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钦编著的《西方博雅教育思想的起源发展和现代转型:概念史的视角》内容包括:概念的历史衍变。概念变迁和教育观念革新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概念的历史语义学分析。博雅教育与相关家族概念的联系和区别。博雅教育概念的多元性。
引论
第一节 博雅教育与西方教育传统
第二节 “liberal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第三节 “博雅教育”概念在中国
一、译著中的“博雅学艺”与“博雅教育”
二、教育研究中的“博雅教育”
三、通识(通才)教育运动与博雅教育
第四节 文献评述
一、思想史路径研究的评述(1890—2005)
二、已有研究的局限性
第五节 本书的研究问题、方法与结构
一、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分析路径’
二、本书篇章结构
上编 对真正自由入的教育:古典时期的“博雅教育”、概念
第一章 自由人一奴隶的分野与liberal cducation概念的诞生
第一节 古典“自由人教育”概念的诞生
第二节 真正的自由人(绅士)与奴隶的分野
一、奴隶、自由人与真正的自由人(绅士)
二、“真正的自由人”与绅士品格
三、哲学家教育与绅士教育
四、自由人一奴隶的分野与教育的区隔
第三节 “真正的自由人”的教育方案
本章小结 亚里士多德与哲学家的“自由”教育传统
第二章 西塞罗、塞涅卡与古罗马的“博雅教育”概念
第一节 西塞罗与古罗马“博雅教育”概念的出现
一、“自由人技艺”与“自由人教育”
二、“自由人技艺”的家族概念
三、“自由人技艺”与“卑贱的技艺”
四、“自由人技艺”与雄辩家之养成
五、哲学家一雄辩家:智慧与雄辩的结合
六、西塞罗与博雅教育或自由人教育的概念
第二节 塞涅卡:从“自由人教育”到“使人自由的教育”
一、“自由人技艺”(artes liberales)与“通育”(enkuklios paideia)
二、塞涅卡的“自由人通科”
三、真正“自由”的教育
四、哲学与自由 ”
五、第88封书信的思想史意义与历史影响
本章小结 自由人教育理论的两种模式
第三章 “自由技艺”的基督教化与七艺典律的建立
第一节 artes liberales的语义学分析
第二节 “自由技艺”的基督教化
第三节 七艺典律的建立
第四节 自由技艺与心灵自由
一、早期基督教作家的解释
二、自由技艺与灵魂不朽
三、自由技艺与机械技艺
四、自由技艺与心灵自由
本章小结 中世纪的“自由技艺”概念
下编 从博雅到自由:17世纪以来英语世界的Ilberal education概念及其现代转型
第四章 文雅绅士与文雅学问:18世纪英国的“博雅教育”概念
第一节 “博雅教育”概念的历史语义学分析
一、“博雅教育”概念的出现与流通:16—17世纪
二、18世纪“博雅教育”概念的语义学分析
第二节 绅士理想与英格兰大学教育的反专业性格
一、绅士形象的流变
二、绅士教育的场所:私学、公学、游学、大学
三、绅士教育与社会“支配结构”:英国大学的反专业性格
第三节 非国教派学园、苏格兰大学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博雅教育的三种版本
一、普莱斯特里的“面向公民生活和积极生活的博雅教育”
二、理性与自由:苏格兰启蒙传统的博雅教育话语
三、古典学、秩序与公民自由:维塞斯莫·诺克斯论博雅教育
第四节 文雅观念与博雅教育
一、文雅、文雅艺术与文雅教育
二、“文雅”观念及其对博雅教育的影响
本章小结 礼貌社会中的博雅教育
第五章 纽曼:作为理智训练的博雅教育及其限度
第一节 19世纪的“博雅教育”概念:历史语义学的分析
一、博雅教育是对上流阶层和绅士阶层的教育
二、博雅教育是一种全面的、通识性的非专业教育
三、博雅教育特指公学和大学的教育
四、博雅教育以财富为前提
第二节 从牛津到爱尔兰:纽曼的博雅教育
第三节 “博雅知识”概念的语义学分析与教育学阐释
一、博雅知识是“自为目的”的、“自足的”知识
二、博雅知识是非专业性的、通识性的知识
三、博雅知识是普遍性的知识
四、博雅知识是非奴性的、绅士的知识
五、博雅知识是“哲学的”知识
六、博雅知识是“善”的知识
七、语义分析与翻译问题
第四节 博雅知识的范围
一、以古典学为核心的牛津大学课程
二、遭到围攻的古典学
三、博雅知识的范围
第五节 博雅教育是“造就绅士”的教育
第六节 以心智训练“塑造心灵的形状”
一、新的“学术气质”:纽曼之前的心智训练学说
二、“理智培育”的界定
三、具有哲学心智的人
四、古典学科、数学与心智训练
五、心智训练学说与博雅教育的转型
第七节 “心灵的教育”:博雅教育的限度与宗教教育的出场
一、绅士与圣人
二、理智教育的限度与宗教教育的出场
第八节 纽曼与博雅教育的思想谱系
本章小结 纽曼博雅教育学说及其现代命运
第六章 概念的现代转型:从博雅教育到自由教育
第一节 从“博雅”到“自由”:liberal的语义变迁
第二节 自由主义中的教育
第三节 自由教育与民主理念:从“绅士教育”到“自由人的教育”
第四节 心智解放与“自由教育”
第五节 从古典学到现代学科
一、古今之争:从古典语言到现代语言
二、“科学与文学的结合”:近代自然科学与博雅教育
第六节 学系、选修制、研究生院与现代“通识教育”的诞生
本章小结 新的教育理论“范式”的确立
结语
第一节 关于翻译的讨论
一、博雅教育与雅俗分野
二、绅士教育、自由人教育
三、自由教育
第二节 博雅教育理论与模式的变迁
一、博雅教育代表了西方的绅士教育传统
二、博雅教育理论的流变
第三节 概念变迁与“博雅”教育观念或实践的革新
第四节 研究贡献
一、选题上的贡献
二、研究方法上的贡献
三、研究成果在概念史层面的贡献
四、研究成果在思想史层面的贡献
第五节 实践意蕴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