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色书,讲革命英烈成长的故事,追寻先烈革命足迹,仿佛又听到永不消逝的电波……
通过周兆良编著的《永不消逝的电波(李白烈士的故事)》,了解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派是怎样侵略和压迫中国人民的,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是怎样为解放全中国而英勇斗争的;了解李白烈士等革命前辈是怎样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奋斗不息的,他们为了新中国的建立,怎样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永不消逝的电波(李白烈士的故事)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作者 | 周兆良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读红色书,讲革命英烈成长的故事,追寻先烈革命足迹,仿佛又听到永不消逝的电波…… 通过周兆良编著的《永不消逝的电波(李白烈士的故事)》,了解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派是怎样侵略和压迫中国人民的,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是怎样为解放全中国而英勇斗争的;了解李白烈士等革命前辈是怎样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奋斗不息的,他们为了新中国的建立,怎样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内容推荐 李白是中国共产党情报通讯战线上的无名英雄。《永不消逝的电波(李白烈士的故事)》介绍了这位英雄的光荣事迹,有利于对下一代进行优良革命传统教育,鼓舞青少年发扬先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献身精神。《永不消逝的电波(李白烈士的故事)》由周兆良编著。 目录 新版时的话 序:盛世慰英烈 原序 开篇 第一章 青少年时代 贫困家庭 苦难童年 以诗讽地主 少年立志 随父打工 在党旗下宣誓 火烧张坊“团部” 攻打长沙 引路攻打地主武装 辞别亲人 第二章 江西苏区的战斗 不知疲倦的人 毛委员来上政治课 如愿以偿 与党中央联络上了 我们的好政委 挤时间学习 枫山坡的战斗 第三章 在长征路上 电台重于生命 让马 一盆洗脚水 巧打飞机 百发百中的神枪手 一把青稞面 饿不死的红军 几串红辣椒 翻越大雪山 少吃一口 我离不开电台 第四章 战斗在敌人的心脏 我一定努力去完成 “338号”的账房先生 “皖南事变”的真相 第一次被捕 我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良友”来了新店员 这也是我对党的一颗忠心 在“国际问题研究所” 只差“5分钟” 第五章 电波永不消逝 我们的眼睛吃过螃蟹了 革命家要永远在群众中 工作顺利是我最大的快乐 黎明前的战斗 巧妙的“空中游击战” 第三次被捕 最后的考验 敌人的最后一招 最后一次见面 “中国共产党万岁” 永不消逝的电波 第六章 擒凶惩恶慰忠魂 “邀功报告”引出线索 顺藤摸瓜挖出元凶 罪犯伏法告慰忠魂 附录 血仇的回忆——悼念先夫李静安烈士 电影中没有讲出的真实故事 爸爸的形象永远鼓舞着我 纪念李白烈士诞辰100周年 李白烈士在这里永生 壮丽的人生 丹心睿智照千秋 追寻烈士足迹,继承革命传统——李白烈士故乡考察学习追记 学英雄,弘扬革命传统 五月的鲜花因你更灿烂——纪念李白牺牲60周年 李白烈士精神永放光芒——追忆亲人李白 珍贵的遗书 李白烈士的话 李白烈士年谱 后记 试读章节 苦难童年 母亲生李白那年,长沙爆发了轰动全国的抢米风潮,广大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本来就处于艰难竭蹶中的一家,又添了一张嘴,苦日子就更难熬了。 母亲生下他七天就下地干活了。李白终日在田边的箩筐里度时光。当他能爬、能走时,田埂成了他玩乐、睡觉的场所。没有笑,不知欢乐,只有饥饿、眼泪和苦难伴随着他的童年。顽强的生命力驱使他熬过了一年又一年。 李白小时候很讨人喜欢。从会说话起,父母就教他懂礼貌。每逢见到长辈,他喊得格外亲热,邻里乡亲都说华初这孩子将来有出息。 李白8岁了,身材长得又高又大,看上去和10岁的人差不多。他的身板虽然略显单薄,但粗手大脚,全身有一股劲。他看到跟自己一般大的富家子弟进了学堂,非常羡慕,也想上学。一天,李白鼓足勇气对父亲说:“爸爸,我想上学。”面对儿子提出的读书要求,父亲寻思:也好,让小孩读书学点东西,日后总有好处。为了满足李白求学的渴望,全家节衣缩食,想方设法凑钱。第二年秋天,李白终于背着书包上学了。 上学年代,李白穿的是补丁叠补丁的衣服,白天打赤脚,唯一的一双布鞋舍不得穿。冬天,两只脚常常冻得红肿发紫。吃的呢?野菜中掺一点米饭、红薯丝,半饥半饱。李白深知上学不容易,因此读书特别勤奋。他尊敬老师,团结同学,深受师生爱戴。学习中,他勤学好问,善于思索,学业成绩名列前茅。 李白在8岁到9岁的两年间,操劳多病的母亲和祖母相继去世。李白是长子,带弟妹、上山砍茅柴的重担自然就落到了他的头上。李白深知,父亲为了他,为了弟妹,确实太累了。每逢学校放假,他就帮助父亲干活。父亲在劳累中看到儿子这样懂事,得到不少安慰。 以诗讽地主 李白从小亲眼看到贫苦而善良的农民一年辛苦到头,用汗水浇灌出来的劳动成果被地主老财搜刮得一干二净,到头来只得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苦难生活。他幼小的心灵里,深深埋下了“世道不平”的潜在意识。从他懂事起就立下了长大“要为穷人找出路”的志向。 有一天中午,天气热极了。天上一片云彩也没有,太阳一动不动地高悬当顶,火辣辣地照着大地。李白冒着炎热,在田里锄草。这时,平时一贯欺压百姓的自称刁大爷的地主路过。为了教训一下这位地主老财,李白故意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朗诵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那刁地主,听出李白念的古诗是讽刺他的,气得捶胸顿足,露出一副凶相,狂吼道:“你这臭小子,胆大包天,敢用诗来教训我,真是无法无天,人没长大心长大了!我今天要收拾收拾你……” “哼!你凭什么禁止我诵诗?简直是欺人太甚!我们山里的人可没有你那些细客好惹呀!”这个平常横行霸道的地主老财理屈词穷,自讨无趣,只好干瞪几眼,灰溜溜地跑了。 李白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继续用那抑扬顿挫的声调高声朗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在乡村里,李白见恶不怕,常常主持公道,为乡亲们打抱不平。乡亲们夸李白有气魄,长大了准是一位了不起的人。 P9-12 序言 一切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李白烈士的故事》出版后,10多年来,已成为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们喜爱的读书之一。本书先后发行了13万多册,两次被评选为上海青少年优秀读物,还曾获得上海市第八届中小学生优秀图书奖(1999年)。许多中小学校把本书作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特色教材。 读红色书,讲革命英烈成长的故事,追寻先烈革命足迹,仿佛又听到永不消逝的电波…… 不朽的丰碑,永远的怀念。李白等英烈以鲜血和生命谱写的英雄壮歌,穿越时空,成为永恒,始终印刻在我们的心中。 2010年9月,李白被评选为“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继承先烈遗志,完成未竟事业,实现美好理想,这是我们新一代人的共同誓言。 我们在记述“故事”时刻,从心底献上一束纯洁的鲜花,祭奠那些不朽的先烈,为过去、为现在、为未来…… 后记 后记——和青少年朋友们谈谈本书 深沉的夜,给我们带来了心荡神驰的幻想,也带来了心满意足的收获。 是李白烈士的人格魅力、革命精神的感染、激励,使我们萌发写作本书的动力;是聆听裘慧英同志的报告,那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话语,至今犹在耳边回响,使我们得以把烈士的一生写成书稿;是人民出版社罗湘老师的大力支持,才使拙稿成书。 为了把我们可爱的祖国从苦难中解放出来,李白烈士和无数革命前辈及爱国志士一样,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与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们不屈不挠,视死如归,为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新中国,流尽了自己最后一滴血。他们在斗争中创造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发扬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奋斗史谱写了最光辉的篇章。 青少年朋友们,今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为了使你们了解新中国成立以前的这段历史,我们采撷了李白烈士光辉一生中的一些故事,提供大家阅读。希望你们通过这些故事,了解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派是怎样侵略和压迫中国人民的,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是怎样为解放全中国而英勇斗争的;了解李白烈士等革命前辈是怎样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奋斗不息的,他们为了新中国的建立,怎样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我们要体会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要学习革命前辈的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共产主义精神,从中受到革命传统的教育。 李白烈士是我党情报战线的一位杰出的英雄、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他用自己的满腔热血,发出永不消逝的电波,向党和人民倾吐忠诚的音符。影片《永不消逝的电波》成功地再现了李白烈士的光辉形象,在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心目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这永不消逝的电波,曾激励千千万万青少年茁壮成长。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李白烈士在青少年时期、中央苏区和长征途中的这段历史宣传较少。近几年,有关部门陆续公布了一些档案资料。我们也通过大量调查访问和几次到烈士家乡——长沙浏阳实地考察,挖掘了大量新鲜素材。经过长期酝酿,为了深切缅怀李白烈士的英雄业绩,我们编写了《李白烈士的故事》,谨此献给亲爱的青少年朋友们。 我们试图使这本书达到纪实性与故事艺术性结合,使历史资料的可靠性与文学可读性和谐统一。为了适合青少年阅读,我们对历史材料做了一些集中和概括,增添了一些具体的描写。为了增加故事的形象性和真实感,还配有一些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形象生动的插图。李白烈士的一生斗争事迹是极其丰富而辉煌的,这本书仅仅反映了其中的一小部分。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中共党史人物传》(第34卷)、黄良成回忆录《忆长征》、《刘寅文集》、裘慧英等人的回忆文章,同时也引用了作者的原著或资料。李恒胜同志(李白烈士之子)和刘丹同志(刘寅长子)对此书的编写给予热情支持与协助,他们在百忙之中审阅了全部稿件,并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 在编写过程中,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是,李白烈士生前战友、老将军江文和于永波等首长为本书题词;原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金炳华同志为本书作“序”,虹口区区委书记孙卫国为新版作序。 本书在出版过程中,得到中共上海市虹口区委宣传部、上海市国家安全局、上海移动公司、上海电信公司、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虹口区文化局、中共虹口区委老干部局、上海市虹口区民政局、中共湖南省浏阳市委宣传部浏阳张坊镇党委、上海市徐汇区田林街道、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普陀区曹杨街道、上海市李白烈士故居、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学院实验中学等单位和陈婷同志的大力支持。我们谨对以上单位和个人以及原版编委致以衷心的感谢。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