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戚世隽著的《中国古代剧本形态论稿》本书并不是完整呈现中国古代剧本形态的系统研究,只是撷取了部分进行了专题式的研究。有些问题,如剧作家在创作过程中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他又会调动那些知识储备及生活体验来进行自己的创作活动,都是比较重要的问题,而本书尚未涉及,一些新出的剧本资料(如哈佛燕京图书馆藏齐如山戏曲文献)也未及采用,这些都留待进一步研究。
戚世隽著的《中国古代剧本形态论稿》以中国古代剧本形态为研究对象,突破文学研究仅将剧本作为平面的、静态的、案头的文本来考察,重视其作为表演形态的物质留存的完整性,彰显剧本区别于其他文学形式如诗文、小说等的特殊性质。《中国古代剧本形态论稿》注重剧本与其生存原境的联系,着重探讨了剧本的概念,剧本的生成方式,唱本、小说与剧本的关系,案头与场上的剧本的不同形态,剧本的版本与表演之间的关系、剧本中心与表演中心的关系等问题。对于重新发现古代剧本创作的内在逻辑,重构古代剧本的历史发展,重新理解剧本的功能与意义,都有参考价值。
绪论
第一章 古代剧本文体形态概述
第一节 “剧本”概念的形成
第二节 剧本体制
第二章 何为“剧本”
第一节 《公莫舞》性质的再认识
第二节 敦煌写卷中“剧本”资料检讨
第三节 唐代“剧本”考辨
第三章 唱本、小说与剧本
第一节 诗赞体讲唱中的文体与乐体
第二节 从诗赞体讲唱到诗赞体戏剧
第三节 邓志谟“争奇”系列作品的文体研究
——兼论古代戏剧与小说的文体分野
附:明应王殿元代戏剧壁画新探
第四章 从案头到场上
第一节 元杂剧中的程式化用语“看有甚么人来”
第二节 “折”的演变
——从元刊杂剧到明杂剧
第三节 明代文人杂剧
——专为案头阅读而设的剧本
第四节 折子戏演出本的创作方式
——以《缀白裘》为例
第五章 剧本、版本与表演
第一节 剧本与表演场合
——以关羽称谓的变化为考察中心
第二节 版本形态与表演形态
——以《拜月亭》为例
第三节 一剧之本与表演中心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