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当代性研究
中国共产党与抗战文化的建设
“抗战电影”文化价值再认识
思潮与运动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战时首都重庆的传播
《台湾文艺》与《中国文艺》之关联
九一八事变在诗坛的反响——以《民国日报·觉悟》、《申报·青年园地》为窗口
西南联大校训的文化内涵
试论南湖诗社的创作成就
人物与文本
艺术大师与抗日将军的知交——抗战时期徐悲鸿、李宗仁交往述评
“鲜花”激昂唱烽烟——光未然在武汉的抗战文化活动
台湾作家许地山抗日爱国思想与活动述论
诗人吴奔星抗战期间广西文教活动综述
臧克家抗战诗歌的艺术特征
鬼影底下的伤城——西南联大知识分子对日军轰炸的书写与记忆
谍战题材的两种叙述方式——《色·戒》与《野玫瑰》
北京沦陷期诗坛上的吴兴华及其接受史——兼谈殖民地文学研究中的背景问题
抗战艺术研究
战时桂林的崛起及其抗战文化繁盛景观
抗战时期桂林戏剧运动的条件、过程与影响
论田汉旅桂期间的剧论与剧作
抗战时期音乐家吴伯超在桂林
抗战时期音乐家陆华柏在桂林
《抓壮丁》:从幕表到名剧
西南联大剧艺社的重要演出
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
充分利用中越革命历史遗址遗迹资源开展两国“红色”旅游活动
论桂林抗战文化博物馆的建设
“广西会战”的纪录与记忆——以纪念碑和遗址为中心
书评与史料
一部记述桂林抗战文化的史论著作
主题鲜明资料完整的《桂林抗战文化史》
《救亡日报》大事记(中)
研究档案库
“中国知网”《抗战文化研究》发行与传播统计报告
短讯(三则)
“为抗战呐喊——中国共产党与抗战文艺”专题展览开展
苏关鑫抗战文化研究专集出版
广西抗战文化研究会考察芷江抗战遗址
后记
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