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李鸿章(逆境成就的智慧高管)/历史人物经管书系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叶元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灵活处事,找准立足点

在曾国藩的教育培养下,李鸿章的势力和自身实力都逐步强大起来。后来,他因为清剿捻军有功而获得了进京面见的机会。同治七年八月(1868年10月),李鸿章抵达京城,拜见慈禧太后和同治皇帝。在京城的一个月时间里,他抓住这个大好时机趁此遍访枢要,打通重臣,为自己以后接任湖广总督打通人脉,奠定基础。

李鸿章九月离开京城。离京途中,他沿途视察军情,陆续裁撤淮军约三万人。李鸿章这样做是有道理的:清廷那时需要依仗这些汉臣精将稳固大清天下,可是又忌惮这些汉人,害怕他们拥兵自重,有朝一日会推翻清朝统治。熟悉清史的人都知道,在清朝,汉人是得不到重用的,清朝的重位要职都由满人把持。李鸿章深谙统治者的心思,自己是汉人,又拥有精兵良将,现在对清廷是有利用价值的,所以才保留了自己。要是哪一天自己的势力超出了清廷的忍受极限,自己也就离灭亡不远了。与其被动挨杀,不如现在投其所好,自动裁撤淮军,这样既打消了朝廷对自己的猜忌,又能够保留精锐之师,还为自己保留了雄厚的政治资本。有了军事力量作保证,李鸿章就有了一定的话语权,这为他进一步地升职打下了基础。

李鸿章接任湖广总督后,又圆滑地处理了几个棘手问题。既没得罪曾国藩等朝廷重臣,又获得了“大老板”的赏识。

典故回访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李鸿章任湖广总督伊始烧的这几把“火”,可谓顺风顺水。

首先是处理李榕和吴棠这两个案件。

同治八年正月,一纸诏书下发到了李鸿章手里。当他得知皇帝把李榕的案件交给他处理时,便知这是个烫手山芋。李榕是曾国藩的至交好友,在湖南为曾国藩募兵筹饷,可谓是曾国藩的功臣良将。如果李鸿章将这件事情处理得过火,那将会得罪他的授业恩师;要是让事情不明不白,不仅清廷那边不好交代,而且也不能向“大老板”展示他的才能。他思前想后,左右为难。

最后,他想到一个两全其美的计策。他在奏折中写道:“李榕平时爱民如子,在湖南为官期间政绩良好,这点大家有目共睹。”他将李榕夸奖了一番,希望减轻李榕的罪状,这样就可以给曾国藩一个交代。同时他又深知朝廷只是以李榕为由来削弱湘军的力量,因此他在奏折中又写道:“李榕平时不注重管教自己的下属,不知爱惜自己的名声,以致用人不当,造成现在的结果。”他是无辜的但是同时他又责任重大,因此李鸿章对他的处理判决是: “业经革职,应否毋庸置疑”。这样既挽救了李榕的性命,给了曾国藩面子,又合了清廷之意,真是一举两得。

五月,李鸿章又接到谕旨,大老板让他赶赴四川查办四川总督吴棠案件,这又是一个得罪人的苦差事。吴棠是慈禧太后的入,深得慈禧太后的宠爱,如何能“合情合理”地保住吴棠而又能论定弹劾吴棠之人——刘岳昭的罪呢?再三思量,他想好了对策。

李鸿章在他的奏折中将刘岳昭的弹劾吴棠的条款一一否定,李鸿章写道:“吴棠之所以会遭到弹劾是因为他严查贪官污吏,得罪刘岳昭所致。”就这样,李鸿章将吴棠这个名副其实的大贪官写成了少有的清廉之仕,而刘岳昭则成了诽谤之徒。通过这样的圆滑操作,李鸿章得到了慈禧的赞赏,而刘岳昭则受到申斥。

妥善地处理了这两个案件之后,李鸿章逐步博得朝廷赏识。

小中见大

李鸿章的处事原则,已经不是“灵活”而是“圆滑”了。他的圆滑不但让他明哲保身,更使他平步青云,真可谓将“圆滑”运用到炉火纯青之步。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李鸿章的做法有可参考之处,但圆滑是要有个“度”的,在这个度之内,可成人之美,将坏事变好事;超越了这个度,就失去了做人的底线。如何把握好度、灵活处事呢?人们的处事方式,往往是要权衡利弊后决定的,所以如何权衡利弊也就成了灵活处事的关键。

对企业管理者而言,不管是处理内部关系,还是对外业务经营,灵活处事、适当的“圆滑”,都是很有必要的。这其中,就需要权衡利弊。确切地说,就是权衡当事主体之间的利害关系。

你的两个下级主管因为长久的积怨矛盾很深,一直貌合神离。有一次,两人对同一件工作,意见产生了巨大分歧,找到了你来做评判。这次的评判对两个人都很重要,因为两人似乎要用此事来一决高下。两人既无背景,不用去考虑会得罪他们背后的靠山,两人品性又无大偏失,这时该如何权衡利弊?对于这种情况,权衡的立足点应该是如何使两人的积怨化解,以达到和谐的内部关系,这样更有利于自己的管理。其实这样的“无头案”矛盾,往往无所谓谁是谁非,只是两个人性情差别所致,所以作为主管的你,要想方设法创造机会让两人合作干一项工作,从而使两人关系和解。

所以灵活处事,权衡利弊,首要是找准立足点。李鸿章的立足点,就是如何不得罪人还能博得上级的好感,从而使仕途一片光明。我们从李鸿章身上吸取的,就是如何巧妙地灵活处事,达成自己设定的意愿。P11-13

书评(媒体评论)

李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虽然,其人物之位置果何等乎?其与中外人物比较,果有若何之价值乎?

——梁启超

我中堂佐治以来,无利不兴,无弊不革,艰难险阻,尤所不辞。如筹海军、铁路之难,尚毅然而成立,况于农桑之大政,为民生命脉之所关,且无行之难,又有行之人,岂尚有不为者乎?

——孙中山

在过去的百年内,这个世界涌现出了很多学者、将领、国务活动家和外交家,但没有一个人能像李鸿章那样将这许多身份集于一身。

——(美)科士达(美国哈里逊总统国务卿、国际事务专家、李鸿章的顾问)

目录

第一章 智慧篇

 1.意志坚强,成就大事之先决条件

 2.积蓄力量,达成鸿鹄之志

 3.思维清晰,放远眼界

 4.灵活处事,找准立足点

 5.难得糊涂,反是一种聪明

 6.体察入微,才能洞明世事

 7.巧言辞令,环顾左右而言他

 8.分析全局,找准目标

 9.坚守正直的人生底线

 10.锋芒不露,顾全大局

第二章 谋略篇

 1.甘居人下,不逞一时之勇

 2.抓住机遇,干好一件事

 3.千里马也需伯乐,寻求贵人来相助

 4.励精图治,揽得大权

 5.利益面前,该出手时就出手

 6.居安则思危,有备则无患

 7.权自我操,掌握自主权

 8.当机立断,不受其乱

 9.放得长线,钓得大鱼

 10.落寞之中,逆势而上

第三章 人脉篇

 1.与人交流,善打“亲情牌”

 2.找准时机,培养主力

 3.宽容待下,赢得人心

 4.以诚相待,赢得下属爱戴

 5.借它山之石,来增己势力

 6.适时鼓舞士气,训练有素的团队

 7.投人所好,引为知己

 8.助人亦为助己

第四章 人才篇

 1.不拘一格用人才

 2.惜才如金

 3.护才如命

 4.广开言路,听取下属建议

 5.知人善任

第五章 风度篇

 1.忍辱负重,大将之风

 2.谨言慎行,为团体谋利

 3.殚精竭虑,大局为重

 4.不卑不亢,彰显人格魅力

 5.力排荣辱,踏实做事

 6.锲而不舍,坚持到底

 7.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8.英雄不问出处,成功不分年龄

第六章 胸怀篇

 1.夫英雄者,必胸怀大志

 2.远见卓识,为下属着想

 3.能屈能伸的处世之道

 4.树立对外形象,提升自我价值

 5.胸襟浩荡乾坤窄

第七章 胆识篇

 1.吃得螃蟹,敢为天下先

 2.顶住风雨干改革

 3.面对困难,挺直脊梁

 4.危急时刻,敢于担当

 5.琴心剑胆,“打黑除恶”

 6.创新,前进的不竭动力

第八章 修养篇

 1.语言辞令,也是一种艺术

 2.恪守人生原则,说到即做到

 3.须天分,更须努力

 4.才华与礼仪,彰显自身魅力

 5.公正待人,公平论事

 6.深刻的洞察力,成功的基本素养

 7.放慢脚步,懂得反省自己

 8.认识自我,客观评价功与过

序言

每个企业,每个团体,乃至每个国家,都希望能够遇着一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般尽职尽责的领导者。因为按照我们的惯常思维,有着强烈责任感的人,往往做事认真负责,敢于承担风险,敢于担当责难,敢于迎难而上。这样的人,踏实肯干,勤奋刻苦,因而往往又是富有学识修养及智慧之人。他们的智慧,带着沉甸甸地责任感,关键时刻能以大局为重,哪怕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坚持走符合团体利益的正确道路;他们的智慧,带着处世的老道与圆融,既不会伤害另一方、以牺牲他利成就己利,又能圆满地达成自己的目标,维护所服务集团的利益;他们的智能,带着一些艳丽荣华的外表,看似不那么实实在在,但这有时是为了掩人耳目,有时是为了不显得那么另类,但结果却真实可靠的让众人称颂;他们的智慧,好似曲折迂回,好似委曲求全,不那么纯粹完美,但最后却让团队收获了最丰厚的利润。而我们的企业,恰恰就需要这种智慧,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商海沉浮中开出花,结出果来。

然而,这种”救世主“式的英雄人物,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他们的诞生,夹杂着许多时运的因素,似乎天生就是为了拯救而来的。他们最后的名声成就,往往与所处的时势成反比。在艰难中起步,成长,却取得了盛世年代无与伦比的成功。“一粒米起家”的台湾富豪王永庆,倒立着看困境的“马云“,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俞敏洪,以及废墟上崛起的和田一夫,在困境中舞蹈的松下幸之助……他们似乎都”拯救“过一个时代,至少,让时代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大抵说的就如此吧。

在群星璀璨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人,他以一种异样的光芒,照射着世人。他,就是李鸿章。

相信许多人最初认识李鸿章,应该是从中学历史课本上,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一个个所谓“丧权辱国“的历史条约,以及一个顶戴花翎、拖着辫子的瘦高老头的几幅配图中知道他的。也相信当时我们就在心里给李鸿章定格了一个”大汉奸卖国贼“的印象。然而,随着时光的推移和世人解读历史的加深,一个新的、鲜活的李鸿章重现被发掘出来。

在摇摇欲坠、秋之寒蝉般的晚清王朝中,他就是一个尽职尽责又足智多谋的高管,操持着整个集团的内政外交以及军事。他如任劳任怨的老黄牛般,试图将这个濒临破产的”企业“拉回到发展的正道上来。只是无奈这个满清集团就是那”扶不起的阿斗“,任凭他再怎么努力,也无法起死回生了。然而,一个企业的破产倒闭,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也不是一个人促成的。李鸿章最多也就是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雇来负责日常经营打理的职业经理人罢了,充其量也就是个满清高管,对于这个职位,他做的已经相当尽职了。尤其是在这个岗位上他所发挥出来的聪明才智,智慧谋略,以及胆识胸怀、风度修养,都是值得后人研究学习的。

诚然,人无完人,更何况是在那个是非颠倒、黑暗腐朽、指鹿为马,人人只知苟且自保的清王朝末期,他的积极奔走似乎是为了讨好这个大清企业的所有者,也是为了明哲保身。然而在做事的过程中,他又认真负责、有勇有谋、敢于担当,还想出了许多创新性、变革性的企业经营之法,这些在客观上多少改善了企业的状况。这其中显现的谋略与风范,绝对算得上是一个智慧高管所为。

《李鸿章:逆境成就的智慧高管》一书共分八章,从李鸿章少年科考、奔波流离、开始发迹以至权倾朝野等几个人生阶段中的重要活动史实为线索,来探寻这位生于逆境的满清高管,是如何在困境中运用智慧谋略,试图扭转清王朝破产局面的。并批判地学习在这其中,李鸿章作为一位王朝高管所展现出的优秀品质。

内容推荐

《李鸿章:逆境成就的智慧高管》由叶元所著。

《李鸿章:逆境成就的智慧高管》内容简介:

李鸿章是晚清军政重臣,是赫赫有名的“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更重要的是,他是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他在任期间,参与掌管了清政府的外交、军事、经济大权,最终成为清朝末年权势最为显赫的“封疆大吏”。

李鸿章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乱世,外有强敌虎视眈眈,内有朝政腐朽不堪,民间更是起义之声迭起。在这样一个内忧外患的大坏境之下,李鸿章陷入了两难:既要维护清政府的统治,镇压农民起义,又要斡旋应对如狼的外敌。这就令李鸿章走出的每一步都艰难无比,坎坷重重。不过李鸿章却拥有一种对时局和人心的预判能力,无论对手设下怎样阴险奸诈的棋局,总能轻松化解走出困境。

现实生活中竞争压力很大,对手如云,企业往往会处在风险之中。对一名优秀的企业管理者来说,最能体现其价值的就是化解危机,逆境求生的能力,也许李鸿章的危机处理智慧能给企业家一点启发。

编辑推荐

叶元的这本《李鸿章:逆境成就的智慧高管》共分八章,从李鸿章少年科考、奔波流离、开始发迹以至权倾朝野等几个人生阶段中的重要活动史实为线索,来探寻这位生于逆境的满清高管,是如何在困境中运用智慧谋略,试图扭转清王朝破产局面的。并批判地学习在这其中,李鸿章作为一位王朝高管所展现出的优秀品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5:4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