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是一个谜,磁也是一个谜,电磁合起来更是一个谜。
汪昭义编著的《趣说电和磁》的内容,以电磁学的发展史为主线,愿读者阅读本书后能激起求知的欲望。通过学习和实践,逐步弄懂电磁学的基本概念、规律和重要的内容,培养思考能力,掌握科学方法。让我们亲自动手,反复实践,开动脑筋,勇敢探索,把蕴藏在电磁学领域里的奥秘展现在眼前,萦绕在耳际,化成知识和能力,为祖国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趣说电和磁/科学文化系列/少年科学院书库 |
分类 |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
作者 | 汪昭义 |
出版社 | 安徽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电是一个谜,磁也是一个谜,电磁合起来更是一个谜。 汪昭义编著的《趣说电和磁》的内容,以电磁学的发展史为主线,愿读者阅读本书后能激起求知的欲望。通过学习和实践,逐步弄懂电磁学的基本概念、规律和重要的内容,培养思考能力,掌握科学方法。让我们亲自动手,反复实践,开动脑筋,勇敢探索,把蕴藏在电磁学领域里的奥秘展现在眼前,萦绕在耳际,化成知识和能力,为祖国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内容推荐 以电磁学的发展史为主线,用通俗、有趣的语言,运用身边的器材设计了许多生动的电磁实验,讲述了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在探索电磁奥妙过程中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揭示了电磁的奥秘,让读者认识到电磁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趣说电和磁》文字朴实简练,实验操作性强,故事生动有趣。读来会有极大的裨益。 《趣说电和磁》由汪昭义编著。 目录 静电的神奇 琥珀“囚犯” 几个有趣的静电实验 自制简易验电器 不用浆糊贴墙纸 合不拢的纸条 电现象的本质 无形的“巨手” “电发”冲冠 电风筝与避雷针 库仑定律 摩擦金属棒能起电吗 练习与思考之一 动电的性能 “动物电”的讨论战 “伏打电堆”与醋电池 有趣的电池 水果电池的奥秘 识电的蚯蚓 线路测通器 电压、电流、电阻大探秘 双开关的妙用 电刻锡箔 自制变阻器 欧姆的大发现 绝缘体变导体的魔法 奇妙的电变热 电变光的奥秘 酿酒匠的电热效应实验 勤劳的“搬运工” 碳粒问的闪光 练习与思考之二 磁的魔力 磁性之妙用 指南针与罗盘 候鸟与地磁场 冲击励磁 盛钢屑的玻璃管充磁去磁 有趣的磁阵 哪根钢棒有磁性 磁场线和浮磁针走向 悬浮的铁棺材 练习与思考之三 “电生磁”的突破 二十年信念一夕得证 雷击形成的“铁刺猬” 直线电流和环形电流的磁针布阵 电磁铁的变幻磁阵 制作火柴匣电流计 没有磁性的通电线圈 会摇摆的铝箔管 不断跳跃的线圈 磁力轨道炮 能干的多面手——直流电动机 制作茶杯电动机 练习与思考之四 “磁生电”的发现 法拉第十年磨一剑 克拉顿功亏一箦 科学巨匠众志成城 电力技术大放光彩 小小发电机——耳机 不同电流不同脾气 电力魔术师——变压器和整流器 没有炉丝的电炉 电动机可用来发电吗 悬浮的灯圈 小苏打溶液整流器 氧化铜整流器 练习与思考之五 电磁场——电磁互生的统一体 麦克斯韦集大成 赫兹实验的电火花 电磁波通信的发展 趣说电报发展史 电话——伟大的发明 神通广大的手机 智能遥控的电力 星球发电站的设想 磁悬浮列车 练习与思考之六 试读章节 如果把玩具气球在干燥的衣服上摩擦,气球就会粘附在墙壁上,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静电的作用!冬夜脱下尼龙衫时,可听到“噼啪噼啪”的声音,且在衣衫扯开的瞬间偶有火星飞溅,这都是什么东西在起作用呢?这也是静电! 穿着胶鞋在地毯上走动,或在塑料面坐垫上滑移,也会发生上述现象;拉着金属的门把手,有时会感到麻手,这又是什么东西在起作用?还是静电! 然而,“静电”究竟是什么?要回答清楚,并不那么简单。因为这个问题是我们当前所面临的宇宙最大奥秘之一,近代科学迄今还没弄清楚电到底有什么样的结构,电本身的结构还是一个谜!但是,我们首先需说明的是如何理解某物体或粒子有了电。 尽管古人对自然界明显的电现象早有记载:如威震长空的电闪雷鸣,以及摩擦起电时的火花放电。但是这两种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一直到18世纪末才被弄清楚。今天,在电力工业和电信技术的应用中,电的重要性已十分显著,它几乎改变了地球上人类的整个生活;尤其在科学方面,电的真正重大意义还在于电力支配着原子和分子的结构,而且电也参与了许多生物的生理过程,例如大脑和神经的机能。因此可以说,在自然界中从原子到活细胞,这一广大领域内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电的作用及其效应。所以,有些科学家认为:没有电的作用,就不可能存在生命。 电的研究既然如此重要,电本身又这样奥妙,好像蒙上了一层面纱,那么,就让我们动手做一些有趣的实验,逐步揭开这层面纱,看看电的基本面貌吧! 琥珀“囚犯” 远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一前221)就有“慈石召铁”、“司南”的记载。东汉(25—220)前期学者王充(27一约97)所著的《论衡》一书中也载有“顿牟掇芥,磁石引针”的话。顿牟就是琥珀,掇芥就是吸引轻微物体的意思。早在公元前600年,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记述,古代人喜欢用一种像松树一类的软质树木中流出的脂汁,经过千百年后固化成半透明的五颜六色的化石——琥珀(顿牟,或玳瑁)做装饰品,他们发现用毛织物摩擦过的琥珀,可以吸引小绒毛、轻草秆一类物体。直到17世纪英国伊丽莎白一世的御医吉尔伯特(1544—1603)才发现:不但琥珀,而且金刚石、玻璃、火漆、硫磺、水晶、胶木和明矾等,用呢绒或丝绸摩擦以后,也都有那种吸引轻小物体的“琥珀之力”。那么,隐藏在这些物质中的力究竟是什么呢?它和磁铁矿石吸引铁屑的力有区别吗?开始有人认为这“琥珀之力”隐藏在有关物质之中,就好像水隐藏在海绵里似的,一经挤压就会流淌出来。所以,根据希腊文琥珀一词,演化并创造了“电”这个词,在我国,“电”这个词是从“闪电”一词引申过来的。当然,由琥珀产生的电和雷电在本质上相同这一结论,却是经过了好几代人的研究才得出的。 正由于琥珀可俘获一些轻小物体,使得这些轻小物体在琥珀的周围时上时下、翻腾跳跃,却始终逃脱不出琥珀电力的掌握之中,有人风趣地说它们活像成了琥珀“囚犯”似的。 几个有趣的静电实验 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时,往往能听到轻微的噼啪声,甚至会在头发与梳子之间冒出极小的火花(图1)。 用手拿着塑料钢笔杆,把杆的胶木一端放在干燥的头发上摩擦几下,再让它靠近一堆小纸屑(图2),就会看到纸屑纷纷被吸附在笔杆端,稍等片刻,又被先后拆开,而在笔杆前跳起舞来。 请你想一想,为什么开始有一批纸屑会被吸附在笔杆上?接触笔杆后一会儿,这些纸屑就从笔杆上飞离了,这又是什么缘故?接着另一批纸屑也被吸附,一碰笔杆立即又飞开去,此起彼落,上下雀跃,甚是有趣。当然,如果改用塑料筷、尼龙牙刷与毛织物或泡沫塑料摩擦,也有类似的结果。P2-4 序言 安徽教育出版社邀我主编一套《少年科学院书库》,忙了将近一年,第一辑终于要出版问世了。 《少年科学院书库》第一辑有什么特点?“杂”,一言以蔽之。数理化天地生,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什么都有一点。这套丛书继续编下去,还会更“杂”,文史哲,社会科学也会编进去,社会科学b自然科学共存。 《少年科学院书库》为什么编得这么“杂”?因为现代社会需要科学家具备广博的知识,需要真正的“博士”,需要文理兼容的-交叉型人才。许多事实证明,只有在继承全人类全部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才能够在科学技术上进行创新,才能够为人类的进步作出新的贡献。 几天前,我同四川大学的几百名学子进行了一场博览群书b成才关系的互动式讨论。我用大半辈子的切身体会回答了学子们的问题。我说,我是学理科的,但在川大学习时却把很多时间放在读杂书上,放在读中外名著上。当然,课堂内的学习也很重要,是一生系统知识积累的基础,我在大学的课堂内成绩是很好的,科科全优,毕业时还成为全系唯一考上研究生的学生。 但是,不能只注意课堂内知识的学习,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而要博览群书,汲取人类几千年创造的文化精粹。 不仅在上大学的时候我读了许多杂书,我从读小学时就开始爱读杂书。我在重庆市观音桥小学读书的时候,便狂热地喜欢上了书。学校的少先队总辅导员谢高顺老师,特别喜欢我这个爱读书的孩子。谢老师为我专门开办了一个“小小图书馆”,任命我为“小小图书馆”的馆长。我一面管理图书,一面把图书馆中的几百本书“啃”得精光。我喜欢看什么书?什么书我都喜欢看,从小说到知识读物,有什么看什么。课间时间看,回家看。我常常坐在尿罐(一种用陶瓷做的坐式便桶)上,借着从亮瓦中射进来的阳光看大部头书,母亲喊我吃饭了也赖在尿罐上不起来。看了许许多多的书,觉得书上的世界太精彩了。我暗暗发誓,长大了我要写上一架书,使五彩缤纷的书世界更精彩。这是我一生中立下的一个宏愿。 博览群书使我受益匪浅,走上社会后,我面对复杂的社会、曲折的人生遭遇,总能应用我厚积的知识,找出克服困难的办法,取得人生的成功。 现在,我已写作并出版了72部书,主编了24套丛书,包括《新世纪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新世纪青年百科全书》《新世纪老年百科全书》《青少年百科全书》《趣味科普丛书》《中外著名科学家的故事丛书》《花卉园艺小百科》《兰花鉴别手册》《小学生自我素质教育丛书》《四川依然美丽》等各种各样的“杂书”,被各地的图书馆及农家书屋采购,实现了我的一个人生大梦:为各地图书馆增加一排书。 开卷有益,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因此,我期望读者们耐下心来,看完这套丛书的每一部书。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