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翠琳编著的《会唱歌的画像》是一部自然、亲切,充满奇特想象的童话,讲的是小姑娘杏儿,被一位老人放进镜框里,从此开始了不寻常的经历:小红鱼、奇怪的自由岛、霹雳院长、骗子城、灵魂市场、水中的奇书、会讲话的石头……这部充满哲理的长篇童话把对儿童的心理关怀放在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定会让孩子们成熟起来。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会唱歌的画像/天天典藏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作者 | 葛翠琳 |
出版社 | 外国文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葛翠琳编著的《会唱歌的画像》是一部自然、亲切,充满奇特想象的童话,讲的是小姑娘杏儿,被一位老人放进镜框里,从此开始了不寻常的经历:小红鱼、奇怪的自由岛、霹雳院长、骗子城、灵魂市场、水中的奇书、会讲话的石头……这部充满哲理的长篇童话把对儿童的心理关怀放在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定会让孩子们成熟起来。 内容推荐 《天天典藏·葛翠琳》是童话家葛翠琳先生六十多年创作的精选集,包括长、中、短篇童话和小说,散文、儿歌、故事等文体形式。六十多年来,她在不同的年代里为孩子们创作出了非常多的名篇杰作。这些作品是这位祖母级的童话作家献给孩子们的爱的礼物,献给中国和世界儿童文学的瑰宝。其许多童话名篇,是可作为全世界的儿童共有的童话珍品,进入儿童文学宝库和世界童话史的。它们是从中国古老的大地上和中华民族民间文化土壤中开出的绚丽花朵,也是中国当代“抒情派童话”领域里的经典篇目和一座座高峰。从那些生动的生活细节和温情脉脉的故事编织里,几代小读者不仅从中获得了成长的启示,也得到了文学的享受、美的熏陶。同时,这些作品也使我们看到了一位老作家对待儿童文学的严肃、投入、耐心和细致的态度。 本书《会唱歌的画像》就是《天天典藏·葛翠琳》中的其中一本,讲述了小姑娘杏儿被一位老人放进镜框里之后所经历的不寻常经历。 《会唱歌的画像》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目录 一 老人和孩子 二 具有魔力的“我要” 三 蚕宝宝 四 春天,春天 五 悲哀的快乐 六 荣誉的灾难 七 美的呼唤 八 无辜的飞燕 九 想知道 十 红鱼 十一 依依告别 十二 奇案 十三 奇怪的光荣自由岛 十四 心灵里的桥基 十五 问号游艺宫 十六 谁是真的木偶 十七 假面具的威力 十八 奇怪的审讯 十九 非非学院 二十 霹雳院长 二十一 吓一跳画展 二十二 幸遇 二十三 买诚实的人 二十四 骗子城 二十五 灵魂市场 二十六 偷时间的小耗子 二十七 大海的记录 二十八 奇妙的旅行 二十九 水中的奇书 三十 小小树叶比天大 三十一 奔驰的秘诀 三十二 老枣树的硬结 三十三 会讲话的石头 三十四 万园之园的废墟 三十五 酸甜苦辣是人生 三十六 钟王的话 三十七 只是没有真正的快乐 三十八 告别 试读章节 一 老人和孩子 柔和的光线映照在一幅幅画面上,庄严的大厅里虽然人群流动往返,却像幽谷一般寂静,仿佛所有的声音都给那轻柔的白纱窗幔吸吮融化了,像雪花悄悄地消失,无声无息。大大小小的画框里,动人的画面吸引着许多专注的目光,特别是一幅黑色镜框里的画像,像磁石吸铁一样牵住了一双双移动的脚步,人们久久静立,仰首凝视,画像和观众融为一体,伫立在静穆的大厅里构成了群像。为什么一道道目光聚集的焦点投射在这幅画像上? 这是一个老人的头像,瘦削的面庞布满了深深的皱纹,像干枯地面的裂痕。然而,那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射出利剑般的光芒,一下子穿透人的心灵,又像深夜耀眼的星光,在心灵的空间闪烁。 人群默默地移动,川流不止,像起伏的波浪,涌流向前,无声地聚集,无声地散开,拥挤而不喧闹。激动的情感在眼睛和心灵之间交流,时光也悄悄地移动变化,不知不觉中,窗外渐渐地暗了,仿佛蒙蒙的雾弥漫开来,一切都变得模糊了。大厅里的人群逐渐散去,显得更加空旷寂静。月亮悄悄向窗内窥望,清凉的月光洒满大厅,仿佛优美的梦境。突然,一个小姑娘跑进大厅,向着黑镜框里的画像连连招手说:“我认识您!您认识我吗?” 镜框里的老人沉默不语,只有一丝笑容从嘴角闪过。 “我想知道,您在镜框里多久了呀?” 老人不言不语,只有慈祥的微笑,从脸上闪过。 “老爷爷,人们都尊敬您、羡慕您,多好呀。我要进到镜框里去,您肯帮助我吗?” 老人的脸上闪现出一丝惊异,眼光变得严肃起来。 “答应了吧!我太想进镜框里去了,天天都想,连在梦里也想呢……” 老人叹了口气,面孔变得深沉庄严,苍老的声音脱口而出:“孩子,我可以满足你的愿望,但你会后悔的!” 小姑娘连声叫着:“不,不,不……我不后悔,决不后悔。” 老人又深深叹了口气,慢悠悠地说:“孩子,你还不懂得生活。漫长的人生道路,我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一连串沉重的脚印儿像一条结实的锁链,通向这小小的镜框里,将我牢牢地拴住。但我的道路还在继续,远远没有结束。不过,我可以让你代替我—段时间……你可以明白许多道理。” “太好了,让我马上跳进镜框里去吧。” 仿佛一片落叶飘下,仿佛一缕轻烟飞散,老人从镜框里轻轻地走下来,一双有力的大手,像蒲团一样把小姑娘托起,把她稳稳地放进镜框里。 二 具有魔力的“我要……” 小姑娘是独生女。爸爸、妈妈爱她,爷爷、奶奶爱她,外公、外婆爱她,所有爱这个家庭的人都爱她。她长得漂亮,妈妈也很会打扮她,火红的小皮靴子、雪白的纱衣裙、闪光的项链发卡、色彩艳丽的绸带,她像小公主一样在很多场合接受亲切的微笑和祝愿。她从小是用香甜的蜜汁喂大的,脆甜的金梨、清香的苹果、多汁的葡萄、新鲜的蜜桃,好像会及时地自己跑到小姑娘面前,她有吃不完的好东西。小姑娘很聪明,画画、弹琴、唱歌、跳舞,参加游泳比赛,得过不少奖状,受到很多称赞,小伙伴们羡慕她,老师喜欢她,爸爸、妈妈因为有这样的女儿很自豪。她太幸福了,难怪她的名字叫甜杏儿。 杏儿一天天长大,她习惯了接受笑脸和掌声,陪伴她的礼物得来太容易,所以她并不珍惜。她有一句不离嘴的话,就是:“我要……”这口头语就像一把万能钥匙,可以满足她的任何愿望。 “我要,我要……” 小自行车啦,望远镜啦,会自动奏乐的洋娃娃啦,一摞摞的故事书、画册、录音带啦,一米高的大熊猫啦,许许多多可爱的东西,随着一声声“我要”,便进到甜杏儿家里。她的玩具堆满了屋子的各个角落,塞满了大大小小的橱柜,甚至吊在窗前、屋顶、床头上,她的家像一个货色齐全的儿童商店。 “我要……”真是一把具有魔力的金钥匙。 P3-7 序言 采撷录——八十年旅程回望 葛翠琳 小时候,天天盼着快点儿长大,坐车、坐船、骑马,去很多很多地方…… 如今,我已年过八十,爬过泰山、黄山、庐山、峨眉山……也看过富士山、阿尔卑斯山……在狂风巨浪中,乘船到了大海边的“天涯海角”石碑下,还登上了西沙、南沙的礁石,寻觅过美丽的贝壳、珊瑚丛,欣赏过大海龟在沙滩上爬行,也到日本、泰国的海边观赏游玩过。 我曾骑马骑骆驼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奔跑,造访马背上的流动小学,也在海边小渔村学过补网,捞海菜,晒鱼虾,还曾去深山老林采药,探寻稀有树木和植物……这些经历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不少生动的记忆。 然而,我最难舍难忘的还是故乡——渤海边一个偏僻的小村庄。 常有人问:“你是北京人吗?” 我总是回答:“我不是北京人,只不过在北京居住多年罢了。” 这是我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 我出生在农村,童年是在家乡度过的。 在我蹒跚学步时,奶奶就牵着我的小手呼唤:“往前走,别怕!” 从我学会走路,奶奶就给我一个用柳条编成的小篮子,让我跟随着干活儿的大人外出,自己学着采摘野果野菜,寻拾漏失在田野里的残粮。小小的筐篮有弯弯的提梁,我把小筐篮挂在细小的胳臂上跑来跑去,里面装进收割完毕落在地里的豆粒、花生、红薯、麦穗儿、谷穗儿,或者田里疏苗拔下来的萝卜苗,长在田边土冈上的野苋菜、马勺菜……回家后总会得到奶奶的夸奖和疼爱。那小筐篮仿佛一个宝盒儿,里面总是装满了喜悦和欢乐。奶奶一面收检我的收获品,一面还讲一些叮嘱的话让我记住。例如—— “力气好比那井泉水,使不尽来用不完,人不要怕吃苦受累。” “采摘野果野菜,拣拾柴草弃粮,能锻炼人细心耐心。人一辈子都在寻觅和采摘,收获的大小,就看你用心用力的多少。” 我喜欢在田野里无拘无束地奔跑嬉戏,寻宝拾遗,和小伙伴比赛心灵手巧。 那是平淡而又温馨的日子。 春天采摘嫩绿的榆钱儿生吃或者蒸糕,掰下香椿芽儿来拌豆腐全家共享,看燕子筑巢屋檐儿下,听喜鹊喳喳叫枝头。 夏天吃桑葚儿,染成一个小花脸儿,躺在麦秸垛上数星星,听蛐蛐儿叫蛙群鸣。 秋天吃熟透了的红姑瓤儿、枸杞子、野酸枣儿、山核桃,搂树叶儿,割野草,望大雁南飞,看荷塘出藕,粮入仓,菜入窖,家家户户洋溢着秋收的欢乐。 冬天吃爆米花、烤红薯、冻柿子,北风呼啸,大雪封路,世界一片白,小小村庄一片宁静,古老的纺车吱扭扭飞转,抽出又细又匀的棉线线。 除夕夜祭祖,春节拜年,吃饺子,放鞭炮,贴春联,蒸年糕。 正月十五吃元宵,看花灯,踩高跷,舞龙舞狮耍大刀。 追着男孩们看抖空竹,滚铁环,放风筝,踢毽子。小姐妹们玩骨头子儿,争夺小小的羊膝盖骨,当成宝贝收藏。 端午节门上插艾蒿,女孩儿用丝线缠成彩色小粽子、小葫芦、小篦子,戴在身上美滋滋又显摆又自豪。 中秋节供兔儿爷,吃月饼,高粱秆儿做成车、马、轿和船,烂泥巴摔打摔打,捏成碾子和磨盘。 大自然给予一无所有的孩子们很多乐趣和智慧,广阔的田野、茂密的树林、日夜流淌的小河,一年又一年,滋润着幼小的心灵。 从学习讲话开始,就听祖母摇着纺车讲述动人的传说—— 狐仙、狼外婆的故事,喜鹊、布谷鸟的传说; 人参、何首乌的故事,花仙、槐树精的传说; 花木兰从军、昭君出塞,杨门女将、十二寡妇征西; 牛郎织女七月七银河相会,梁祝化蝶、孟姜女哭倒长城…… 墙上的年画、瓷瓶上的人物、门神灶王爷的彩像、花样繁多的剪纸窗花、皮影的唱腔、民谣小曲儿……儿时诸多的生活情景、游戏、民俗、方言、谚语,仿佛都成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国土沦丧,中国人任由日本兵残害,侵略者抢掠烧杀,毁灭了一切幸福和宁静,小小年纪内心烙下刻骨铭心的伤痕,才深切感受到民族的苦难祖国的存亡是比个人生命更重要的事,早早地认识到没有了国就没有了家没有了个人。 上中学时,我随父母定居在北京,那时的北京还称为“北平”。求学的艰难,磨砺了我的性格:认准目标,付出最多的努力和最大的耐心,期待成功但不怕失败。 当我以农村孩子的学习基础考取北京几个名牌中学时,我并没有感到惊奇。我在学习条件优越的中学里完成了学业,并不认为自己是“城里人”。当我由中学推荐被燕京大学录取后,面对学问渊博的教授、导师以及满口流利英语的同学们,在那布告和通知全都使用英文的生活学习环境中,内心仍然感觉自己只是一个农村孩子。在众多家境富贵、衣物讲究的同学中间,我从未羡慕过别人的衣饰打扮,我最珍爱的还是棉布衣衫、布鞋棉线袜。奶奶一辈子只穿自己纺线自己织成粗布自己缝制的衣裤,这成为她一生从未改变过的习惯。而这传统融在我的血液里,积淀在我的骨髓中,形成我的风骨性格和欣赏趣味。 燕京大学的环境是优美的,湖光塔影、古树粉荷;条件是优越的,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建筑讲究的教学楼,设备齐全的实验室,条件优越的宿舍,然而众多的学子,为了民族的未来,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投入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不怕抛头颅洒热血。我在这支队伍里接受了革命的教育,当解放全中国需要青年贡献自己的时刻,大多数同学抛下优越的学习环境随解放大军南下,去参加生死难料的战场拼杀。我就是在那时毫无眷恋地脱下学生装换上了列宁服,被分配到中共北京市委文委会,成为一名革命干部的。 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从此,个人的命运、家庭的聚散、事业的挫折和发展、人生的酸甜苦辣,都在时代的巨轮飞转中起伏翻滚。 我不幸被抛置在文化界,经历了波澜汹涌的狂风巨浪,暴雨山洪……六十年过去了,雨雪风霜、荆棘泥泞,漫漫长路上抬脚容易落脚难……但我又是幸运的,那么多文学艺术界的前辈和长者为我指过路标,具体地教导我,鼓励我,冰心、老舍、吴作人、萧淑芳、叶君健、端木蕻良、萧军……他们一生远离虚荣,漠视名利,默默地贡献,一年又一年,没有书房画室,挤在卧室里放张小桌儿,写出译出画出令世人惊叹的作品,直到生命的尽头,还有那么多遗愿没有完成。 吴作人老人曾拿着冰心奖参评书给我详细讲解:“画面中的兔子形象是学美国的……创作中要有自己的构思、自己的表现手法,借鉴有益但不要模仿……” 叶君健老人为译《安徒生全集》,多年查阅资料考证细节,连一件器皿、一个地名都不惜花精力在丹麦查访核对过。 冰心为译《世界史纲》,翻阅的参考书可以装满一套房子…… 那一辈的文化巨人,从没为自己争过什么,他们无怨无悔,将一生的心血凝结成文化遗产留给了后人。 在我那记忆的筐篮里,储存了很多只属于我的精神珍宝—— 有充满生命力的叶片,有坚实饱满的果核,有失去娇色依旧形态优美的花瓣儿,有干硬结实的根须……一件件深情温馨的往事,像散落的珍珠闪耀在印象里,不知不觉地变成我的血液,融化渗透散落在我的作品中。我所写的语言文字、故事人物、生活背景,都藏有我自身的影子以及我一生尊崇的品格、执着追求的理想和愿望。 文学创作,写什么?怎样写?作品在读者心中留下什么?这是我不断实践反复思考的问题。每写一个作品,都像面对一份考卷,我希望自己能写得更好些。 八十年的人生旅程举首回望,心中充满了欣慰和感恩,虽然历经坎坷,但我从来不想伤害别人。不论成绩多少,我都已经尽心尽力了。我受惠于别人的太多,而欠债不少。我是幸运的,因为我是历次苦难中的幸存者。 奶奶只是一名农村妇女,没有上过学,她一生只想着给予:给亲人,给邻居友人,给遇到难处的陌生人……弱者都能得到她力所能及的帮助。她从不为自己索取任何东西。 祖母离开我六十年了,但她那慈祥的笑容和坚毅的神态永远刻印在我心灵的深处。无论我走多远,身处何方,她总是守护着我,引领我向前。 我的每一篇作品,都是我在人生旅程中采摘的果实,聚集起来,装进筐篮里,作为一份心灵的献礼,呈给相识不相识的朋友。在你们迈向未来的路上,我与你们同行。 2010年秋于竹园 书评(媒体评论) 葛翠琳的不少童话名篇,是可以作为全世界儿童共有的童话珍品,进入儿童文学宝库和世界童话史册的。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陈建功 六十年风风雨雨,您与中国的文学事业,尤其是儿童文学事业共同走过。您是一名战斗力永不衰退的老兵,是一名认真的写作者,我由衷地感佩您。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高洪波 葛翠琳以她的文学业绩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史增添了浓重的一笔,以她一颗充满关爱的心,在儿童文学园地上耕耘播种,培育新苗。 ——儿童文学作家 金波 葛老师是位充满爱心的好作家、好阿姨、好妈妈、好奶奶。 ——儿童文学作家 马光复 浅显的文字,通畅的叙述,富有节律和画面感的语句,精湛地传承和再现了中国语言文学的神韵。 ——儿童文学作家 张洁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