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战争关系国家和每一个人的前途命运。
谁也不敢说中国未来永远不会发生战争,而只能说:
通过努力,可以最大限度地遏制和打赢战争,延长和平的时间或者重新获得和平。
在21世纪,中国有哪些可能诱发战争的隐患?
未来如果发生战争,将会是什么样的?
为了遏制和打赢未来可能面对的战争,我们应当怎么做呢?阅读了杜超的《中国未来战争》,你就会所以了解。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未来战争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
作者 | 杜超 |
出版社 | 白山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未来战争关系国家和每一个人的前途命运。 谁也不敢说中国未来永远不会发生战争,而只能说: 通过努力,可以最大限度地遏制和打赢战争,延长和平的时间或者重新获得和平。 在21世纪,中国有哪些可能诱发战争的隐患? 未来如果发生战争,将会是什么样的? 为了遏制和打赢未来可能面对的战争,我们应当怎么做呢?阅读了杜超的《中国未来战争》,你就会所以了解。 内容推荐 战争作为一种重大的社会活动,其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谁也不敢说,中国以后永远不会再发生战争。但是,我们每一个人可以通过自己的点滴努力,汇成洪流般的合力,从而延长和平存在的时间,遏制和打赢未来战争。 当前和未来中国存在什么样的战争隐患呢? 未来战争可能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进行呢? 交战各方用什么方式来打呢? 有什么样的结局和影响呢? 在相对和平的时期,我们怎样做才能更好地遏制和打赢未来战争呢?杜超的《中国未来战争》将为你解答。 《中国未来战争》根据历史上战争活动的基本规律,参照前人留下的预测战争的宝贵经验,分析军事活动的发展趋势,在这些方面作出自己的回答,并且希望能够引起更多的人重视和思考战争这种人类社会的普遍活动,研究和思索中国未来的宏观走向,以及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规划,付出新的努力…… 目录 写在前面 上篇 中国未来战争将是什么样的? 一、中国长期面对复杂而严峻的战争隐患 “台独”——丝毫不能忽视的中国未来战争导火索 中国周边埋藏着诸多可能引发战争的隐忧 中国与美国等大国发生军事对撞的可能性长期存在 如果未来发生战争,国内某些势力将会与外敌互相策应 资料链接:中国面临的领土(海)争议问题 二、中国未来战争将呈现多样化的技术特征.. 机械化战争、信息化战争与“新概念战争”交错并存 未来中国可能面对核战争,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使用核武器 资料链接:冷战结束后世界上发生的主要战争 三、中国立足于应对未来大规模战争 第三次世界大战仍有可能发生 局部战争不只在局部发生,未来中国还可能面临全面性的战争 资料链接: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军事力量 四、中国将坚定不移地维护战争正义性 未来将有一场关于战争正义性的“国际大吵架” 为了取胜也不能不择手段,必须保持交战正义 不能自缚手脚,在重视技术的基础上运用比对手更为高超的谋略 五、中国未来战争是“经济适用型”或“小康型”的战争 维护经济利益是未来战争的重要目标 未来的仗怎么打,也取决于到时中国有多少钱 在未来战争中不能与敌拼消耗,必须用最少的钱打最好的仗 国家和民众的战争承受力对打仗有着重大影响 六、绝不能一味追求速战速决 只有创造出必要的条件,才能实现战争的速战速决 中国未来战争还是有相对持久的可能 “首战即决战”的观点是错误和有害的 资料链接:以《孙子兵法》和毛泽东军事思想为代表的中国军事思想 七、未来的战场无处不在 直接交战地域是局部的,但斗争空间是全方位的 “御敌于国门之外”仍然不可能,战场在每个人脚下 八、未来作战是体系作战和多种方式的对抗 “空海一体战”是理论欺骗,美国将进行“多维一体战” 中国军队作战将遵循新的“十大军事原则” 中国仍将高度重视和发挥“非军事战争行动”的优势 传统作战与“新概念作战行动”相结合 资料链接:中国积极防御战略及相应的战法战术 九、未来战争将带来一个崭新的中国和世界 大规模军事行动结束不等于战争结束, 恢复和建立良好秩序才是结束 未来战争必将给中国及相关国家、地区带来巨大损失 战争具有两重性,祸兮福兮相互转化 下篇 中国能打赢未来战争吗? 十、只有做好战争准备,才能赢得未来战争 淡忘战争,一定会更快地面对战争 想要和平吗,那就准备迎接战争吧 对于未来战争,还是要“时刻准备着” 十一、缺乏对战争的忧患是十分值得忧患的 “盛世”需要危言,居危必须思危 中国军队力量有独特优势,但也有重大不足 如果不能实现强军,则国越富越危险 消减两极分化和贫富差距是战争准备的重要内容 娱乐战争,必将被战争所娱乐 中国人并不缺少尚武精神,但是需要主动激发 不要“大侠”和“看客”式的尚武精神 别把孩子们放到“和平温室”中去 美国忧患意识世界第一,这或许是最值得学习的 十二、瞄准未来战争,提高维护和平的能力 美军以解放军为假想敌,解放军可以以美军为假想敌 既要应对短期内可能发生的战争,又要放眼未来百年 立足于“以劣胜优”,力争实现“以优胜劣” 既要有“坐而论”之道,更要有“起而行”之术 连“减肥”都事关国家安全和战争准备,何况其他不能当“文盲”,也不能做“军盲” 十三、依靠新的人民战争赢得未来胜利 《阿凡达》告诉人们:人民战争永不过时 官员的无知、贪污和腐败,就是“挖人民战争的墙脚” 军人要有不让“妈妈”哭泣的能力 不一定要全民皆兵,但需要全员参与 网民是未来战争的重要力量 “汉奸”与“华奸”仍将是未来战争的突出问题 在新的条件下实现“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没有说完的话 主要誊考文献 试读章节 未来中国可能面对核战争,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使用核武器 “天空中黑蒙蒙的,只有少许光线透过烟尘状的云照射进来。” “地表的温度是摄氏零下200度,原野上是一片冰冻的世界,远处高山上的冰川无言矗立,没有一点点生机。” “有一个人慢慢走回深入地下的洞穴,用他全部的力气,写下了这样的日记:今天距离核战争已经过去了2年多了。我是地球上幸存下来的最后一个人,但是已经耗尽了全部的食物。辐射伤害越来越重,使我再也撑不下去了。这里也越来越冷,我快要死了。据我的观察,只有老鼠和少数几种生物在这种环境中生存下来。今后,地球将是它们的世界……” 以上这几段话不是科幻电影或者小说中的片断,而是出自于严肃的科学报告。1983年10月,在华盛顿召开了一次“核战后世界”国际研讨会,多位科学家联名提出了“核冬天”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如果有国家发动一场1亿吨当量的核战争,那么核爆炸巨大的能量将使岩石、土块等气化,大量烟尘注入大气层,将在l~12公里的高度上,形成一个大致均匀的烟层。由于烟尘微粒平均直径小于红外波长(约10微米),对从太阳来的可见光辐射有很强吸引力,而对地面向外的红外光辐射的吸收力较弱,足-以挡住太阳光对地面的照射,导致大气升温,同时加速地面热能向宇宙空间的散射。整个地表温度将因此下降至摄氏一15℃—。250℃,致使黑暗笼罩地球,大地冰封,水源冻结,呈现出如严寒冬天般的景观。这被称为“核冬天”。而且这种情况会持续数年以上,导致大部分动物、植物从地球上消失。如果出现这种局面,就无所谓战争的赢家与输家。因为最终的结果是,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在核大战中活下来,全部人类都将灭亡。 这并不只是人们的凭空想象。早在核武器诞生之初,就已显示出了巨大的威力,向人们发出“世界末日”的警示。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对日本居民进行的这两次轰炸,造成约24万人死亡,两座城市的60%~80%被毁。一些人当时侥幸活了下来,但爆炸产生的强烈光波已使成千上万人失明,辐射造成的慢性病变使很多人在以后20年中缓漫地走向死亡。核武器的巨大威力震惊了全世界,被称为人类的“末日武器”。 二战之后的一段时期,核武器大行其道。继美国之后,前苏联于1949年8月29日爆炸了自己的第一颗原子弹。出于争夺世界霸权的需求,美国和前苏联大力发展核力量,展开了核军备竞赛,并且多次扬言要进行核打击。甚至有人说以后传统的战争不存在了,只要发生战争就是核战争。人类生活在核恐怖的影响之下。在某些时候,核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科学家们在制造核武器的同时,也在深刻地反思自己的行为。从核武器诞生时起,无数有理智的人们即要求对其进行控制。鉴于“核冬天”的后果过于严重,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一致认为应当进行“核裁军”。在数十年的时间里,相关的国际会议开了一次又一次,条约拟了一个又一个,但现实情况却是核武器越裁越多、当量越裁越大。 核武器发展到今天,已经把地球变成了一个尚未喷发的核火…… P65-66 序言 有一天,或许你正在接听电话,或许正在啃面包,或许正在商店购物,或许正在陪家人,或许正在办公室处理事情……突然之间,电视、广播的正常节目中断,紧急发布国家动员令,人们奔走相告。 紧接着,你的领导要求你迅速去开会,你的家人焦急地问你怎么办,你的亲朋好友向你提出各种建议。网络上各种真的、假的消息快速传播开来。有人已经疯狂地涌到商场,把各种物品抢购一空…… 然后,一架架军用飞机在天空中轰鸣而去,一辆辆军车在街道上绝尘而去,一队队军人在“咔咔”的脚步声中从你的身旁奔跑而去。远处,却有许多架轰炸机、无数枚导弹正悄无声息地袭来…… 战争,就在这不知不觉间骤然来临。 这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杞人忧天。我们绝不希望有这样的场景出现。但在未来的某一个时刻,这种场景并不是没有可能真的出现在人们眼前。 战争,对于当前的很多中国人来说,已经很陌生了,那仿佛是遥远的时候发生的事,或者是遥远的地方以外发生的事。很多人甚至已经忘记了战争。 其实,如果我们稍稍放开视野就可以发现:战争,曾经是中国人多么熟悉的事情! 在人类历史上,战争与和平往往交替出现。战争与和平作为一对孪生姐妹,成为一个永恒的话题。没有哪一个民族、哪一代人不渴望实现真正的和平,但几乎没有哪一个民族、哪一代人没有经历过战争。 有史以来,地球上发生过的战争不计其数。据历史学家统计,在人类有文字记载的5586年中,世界上共发生14538次战争,平均每年2.6次,只有292年没有战争。而且随着人类生产能力的提高,战争的规模和强度也在不断增大。终于在20世纪上半叶,酿成了席卷全球的两次世界大战。战后,“聪明”的人们发明了“冷战”,但“热战”却始终没有远离人们。据有人统计,二战后全世界爆发了约1 60至190场战争,特别是在冷战结束以后,短短一二十年的时间里,世界上发生了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等多场局部战争,至于小规模的武装冲突则更多,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中关于战争的消息不绝于耳。 这充分说明,战争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常态”。正如毛泽东说的:“几千年来人类的生活中充满了战争,每一个民族都不知打了几多仗,或在民族集团之内打,或在民族集团之间打。” 自古以来,在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土地上,因为诸多原因打了无数次的仗。从距今约五千年前黄帝战炎帝的“阪泉之战”起,到1911年清朝被推翻为止,有史可考的战争达3791次之多。特别是从1840年起,中国经历了漫长的战火连天的岁月,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的主题。从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到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入侵,再到辛亥革命、护国战争、北伐战争,等等,战火几乎持续不断。从1912年到1936年又曾爆发过讨袁、护国、护法、直皖、直奉、北伐、江浙、宁汉、蒋冯阎、宁粤等多次军阀战争。为了争取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战争,包括470多次大的战役和难以计数的小规模战斗。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又先后经历了抗美援朝战争、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等等。一直到70年代末,我们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战争威胁,还是要准备“大打、早打、打核战争”。有人统计,从1840年到1978年的140年间,中国没有战争的时间最长不超过9年。 纵观全世界,战争威胁如此之严峻、次数之频繁、时间之长久、种类之多样、斗争之曲折、损失之严重、胜利之辉煌,恐怕没有几个国家能够比得上。 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邓小平作出一个重要的判断:自20世纪后半叶以来,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战争力量的增长,和平与发展成为新的时代主题。在此后的时间里,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到了21世纪初,中国更进一步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与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保持良好的关系,国家安全环境总体保持稳定。纵观冷战结束以来,中国没有同任何国家发生过战争和武装冲突。这是世界和平潮流发展的成就,也是中国人艰苦努力的结果。 对于中国人来说,自近代以来真正能够安享和平的时间,也就是在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这一阶段。只有在这二三十年的时间里,战争才稍稍远离了中国人。 就在这不长的时间里面,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政治、科技、文化获得了极大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现在很多普通人的生活状态,是以前战乱中的人们做梦也不敢想的。与前辈们比较,“70后”、“80后”、“90后”的这一代人是非常幸运的。在成长的进程中,没有亲身品尝过战争带来的苦难。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生活在这一时代的人们是最幸运的。 但是,也就在这不长的时间里,亲身经历过战争、对战争有着切身体会的人越来越少了,而安于和平、乐于和平、把和平当做一种很自然的事情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遗忘战争,不了解战争,甚至讳言战争。长期处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有些人的危机意识早就十分淡薄了。有的人沉浸在“太平盛世”的迷思中,看不到或者有意地回避安全隐患的存在;有的人陶醉于休闲享乐之中,没有想起或者不愿意为未来的安全进行投入;有的人只记得把自家的防盗门锁好,不知道为守住国家的“安全之门”出一份力;有的人只专注自己的专业和行业,不知战争为何物;有的人仅仅从电影、电视、网络乃至电脑游戏中了解战争活动,出现“娱乐战争”、“游戏战争”、“玩弄战争”的现象;更有的人在破坏和浪费社会资源,或有意或无意地、或多或少地消蚀未来战争的潜力…… 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之路。我们希望和平持续得越久越好,不希望战争再次降临中国,但这并不等于说可以“空想和平”。 过去打了这么多的仗,我们有什么理由说,以后就一定不会再发生战争了呢?战争是社会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时的产物。只要有民族与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并且这种矛盾有被激化的可能,就会有发生战争的可能。21世纪,由于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发展不平衡,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民族、宗教和领土等方面的矛盾普遍存在,在某些条件下有激化到不可调和的可能,因而战争的可能性也始终存在。环顾四周可以发现,当前和未来中国都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只要哪一个方面无法通过和平的方式来处理,战争就可能在未来某一时刻重新降临。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的调查部门及智库,以144个国家为对象,对其国内外争端、犯罪和恐怖袭击的危险性、政治稳定性等项目进行量化排序,每年发布“世界和平指数”。2009年6月,他们公布了年度的“世界和平指数”,在144个国家中,中国仅位列第74位。 无独有偶,美国《外交政策》杂志也盘点了全球十大最危险国家和地区,将美国列为最危险国家,中国则紧随其后成为第二大危险国家,理由是中国的力量越来越强大,在政治、经济以及军事领域的影响力正在不断增加,因而更容易受到攻击。 不管他们在调查时是否带有主观偏见,也不管他们设置的参数指标和使用的数据是否准确,但这的确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安全形势,在21世纪仍然存在着可能引发战争的隐患。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可以不关心战争,但是战争一定会关注你。的确,战事一起,任何人都不可能置身于事外。一旦战争真的来临,很多人的前途和命运都将会发生重大改变,社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也将发生重大改变。如果人人都不关心战争,那只能更快地导致战争来临。如果惧怕战争,那只会在战争中受到更大的屈辱。 1937年12月13日,中国的抗日战争暂时失败,首都南京陷落,屠杀随即开始。战后,虽然对部分战犯进行了审判,但对日军罪行的清算和反省却一直不力。日本很多人非常轻易地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 长期以来,很多中国人孜孜以求,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苦苦寻找证据,来证明这场屠杀的存在,考证其具体的数字。有很多人对日本政府至今不道歉感到愤慨,也有很多人提出进行民间赔偿。 这都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我们是不是也应当思考另外一些问题:为什么南京大屠杀会发生?即使日本某一届政府或某个政治人物道了歉,赔了一点钱,就能够让时光流转,起死者于地上吗?何况,在中国的历史上,类似的事件还有很多很多。 也许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汲取历史教训的同时,思考并做好应对未来战争的准备,避免新的“南京大屠杀”,甚至是“北京大屠杀”的出现! 在21世纪的今天,“70后”已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中坚,而“80后”则崭露头角,“90后”已长大成人。这几代人都已经或者即将生儿育女。古人早就告诫我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正所谓岁月悠悠,现在看起来是很漫长的时间,以后再回顾起来,可能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不管是什么年代出生的人,都需要既为自己着想,也要为“00后”、“10后”乃至“N0后”着想,思考十年、数十年、上百年乃至更远的子孙后代的安全问题。 有谁希望中国再陷入战火之中?! 有谁希望自己的妻子儿孙在炮弹横飞中死去?! 有谁希望自己一生的积蓄在瞬间化为乌有?! 有谁希望中国再经受战争失败的屈辱?! 当前,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很多事业也在蓬勃发展。相比较而言,中国的历史研究非常发达,而对未来的研究还比较欠缺,对未来战争的关注更是不够充分。 我们每一个人都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很多人都为自己制定了人生规划,很多单位、组织乃至于我们的国家也都有相应的发展规划。但是,恐怕很多个人、单位和组织都没有能够把战争这个因素考虑进去,很多规划都是建立在和平的基础上的。 比如,我们很多人都买过保险,在合同文本最后往往会有“如遇战争等情形,本公司享有免责权利,不负给付保险金责任”这样的条文。这个叫做“战争免责条款”。但是,恐怕大多数人都没有认真地看这些文字,更没有想过在发生这些情况时保险合同会自动失效,也意味着自己的人生会缺少一种重要的保障。 中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在《孙子兵法》的开篇即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战争,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活动,是每一个国民都必须思考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思考未来所有的问题,都应当把战争这个因素考虑进去。而且,对未来的战争进行预想,有利于做好充分的准备,有利于更好地掌握主动权,或者能够遏制战争,或者有助于赢得战争的胜利。 1938年5月,抗日战争刚刚过去了10个月,速胜论和亡国论甚嚣尘上。毛泽东在延安写出了《论持久战》,对战争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并由此提了战略指导方针。这篇文章对抗日战争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人们回过头来看时,惊讶地发现,抗日战争的发展历程与毛泽东在书中的描述有着惊人的相似。 相反,没有对未来战争进行很好的预想,没有做好遏制和打赢战争的准备,以至于受到重大损失的事例也非常的多。二战初期,苏德战争爆发,就是由于苏联对战争预测不够、估计不足,从而导致德军兵临城下,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类似的正反例证不胜枚举,无不给我们以提醒:在21世纪的条件下,我们还是有必要对未来战争进行预先设想,以牵引国防安全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最大化地提高国家综合实力。 战争作为一种重大的社会活动,其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谁也不敢说,中国以后永远不会再发生战争。但是,我们每一个人可以通过自己的点滴努力,汇成洪流般的合力,从而延长和平存在的时间,遏制和打赢未来战争。 我们热爱和平。但和平不是天然生成的,也不是上帝或者某个人恩赐的,要靠我们的双手去创造。和平能够存在多久,与我们的意识和能力密切相关。而要保持和维护和平,必须了解战争的隐患,认识未来战争可能呈现的面目,做好战争的准备。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就是这样:你对未来战争认识得越深刻,战争准备做得越好,战争真正降临的可能性越小;即使战争真的发生了,也可以高质量地打赢战争,把损失降到最小限度,为重新获得和平与发展创造出最好的条件。 当前和未来中国存在什么样的战争隐患呢? 未来战争可能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进行呢? 交战各方用什么方式来打呢? 有什么样的结局和影响呢? 在相对和平的时期,我们怎样做才能更好地遏制和打赢未来战争呢? 本书根据历史上战争活动的基本规律,参照前人留下的预测战争的宝贵经验,分析军事活动的发展趋势,在这些方面作出自己的回答,并且希望能够引起更多的人重视和思考战争这种人类社会的普遍活动,研究和思索中国未来的宏观走向,以及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规划,付出新的努力……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