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当代中国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当代中国现代化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作者 何爱国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何爱国的这本《当代中国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现代化的整个历史进程,全面探讨了现代化理念、思潮、战略、政策取向、指标体系的演进过程。既系统地回顾与反思历史,又深入地对历史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实,前瞻未来。

内容推荐

当代中国现代化理念、战略、模式从何而来,又如何演化?未来中国现代化向何处去?当代中国现代化实践历程与现代化理论、战略如何互动?当代中国现代化过程存在什么问题,问题是如何来的,又是如何逐步抒解的?现代化与”三农”问题如何勾连,现代化视阈下如何积极推进农民流动与城市化?

带着这些问题,何爱国的这本《当代中国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现代化的整个历史进程,全面探讨了现代化理念、思潮、战略、政策取向、指标体系的演进过程。既系统地回顾与反思历史,又深入地对历史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实,前瞻未来。

《当代中国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适合于从事现代化相关研究的学界同仁、关注国家长期发展战略的政务人员、研修相关学科的莘莘学子以及企盼民族复兴的社会大众参阅。

目录

序:走自己的路:中华文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及其路径的独创性

导言

第一章 新中国现代化核心理念的四次转变

 一、第一次变迁:从三民主义现代化到新民主主义现代化

 二、第二次变迁:从新民主主义现代化到经典社会主义现代化

 三、第三次变迁:从经典社会主义现代化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四、第四次变迁:从发展到科学发展,从“小康”到“全面小康”

第二章 毛泽东对苏联经典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批判

 一、批判基调:对苏联的学习与超越

 二、对苏联公有化理论与实践的批判

 三、对苏联计划化理论与实践的批判

 四、对苏联工业化理论与实践的批判

第三章 重探现代性:新中国现代化战略的演变

 一、新民主主义现代化战略

 二、学习苏联的现代化战略

 三、“借鉴苏联,统筹兼顾”战略

 四、“赶英超美”战略

 五、“农工商并举”战略

 六、“四化”战略

 七、“小康”战略

 八、“全面小康”战略

 九、“科学发展”战略

 十、我国现代化战略的演变态势及经验教训

第四章 发展取向的三次转型:11个五年规划的回顾与前瞻

 一、“一五”计划到“五五”计划:以工业化为重点,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二、“六五”计划到“九五”计划:以市场化为取向,重视社会发展

 三、“十五’’计划以来: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完善市场化、推进城镇化为新的着力点

 四、11个五年规划的发展态势与未来取向

第五章 中国现代化指标体系演进

 一、从“基本小康”的指标体系到“全面小康”的指标体系

 二、从重GDP的现代化指标体系到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的现代化指标体系

 三、中国现代化指标体系演进的思考

第六章 从外视向内转:“四化”理论的形成与蜕变

 一、从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四化”理论的萌发(1949~1954)

 二、“四化”提法的定型:“四化”理论的形成(1955~1963)

 三、“两步走”战略的形成:“四化”理论的完善(1964~1978)

 四、从“四化”到“小康”:“四化”理论的蜕变(1979—1990)

 五、对“四化”理论蜕变的解析

第七章 邓小平与中国现代性重构

 一、现代性目标重构:从“大同”到“小康”

 二、现代性主题重构:从“革命”到“发展”

 三、现代性模式重构:从“模仿”到“创新”

 四、经济现代性重构:从“计划”到“市场”

 五、政治现代性重构:从“专政”到“民主”

 六、国际现代性重构:从“封闭”到“开放”

第八章 现代化与全球化的互动:中国“开放”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一、“开放”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二、“开放”政策的基本内涵与战略地位

 三、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根源

第九章 改革开放以来小康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小康理论的发展行程

 二、小康理论的基本构造

 三、小康理论的基本特点及“大同小康”之变的深刻根源

第十章 现代性与本土性交融:中国小康指标体系的演进

 一、中国小康指标体系的形成(1979~2002)

 二、中国小康指标体系的发展(2002~2007)

 三、中国小康指标体系的完善(2007年至今)

 四、中国小康指标体系演进的反思

第十一章 大城市化:中国现代化的新选择

 一、现代化意义的城市化是大城市化

 二、中国城市化的路径及其问题

 三、中国大城市化的时机业已成熟

第十二章 新工业化路在何方:21世纪初的新工业化思潮解读

 一、新工业化思潮缘起

 二、新工业化思潮特点

 三、新工业化思潮形态

 四、新工业化思潮评析

第十三章 人文化与市场化交融:第三次国学思潮探析

 一、兴起及内涵

 二、流派分析

 三、特征分析

 四、背景及根源

 五、反思与前瞻

第十四章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探讨与实践指向

 一、生态文明的含义

 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路径与方式

 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

第十五章 市民返乡与农民进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民流动

 一、农民流动的路径与方式

 二、农民流动的动力与制度分析

 三、农民流动的限度及其原因

第十六章 新中国第一次农民进城潮的形成与消解

 一、农民进城潮形成与消解的实证分析

 二、农民进城潮形成的制度分析

 三、农民进城潮消解的制度分析

第十七章 社队企业体制下的农民流动

 一、社队企业遍地开花,农民大规模地向社队企业集聚流动

 二、社队企业停办,农民流动停滞

 三、社队企业重新焕发生机,成为农民流动的唯一渠道

 四、社队企业飞速发展,农民流动离土不离乡

 五、社队企业体制下农民流动的反思

第十八章 乡镇企业体制下的农民流动

 一、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形成改革开放以后农民流动的第一次高潮

 二、乡镇企业整改,农民流动趋缓

 三、乡镇企业进入战略发展阶段,农民流动呈异地化与饱和化

 四、乡镇企业进入深层改制时期,吸纳就业能力大幅下降

 五、乡镇企业在城乡一体化与现代企业制度架构下改革,农民流动多元化

 六、乡镇企业体制下农民流动的反思

第十九章 从城乡二元走向城乡一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流动机制变迁的考察

 一、农民流动机制的历史变迁

 二、农民产业流动机制变迁的解析

 三、农民城市流动机制变迁的解析

 四、农民流动机制变迁的特点与经验

参考文献

后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23:2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