅是开拓型的诗人、艺术家,海涅的抒情诗是开拓性的艺术精品。海涅诗歌的这一特点在《诗歌集》中得到集中而明显的展示。诗人在他此后的诗歌创作中还将不断地显示出这一特点。 《诗歌集》的问世奠定了海涅作为抒情诗人在德国文坛的地位。 杰出的抒情诗人海涅同时又是一位为自由、民主和正义而斗争的斗士。19世纪20年代后半叶,《诗歌集》出版之后,海涅陆续发表第三、第四卷《游记》及其他散文著作。由于他的革命思想和犀利文风,诗人日益成为德国反动势力的眼中钉、肉中刺,他的处境变得艰难,他的著作遭审查、删削、禁止,他本人甚至有被捕的危险。海涅遂于1831年迁居巴黎。那里的空气要比德国自由宽松些。1834年诗人结识克蕾桑瑟·欧仁妮·米拉(即玛蒂尔德,1815—1883),这是一位年轻、美貌、思想单纯的法国女子,同居数年之后,两人于1841年举行婚礼。 19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初,海涅致力于促进法国和德国的相互理解,先后发表了《法兰西状况》、《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法文版《论德国》与《论浪漫派》等一系列重要著作。他在居留法国期间仍一如既往地对德国的政治状况和社会陋习持不妥协的批判态度,但在内心,正如《异国他乡·之三》这首小诗所表明的,诗人对他的德意志祖国始终怀有深深的爱。但在很长时间里诗人得不到他的同胞的理解。 海涅将主要精力用于撰写散文论著的那些年,并没有把他的诗琴束之高阁,只是弹唱得少些,并且他的诗歌的音调也起了明显的变化。1844年,在《诗歌集》问世十七年之后,海涅出版了他的第二部诗集《新诗集》。1843年和1844年海涅还完成了两部著名长篇叙事诗《阿塔·特罗尔》和《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新诗集》的第一部分《新春卷》包括《序诗》和组诗四十四首。《序诗》和组诗中的二十四首是受作曲家阿尔贝特·梅特菲塞尔的委托,为《春之歌》组曲写的歌词(这个事实提醒我们:把诗人的爱情诗看作诗人恋爱的情感实录是不适宜的)。《新诗集》前半部分相当多篇什依然属于反复吟咏爱情主题的多姿多彩的爱之变奏曲,与《诗歌集》的总体格调相衔接,显示了诗人抒情诗创作的连续性和风格的统一性。这个集子里的抒情诗题材要比《诗歌集》广泛,那些爱情诗整体上的色调和情绪已不像《诗歌集》里的那么阴郁和伤感,并有不少像珍珠一般晶莹圆润、脍炙人口的名篇,如《五月已至》、《春天的眼睛蓝又蓝》、《悄静的海滨》、《阳光下大海闪耀……》等,经常被收入各种诗歌选本。 但最明显的变化是诗人的诗歌创作增添了新的品种——时事诗,海涅用它来称呼他创作的政治抒情诗、政治讽刺诗。它是匕首,是投枪,是海涅作为民主主义战士用以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锐利武器。他的“时事诗”或针砭时弊,或抨击德国人的劣根性,或揭露、批判当时政坛及文化思想领域形形色色代表人物的反动思想、错误倾向,并涉及文学论争等广泛话题。1844年6月,普鲁士西里西亚山区爆发纺织工人的饥饿暴动,参加者达数千工人,他们遭到普鲁士军队野蛮镇压,死十一人,伤二十多人。海涅闻讯后作《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一诗,发表在7月10日的《前进报》上。恩格斯亲自将此诗译成英语,介绍给英国公众,并称这首诗的德文原文是他所知道的“最有力的诗歌之一”。这首诗和由于各种原因没能收入诗人生前选编的诗集的其他诗歌一起被编人海涅全集的《落穗集》(又译《集外集》)中。海涅不仅创作出不少充满激情的战斗性很强的时事诗,还写了《慈善家》、《泪谷》、《宫廷传奇》等许多脍炙人口、流传久远的讽刺诗名篇。 《新诗集》的出版成为当时德国文坛引人瞩目的重大事件。他的一些朋友称赞海涅的“诗艺的天才”。曾经对海涅的《诗歌集》给予高度评价的瓦伦哈根写道:《新诗集》“引起了最大的轰动,……所有的声音一致承认诗艺的充分实力和天才的高度发挥。”他认为《新诗集》使海涅“第二次获得了崭新的诗人的荣誉。”这位前普鲁士外交官的中肯评论在《新诗集》出版后的德国相当具有代表性。 大约三十五岁左右,海涅罹患一种重症一一脊髓结核,肢体麻痹越来越厉害,健康状况越来越差,至1848年五六月间,海涅脊髓炎发作,下肢瘫痪,从此卧床不起,在“床褥墓穴”度过他生命的最后八年。他听觉衰退,眼睛睁不开,靠服用吗啡才能睡上四小时的觉。不眠之夜,就在头脑里默默做诗,推敲诗句,天亮后口述让秘书记录下来。 1851年,海涅的第三部诗集《罗曼采罗》问世。海涅本人称《罗曼采罗》为他诗歌创作的“第三根支柱”。这部诗集里约三分之一的诗作和《1853年与1854年诗抄》等诗人晚年的大部分诗作就是在这样极度艰难的情况下完成的。 综观海涅一生,逆境多于顺境。培根说:面对逆境,我们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禁锢在“床褥墓穴”的海涅显示出超乎常人的坚忍。正是这一“美德”使诗人、思想家海涅晚年的生命焕发出炫目的异彩。 海涅在《北海》组诗之后喜欢借用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圣经》故事抒发内心情感,表达对人生、对现实世界的观点,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诗人在缠绵病榻的晚年成书的《罗曼采罗》更是大量采用这一艺术创作方法,留下了《女武神》、《神话》、《世道》等传世名诗。海涅固然不是德国诗坛采用神话和史实作为诗材的首倡者,但海涅是最大量、最直接地把神话和《圣经》故事等同现实结合起来以表达自己观点的诗人,而且表达得那么富有艺术感染力和说服力,不仅在他之前无人能出其右,在他之后也鲜有德国诗人能与他并肩。 海涅晚年的诗歌创作真实、生动而深刻地反映了他禁锢在“床褥墓穴”的心路历程。由于受着病魔难以想象的折磨,他的一些诗里,如《求主怜悯》,(见《落穗集》中)多次出现祈求速死的主题,他的另一些诗篇又表达了强烈的生之留恋。本来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两种心态,在他的晚期诗作中达到了奇妙的统一。人们不由地惊讶于诗人在如受酷刑的身心折磨中,竟能奇迹般地谱写出像《哈里路亚》那样热烈美好的生命颂歌,而不觉得有一丝一毫的矫饰和虚夸。真实无伪,这就是海涅晚期的抒情诗,一篇篇都是心灵的独自。《周年纪念》、《致天使》、《中世纪的野蛮让位于……》、《爱情的火焰终究要熄灭》以及《莲花》等晚年抒情诗,情感恳挚,蕴含着对人生的深切感悟,这些自然而真挚感人的诗歌是诗人的诗艺臻于炉火纯青的佐证。 在德国文学史上,海涅是一位极其重要的、独特的诗人。海涅创造了多项抒情诗之最: ——他创作出了“最美丽的诗歌”,直至他“去世一百五十年后,至今也还没有一位德国诗人写出比他更美的诗篇。” ——他是诗歌被谱成歌曲最多的诗人。较新近的研究表明,仅《诗歌集》中的诗就已被谱写成近一万首歌曲,这是一个多么不可思议的数字!《你好像一朵鲜花》至1990年已被谱写成三百八十八首不同曲子!而大诗人歌德的诗歌被谱成歌曲的“只有”一千多首。 ——他的诗歌传播到最遥远的地域,几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凡是德国的语言、文化所及的地方,都能听到《乘着歌声的翅膀》和《罗累莱》的歌声。 ——他创作了最长的组诗《还乡》(八十八首)。 ——他是最具传奇色彩的德国诗人。生前不被他的同胞理解,受到非议、攻讦,去世一百佘年后获得被联合国尊为世界文化名人的殊荣。 海涅诗歌的读者主要是大学生和诗歌爱好者。这本小书中收录了诗人从少年时代到晚年临终不同时期创作的二百五十多首抒情诗,海涅最著名、最优美、最具“海涅抒情诗特色”的传世名篇几乎尽在其中。我相信,海涅抒情诗这株诗苑奇葩必将受到我国广大诗歌爱好者的欢迎。 限于本人的学识、眼力和才能,错讹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望海内外专家学者、读者诸君不吝指正。 潘子立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