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的世界妙趣无穷,其中的经典名题既好玩又实用,不仅让我们学到知识,还能应用到生活中。《趣味力学》精选力学经典问题,如“力学的基本定律”、“力和运动”、“重力”、“圆周运动”等,以严谨的态度但轻松有趣的语言为读者一一细致讲解,解开各种力学现象背后的谜团。
别莱利曼的科普作品被公认为是最有灵性、最受欢迎、最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科普书。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趣味力学(全新修订版)/全世界最受欢迎的趣味科学系列 |
分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物理 |
作者 | (俄)雅科夫·伊西达洛维奇·别莱利曼 |
出版社 | 江西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力学的世界妙趣无穷,其中的经典名题既好玩又实用,不仅让我们学到知识,还能应用到生活中。《趣味力学》精选力学经典问题,如“力学的基本定律”、“力和运动”、“重力”、“圆周运动”等,以严谨的态度但轻松有趣的语言为读者一一细致讲解,解开各种力学现象背后的谜团。 别莱利曼的科普作品被公认为是最有灵性、最受欢迎、最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科普书。 内容推荐 力学是认识自然的一把钥匙,是很多学科的基础。《趣味力学》中主要讲了力学中的基本定律、力和运动、重力、圆周运动、碰撞、摩擦和阻力等,同时将许多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实验和假设融入进去,用力学知识为你解开其中的来龙去脉。在别莱利曼原书的基础上,我们对相关知识进行了更新,使其与时代相联系,使其更有趣、更通俗。相信通过《趣味力学》,你会发现力学知识原来就在身边! 目录 第1章 与物理学家一起玩力学——力学的基本定律 1.1 两枚鸡蛋相撞的问题 1.2 在原地飞驰的木马 1.3 和常识看似相悖的力学 1.4 船上的决斗 1.5 被广泛运用的风洞 1.6 运动中加水 1.7 惯性定律 1.8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1.9 马德堡半球 1.1 0哪艘游艇先靠岸 1.1 1行走的秘密 1.1 2铅笔的奇怪行动 1.1 3物体运动为什么要“克服惯性” 1.1 4难以启动的火车 第2章 力无处不在,运动永不停歇——力和运动 2.1 力学公式知多少 2.2 步枪的后坐力 2.3 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和经验 2.4 逃跑的凶犯 2.5 在月球上发射炮弹 2.6 海底射击 2.7 我们能使地球移动吗 2.8 发明家错误的设想 2.9 火箭的重心在哪里 第3章 来自地球的神奇引力——重力 3.1 用悬锤和摆能做什么 3.2 水中的钟摆会变慢 3.3 没被摔死的飞行员 3.4 在斜面上运动的问题 3.5 水平线何时不“水平” 3.6 地球不会掉下去 3.7 有吸引力的山 3.8 流向山里的小河 3.9 平衡的铁棒 第4章 关于“扔”的奇妙学问——抛掷运动 4.1 跳球 4.2 人肉炮弹 4.3 飞速过危桥 4.4 被秋千“抛”出去的神父 4.5 三条路线 4.6 四块石头的问题 4.7 两块石头的问题 4.8 掷球问题 第5章 向着圆心转圈圈——圆周运动 5.1 向心力 5.2 第一宇宙速度 5.3 增加体重的简便方法 5.4 旋转飞机的角度问题 5.5 铁路的转弯处 5.6 站不住的弯道 5.7 倾斜的地面 5.8 河流弯曲的原因 第6章 物体间的亲密接触——碰撞 6.1 研究碰撞的重要性 6.2 碰撞当中的力学 6.3 皮球落地的学问 6.4 木槌球的碰撞 6.5 力量来自于速度 6.6 不怕铁锤砸的人 第7章 物体的极限耐力——略谈强度 7.1 测量海洋深度的一些问题 7.2 最长的悬垂线 7.3 最强韧的材料 7.4 哪些东西比头发更强韧 7.5 为什么自行车架由管子构成 7.6 七根树枝的故事 第8章 超强“马力”——功·功率·能 8.1 什么叫公斤米 8.2 如何产生一公斤米的功 8.3 功的计算方法 8.4 奇怪的牵引力 8.5 活发动机与机械发动机 8.6 一百匹马无法取代一辆拖拉机 8.7 小体积产生大功率 8.8 不诚实的称货法 8.9 亚里士多德的疑惑 8.10 易碎物品加衬垫的原理 8.11 杀死野兽的能量 8.12 自己工作的机械 8.13 钻木取火 8.14 弹簧的能量哪去了 第9章 “善变”的力——摩擦力和阻力 9.1 雪橇能滑多远 9.2 刹车以后 9.3 不一样大的前后轮 9.4 机车和轮船能量用在了哪儿 9.5 流水的力量 9.6 雨滴的速度 9.7 物体的下落之谜 9.8 顺水漂流的小艇 9.9 神奇的舵 9.10 在雨中行走和站立,哪个雨淋得多 第10章 大自然“魔”力——生命环境中的力学 10.1 格列佛和巨人的力量对比 10.2 笨重的河马 10.3 陆地动物的构造特点 10.4 灭绝的巨大动物 10.5 谁的跳跃能力强 10.6 谁的飞行能力强 10.7 毫发无伤的昆虫 10.8 树为什么不能无限长高 10.9 伽利略的著作 试读章节 从山顶上扔石头下去,大石头要比小石头飞得更远一些,这个道理其实非常简单,首先石头在飞行中受到的阻力是差不多的,但是大石头质量要大很多,而且开始的时候获得的动能比较大,克服空气阻力的能力就要比小石头强一些。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看法往往跟科学看法有很大的分歧,这种现象很普遍。比如亚里士多德最早就提出了一个观点,物体下落的时候,重一些的物体下落速度比轻的物体下落速度更快,此观点一直到17世纪的时候,才被现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伽利略推翻了。伽利略并不是通过实验的方法来证明这个问题的对错,而是用了一个非常简单同时又及其巧妙的推理方法。首先假设两个自然速度下落的物体是捆在一起的,下落速度快的物体就会被慢的阻碍,下落慢的物体则会被下落快的加快速度,也就是说,两个物体捆在一起之后,它们的运动速度要比原来运动快的物体速度稍微慢一些,但它的质量要比原来运动较快的物体质量大。我们可以假设有一种衡量运动的单位叫做“度”,把大石头速度设为8“度”,小石头的速度设为4“度”,两个石头捆在一起得到的速度就应该小于8“度”。然而两块石头连在一起之后,合成物体的下落速度则应该大于8“度”速度的石头。也就是说,重的物体下落速度要比轻的物体下落速度小。与假设是矛盾的,所以不成立。伽利略通过简单的推理,证明了这个人们认为是真理的观点的错误,但是他也因此得出了一个错误的结论,即较重的物体运动速度比较轻的物体运动速度小。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任何物体如果在真空中下落,它们的速度都是一样的(图96),而在空气中下落的速度之所以有差别,是因为受到了空气阻力的影响。那么空气阻力对物体速度有什么样的影响和关系呢?如果说物体下落受到的阻力跟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有关系,而在真空中物体下落速度是一样的,那么相同大小和形状的物体在空气中下落速度就是一样的。根据这个推论,我们可以说直径一样的铁球和木球下落速度应该是一样的,明显这跟实际情况不一样。那么这种情况里有什么原理呢? 第一章中我们介绍过风洞的情况,现在就利用风洞来说明这个问题。首先,建立一个风洞,再把尺寸一样的铁球和木球都挂在风洞里面,那么作用在两个球上面的风力大小是一样的,但是木球却会被很快地吹走。根据F=ma,相同大小的风力作用在两个球上,木球得到的加速度要比铁球得到的大一些。把整个过程颠倒过来,物体下落的时候,木球就应该是落在铁球后面的,也就是说在空气里,体积一样的铁球和木球,铁球下落的速度要比木球快一些。 截面负载的大小,在计算人造地球卫星寿命长短时,值得注意。人造卫星横截面每平方厘米上平均到的质量越大,卫星在绕地飞行轨道上就越持久,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因空气阻力对其运动所起作用较小。 人造地球卫星跟火箭最后一级脱离后,装有各种仪器的容器绕地转的时间比运载火箭最后一级更长。这是因为空的一级火箭的截面负载比人造卫星小。 由于人造地球卫星绕地运行做无规则的“翻筋斗”运动,它与运动方向垂直的横截面也在不断改变,只有球形卫星才保持不变,因此,对这种卫星运动的观测,有利于研究高空大气的密度。P153-155 序言 说说作者 雅科夫·伊西达洛维奇·别莱利曼(1882—1942),前苏联人,享誉世界的科普作家。17岁时,他并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崭露头角。1909年大学毕业后,便全身心投入科普写作和教学工作。1935年,他开始参与推动青少年的科学活动,为此,专门创办了“趣味科学之家”。二战期间,他深入前前苏联军队,为军人普及军事科普知识。1959年,前前苏联发射的无人月球探测器“月球3号”传回了世界上第一张月球背面图,其中的一个月球环形山就被命名为“别莱利曼”环形山。 别莱利曼一生共出版105部作品,大部分是科普图书,他的作品最早于1937年传人我国,在开明书店翻译出版,成为“开明青年丛书”的一分子。别莱利曼的作品一改科普图书呆板严肃的面目,把一个个的原理叙述得简洁生动而又十分准确。他的作品轻松有趣而又立论缜密,让一些在学校里感到十分难懂、令人头痛的问题,顿时都显得和蔼可亲了。 读别莱利曼的书,读的是知识,也是趣味。马克·吐温、凡尔纳等名家笔下的故事也成了别莱利曼科普书中的原材料。因此,他的作品被公认为是最有灵性、最受欢迎、最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科普书。也因此,他的书至今再版几十次,全球销量超过2000万册。 谈谈书中的内容 物理课上,A故意把B的椅子挪开,B回答完老师的问题后,一屁股坐到了地板上,B很不开心,愤然告状。A说:没办法,这就是重力啊。 物理是件很酷的事情,尤其是其中的力学。想象一下,这个神奇的世界假如没有了力会怎样,比如没有重力:我们整天四处漂移,东西乱飞……像航天员在天空中一样,实在有趣极了。 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物体机械运动中的规律及其应用。它是物理学、天文学和许多工程学的“基座”。形式多样的起重机脚手架、高楼大桥、“天宫一号”和航母等的设计都需要力学的支撑。力学知识最早起源于人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古人在盖房子、灌溉农田等各种活动中使用杠杆、斜面、汲水等器具,渐渐对受力有所了解。 其中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力学大事,莫过于牛顿被苹果砸到的故事。关于故事的版本很多,分别砸到小牛顿、中年牛顿和老年牛顿。最后无非要说明牛顿力学的重要性。此前,伽利略大师最早归结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提出“加速度”概念。牛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抛出了物体运动三定律,至此力学大局已定。 力学的世界妙趣无穷,其中的经典名题既好玩又实用,不仅让我们学到知识,还能应用到生活中。全书精选力学经典问题,如“力学的基本定律”、“力和运动”、“重力”、“圆周运动”等,以严谨的态度但轻松有趣的语言为读者一一细致讲解,解开各种力学现象背后的谜团。 后记 感谢蒋杨雨、宗雪、李金书在选题策划上给予了诸多想法,这充分地完善了本书的全部策划思路,让本书显得更贴近读者。 感谢郭蕊、杨罡鉴、郭晨晨、杨阳、杨兴锐、刘欢、王阳、袁淼、邬钰鸿、程游在内容编译过程中提供了珍贵的原版材料,并对众多同类书做出了分析对比,形成了本书的差异化优势。 还要感谢张继霞、马强、葛安玲、李梦竹在后期图片制作时始终秉承精益求精的原则。 最后,对所有参与过这本书的制作的朋友们陈小梅、成弋威、刘卓群、杨慧、沈亚非、石娟娟、王敏、王宗磊、赵陕君、汤洁峰、马红艳、崔雨薇、霍荀质等表示真诚的感谢。 因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瑕疵,欢迎读者指出,我们将认真接受并及时加以改正。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