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历史原来是这么回事儿/历史新阅读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赵勇
出版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人生苦短,历史深阅读,可以拓展你人生的长度、广度和深度。赵勇的这本《历史原来是这么回事儿》是一本颠覆脸谱化历史记载的趣味图书,一堂诲人不倦而又逗人不倦的历史课。

毛泽东曾说:“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诚然,粉饰者的谬导会让你的历史观慢性中毒,一些脸谱化的历史课本又会使你曾经活跃的思维僵化。翻阅《历史原来是这么回事儿》,你会惊奇地发现,原来历史是这么回事儿!本书能让你透过庄严肃穆的正史,发现那些被掩盖的历史真相。

内容推荐

赵勇的这本《历史原来是这么回事儿》是一本颠覆脸谱化历史记载的趣味图书,一堂诲人不倦而又逗人不倦的历史课。

《历史原来是这么回事儿》共分八篇。第一篇的专题是皇帝,因为中国历史基本上就是一部封建帝王史,不把皇帝这个主角儿聊清楚,就很难聊其他的。第二篇集中讨论中国历史上关于权力博弈的问题。第三篇讨论了皇帝的“德行”问题。第四篇主要集中讨论一个引起王朝覆灭的重要直接原因——农民起义。第五、第六篇主要阐述了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和演变。第七篇讨论的是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阐述了各王朝指导思想的演变历史。最后一篇,我们的主要话题是历史地理学,把时间和空间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别有一番意思。

目录

第一篇 皇上也是苦命人

 中国皇帝的正常死亡

皇帝是个高危职业

死亡背后的真相

 草根皇帝的“除草”运动

两个超级男生

白眼狼+灰太狼

杀手的隐患

 其他的都是不务正业

一颗红心,一个准备

皇帝的家庭作业

不走运的学生

 贤君的正面与侧面

皇权的血酬定律

杀人犯的“惩罚”

不杀人者被人杀

 孩子多了也是愁

超生禁卫军

给孩子安排工作

生个儿子当藏獒

第二篇 权力博弈无间道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刘邦“敲山震虎”

赵匡胤“釜底抽薪”

朱元璋“斩草除根”

 昏到极致就是聪明人

装傻

装病

装“孙子”

 小脚女上演的龙床政治

三个“火枪手”

铺床革命、垂帘听政

女人最多半边天

 身体有缺陷,性格也会跟着缺陷

无根男人最受宠

史上十大残人

被阉人阉割的王朝

 舅舅的美好时代

到底不是一家的

舅舅、女人和狗

舅舅打不过外甥

 秀才遇秀才,全都歇菜

就怕流氓有文化

一个秀才一个坑,一群秀才一窝蜂

学而仕则“优”

第三篇 五颜六色的皇朝

 大蚯蚓引出的土命王朝

邹衍的“五德终始”学说

“王朝颜色化”的深层原因

 秦始皇是个例外

嬴政的黑色帝国

“黑色”崇拜与严酷法治

杀人众者为忠臣

 刘邦赤帝子,汉武帝涉“黄”

赤帝之子刘邦?

水德变土德?汉朝的糊涂账

 武则天不按套路出牌

唐朝的土德与武周的火德

武则天的模仿对象:周厉王?

 “清水”灭“明火”

“清水”终灭“明火”

终被历史淘汰

第四篇 风起云涌的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要的是身份

龙生龙,凤生凤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燕雀变成鸿鹄后

 黄巾军起义:要的是和平

最有文艺气息的口号

挂羊头卖狗肉

 王小波、李顺起义:要的是平等

穷二代、富二代

最早的社会党人

一浪接着一浪

 宋江起义:要的是秩序

最小说

替天行道,反被招安

 李自成起义:要的是利益

闯王横空出世

均田免粮

没了闯劲的闯王

 太平天国起义:权力和利益我都要

上帝让我起义

令人向往的“天国”

空中楼阁

第五篇 制度也要规范化

 “禅”始不能“禅”终

“皇帝”轮流做

儿子大了不由爹

多米诺骨牌

 相信儿子还是相信大臣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干吗把自己累死

世上只有儿子好

儿子闹分家怎么办?

 宦官与外戚的拉锯战

历朝历代都有

表兄弟,明算账

“官二代”何时休

 魏晋时期的人才推荐制

当官的也分个三六九等

快乐男生大选拔

贿选门

 “高考时代”的降临

公务员选拔考试

学而优则仕

 三个香宰相不如一个诸葛亮

三个宰相是条虫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集体下岗

 秘书上位

笔杆子里面出政权

皇帝不急,急了太监

君主没了咋立宪

 潜伏在紫禁城

杀人的文字游戏

军机不可泄露

透过现象看本质

第六篇 改革不仅是变法

 一切土地都是国家的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多级承包商

 从“生产大队”到“包干到户”

“九·一八”事变

民进国退

强干弱枝

 基础建设毁于“豆腐渣”工程

劫富济贫

补贴农民

“豆腐渣”工程

王安石的正面和侧面

 人头税和土地税的权衡

按人头收税

人头和财产结合收税

折合银两收税

按土地收税

 革掉皇帝的变法

皇帝要革自己的命

带着镣铐的舞蹈

母亲革了儿子的命

第七篇 意识流中的皇权

 理论多了也不好

第一届“百花奖”

没本事不行

太仁义了也不行

霸道也干不长久

 孔子的最终胜利

刘邦无为当老子

社会靠什么和谐

“达人秀”的冠军

一只披着羊皮的狼

 老子将了孔子一军

乱世出酒鬼

魏晋玄学

 皇帝做了和尚

“改革开放”

朕就是老衲,老衲就是朕

三足鼎立

 佛道拉锯战

天下李姓是一家

女皇帝爱和尚

孙子靠“老子”夺天下

 讲理的年代

大师辈出

都给我规矩点儿

集体主义和英雄主义

 西学东渐

农民也信上帝

新旧三民主义

打倒孔家店

布尔什维克的胜利

第八篇 两个世界的战争

 中国地上的坐标系

400mm等雨量线

世界上最伟大的墙

几个关键点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冷兵器时代的秘密武器

三个超级版

家家都有难念的经

 征服者被征服

复盘几盘棋

中国改变世界

试读章节

皇帝是个高危职业

如果说,有这么一种职业,平均寿命39岁、非正常死亡率44%、死亡方式多种多样(有被亲爹娘亲兄弟杀死的,有死于老婆孩子之手的,有被自己手下送走的),你会愿意干吗?

我估计没有一个人愿意做,如果谁做了,肯定会被别人认为大脑进水了。但历史上,还真有这么一个职业,悲惨程度惊天地泣鬼神,但人人抢着干,因为它有一个华丽的名字-皇帝。

试举一例——

唐中宗李显,此人命极好,不仅他爸是李治(唐高宗),他妈还是赫赫有名的武则天,这么一个含着金汤匙长大的主儿,命好得令人发指。李显在武则天的四个儿子中排行老三,两个哥哥在当太子期间没能安分守己先后被废,太子之位这个天下第一的馅饼就掉在了李显身上。

但武则天是一个聪明的女人,一个不择手段的女人……有她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代女皇,就有其悲剧掉的儿子。要说李显也确实是个脑子不好使的主儿,有两个哥哥被废的先例在前,有如此强势的母亲,你就安分守己老实一点儿,忍到出头之日再说。但他却不,非要封自己岳父为宰相,在被大臣劝谏之后竟口不择言地说什么“我以天下给韦元贞(即李显岳父),也无不可,难道还吝惜一侍中吗?”于是,仅仅当了两个月皇帝就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逐出长安。

之后李显就被软禁了,这时候他才知道怕了,每当听说武则天派使臣前来,就吓得想自杀,日夜担心会被自己亲娘杀掉,这是个什么滋味也只有李显自己清楚了,总之,这段时间李显倍尝人世冷暖。好在-有爱情,有妻子韦皇后的不离不弃。通俗的剧情是:李显自暴自弃,看不到未来,迷失了方向,这时候老婆韦氏挺身而出,对老公不抛弃、不放弃,多次鼓励劝慰,使李显在逆境中坚持着活了下来。但皇帝的悲剧就在于,即便是患难夫妻,即便你曾经恩比天高情比海深,跟权力、欲望对人的腐蚀相比,一切都是浮云。

武则天没有杀李显,李显在母亲死后,重新当上了皇帝。但没了强势的母亲,来了可怕的妻子,还有同样不是省油灯的女儿安乐公主。有了武则天的前例以及李显的百般宠爱信任,韦氏不甘心做个安享清福的第一夫人,而是不断干预朝政,专掌制命,逐渐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令,直至卖官鬻爵,培养势力,并且背叛李显,与武则天侄子武三思等人关系暧昧。李显则听凭老婆和女儿安乐公主母女俩弄权,自己则只顾过着淫靡的生活。

时间久了,韦皇后怕李显查究其淫乱之事,安乐公主则希望母后临朝称制,自己当皇太女,效法祖母武则天。为此母女二人竟丧心病狂地密谋害死亲夫亲爹,韦皇后知道李显喜欢吃饼,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命令情夫马秦客配制了毒药,她亲自将毒药拌入饼中……就这样,李显逃过了母亲的魔爪,却死于妻子女儿的毒手,成了皇帝中不得好死的典型。

至于兄弟手足之间为夺皇位自相残杀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英明神武如李世民,也是踩踏着哥哥弟弟的尸体才成为一代明君。除此之外,死于祖父母、外祖父母、叔父伯父、侄儿外甥等直系血亲以及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之手的皇帝都不乏其人。

而且,人间悲剧到此远没有停止,还有很多皇帝被近臣宦官这些“朋友”(如果皇帝有朋友的话)送上西天,几乎每朝都有这样的案例。比如中国封建第一朝秦朝的三位皇帝嬴政、胡亥、子婴,传说有两位都是被宦官做掉,执行人就是史上著名大太监赵高-被嬴政过度宠信的赵高。雄才大略的嬴政,希望子孙后代永远做皇帝,于是自称“始皇帝”。但特讽刺的是,秦朝是中国历史上国祚最短的王朝之一,自公元前221年始,至公元前206年止,满打满算才16年-与秦朝被赋予的地位相比,实在寒碜。

秦始皇三十七年,嬴政死于巡行途中,地点在今天叫河北省邢台平乡的地方。当时他在行宫寑室养病,死得突然而蹊跷,正史记载,嬴政乃病死,但不少学者认为是他杀,即嬴政死于处心积虑的赵高发动的一场政变。当时太子是著名的公子扶苏,嬴政本人无意传位给后来的秦二世胡亥,但赵高担心扶苏即位对己不利,于是利用第五次出巡、胡亥随行之机,谋划了这场政变,害死嬴政,扶正胡亥。

所以,嬴政死后,历史上臭名昭著的秦二世胡亥顺利即位。胡亥也是个倒霉的主儿,老爹拼死拼活打下来的江山被他葬送,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世家被他败个精光。很傻很天真的胡亥原本就是赵高的棋子,一颗随时可以捏碎的棋子,自然没有免掉被赵高所害的命运。秦二世三年八月,被刘邦攻下武关后,赵高唯恐殃及自身,趁着胡亥在望夷宫斋戒,假借胡亥旨意下诏发兵围宫,然后逼令胡亥自刎。之后赵高企图篡位自立,但……这是个太监啊,怎可以当皇帝?百官自然不从,最后立了胡亥的儿子子婴。子婴即位后随即诛杀了赵高,但一切已经来不及了,秦朝已经被这个大太监整得一塌糊涂岌岌可危了,子婴在位仅46天就为项羽所杀,秦朝灭亡。

不厚道地说一句,以现代人的价值观来看,跟被至亲至爱的人下毒手相比,如子婴般国灭身死,或者战死沙场、被俘后被杀,甚至被刺杀的皇帝们,还是幸运的。P2-4

序言

几年前,一部历史小说的横空出世,把多年来一直被那些所谓的“显学”排挤的历史学科带到了社会大众的焦点位置。转眼之间,在地铁中、公交车上,难以计数的人正聚精会神地阅读着什么,似乎中国一夜之间就进入了大众阅读的时代。这本小说正是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

其实称其为小说并不太合适,因为人们的印象中,小说里面描写的事情应该有大量虚构情节的。而《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事情,它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语言幽默风趣,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了全景展示。其对明朝故事的描述,基本是以正史为主,你甚至可以把它当做史书来读,只不过当年明月的语言非常之幽默风趣,让人读起来全然无传统史书那种面目可憎的感觉。我想,这正是《明朝那些事儿》获得巨大成功的最主要原因。

其实,每个人都有喜爱历史的潜在基因,因为我们几乎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保存着小时候听爷爷奶奶讲故事的美好回忆,而《明朝那些事儿》正是把我们那个潜伏着的基因启动了。

我个人就非常喜欢读历史书,听历史上那些生动有趣的故事。在寂静的夜里,温暖的被窝中,手捧一本历史书,一头扎进历史的金戈铁马、缠绵悱恻的场景中,那该是一种怎样的享受啊!人的一生不过区区几十载,但是通过阅读历史,我们的视野可以扩展到几千年。所以说,正是历史大大拓展了我们人生的长度、广度与深度。

因为喜欢历史,所以经常阅读历史,所以经常跟朋友们讨论历史。但是随着自己对历史的了解逐步增多,我越发感觉到只是碎片化地了解历史上那些奇闻逸事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在头脑中没有一条清晰的历史脉络,对一些历史问题的认识和讨论就会显得非常肤浅和没有条理。于是,我在之后对历史的研读中,总是试图去寻找它的脉络,把一些东西尽可能串联起来。幸运的是,我似乎找到了那些所谓的“主干”,我头脑中的历史图景逐渐地明晰和完整起来,至少我自己认为是这样的。

虽然我知道自己的这些体悟微不足道,但是如果能够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我觉得还是有价值的,所以就斗胆写了这本书,希望能与更多的读者交流。

这本书既不是所谓的“纪传体”,也不是“编年体”。在本书中,我大概把中国历史分为八个专题,每个专题集中于历史的一个方面,每个方面的话题都尽量围绕一条较为完整的历史轴线来进行阐释,大家可以把每一篇都作为一个侧重于某方面的“编年体”历史书来看待。诚然,本人对当年明月极度推崇,虽然功力不济,但也尽量以一种轻松愉快的笔调来进行描述,争取让读者朋友们看的时候不觉费力和无趣。同时,希望朋友们在合上这本书的时候,能够对我心中的那条历史逻辑主线和整体图景有所了解。

在本书第一篇,我们的专题是皇帝,因为中国历史基本上就是一部封建帝王史,不把皇帝这个主角儿聊清楚,就很难聊其他的。而讲完了皇帝,自然就应该讲皇帝的最重要特征——至高无上的权力,那么第二篇中,我们就集中讨论中国历史上关于权力博弈的问题。在第三篇,我们要讨论皇帝的“德行”问题了——即所谓的“五德”轮回理论,这也是历代王朝对自己政权合法性的理论依据。虽然现在看来是历史糟粕,但是不管你信不信,反正当时的人是信了,这就够了。而知道这个“五德”轮回理论,对我们理解某些历史现象还是有些帮助的。既然有轮回,那么就有生死,王朝也不例外,于是第四篇我们主要集中讨论一个引起王朝覆灭的重要直接原因——农民起义。而在第五篇中,讨论的话题则比较深刻一点,那就是历史上的国家权力分配和演变的大体脉络,理解了这一点,才可能真正理解中国历史。接下来的一篇,也是我认为比较重要的,那就是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和演变。理解了第五、第六篇的两个话题,你几乎就可以对历史上绝大部分事件有个较为深刻的见解了。我们第七篇讨论的是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阐述了各王朝指导思想的演变历史。到了最后一篇,我们的主要话题是历史地理学,把时间和空间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别有一番意思。

虽然我是尽己所能写了这么一本书,但是由于本人的水平有限,其中必然存在很多疏漏甚至错误之处,希望朋友们谅解,如能不吝赐教,则更是感激不尽!本书在出版过程中得到了许多朋友的慷慨相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作者于北京

2011-11-8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8: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