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幼学琼林三百千(图文版)/万卷楼国学经典
分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作者 程登吉//王应麟//周兴嗣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幼学琼林》《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我国古代儿童启蒙必读的蒙学丛书。这些书不仅仅是教孩子识字,更承担了很多教育的功能。它不仅教儿童待人接物之道,处事应对之学,更注重伦理道德知识的传授。其中包括孝敬父母、尊师重教的文化传统,还包含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节俭、诚实、守信、忠义等,这些都是我们今天仍然应当借鉴和学习的。《幼学琼林三百千(图文版)》将这些图书精心整理。配以精准的白话译文,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与经典为友,与圣贤交游。本书由程登吉、王应麟、周兴嗣著。

内容推荐

《幼学琼林三百千(图文版)》中的《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书中汇集了中国古代的著名人物、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风俗礼仪、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鸟兽花木、朝廷文武、饮食器用、宫室珍宝、文事科第、释道鬼神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三百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的俗称。是三部影响大而流行广的启蒙读物。“三百千”将早期的识字教育与中国的历史文化,以及人格修养的教育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言辞简练。含义丰富。朗朗上口。便于诵读。《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声韵协调。琅琅上口。

《幼学琼林三百千(图文版)》将以上图书精心整理,配以精准的白话译文,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与经典为友,与圣贤交游。本书由程登吉、王应麟、周兴嗣著。

目录

幼学琼林

卷一

天文

地舆

岁时

朝廷

文臣

武职

卷二

祖孙父子

兄弟

夫妇

叔侄

师生

朋友宾主

婚姻

女子

外戚

老幼寿诞

身俸

衣服

卷三

人事

饮食

宫室

器用

珍宝

贫富

疾病死丧

卷四

文事

科第

制作

技艺

讼狱

释道鬼神

鸟兽

花木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声律启蒙

卷一

一东

二冬

三红

四支

五微

六鱼

七虞

八齐

九佳

十灰

十一真

十二文

十三元

十四寒

十互删

卷二

一先

二萧

三肴

四豪

互歇

六麻

七阳

八庚

九青

十蒸

十一尤

十二侵

十三覃

十四盐

十互咸

试读章节

【注释】

①端阳竞渡:屈原在端午节投汨罗江而死,楚人为祭奠他,在这天将粽子投入江中,并进行划龙舟竞赛,表示当时抢救屈原的迫切之情。后来吃粽子和赛龙舟成为传统风俗。重九登高:相传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九日,你家中有难,只有全家人插着茱萸登山饮菊花洒,才能避祸,桓景听从了他的话。晚上回家一看,家中的鸡犬牛羊都死了。后来重九登高就成为一种风俗。②五戊: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古人以此为春社、秋社之日。治聋之酒:传说在社日饮酒可以治耳聋。乞巧:七夕的传统活动,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七夕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女孩子们就在这天晚上向织女乞巧,传统的乞巧方式有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等。③明皇亲游于月殿:明皇即唐玄宗。传说道士罗公远以杖为桥,引明皇到月宫一游,明皇觉得月宫的音乐很好听,就凭记忆谱写了一首《霓裳羽衣曲>。孟嘉帽落于龙山:晋代孟嘉任桓温的参军时,桓温在龙山宴请幕僚,忽然孟嘉的帽子被风吹落于地,而孟嘉并未发觉。在他去厕所时,桓温命把帽子放到他原来坐处,并让人写了几句嘲笑他的诗文。孟嘉回来后看见,当即以文应对,文辞优美,四座皆服。见《晋书·桓温传》。④腊:古代阴历十二月的一种祭祀,冬至后第三个成日祭祀众神。御讳日政:古时农历一月是天子召集大臣议政的月份,所以名“政月”。秦始皇名赢政,秦时为避讳,改“政月”为正月,并沿用至今。⑤古人用阴阳五行来解释季节和方位,将金木水火土五行与东西南北中及春夏秋冬相配,又和八卦及天干对应,它们的对应关系是:中央:戊己,黄色,属土;春:东方,甲乙,青色,震位,属木;夏:南方,丙丁,红色,离位,属火;秋:西方,庚辛,白色,兑位,属金;冬:北方,壬癸,黑色,坎位,属水。⑥日晷:又称“日规”,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量时间的一种仪器,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⑦葭灰:葭莩(芦苇里的白色薄膜)烧成的灰。古人用葭灰置于律管中,放密室内,以占气候。某一节候到时,某律管中葭灰即飞出,示该节候已到。⑧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汉代许慎《说文解字》:“晦,月尽也。”朔:农历每月的第一天。汉代许慎《说文解字》:“朔,月一日始苏也。”望:农历每月十五日,即月满之日。此时日在东方升起,月在西方落下,遥遥相望,故称望日。⑨魄:这里指月出或月没时的微光。初一是月亮无光,故日“死魄”。初二时月亮大部分还是无光,所以说“旁死魄”,旁是大的意思。初三时月亮有了光,所以说“哉生明”,哉是开始的意思。始生魄:开始生月魄。《尚书·康诰》:“惟三月哉生魄。”孔传:“月十六日明消而魄生。”⑩诘朝:指次日早晨。谷旦:良辰,晴朗美好的日子,古时常用为吉日的代称。

【译文】

端午节龙舟竞渡,以悼念溺水身死的屈原;重阳节登高山插茱萸饮茱萸酒,是效法桓景避灾的故事。

春秋二社日,家家户户杀猪宰鸡祭祀土地神,大家争饮可以医治耳聋的酒。七月初七牛郎织女渡河相会,妇女在庭院摆上香案,祭拜织女乞求得到织布绣花的巧技术。

中秋之夜月光分外清朗,唐明皇梦游月官;重阳节登龙山,山风将孟嘉的帽子吹落在地上。

秦人每年岁终祭神称为腊,因此至今日皆称十二月为腊月。秦始皇的名字叫赢政,秦入避讳读政为正,后世便沿用此例读政月为正月。

掌管东方的神称做太嗥,位于震位而掌管春天,甲乙属于木,木在春天兴旺,它的颜色是青的,所以春帝叫青帝。南方的神叫祝融,位于离位而掌管夏天,丙丁属于火,火在夏天兴旺,它的颜色是红的,所以夏帝叫赤帝。西方的神叫蓐收,位于兑位而掌管秋天,庚辛属于金,金在秋天兴旺,它的颜色是白的,所以秋帝叫白帝。北方的神叫玄冥,位于坎位而掌管冬天,壬癸属水,水在冬天兴旺,它的颜色是黑的,所以冬帝叫黑帝。中央戊己属于土,它的颜色是黄的,所以主管中央的上帝叫黄帝。

夏至节气一过,阴气就启动了,白天的时间渐渐短了;冬至节气一到,阳气就动了起来,太阳的影子慢慢地长了起来。

一到冬至阳气初动,葭灰就会飞了起来;立秋一到梧桐树上的叶子,才会纷纷飘落下来。

上弦是指月亮圆了一半,就是初八、初九的现象;下弦是指月亮缺了一半,就是二十二、二十三日的现象。  完全没有月亮叫作晦,是每月三十日的名字,月亮重新出现那天叫作朔日,是每月初一日的名字。月亮和太阳每到十五日便遥遥相对,彼此都能看得见对方,所以称为望。初一的月亮像死灰一样,所以叫作死魄;初二的月亮稍微有一点微光,所以叫作旁死魄;初三的月亮才生出光来,所以叫作哉生明;十六的月亮开始有了残缺,所以叫作哉生魄。翌日、诘朝都是明天的别称;谷旦、吉时都是好时辰吉祥的日子。P19-21

序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中国古人“修身”的两条基本途径,晋代著名史学家陈寿给自己的书斋命名为“万卷楼”。此后,历代以“万卷楼”命名的书斋,由宋至清有数十家,宋代有方略、石待旦等;元代有陈杰、汪惟正等;明代有项笃寿、杨仪、范钦等;清代有孙承泽、黄彭年等。可见,“读万卷书”的理想在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当中是何等的根深蒂固。

读“万卷书”不仅是古人的理想,当我们懂得了读书的意义,部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强烈的“博览群书”的愿望。然而,人类历史悠久,书籍多如汪洋大海,时代发展到今天,科技与经济的发展更使得人类的精神领域空前丰富。获取信息与知识的途径不断增加。“万卷书”早已不再是一个象征性的概念.如何从这“万卷”之中,找到最值得细细品读的作品,已经成为人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爱因斯坦曾说过:“在阅读的书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这正是在阐述读书时选择的重要性。而他所说的把我们“引到深处的”东西无疑就是我们所需要的深度阅度的作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经典作品。

卡尔维诺对经典作出的定义之一是:经典就是我们正在重读的。的确,在对经典作品反反复复的品味中,人们思想得到了升华,从浅薄走向思考最后走到通达。我们都曾有这样的感触,面对海量的书籍和信息,一方面人们在向着功利性浅阅读大张其道,另一方面,我们的精神深处又在不断地呼唤能够滋养自己内心的深度阅读。因此,经典的价值不仅没有因为浅阅读时代的到来而有所损失,反而更显示出其珍贵来。

在惜字如金的中国传统典籍当中,从来不乏这种需要反复品味的经典。从先秦诸子到历代的经史子集。这些经典为一代代的中国人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精神滋养,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建立了基础。我们把这种包蕴中国文化的学问称为国学。国学的范围非常广泛。包罗万象的国学经典为我们提供了广泛的教育。阅读国学经典,也就是在与我们的“先圣先贤”对话和交流,一步步地楔进我们的历史和传统。这个过程可以让我们领会先贤的旨趣,把握他们的神髓,形成恢弘的历史意识,可以让我们通晓文义、熟习经史、学问通彻,让我们成为博学之士。另一方面.国学经典所代表的传统学问,更是具有极为厚重的伦理色彩。阅读国学经典的过程,不仅是增进知识的过程,而且是一个熏陶气质、改善性情、提高涵养的过程,这个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着行谊谨厚、品行端方、敦品励行的谦谦君子。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学早已不再是人们追求事功的唯一法典。我们也不赞成对国学的功能无限夸大。但毫无疑问。阅读国学经典,必能促进我们对真、善、美的崇敬之心,唤起我们对伟大、深邃、美丽事物的敏感和惊奇,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先贤们在探寻知识过程中思考的重大课题和运用的基本原则。这些作品体现着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如《周易》所阐述的“自强不息”的君子人格、《论语》所强调的“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诗经》所培养的温柔敦厚的情感,《老子》所闪耀的思辨智慧,等等,它们共同构筑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精神范式。品读先贤留下的经典.恰如与他们进行一次次心灵的直接触碰,进而去审视我们自己的内心,见贤思齐,激浊扬清。

正是基于对国学经典的这种认识,我们精选了这套《万卷楼国学经典》系列丛书,以期引导着步履匆匆的现代人走近国学经典、了解国学经典。在选编过程中,我们希望能够体现这样一些特点。

首先.我们希望这套丛书能够最具代表性。在选目中,我们注重于最经典、最根源的作品,在有限的时问内,把那些最具影响力,最应该知道的作品提交给读者。四书、五经、先秦诸子、唐诗宋词等这些具有符号意义的作品无疑是最应该为我们所熟知的,因此,我们首先推出的30种作品都是这些经典中的经典。

其次,我们希望能够做出好读的经典。在面对国学作品时,佶屈的文言和生僻的字词常让普通读者望而却步。所以,我们试图用简洁易懂的形式呈现经典,使普通读者可随时随地以自己的时问、自己的速度来进入阅读。因此,我们为原著精心添加了大量的注音、注释和译文,使读者能够真正地“无障碍阅读”。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对部分作品中做了一些删减,将那些专业研究者更关注的内容略去,让普通读者能够更快地了解经典概况。作为一名普通读者,也许你会常常感慨,以前没有花更多的时问去读更多的经典,如今没有机会或能力来细读,但实际上,读经典什么时间开始部不算晚,“万卷楼”就是一个极好的途径。重读或是初读这些经典,一样可以塑造我们未来的生活。

第三.我们希望呈现一套富有美感的读物。对于经典而言,内容的意义永远排在第一位,但同时,我们也希望有精彩的形式与内容相匹配,因而.我们在编辑过程中选取了大量的古代优秀版画作为本书的插图,对图片的说明也做了精心设计,此外,图书的编排、版式等细节设计部凝聚了我们大量的思索。我们希望这套经典不只是精神的食粮,拥有文本意义上的价值,更能带来无限美感,成为诗意的渊薮。

“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我们越是道听途说,以为我们懂了,当我们实际读它们,我们就越是觉得它们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卡尔唯诺经典的评论让人击节叹赏,我们也希望这套丛书能够彰显经典的价值,使读者在细细品读中真正融化经典,真正做到“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同时,经典,又是可以被享受的。当我们走进经典之时,不能只作为被动的接受者,也可用个人自我的方式进人经典,作精神的逍遥之游,对经典作贴近个体生命的诠释和阅读,在现实社会之上营造自由的人生意境和精神家同,获取一种诗意盎然的人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3:2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