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腐败对公共支出的影响及其治理对策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青年学术文库
分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作者 徐静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 腐败在中国的蔓延

二 腐败问题在中国的研究

 第二节 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第三节 创新和不足

第二章 腐败研究的文献综述

 第一节 腐败界定的研究综述

一 寻租理论框架下的腐败界定

二 基于行为特征描述的腐败界定

 第二节 腐败成因的研究综述

一 导致腐败产生的经济因素

二 导致腐败产生的非经济因素

 第三节 腐败的经济增长效应:润滑剂抑或绊脚石?

一 腐败与效率

二 腐败与经济增长

 第四节 分析与总结

一 腐败问题的研究历程和研究方法

二 简要评述

第三章 腐败的客观测评方法——以中国各省市数据为例

 第一节 国内外腐败指数

一 国外的腐败指数

二 国内的腐败指数

三 简要评述

 第二节 腐败的客观衡量指标

一 基本原则和指标筛选

二 指标权重的确定及腐败指数的确定

三 两组腐败指标的对比分析——以CPI为参照

 第三节 腐败指数的结论性评价

第四章 腐败对公共支出规模的影响

 第一节 我国公共支出规模与经济增长的现状

一 全国历年来的公共支出规模及其变化

二 各省历年来的公共支出规模及其变化

 第二节 腐败对公共支出规模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 模型及变量的选取

二 实证分析结果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腐败对公共支出结构影响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腐败、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经典模型

一 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

二 官员腐败与内生经济增长

 第二节 腐败的动态增长模型

一 假设和变量界定

二 居民的选择及均衡

三 公共投资政策的选择和目标函数的建立及求解

四 数例演绎

 第三节 小结

第六章 腐败对公共支出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我国公共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现状

一 全国的公共支出结构及其变化

二 各省的公共支出结构及其变化

 第二节 腐败与政府公共支出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一 计量模型

二 分析结果

 第三节 小结

第七章 腐败控制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控制腐败问题的研究综述

一 国外控制腐败的相关研究

二 国内控制腐败的相关研究

 第二节 腐败控制的实证分析

一 解释变量的选取和数据的描述

二 计量模型及分析结果

 第三节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结论

一 我国各省的腐败程度与经济体制改革以及法制建设密切相关

二 腐败对我国政府公共支出规模和经济增长有着明显的负效应

三 腐败对政府公共支出结构造成一定的扭曲,进而影响经济增长

四 改善政府公共支出结构等措施对控制腐败有着不同的效应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 构建控制腐败的良好经济环境

二 构建控制腐败的良好法律环境

三 构建控制腐败的良好政治环境

四 构建控制腐败的多层次监督体系

五 构建控制腐败的良好文化环境

六 构建控制腐败的良好国际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腐败对公共支出的影响及其治理对策研究》在结构上分为八章:

第一章是引言。本章介绍了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是腐败研究的文献综述。本章梳理和回顾了经济学中腐败问题的相关研究。经济学视野中的腐败分析往往集中于三个部分的内容。一是腐败的界定。尽管众多学者和研究机构、调查机构对腐败有很多不同的界定,但大都认可“滥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定义。本书认为广义的腐败是公共权力行使者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并严重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狭义的腐败是国家权力行使者利用国家权力谋取私利并严重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二是腐败的成因。导致腐败的原因很多,可以简单地划分为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贸易限制、政府补贴(包括税收支出)、价格控制、行政部门的低工资、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等都是导致腐败产生的经济因素,此外,政治、文化、宗教、民族和性别等非经济因素也是腐败的重要根源。三是腐败的经济效应。腐败除了对经济效率存在两种效应外,对经济增长、国际贸易、资本形成、对外援助等都有着显著的影响,只是采用不同样本和分析方法时,现有研究的结论存在一些分歧。

第三章是腐败的客观测评方法。本章介绍和对比分析了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十几种腐败衡量指标,包括以GCR、ICRG、CPI等为代表的主观指标和以渎职指数等为代表的客观指标。为了避免主观指标的偏差性,本章试图建立腐败的客观衡量指标,对我国各省市自1989年以来的腐败状况进行定量描述。本章选取腐败案件数量、大案要案数量、县处级以上涉案人数、腐败案件涉案金额和“三机关一部门”涉案人数作为衡量腐败程度的5项客观指标,将人均GDP、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作为背景指标,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和神经网络方法(ANN法)建立腐败的客观衡量指标,然后以国际上最通用的CPI为参照指标,认为采用神经网络方法建立的腐败指标更科学、准确。

第四章是腐败对公共支出规模的影响。本章首先概述了我国公共支出规模逐年攀升的基本情况,然后基于第三章构建的腐败指标,通过单变量回归模型,分析了腐败对政府公共支出规模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腐败对经济增长和公共支出规模都有着明显的负效应。

第五章是腐败对公共支出结构影响的理论分析。本章在回顾巴罗(Barro,1990)和埃尔利希、雷鼎鸣(Ehrlich&Lui,1999)等经典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了一个包含腐败在内的动态增长模型,试图证明腐败对公共支出结构存在影响,即腐败程度越高,会导致经济越来越偏离最优的公共支出比率,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在这个模型中,腐败被看成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内生变量,即腐败是对投资征收的一种税收。居民可以自由选择从事生产性活动或者寻租性活动,由此将资本和投资分成生产性和实物性两种类型,当两种活动给居民带来的效用相等时,经济达到均衡,此时,腐败程度对生产性投资与实物性投资的比率以及人均GDP有着直接的影响,即腐败程度越高,生产性投资的相对比率越低,同时由于实际投资额(总投资减去腐败消耗的部分投资)的降低和投资扭曲造成的效率损失,人均GDP会相应地降低。

第六章是腐败对公共支出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本章首先概述了我国公共支出结构失衡的基本情况,然后基于第三章构建的腐败指标,研究了腐败对基本建设支出、行政管理费支出、城市维护费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费用支出、科技三项费用支出、科教文卫事业费支出、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支出和支援农村生产支出等在总支出中的比重的影响,定量衡量腐败对公共支出结构的扭曲效应。

第七章是腐败控制的实证分析。本章在回顾和分析已有的关于控制腐败的研究的基础上,将目前我国各省市控制腐败的可选择政策工具归纳为政府行为、市场化、效率工资、教育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等五个方面,再以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占全国总支出规模的比率、政府支出规模占地方GDP的比率、行政费用占财政支出的比率、科教文卫费用占财政支出的比率、非国有经济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非国有经济在总就业人口中比重、FDI占GDP的比率、进出口额占GDP的比率、公务员相对于其他工作人员的相对工资、每万人大学生人数、GDP增长率、人均可支配收入等12个指标来分别具体反映。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它们对控制腐败的效应,为控制腐败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第八章是结论与政策建议。本章总结了全书的主要结论,并根据第六章的分析,提出从构建良好的经济环境、法律环境、政治环境、监督环境文化环境和国际环境等六个方面入手,对目前日益严重的腐败现象标本兼治。

《腐败对公共支出的影响及其治理对策研究》由徐静所著。

编辑推荐

徐静所著的《腐败对公共支出的影响及其治理对策研究》通过建立腐败的客观衡量指标体系,基于我国30个省、直辖市在1989—2004年期间各种公共支出的数量、比例的数据,分析了腐败对公共支出规模、结构和效率的影响模型,得出腐败程度越高,地方政府公共支出规模和效率越低,同时越偏向于寻租性支出的结论。随后,将模型的结论转化为经济估计,为模型分析提供实证检验。接着,借助12个指标以反映政府行为、市场化、效率工资、教育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而分析它们对控制腐败的效应,据此提出控制腐败的政策建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8: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