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以“唐朝高僧玄奘西去拜佛取经”这一历史事实为基础,经过作者吴承恩极具想象力的构思及描写,塑造了神勇忠心的孙悟空、慈悲迂腐的唐三藏、憨直可爱的猪八戒以及忠厚诚恳的沙和尚等形象,并通过对师徒四人一起去西天取经的艰辛历程的展现,赞颂了取经人排除艰难的奋斗精神,鼓舞着人们永不灰心、为达到目标而奋斗不止。这部小说能帮助学生快速了解相关神话传说、历史知识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西游记/一生记得住的经典故事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明)吴承恩 |
出版社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西游记》以“唐朝高僧玄奘西去拜佛取经”这一历史事实为基础,经过作者吴承恩极具想象力的构思及描写,塑造了神勇忠心的孙悟空、慈悲迂腐的唐三藏、憨直可爱的猪八戒以及忠厚诚恳的沙和尚等形象,并通过对师徒四人一起去西天取经的艰辛历程的展现,赞颂了取经人排除艰难的奋斗精神,鼓舞着人们永不灰心、为达到目标而奋斗不止。这部小说能帮助学生快速了解相关神话传说、历史知识等。 内容推荐 吴承恩编著的《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主要记述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的故事。整部小说充满了神奇的幻想,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个五光十色的幻想世界。《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受到历代读者的欢迎,它的故事和人物家喻户晓,老少皆知。 目录 【一】美猴王·花果山出世 【二】美猴王·三星洞拜师 【三】孙悟空·悟彻菩提真妙理 【四】孙悟空·四海千山皆拱伏 【五】孙悟空·九幽十类尽除名 【六】孙悟空·名注齐天意未宁 【七】孙悟空·乱蟠桃大圣偷丹 【八】二郎神·施威降大圣(上) 【九】二郎神·施威降大圣(下) 【十】如来佛·五行山下定心猿 【十一】玄奘·秉诚建大会 【十二】孙悟空·心猿归正 【十三】唐三藏·鹰愁涧意马收缰 【十四】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十五】孙悟空·云栈洞收八戒 【十六】灵吉菩萨·定风魔 【十七】木叉·奉法收悟净 【十八】孙行者·五庄观窃人参果 【十九】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二十】观世音·甘泉活树 【二十一】白骨精·三戏唐三藏(上) 【二十二】白骨精·三戏唐三藏(下) 【二十三】猪八戒·义激猴王 【二十四】孙行者·智降妖怪 【二十五】孙悟空·获宝伏邪魔 【二十六】孙悟空·让三年故主世间生 【二十七】观世音·慈善缚红孩 【二十八】西洋龙子·捉鼍回 【二十九】孙悟空·显圣灭诸邪 【三十】观世音·救难现鱼篮 【三十一】如来佛·暗示主人公 【三十二】孙悟空·运水解邪胎 【三十三】唐三藏·性正修持不坏身 【三十四】六耳猕猴·一体难修真寂灭 【三十五】孙行者·三调芭蕉扇(上) 【三十六】孙行者·三调芭蕉扇(下) 【三十七】孙悟空·与群圣除邪获宝贝 【三十八】孙悟空·四众皆遭大厄难 【三十九】弥勒佛·缚妖魔 【四十】孙悟空·夜间修药物 【四十一】孙悟空·假名降怪犼 【四十二】孙悟空·遭魔幸破光 【四十三】孙悟空·一体拜真如 【四十四】孙悟空·寻洞擒妖逢老寿 【四十五】姹女·还归本性 【四十六】孙大圣·劝善施霖 【四十七】孙悟空·大战犀牛精 【四十八】孙悟空·假合真形擒玉兔 【四十九】唐三藏·功成行满见真如 【五十】如来佛·使五圣成真 【答案】 试读章节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故事选自第十七回】 唐僧师徒西行中路过一座观音禅院,悟空向院主展示锦镧袈裟。院主见到宝物动了贪心,想放火烧死唐僧师徒,结果放火不但没烧死唐僧师徒,反倒丢了袈裟。原来袈裟是被附近山上的黑熊精偷去了。悟空找到黑熊精索要袈裟,黑熊精不给,两人打得难分难解,悟空情急之下去请观音帮忙。 菩萨问日:“你来何干?”行者道:“我师父路遇你的禅院,你受了人间香火,容一个黑熊精在哪里邻住,着他偷了我师父袈裟,屡次取讨不与,今特来问你要的。”菩萨道:“这猴子说话,这等无状!既是熊精偷了你的袈裟,你怎来问我取讨?都是你这个孽猴大胆,将宝贝卖弄,拿与小人看见,你却又行凶,唤风发火,烧了我的留云下院,反来我处放刁!”行者见菩萨说出这话,知他晓得过去未来之事,慌忙礼拜道:“菩萨,乞恕弟子之罪,果是这般这等。但恨那怪物不肯与我袈裟,师父又要念那话儿咒语,老孙忍不得头疼,故此来拜烦菩萨。望菩萨慈悲之心,助我去拿那妖精,取衣西进也。”菩萨道:“那怪物有许多神通,却也不亚于你。也罢,我看唐僧面上,和你去走一遭。”行者闻言,谢恩再拜。即请菩萨出门,遂同驾祥云,早到黑风山。坠落云头,依路找洞。 正行处,只见那山坡前,走出一个道人,手拿着一个玻璃盘儿,盘内安着两粒仙丹,往前正走;被行者撞个满怀,掣出棒,就照头一下,打得脑里浆流出,腔中血进撺。菩萨大惊道:“你这个猴子,还是这等放泼。他又不曾偷你袈裟,又不与你相识,又无甚仇,你怎么就将他打死?”行者道:“菩萨,你认他不得。他是那黑熊精的朋友。他昨日和一个白衣秀士,都在芳草坡前坐讲。后日是黑精的生日,请他们来庆‘佛衣会’。今日他先来拜寿,明日来庆‘佛衣会’,所以我认得。定是今日替那妖去上寿。”菩萨说:“既是这等说来,也罢。”行者才去把那道人提起来看,却是一只苍狼。旁边那个盘儿底下却有字,刻道:“凌虚子制”。 行者见了,笑道:“造化!造化!老孙也是便益,菩萨也是省力。这怪叫做不打自招,那怪教他今日了劣。”菩萨说道:“悟空,这教怎么说?”行者道:“菩萨,我悟空有一句话儿,叫做将计就计,不知菩萨可肯依我?”菩萨道:“你说。”行者说道:“菩萨,你看这盘儿中是两粒仙丹,便是我们与那妖魔的贽见;这盘儿后面刻的四个字,说‘凌虚子制’,便是我们与那妖魔的勾头。菩萨若要依得我时,我好替你作个计较,也就不须动得干戈,也不须劳得征战,妖魔眼下遭瘟,佛衣眼下出现;菩萨要不依我时,菩萨往西,我悟空往东,佛衣只当相送,唐三藏只当落空。”菩萨笑道;“这猴熟嘴!”行者道! “丕敢:倒是一个计较。”菩萨说:“你这计较怎说?”行者道:“这盘上刻那‘凌虚子制’,想这道人就叫做凌虚子。菩萨,你要依我时,可就变做这个道人,我把这丹吃了一粒,变上一粒,略大些儿。菩萨你就捧了这个盘儿,两粒仙丹,去与那妖上寿,把这丸大些的让与那妖。待那妖一口吞之,老孙便于中取事,他若不肯献出佛衣,老孙将他肚肠,就也织将一件出来。” 菩萨没法,只得也点点头儿。行者笑道:“如何?”尔时菩萨乃以广大慈悲,无边法力,亿万化身,以心会意,以意会身,恍惚之间,变作凌虚仙子。行者看道:“妙啊!妙啊!还是妖精菩萨,还是菩萨妖精?”菩萨笑道:“悟空,菩萨、妖精,总是一念;若论本来,皆属无有。”行者心下顿悟,转身却就变做一粒仙丹。行者变了那颗丹,终是略大些儿。菩萨认定,拿了那个玻璃盘儿,径到妖洞门口,看时,心中暗喜道:“这孽畜占了这座山洞,却是也有些道分。”因此心中已此有个慈悲。 走到洞口,只见守洞小妖,都有些认得道:“凌虚仙长来了。”一边传报,一边接引。那妖早已迎出二门道:“凌虚,有劳仙驾珍顾,蓬荜有辉。”菩萨道:“小道敬献一粒仙丹,敢称千寿。”他二人拜毕,方才坐定,又叙起他昨日之事。菩萨不答,连忙拿丹盘道:“大王,且见小道鄙意。”觑定一粒大的,推与那妖道:“愿大王千寿!”那妖亦推一粒,递与菩萨道:“愿与凌虚子同之。”让毕,那妖才待要咽,那药顺口儿一直滚下。现了本相,理起四平,那妖滚倒在地。菩萨现相,问妖取了佛衣。行者早已从鼻孔中出去。菩萨又怕那妖无礼,却把一个箍儿,丢在那妖头上。那妖起来,提枪要刺,行者、菩萨早已起在空中,菩萨将真言念起。那怪依旧头疼,丢了枪,满地乱滚。半空里笑倒个美猴王,平地下滚坏个黑熊怪。 菩萨道:“孽畜!你如今可皈依么?”那怪满口道:“心愿皈依,只望饶命!”行者道:“恐耽搁了工夫。”意欲就打。菩萨急止住道:“休伤他命。我有用他处哩。”行者道:“这样怪物,不打死他,反留他在何处用哩?”菩萨道:“我那落伽山后,无人看管,我要带他去做个守山大神。”行者笑道:“诚然是个救苦慈尊,一灵不损。若是老孙有这样咒语,就念上他娘千遍!这回儿就有许多黑熊,都教他了帐!”却说那怪苏醒多时,公道难禁疼痛,只得跪在地下哀告道:“但饶性命,愿皈正果!”菩萨方坠落祥光,又与他摩顶受戒,教他执了长枪,跟随左右。那黑熊才一片野心今日定,无穷顽性此时收。菩萨吩咐道:“悟空,你回去罢。好生伏侍唐僧是,休懈惰生事。”行者道:“深感菩萨远来,弟子还当回送回送。”菩萨道:“免送。”行者才捧着袈裟,叩头而别。 P78-82 序言 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所以能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成为备受推崇的艺术珍品,是圆为四大名著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真实写照,是特定的历史时代的缩影,是值得后人反复体会的精神食粮,它们在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阅读四大名著是中小学生在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中国文化精华,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 由于四大名著都是几十万字或上百万字的鸿篇巨著,大多数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完整地阅读。针对这种情况,为了方便学生更好地阅读四大名著,我们根据原著选编了《一生记得住的经典故事》系列丛书,其最显著的特点是:节选出原著中最为经典的故事,并对这些经典故事进行编辑整理,使选编后的作品内容和情节完整、连贯,在学生阅读本丛书时,可以大大节省阅读时间,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对于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原著精彩内容、原著中情节发展的关键之处及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深入描写,我们在文中画出直线标出,并做了恰如其分的评点,对文中的好句用浪线标明,逐对较为生僻的文字和词语加黑处理,做出精确的解释。最后附有体现原著精髓的创新型阅读训练题及相应的参考答案,使学生在轻松阅读的同时,能够对原著有更好的掌握和更深的理解。通过这些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轻松掌握原著的精华,深入感受原著的艺术魅力,提高文学素质和写作水平。 希望学生们在阅读本丛书后,能够记住四大名著中最为经典的故事,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对中国古典名著产生浓厚的兴趣。可以想见,这些经典故事将伴随学生们一生的成长,对他们学习知识,理解社会产生巨大的作用。当他们回忆起童年的阅读体验时,那印象最深的也将是本书中的精彩片段。 编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