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爱国将领卫立煌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方知今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仿佛是思维定式,但凡提及国民党的将领一准是草包,而那些貌似强大的军队更是不堪一击。其实这种观点有失公正,卫立煌就是一个特例。这位有着长胜将军美誉的国民党三星上将,不论是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还是率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中,都屡建功勋,被史迪威将军称为“百战百胜将军”。本书作者凭借父辈间的世交,获得了大量第一手与将军有关的资料,在时隔半个多世纪之后,让我们重新认识这位铁血硬汉的传奇人生、卓越战功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孙中山的忠诚卫士,国民党的三星上将,坚持与共产党合作抗日,统帅远征军所向披靡,叶落归根回到大陆……片段画面演绎卫立煌将军一生传奇色彩、战功勋迹和人格魅力。

内容推荐

卫立煌将军20世纪40年代叱咤疆场,所向披靡。在蒋介石军事集团中,他不是“穿黄袍(黄埔)戴绿帽子(陆大)的将领,只能算是“嫡系中的杂牌”,却是军界人人敬仰的常胜将军。

美国《名人词典》以及美国发行量最大的Time(《时代周刊》)均称卫立煌为“常胜将军”。

美国四星上将中国战区参谋长、中国驻印军总指挥史迪威将军的女儿芭巴拉·特克曼在所著的回忆录中,也记载着史迪威将军曾把卫立煌称为“百战百胜将军”。

美国将军魏德迈称卫立煌为“卫立煌元帅”。因为在美国,“元帅”是军人至高无上的荣誉。并说卫立煌是“一百零一胜将军”。意思是“百战百胜”都不足以表彰卫立煌将军的战功勋迹了。

卫立煌从孙中山先生卫队中普通一兵,当到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三星上将、第一战区司令长官、中国远征军司令官、陆军副总司令!

卫立煌将军一生最自豪的是——

没有进过学堂门却陆军大学毕业;

身经百战没有负过伤。

目录

楔子

第一章 向往革命投奔孙中山

第二章 “卫胡子”的来由

第三章 吃了“行伍”出身的亏

第四章 常胜将军的罗曼史

第五章 朱夫人相夫有术

第六章 攻占金家寨

第七章 对蒋介石有了芥蒂

第八章 时逢“西安事变”

第九章 会见周恩来

第十章 忻口血战惨烈异常

第十一章 结识朱总司令

第十二章 卫立煌访问延安

第十三章 “拉部队投共产党去!”

第十四章 战区司令长官兼省主席

第十五章 化干戈为玉帛

第十六章 处决石友三

第十七章 卫立煌的艳遇

第十八章 调职行营主任明升暗降

第十九章 功臣、战将削职为民

第二十章 接任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

第二十一章 诸将领各有千秋

第二十二章 卫立煌爱兵如子

第二十三章 讲究“人和” 空前团结

第二十四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

第二十五章 远征军大举反攻

第二十六章 东北军打出了威风

第二十七章 远征军浴血松山

第二十八章 何绍周诚服卫立煌

第二十九章 惊天地泣鬼神

第三十章 惨重代价换来的胜利

第三十一章 远征军和驻印军会师

第三十二章 杜聿明武力“解决”龙云

第三十三章 游欧美国内风云突变

第三十四章 杜聿明、陈诚双双抱病

第三十五章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第三十六章 蒋介石三飞沈阳

第三十七章 蒋介石终于送掉主力

第三十八章 撤职查办遭软禁

第三十九章 在香港的日子里

第四十章 叶落归根回到大陆

后记

试读章节

陈诚接受了周恩来的建议,将六门炮抬上炮兵阵地,组装起来,亲自试发一炮。这一炮并未校准,却歪打正着,炮弹正落在集结起来、准备向指挥部发动新一轮攻击的叛军中,来了个中心开花!炸死炸伤叛军几十人之多,余众哭爹喊娘,四散逃窜。

一炮打响,陈诚很兴奋,狂呼:“打响了!打响了!”又命各炮校准目标,一齐向叛军开炮!

六门炮同时吼叫起来,带着呼啸声的炮弹,朝叛军群飞去,炸得叛军四散逃跑。黄埔军和卫立煌团一齐杀出,转败为胜,斩获甚众。

大炮复又打响,出乎所有人意料。究竟什么原因?无人能说得清。蒋介石灵机一动,想到了柳湖之战那一天,正是3月12日——中山先生在北平辞世之日,就宣称这是“总理在天之灵保佑我们革命军”!

周恩来对此迷信之说并未驳斥,因为当时在人们头脑中,普遍残存迷信思想。“总理在天之灵保佑革命军”,可以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

事后据分析,是炮的钢材质量问题。大炮经过一阵猛射,发热使钢材变软,炮的“撞针”撞不开炮弹的“底火”,所以打不响。经过卸开来抬回指挥部“休息”一阵,大炮已冷却,钢的硬度恢复,所以能打响。

正在得胜之时,在广州的代帅胡汉民给蒋介石来电,称杨希闵、刘震寰二贼企图攻打大元帅府,夺取政权,与陈炯明夹击革命军。蒋介石只好回师广州,消灭杨、刘二叛军。

中山先生北上,由胡汉民代任大元帅职权,称之为“代帅”。他听说杨、刘二人划地为营,盘剥百姓,就叫去斥责,此二贼根本不把“代帅”放在眼里,反说:

“代帅要限制我们,不妨派黄埔军来镇压我们。我们让黄埔军先攻打我们三天,我们再还手,如何?”

此二贼与陈炯明暗中勾结,只等陈炯明打垮黄埔军,就要夺取广州,所以十分嚣张。当时通讯条件差,他们尚不知陈炯明叛军已失败,更想不到黄埔军迅速回师。毫无准备,又是乌合之众,一战即溃。

P12

后记

还是在少年时期,曾听家父(方靖,原国民党第七十九军中将军长兼四川省宜宾、泸州、内江、自流井四个专区警备司令)说起过,当年他在粤军总司令许崇智部当机枪连长时,卫立煌是他的团长。1964年家父获得第五批“特赦”,回到家里,又曾告诉我,说卫立煌回国后,去功德林一号战犯管理所探视国民党在押战犯,点名看的第一个就是家父。这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尔后家父又对我说了许多有关卫立煌将军的事迹。但终因从北伐以后,家父即进入了陈诚军事集团,再也没有追随过卫立煌将军,所以对卫将军的事迹,也只是“听说”。但仅这些“听说”的“故事”,也使我十分感佩卫将军的一身正气和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因此我曾阅过一些资料,仍不够完整。

我写了《陈诚传》后,就准备写一部《卫立煌将军传》,但苦于没有翔实资料,始终没有动笔(曾应《黄埔》杂志之约,写过《卫立煌将军》一个中篇)。

前几年在一次活动中,偶然与卫将军的三公子卫道然相识,因父辈的关系,两人一见如故。经过几年接触,成为莫逆之交了。在参加庆祝抗日战争六十周年活动时,我们都住在京西宾馆,当时习作《中国远征军》在解放军出版社再版,我送了一本书给道然兄,和他谈起要写一部《爱国将领卫立煌》,希望能得到支持,道然兄当即慨然允诺。

2005年9月下旬,《民革》北京市委组织滇西考察活动,我和道然兄有幸参加了。在十天滇西行的活动中,基本是按当年中国远征军作战至会师路线走的。每到一处,道然兄都要详细讲解当年中国远征军作战概况,因为当时他一直在卫将军身边,是亲眼所见的。

10月初回到北京,我即动笔写《爱国将领卫立煌》,蒙道然兄全力支持,提供大量翔实资料。在写作中有疑问,即通过电话向道然兄请教,道然兄也不厌其烦地详细指点。

过去,也有人写过《卫立煌将军》,因为时代环境的关系,事实出入极大,卫将军形象亦被扭曲。当然,在“当时”的“大气候”下,能出国民党将军传这样一本书,已经很不容易,一些偏颇,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动笔之前,我与道然兄曾长谈,都决心要实事求是地把卫将军一生经历写出来,还历史真实面貌。

在写作过程中,我每写完一章,即送请道然兄审阅。他十分认真地看过后,将意见写成小条,列在原稿中返回,我再根据他的指点进行修改。

现在终于脱稿了。实事求是地说,没有道然兄提供的翔实资料和指点,我是写不成这样一部绝对真实的传记的。本书实际是我与道然兄合作完成的。

方知今

2006年春节于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3: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