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题小作(张丽北京论语作品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张丽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张丽2008年走入“北京论语”,成为一个评论员。写着一个专栏,编着一个版面,每日找选题,天天写作业。三年来,绞尽脑汁,终成此书。

此前一直醉心干中国历史,战斗于北晚副刊。

报社里是闷头干活的编辑,学校里是喜欢语文的理科生,生于70年代。

《大题小作(张丽北京论语作品集)》是其文集。

内容推荐

《大题小作(张丽北京论语作品集)》是张丽作品集。

《“绕行”最离谱的靠谱回答》、《扫黄须谨防误伤》、《悟空是悟空他妈生的》、《哈利路亚山?饶了我吧》、《别拿农民工买房挤兑大伙儿》、《一个馒头引发的涨价》、《如此老而弥富,是为贼》、《为什么你常常以泪洗面?因为你对领导爱得深沉》、《“性问题”是个好问题》、《公交决策切忌幼稚病》……选入《大题小作(张丽北京论语作品集)》的文章,篇篇文字都不长。

目录

第一部分

 国家收税不是开镰割麦

 谈谈“常回家看看”的技术壁垒

 黄牛界也分窃钩者与窃国者

 端起人生这个牙缸

 穿过你的时间的我的路

 中央机关公务员是“驻京办2.0”版?

 造假当如阿凡达

 何处停车不狂喜?

 “绕行”最离谱的靠谱回答

 扫黄须谨防误伤

 悟空是悟空他妈生的

 哈利路亚山?饶了我吧

 别拿农民工买房挤兑大伙儿

 不怕年纪小,只怕不干事

 送的是保姆还是寂寞?

 掀起全民洗脚新高潮

 黄金周不是门前雪

 舅舅家到姥姥家多远?

 虎骨酒的真正疗效

 给公民分级的动机分析

 铁道部在愚人节表现很“不成熟”

 作协存在无需一万条理由

 还完贷款,还能给我剩下什么?

 实话还是假话,这是个问题

 看守所里最缺的是活法

 19号这天的城管二三事

 很多“活法”也令人毛骨悚然

 怎么又管到人家炕头上去了?

 名片不是金的,就没问题了?

 谁在争西门大官人?

 且慢让孩子当家做主

 何时“官德”也来个一票否决?

 公布获救名单可不可以?

 蔡京严嵩可去彭山县再就业

 不买菜不知统计神

 有一种运动:先毁麦子再拆房

 《八天八夜》的罢拍是民意胜利吗?

 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

 公务员工资低乎哉?

 国际化大都市的验收问题

 要致富,折腾路

 那一场清正廉洁的操

 公车从此大隐隐于市? 

 城市需要完整的“生物链”

 隔三差五谈谈拥堵

 这回真的不许百姓点灯了

 为什么不写信给疑似嫖客的家属? 

 谁不是超级马利? 

 让人添堵的新闻有点多

 一个馒头引发的涨价

 何谓“请地方‘有人脉关系’的人员代收”

 如此老而弥富,是为贼

 为什么你常常以泪洗面?因为你对领导爱得深沉

 “性问题”是个好问题

 公交决策切忌幼稚病

 群众监督才是多快好省之道

 看不见得下跪才更丢脸

 写“服务日记”不如相信群众监督

 投胎是个技术活

第二部分

 给活人公平更有意义

 摔跟斗之后的智慧

 喜欢必须有标准答案

 活下去是他们的权利

 还有多少泼妇骂街式的公文?

 中海油高管薪酬还该一晒到底

 大坪中学有多大本事?

 难道我们关心的是茅台酒吗?

 拿松紧带作绷弓子打你家玻璃

 环保会议有了“保密局”的调调

 书非均不能读也?

 这样的主意有点找抽

 浅议新闻跟帖发生学

 看守所是个好地方

 国学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吗?

 禁公款烟与放倒下院议长

 社保信息不应该是单向玻璃

 不可小觑风水的隐秘流行

 “保外就医”到底是个啥

 非要逼人下流化吗?

 原来监狱也是好地方

 谁含谁的泪,劝告谁的谁

 入作协的是查良镛

 且看55秒心慌气短的“放气会”

 党章要等到进了审讯室才能发力?

 看,这些新闻里的爸爸们

 香烟的“裸替”与“裸体”

 遥想当年,93号汽油两块多……

 爱书当作家,挨饿当大作家

 荒谬的“说错话办对事”

 中石化吊灯的原罪

 油价里面的青蛙跳井问题

 万不可让小学生去抓贪官

 讨论了480场“荤段子”……

 谁把鲁迅的文章做成了鸡肋?

 “已阅”之类官腔儿可休矣

 又见早恋凶猛

 还有谁“被网瘾”了?

 “狗日的”批评一下就行了

 签是死的,人是活的

 请专家放丈母娘一马

 请实打实地负责任

 得了垄断的便宜,就别再卖赔钱的乖啦

 高速路收费不妨学习江苏好榜样

 有些事不宜从娃娃抓起

 久耕之失岂在脾气乎

 医院院长怎成了晋惠帝?

 难言之隐,一跑了之?

 勤工俭学就只能当“侦缉队”吗?

 啥叫方言

 诗歌不提气,别拿高考说事

 油价不裸了,于是也就不可比了

 查查内部价到底挖了多少墙脚

 不是手铐无能,是纸币太狡猾

 克莱登大学才该申请“非遗”

第三部分

 过节加班的N个不亦快哉

 过新年,拜网神

 谁敢不“自愿”捐钱?

 现在的广州火车站岂能成为民俗样本

 以后刷卡买火车票行吗?

 免税真的是出好作品的前提吗?

 阔人又骑文化来?

 不要让百姓“不敢言而敢怒”

 院士的遗忘症亟须治疔

 股票说,考验你忠诚的时候到了

 但愿只是炒作

 到技校“回炉”的无奈

 天涯给会员付稿费更靠谱

 不求拿红包但求少交费

 博士遍天下,福兮?

 举报垃圾短信,凭什么还要收钱?

 “最牛招生简章”的可爱之处

 建议涨工资犹如画饼充饥

 由“打掉一个以上的黑社会”想到的

 喜看城管又辟财路

 奥运纪念钞多发一点又何妨

 “偷肉妈妈”羞辱了谁?

 东莞发红包,谁管糊涂账

 拆八卦,等于不打自招

 花7亿元,就为了活见鬼?

 有多少省长电话可以公布?

 他们谋奖亦谋生

 锣鼓喧天处,来了暗访团

 大师不是架构性设计出来的

 一些见鬼的性自由与性不自由

 宣誓不该成为一种秀

 不体罚不等于不伤害

 石头本无事凭谁自扰之

 请别打“喘气儿税”的主意

 告密,让天使成为魔鬼

 交报告不如交账单

 寒风凛冽中,想到一些公交细节……

 谁家的猪那么该杀?

 把大学排行榜交给wiki得了

 抚慰人心,也请非诚勿扰

试读章节

过新年,应该谈点喜事。但问题是,有些事,对某些人是喜事,对广大人民群众而言,就喜不起来了。比如,据2011年1月2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中国之声”报道,浙江台州市纪委公布“房票事件”调查结果和处理办法,所谓“房票”,是指凭关系购买内部房,再加价转手,调查结果显示56名党政干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与57套商品房违规“直改名”并获利,但最终的处理结果却大多是谈话、检查和批评教育。此前台州纪委官员“发现一个,坚决查处一个,绝不姑息”的壮语言犹在耳。但高高举起轻轻落下之后,这种轻描淡写处理,不过是些敲在倒卖房票的“官牛”身上的粉拳。

同样是“拳”,在面对火车票黄牛、门票黄牛、购物卡黄牛等“民牛”时,性质就变了。春运马上就要开始,届时所有媒体上都会发布公安、铁路、工商等部门出重拳严厉打击黄牛党的新闻。根据历年经验,还会在一些广场或人流聚集地公开处理部分被抓的“菜鸟牛”,以壮声势。

倒火车票、门票什么的,能赚多少钱?这个一直缺乏强有力的、严谨的数字表达。拿今年最抢手的世博门票为例,据《新闻晨报》2010年7月报道,一张门票黄牛可以赚到80块钱。那么台州56名党政干部倒房票赚到多少钱呢?据当地官方消息,这些人一共获利约503万元。

同样是“倒卖”,再比较一下他们承担的风险。小黄牛既要顶着被公开逮捕、处理的雷,又要付出金钱和人力的成本;而台州的这些“官牛”被罚酒三杯之后,此事就不了了之,大家回家洗洗过年,一派和谐了。由是观之,就是做黄牛也要想办法做官家的牛,千万不要在乡野民间}昆才行。换句话说,如果政府想解决好“黄牛”的问题,那请先把台州这些倚仗权力获得紧俏物资(房子)的官方黄牛给办了。不能净搞些“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事情。

不由得想起《让子弹飞》里面,姜文扮演的土匪放出豪言,到鹅城要办的三件事是“公平、公平、还是公平”。90多年后的今天,公平依然是要办好的一件大事,当然,这件事说什么也不能指望着由土匪来实现。

现在有句很流行的话是:人生就像牙缸,你可以把它看成杯具(悲剧),也可以看成洗具(喜剧)。其实,不必人生这么宏大的叙事,只一个春节就够。比如在鲁迅的《祝福》里,那个春节对鲁四老爷来说,毋庸置疑是场喜剧;而对一门心思捐门槛的祥林嫂而言,你能说不是个悲剧吗?在那些传统而严肃的语境里,无论悲剧还是喜剧,动辄就得上升到莎士比亚的高度,而且还得读原文。如果对希腊罗马那些神仙谱系完全晕菜,那你就别想搞明自被戏剧大师们奉若圭桌的种种“杯具洗具”了。所以,一想到我们生活在一个可以用牙缸来比拟悲剧、喜剧的时代,是很该有一些“幸甚幸甚”之感的。

于是,当我们在春节某日的早晨,端起人生这个牙缸,开始准备刷牙的时候,交替逼近眼前的,一会儿是杯具,一会儿是洗具。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就完成了N次小悲喜转换。

放下牙缸,如果你得去上班,也许你心里觉得这是个巨大的杯具。传说中的三薪已经传说了很多年,但真正能够落袋为安的并不多,而且还得交税。税,那是个更大的杯具。别说加班费,如今饭补车补也被算进去了,物业税就像春节放的烟花,在半空转得人眼花缭乱,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忽然落地,安全降落还好,如果落到枯枝废纸之类的易燃物上,可真就有得好瞧了。当然,还有汽车的“屁税”(尾气排放税),去年广东的一位专家曾经提议按人头收缴二氧化碳排放税,此议遭到各方恶评之后不了了之。如今,以车代人,人车合一,不是呼吸就是放屁,反正都距离收税不远了。听着是杯具吗?但细细一想,还得当成洗具,毕竟还身体健康地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撞上70码,更没有遭遇躲猫猫,而且有人给薪水,比失业、讨薪什么的幸福多了。

不必加班的假期,也不能纯然当做洗具来看待。每年春节,例行的一些新闻总会见诸报端。比如,有多少人因为燃放烟花而受伤,有多少人因为饮食不当而生病,有多少小夫妻因为除夕夜去你家还是去我家或进行艰苦卓绝的谈判或一语不合交恶,更无法忘记的是去年那好大一棚火,生生把三环路附近烧出了一个景点。那场火灾过后,不少人都被外地来的亲友要求——带我去“大裤衩”看看?其连带后果是,本来就堵的东三环又被添堵了。现在,央视过火楼据说要修复使用了,还真是替未来人住其中的人们捏一把汗:新盖的楼还有“倒倒”、“脆脆”、“歪歪”呢。但愿那栋楼不会是杯具,更别是餐具(惨剧),当然,这一切都取决于施工质量的茶具(差距)。不过,据说此案件的审理中没有发现工程腐败问题。去年正月十五一场大火居然烧出了一个廉洁典型,这不能不说是个洗具吧。

其实,最大的洗具莫过于我们拥有如此可爱的网友。每年春节盘点过去一年网络上那些让人笑断气的段子,或者热血沸腾的跟帖,都不免有些怅然,好像要合上一本精彩的好书。而马上要打开的下一本,却完全不知道会看到什么内容。但每每到第二年终了,又觉得是过虑了。无论杯具还是洗具,抑或餐具、茶具,社会这个硕大的茶几上,它们从来都不曾缺席。就像网友们自己说的,杯具的运用已走出了“悲剧”的窠臼。无论是无奈地戏谑自己的人生只是个杯具的人,还是发誓要做“青花瓷杯具”的人,心中都怀着一份期待——杯具会有的,洗具也会有的。P8-12

序言

张丽同事请我为她即将出版的新书作一小序,让我喜忧参半。喜的是她奉献给读者的这本新闻评论集,所有文章我都“近水楼台”先睹为快,含英咀华,发人之所未发,我也久有收集成册,置之案头,时常温习的愿望。如今“小乔初嫁”,新书上市,端的喜煞人。愁的是大家同事,共同效力北京晚报的读者,由我来写序,终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憾。其实,她的广大读者才最有资格“评论”她的文章和这本新书。

《北京论语》评论版创办五年多了。张丽是创办之后从《五色土》副刊来“支援”评论部的,也已经“加盟”三年多。她的到来,不但使读者有幸读到一位“才女佳人”的美文,也就是收录本书中全部文章的一部分,同时还有大量未收入本书而只有读报才能享受的美言,那就是由她和侯江轮周“耕耘”的“新闻点点评”专栏上的精彩点评。如果说本书美文是她的得意之作,那么,新闻点评则是她的神来之笔。

张丽非常富有想像力,具有天赋的文学才智,能成功地把她准确洞察到社会热点问题用文学评论式的语言表达出来。这一点,我自愧弗如。她虽然是一个青年评论员,但和她在一起讨论问题,我感到自己的某些思想能够得到提炼,使一些我这个年龄已经看不太懂的纷乱现象变得豁然开朗。或许这也正是她的文章不但有广大青年读者的市场,也受到中老年读者的追捧的原因吧。我经常遇到一些中老年读者同我打探张丽“何许人也”,便是证明。

新闻评论不同于文学评论或其他评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容易时过境迁,“人一走茶就凉”,此时此地此情此景看此文,酣畅淋漓,痛快之至。过上几天或几个月,回头看看,便有汤清水寡之感,味道大不如从前之叹。张丽的副刊编辑功底,恰好弥补了新闻评论这方面的普遍不足之处,结集成书的文章仍然保持新鲜、活泼,给读者带来一种“女儿红”才出土启封时沁人的香气。

选入本书的文章,篇篇文字都不长,非作者不能写大文章也,而是北京晚报的文章力求短小精悍。喜欢武侠小说的读者,无人不知“小李飞刀,例不虚发”。张丽的文章就是北京论语版上的“小丽飞刀”,惟一所不同的是古龙笔下的人物无人见过“小李飞刀”,见过的人都死翘翘了,实在太快,而“小丽飞刀”见过的人都非常开心,非常快乐,非常健康长寿。因为她和我们所有读者共同的追求是让世界更美丽,她的“飞刀”只不过是鲁迅所言的投向黑暗的“匕首”、“投枪”。

苏文洋

2011年4月

书评(媒体评论)

喜欢武侠小说的读者,无人不知“小李飞刀,例不虚发”。张丽的文章就是北京论语版上的“小丽飞刀”。

——苏文洋(《北京晚报》评论部主任)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7:5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