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跟毛泽东行读天下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马列著作
作者 李魁彩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跟毛泽东行读天下》由李魁彩所著,为了再现毛泽东的祖国山河情,笔者根据有关史料,对毛泽东的游历轶事进行分析整理,编著成册,并注意将故事性、哲理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读者饭后茶余阅读,不仅能陶冶性情,增长才干,而且能强烈感受到山河壮丽、豪情犹在,有一股催人奋进的力量,振奋起爱我中华的情怀。

内容推荐

《跟毛泽东行读天下》由李魁彩所著,毛泽东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生活历程中,从韶山的农家茅舍,到北京中南海的菊香书屋,无论是前期的军旅生涯,还是后期的政务考察,都有着非常丰富而十分独特的旅游经历。

在毛泽东的浏览视野中,他始终把祖国的自然风貌、文化古迹、风土民情融为一体,在浏览中充满诗情、史思,以及对祖国的深情和对民生的关注。

《跟毛泽东行读天下》以珍贵的照片、妙趣横生的小故事、充满感情的笔法,完整展现了毛泽东行走天下荡气回肠的历程,带读者重游祖国大好河山。感受伟人情怀!

目录

昆明湖畔王气在,万寿山上彩霞飞

 ——颐和园中,毛泽东谈天说地/1

赴京赶考驻西山,香山脚下有双清

 ——双清别墅中,毛泽东掌控乾坤/7

天地日月乾坤定,祈年殿外紫气来

 ——毛泽东与民主人士畅游天坛/14

皇家龙脉大动土,为民挖出龙涎湖

 ——毛泽东与十三陵水库的特别情缘/18

权力之巅紫禁城,皇家禁苑大故宫

 ——毛泽东三进故宫,笑谈历史风云/24

坐地日行八万里,察古观今一瞬间

 ——北京古观象台上,毛泽东笑点宇宙/28

武夫当国乱春秋,革命功成苦难多

 ——袁世凯墓前,毛泽东讲述革命史/52

山海关前落幽燕,不见当年秦始皇

 ——毛泽东山海关上观沧海、评始皇/56

大浪淘沙海潮卷,北戴河中打渔船

 ——毛泽东畅游北戴河/39

白云山前战马嘶,黄河西口冬风烈

 ——战争间隙,毛泽东信步逛庙会/50

五台山上观太行,黛螺顶上一文殊

 ——五台山上,毛泽东神游天方世界/56

战死沙场万骨枯,白云悠悠雁门关

 ——雁门关下,毛泽东吊古凭今/62

西子湖畔好事多,断桥烟花人缠绵

 ——西湖柳下,毛泽东笑谈古今往事/65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何处不青山

 ——刘庄:毛泽东心中的第三个家/68

旭日东升照玉峰,神峰相对一南北

 ——西湖边上,毛泽东比较南北峰/71

神仙避暑一胜地,寰球何处两清凉

 一莫干山中,毛泽东论关公、赞绿化/75

夕照山间有蛇灵,南屏山上雷峰塔

 ——夕照山下,毛泽东话说白蛇/79

万山之祖玉皇山,玉皇顶上佛坐禅

 ——神山寺中,毛泽东抽签论神仙/85

苏白堤上岳飞墓,精忠报国满江红

 ——岳飞墓前,毛泽东敬献花圈/86

绍兴水载乌篷船,粉色莲花染东湖

 ——东湖岸边,毛泽东笑谈红楼/90

千古一线钱塘江,天上人间望海潮

 ——钱塘江畔,毛泽东笑指海潮/95

济南有泉七十二,英雄名土一百八

 ——毛泽东游历济南,了却少年夙愿/96

夫子看似能齐家,尚未治国平天下

 ——孔庙孔林中,毛泽东说孔子/112

云龙山上白云飞,九里山中隐士魂

 ——彭州城外,毛泽东登山谈点兵/120

革命尚未真成功,同志仍需再努力

 ——毛泽东拜谒南京中山陵/155

洪武大帝英姿在,留名青史逊太宗

 ——明孝陵上,毛泽东评说朱元璋/159

虎踞龙盘金陵水,紫金山上天文台

 ——天文台上,毛泽东观太阳黑子/145

龟蛇两山相对出,武汉东湖藏蛟龙

 ——毛泽东慧眼识东湖/146

神泼墨绘岳麓山,缕缕书香万年长

 ——毛泽东三十年后重上岳麓山/155

少年同学主沉浮,橘子洲头万户侯

 ——湘江水畔,毛泽东几度畅游/162

煎炸烹煮是人间,酸甜苦辣火宫殿

 ——毛泽东闲游火宫殿,趣品小吃/168

古乐萦绕韶山冲,卧虎坪上滴水洞

 ——毛泽东情系韶山,数度回故乡/171

香炉日照依旧在,但愿识得真面目

 ——庐山雾霾中,毛泽东掌控中国风云/171

善男拜水都江堰,信女问道青城山

 ——都江堰上,毛泽东畅谈控沙治水/178

皇叔托孤有真意,巴蜀古都白帝城

 ——毛泽东游三峡,幢憬建大坝/194

作诗写史杜公甫,清贫寒士一草堂

 ——杜甫草堂,毛泽东评谈杜甫/200

苍龙游戏邕江水,南国天堂小南京

 ——邕江水岸,毛泽东思今怀古/204

试读章节

1949年3月25日凌晨,毛泽东怀着兴奋的心情,乘火车来到了北京。列车到达清华园站后,毛泽东、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在晨曦朦胧中改乘吉普车,驶往颐和园。

毛泽东极为关注颐和园的安危。辽沈战役胜利后,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受命分两路挥师入关,会同华北军区的主力,出其不意地对张家口、北平、天津形成了包围态势。其中的一支快速部队,在北平西部重镇南口稍加休整后,立即向颐和园逼近。这支快速部队的特殊使命,就是要在解放军对北平发起总攻击之前,把东方文化明珠颐和园完全控制在自己手里,不使其遭到丝毫损伤。

当时,驻守在颐和园的国民党军,有两个步兵营和一个炮兵营。他们占据着万寿山制高点,架起了大炮,挖好了战壕。知春亭、佛香阁、丁香院,就连昆明湖畔的石舫,都变成了军营,眼看颐和园就要变成战场。就在双方准备激战之时,传来毛泽东的命令:“要留下这一片安全的绿洲。”中央军委的电报具体指示解放军,不能在故宫、颐和园的宫殿前拴战马,也不能让枪弹擦破墙皮。接到毛泽东的指示后,平津前线司令部紧急命令这支先遣部队停止攻击颐和园,改攻颐和园西北的红山口。攻下红山口后,颐和园的敌人迅速逃跑了,解放军完好地保护了这座皇家园林。颐和园成了人民解放军华北前线指挥部的所在地。如今,又成了中共中央进军北平的第一站,也是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进北平后的第一个歇脚点。

当毛泽东一行抵达颐和园时,这里已经不见人影。原来,因为北平刚解放,潜伏下来的国民党特务很多,破坏、暗杀活动猖狂,不能不严加防范,所以,游人全被社会部部长李克农派人清理出去了。

当然,李克农等人从安全角度考虑,应该说是正确的。但是,这一措施却犯了毛泽东的“忌”。按往常的习惯,毛泽东和中央其他领导,每到一个新的地方,总要找一些群众拉拉家常,很多的社会情况就在这“家长里短”中弄清楚了。这回可好啦,进了北平后,连群众的人影都不见了。人全赶走后,要水没水,要饭没饭,下午还要去西苑机场举行入城式呢。毛泽东不禁发了脾气:“你们搞什么名堂?先来的人都干什么吃去了?”  社会部的同志忙解释,把人清理出去是为了安全。

毛泽东大声说:“你蠢么!你把水全排干了,你那个鱼还讲什么安全?你安安全全干死在那里,饿死在那里吧!”

这时,在一旁的朱德以和缓的口气开导社会部的工作人员:“我说同志啊,安全警卫很重要,但是我们不能不相信群众啊,把一切人都看成有问题,那不是成了‘八公山上,草木皆兵’了吗?”

最后,还是随行人员灵机一动,跑到颐和园外面的饭馆,买来米饭和三菜一汤,解决了中央领导人到北平后的第一顿饭。

毛泽东打电话要颐和园负责人柳林溪到景福阁谈话,详细询问颐和园的情况。

万寿山东部山顶的景福阁,乾隆时为菊花形的昙花阁,慈禧重修时,改建为景福阁。景福阁南向,前后各五间,有曲廊相通,四周曲廊满缀宫灯,远看如列星。凭栏四望,全山景色映入眼底。慈禧喜欢这个地方,每年七月初七在此祭牛郎织女,八月中秋在此赏月,九月重阳节在此登高,吃福、禄、寿、喜。盛夏伏暑季节,慈禧常在这里和后妃、宫女们押宝、推牌九,名叫“过阴天儿”。“过阴天儿”用膳时,由膳食房到景福阁,沿途排列许多太监,接连传递饭菜。按照规定,参加传膳的太监只能穿袍褂,不准用雨具,遇到狂风暴雨,就被雨打得如落汤鸡。1948年,人民解放军包围北平城时,曾在景福阁里举行和平解放北平城的谈判。

在景福阁的东北方有一所坐北向南的小住宅,这便是益寿堂。街门为垂花门,门内有益寿堂五间,东、西配殿各三间。四周围以砖墙,满墙雕刻花纹和博古文玩图案。

P2-3

序言

中华大地,胜景如林,山河壮丽。古往今来,不知引发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激情和豪兴。

毛泽东出生在风景如画的韶山冲,自幼对青山碧水充满了深厚的感情,对游历有着罕见的兴趣。他十分赞赏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治学经验,尤其向往司马迁周游天下名山大川以开阔胸襟的壮举。

毛泽东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生活历程中,从韶山的农家茅舍,到北京中南海的菊香书屋,无论是前期的军旅生涯,还是后期的政务考察,都有着非常丰富而独特的游历经历。

青年时代,他“石头当枕,蓝天为帐,月亮为灯”,徒步环游湖南五个县,没有花一个铜板游览了沿途的名胜古迹;成年后,他游览颐和园,散步香山,漫游西湖、东湖,海宁观潮,趵突泉边传笑声,滴水洞里寻乡土情;他登井冈山,踏庐山,三上北高峰;他寻访孔墓孔庙,参观古刹,拜访方丈;他畅游湘江,击浪北戴河,多次横渡长江;他天坛留影,徐州怀古,明孝陵前论是非;他祭岳坟,游袁茔,览十三陵,凭吊中山陵;他参观古天文台,察看都江堰,踏春杜甫草堂……他的足迹遍布祖国的青山碧水,他的游览轶事传遍大江南北。

在毛泽东的游览视野中,始终把祖国的自然、历史、民情、文化、贤人融为一体。一草一木地寻看,一山一城地登临,一溪一河地停留,都使他坠入思接千载、精骛八极、浮想联翩的情境之中。人间世情不断地撞击着他的心扉,逝去的英雄贤哲一个个向他走来,开始默契的对话。

游览既“养气”又“益气”,提高了审美主体的性情才气。毛泽东曾经说过:“过去我们打游击,是旅行家,旅行了几十年”,号召建设时期的干部“还要当旅行家”,搞好调查研究。他强调:“必须努力作实际调查,才能洗刷唯心精神。”把游览从单纯的游山逛水,提到调查研究洗刷唯心主义的高度上。

毛泽东总是在游览中经营着他的“诗词余事”,在做“江海客”的同时,产生许多令人赞叹的诗词作品,记录下祖国山川物象,把游情和诗意有机地融合到一起,再现祖国大好河山的雄伟绮丽。而旅行和创作所表现的山河深情、诗人气质,又从一个侧面展露出他伟人的博大胸襟、崇高感情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他在游历中产生的作品《七律·登庐山》、《浪淘沙·北戴河》、《水调歌头-游泳》等,都充分显示出革命家睥睨往古的气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高昂的革命意志与浩大的山川景象相互交映,使他的山水诗词“独有豪情,天际悬日月,风雷激四海”。

毛泽东在游历中对每个名胜古迹都是反复观察。他对名胜古迹极富感情,有些古迹不止一次去游览,所过之地不是简单地浏览一下,观光而已,而是联系到古迹的历史渊源和具有现实意义的典故,反复加深印象和提炼精华,做到古为今用。

毛泽东在游历中始终不忘劳动人民的疾苦。他在游历中除了观赏祖国的青山碧水,体悟中国古老的优秀文化外,时刻不忘劳动人民的疾苦。对于关系人民利益的荒山的绿化、水利的建设、农田的耕种、人民生活的改善、文物古迹的修缮保护和开发利用等,无不细心观察,提出建议,造福于民。他在游历中,无论多么累,从来不骑马,不坐滑竿。他认为坐滑竿就是骑在人民头上,人家汗流浃背,自己安静悠闲地欣赏风景是不人道的,良心上是说不过去的。所以,总是一根竹拐棍伴随他整个游程。

为了再现毛泽东的祖国山河情,笔者根据有关史料,对毛泽东的游历轶事进行分析整理,编著成册,并注意将故事性、哲理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读者饭后茶余阅读,不仅能陶冶性情,增长才干,而且能强烈感受到山河壮丽、豪情犹在,有一股催人奋进的力量,振奋起爱我中华的情怀。在诸多同志的支持下,该书正式出版,将和读者见面!

应该说明的是:河北省南宫市委组织部的石景同志,为本书的成稿做了大量工作,并参与部分内容的写作。由于种种原因,封面上没有著出石景同志的名字,在此表示歉意,并对石景同志的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同时,感谢毛泽东的摄影师吕厚民先生为全书提供了珍贵的历史图片,感谢为本书提供风景图片的庐山、莫干山、雁门关等景区管理局的大力支持。

作者

2012年7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2: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