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因为韶乐而得名,美籍华裔作家韩素音称之为音乐之山;毛泽东就降生在这个地方,他带领一家人,带领整个毛氏家族的人们,带领各姓氏的人们,走出韶山,汇合到民族解放的大潮之中,如此的壮怀激烈,如此的热血沸腾,人民共和国在他们悲壮的呐喊声中,如火中凤凰般诞生!
龙剑宇编著的《韶山毛家英雄谱》所要呈现给读者的,就是对这个地方——韶山的理解,对这个家庭——韶山毛家的理解。
近代的韶山经历着时势的大动荡,从韶山冲毛家走出来的一群英雄好汉,要彻底改变这个地方的人文史,中国历史的画卷也因他们而全新地打开。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韶山毛家英雄谱 |
分类 | |
作者 | 龙剑宇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韶山因为韶乐而得名,美籍华裔作家韩素音称之为音乐之山;毛泽东就降生在这个地方,他带领一家人,带领整个毛氏家族的人们,带领各姓氏的人们,走出韶山,汇合到民族解放的大潮之中,如此的壮怀激烈,如此的热血沸腾,人民共和国在他们悲壮的呐喊声中,如火中凤凰般诞生! 龙剑宇编著的《韶山毛家英雄谱》所要呈现给读者的,就是对这个地方——韶山的理解,对这个家庭——韶山毛家的理解。 近代的韶山经历着时势的大动荡,从韶山冲毛家走出来的一群英雄好汉,要彻底改变这个地方的人文史,中国历史的画卷也因他们而全新地打开。 内容推荐 龙剑宇编著的《韶山毛家英雄谱》是201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献礼之作,共有22章,以纪实笔法,依据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比较生动、具体地记述了毛泽东的家世及其早期革命经历,以及他的弟弟毛泽民和毛泽覃、妻子杨开慧、妹妹毛泽健、侄儿毛楚雄、长子毛岸英,这六位亲人在毛泽东的教育下,走上革命道路,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民族的复兴事业,顽强进取,辛劳工作,浴血奋战,英勇牺牲的事迹,还有他们的婚恋和人生历程,讴歌了他们勇于牺牲、奋斗、奉献的伟大人格和精神。 《韶山毛家英雄谱》是关于毛泽东家世的权威专著。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上屋场一家人 第二章 母亲的牵挂 第三章 舍不得这个家 第四章 北去的湘江 第五章 醒来吧,韶山 第六章 珠江口的涛声 第七章 黄鹤知何去 第八章 1927年的秋月与丹桂 第九章 衡山青,湘水长 第十章 杨开慧之死 第十一章 上海的流浪者 第十二章 把福泽留在闽、赣 第十三章 失群的大雁 第十四章 马萧萧,风阵阵 第十五章 陕北的雪 第十六章 遥望北国 第十七章 莫斯科的拥抱 第十八章 永远的毛泽民 第十九章 延安的召唤 第二十章 走进北京城的一家人 第二十一章 故乡,故乡 第二十二章 黄海、半岛惊叹 尾声 附记 后记 试读章节 毛泽东与杨开慧租住在清水塘的民房。 清水塘在长沙城小吴门外,是一栋青砖平房。这个地方住的多为菜农,非常僻静。满眼碧绿的菜地间有两口水塘,上塘水浊,下塘水清,故名。毛泽东与杨开慧倚下塘而居,门牌是22号。 秋凉的日子,在长沙城外协操坪旁边的公共坟场里,有几个人在散步。他们一时沉默地站在坟堆子和墓碑中间,一时在坟墓中间的小路上走动,彼此热烈地谈论着。在高高身材、背略有点躬的毛泽东旁边,走着宽肩膀、矮矮身材、一口黑胡子的何叔衡,还有彭平之、陈子博、易礼容,这5个人正在讨论组织湖南共产党支部的问题。 1921年10月10日是中华民国成立的第10个年头,毛泽东选择这个特殊的日子,作为湖南共产党支部的成立之日。他任支部书记,支部办公地点就设在清水塘。 毛泽东把越来越多的精力投入到社会事务中,而不是为家庭生计奔波。当然,事实上,在长沙,以他为中心形成了一个新家,家庭成员包括他的妻子、两个弟弟、一个弟媳、一个堂妹,而这些成员也都在围绕着他的事业运转。 两进三开间的小板房——清水塘又迎来了秋天。青菜有的黄了,有的绿了。瓜果的收成一律地到了最后。只有红薯的叶还是那么深重,在浓密的叶下已有红皮或白皮的肥硕的果。农人在翻土,准备栽下冬天的应时蔬菜,诸如大蒜、白菜、萝卜之类。毛泽覃在地里拾掇丝瓜藤,摘下一些秋丝瓜,放成一小堆。毛泽建在种大蒜,一边把农人翻出来的蚯蚓装入瓶里。 毛泽覃、毛泽建,正当好玩耍的年龄。大哥毛泽东不时给他们一些压力,让他们多学些知识,但更多的是给他们自由的空间,对革命的道理,也只是慢慢地讲一些,毕竟毛泽覃、毛泽建都还只有16岁。 毛泽覃扛着钓竿来到塘边,毛泽建蹲在旁边观看垂钓。毛泽东从外面回来,也悄悄立在小弟身后。毛泽覃钓起一尾鲤鱼,高兴得欢叫起来。毛泽东说:“弟弟的钓鱼手艺不错!”毛泽覃红了脸,忙说:“哥哥,今天是星期天,就玩一下。”毛泽东宽容地说:“会工作的人就会休息,玩一下不要紧。” 这时,杨开慧慌张地从屋里走出来,对毛泽覃喊:“满弟,快过来!”毛泽覃放下钓竿,跑过去问:“嫂嫂,什么事?”毛泽东也快步跟过去,问:“开慧,发生了什么事?”杨开慧把毛泽覃拉到屋内,着急而低声地问:“泽覃,你看见我枕头底下那个箱子没有?”毛泽覃故作无事:“没有啊!”毛泽东无声地观察着毛泽覃。杨开慧自语:“到哪里去了呢?到哪里去了呢?” 杨开慧的妈妈向振熙也急了,娘儿俩翻遍屋内外,到处找寻。毛泽覃却憋不住要笑。毛泽东严肃地对他说:“泽覃,一定是你拿了!快拿出来!里面有很重要的东西!”毛泽覃顽皮地笑:“每次看见嫂嫂藏来藏去,我就晓得是重要东西。是么子重要东西?哥哥你告诉我!”毛泽东生气地打了弟弟一下,厉声地说:“快拿出来!”毛泽覃赌气地说:“好!大哥,你从来没有打过我,你今天真的打了我!拿出来就拿出来!” 他飞快地跑进向振熙的卧室,爬到床下,拖出首饰箱推给大哥,赌气地说:“给你!”毛泽覃欲走,毛泽东虎着脸:“你跟我来!”毛泽覃有些不服气地立在大哥面前。毛泽东语气稍缓:“你坐!”毛泽覃坐了。毛泽东语重心长地说:“哥哥刚才不该打你。泽覃你今年多大了?”毛泽覃说:“早几天刚满16岁,你连我的生日都不记得哕!” 毛泽东拍拍脑壳,说:“真的,忘记了!对你不住,是9月23日吧?”毛泽覃说:“不对,是阳历9月25日。”毛泽东说:“哥哥虽然不记得你的生日,但你说哥哥关不关心你?”毛泽覃说:“嫂嫂比你更关心我,她还送了我生日礼物。”毛泽东笑了:“她送的不就是我送的吗?”泽覃说:“那不—样。”毛泽东说:“好,好,不一样。” 毛泽东又严肃地说:“你晓得你藏起来的箱子是什么重要东西吗?”毛泽覃没好气地:“是金银珠宝。”毛泽东说:“不是金银珠宝,但比金银珠宝贵重得多!”毛泽东又小声地说:“那里面有革命组织的情况,事关人命,要是被坏人弄走,许多人就要被杀头!”毛泽覃有些惊异。毛泽东又说:“你现在是青年团员,将来还要加入共产党,在入党以前就要好好懂得党的纪律,特别要晓得保守党的秘密。哥哥和你嫂嫂都在从事很危险的事业,你现在要做的是保守好这个秘密。等你完成学业,我们三兄弟一起来做可以救我们国家的大事。” 毛泽覃瞪着大大的眼睛,懂事地点点头:“大哥,我错了。”毛泽东说:“知错就改,好!你钓鱼去吧!”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头一年,毛泽东把湖南的党务工作秘密地做了起来。1921年12月中旬,毛泽东在开中共一大时结识的共产国际代表、荷兰人马林,由张太雷陪同去桂林会晤孙中山时途经长沙。毛泽东接待了马林,彼此长谈。毛泽东把湖南工人运动的领袖黄爱、庞人铨介绍给马林,马林花了一个晚上给两人和一些中国工人讲解阶级斗争,介绍俄国革命的情况。 12月25日,毛泽东通过湖南劳工会、湖南学联,又发起一次大规模示威游行,参加的工人、学生、市民达1万多人。这成为除上海外,全国各地反对日、美、英、法召开的损害中国主权的太平洋会议的最猛烈的运动,也是毛泽东首次领导工人运动。 长沙街头,冬日,明清时代留下的铺面、麻石的狭小街道,显得非常老旧。历经战火的城墙,仍然圈护着这座从汉代起就相当出名的古城。政治的潮在涌动,各人民团体在集会。正中横幅上写着标语:“庆祝十月革命胜利四周年”。 毛泽东与何叔衡、易礼容、夏明翰等人立在主席台当中。毛泽民、毛泽覃、毛泽建都在人群中。 会场陡地竖起一面红旗。 群情激动。 传单突然散向空中,人们争相传阅。 集会的人群开始形成流动的队伍,毛泽民、毛泽覃、毛泽建等人走在游行队伍中。他们跟着人群一起喊着口号: 集会自由! 结社自由! 言论自由! 出版自由! …… 警察吹着哨子冲过来,人群与警察发生冲突。 入夜,毛泽民带毛泽覃、毛泽建回到清水塘。毛泽覃、毛泽建显得特别兴奋。向振熙迎上来,问:“街上闹事了?”毛泽覃说:“好热闹!过瘾过瘾!”杨开慧怀着孕,她心里担心着丈夫。她肚子里的孩子不时地踢着脚,似乎也在盼望父亲回来。杨开慧问毛泽覃:“你大哥呢?还没回来?”毛泽建说:“大哥先在台子上,后来游行,我们就找不到他了。”王淑兰腆着大肚子出来,忧心忡忡地问:“听说警察冲了会场?没有出大事吧?”毛泽覃说:“有几个人跟警察打起来了,但没有大事。”杨开慧往外面望着,自语:“刚才到船山学社也没看到他……”向振熙安慰女儿:“开慧,泽东福大命大,不会有事。” 夜渐深,向振熙、杨开慧、毛泽民、王淑兰、毛泽覃、毛泽建都还围坐在堂屋里,他们谁也不愿意先去睡,大家都在等毛泽东回来。杨开慧不时地望着外面墨黑的天,她忍不住走到门口。毛泽覃说:“菜都凉了,大哥还不回来。” 终于,听到外面木板门响。杨开慧、毛泽建急步出去。向振熙赶紧把菜端到厨房去热。毛泽民也立起来。毛泽东风尘仆仆地推门而入。杨开慧急切地过去抓住丈夫的手,眼睛里有泪花在转圈:“你回来啦!” 毛泽东有些疲倦地说:“回来了!”毛泽建上下打量着大哥。毛泽东笑了:“怎么?不认得我啊!”王淑兰与向振熙端着热菜出来。 向振熙说:“泽建是看你身上缺什么没有。大家都担心得不得了。快吃饭呗。” 毛泽东坐下来,深深地吸一口饭菜的香味,说:“谢谢妈妈做咯样好的饭菜。”毛泽覃早就饿了,迫不及待地吃起来。毛泽东也吃得津津有味,他说:“对不住大家,让你们担惊受怕!”向振熙说:“我相信女婿福大命大。”毛泽覃说:“我大哥在台子上一站,威风八面,没人奈何得他。”毛泽民说:“哥哥小心点为好。” 杨开慧看着丈夫吃饭,眼里带着温柔。毛泽东说:“要做一番事业,会要吃一些苦头。我毛泽东不怕死!砍了头,碗大的疤只有一个!大家也要有这个思想准备。以后,我在家的时间会更少一些。泽民还要参与更多的事。泽覃、泽建先把书读好。家里就拜托妈妈和淑兰。淑兰怀了毛毛,不要太累。”向振熙说:“家里你就放心吧。” 1921年年底,毛泽民迎来他政治生命的崭新时刻。在清水塘他哥哥、嫂嫂的住处,中共湘区委员会所在地,党旗下,何叔衡主持了他和毛福轩的入党宣誓仪式。从此,毛泽民成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毛福轩是韶山人,毛泽东的本家,震公一房的。他们既共大祠堂,也共小祠堂,只是辈分比毛泽东、毛泽民大两辈,属“思”字辈,派名“恩灏”。 宣誓毕,毛泽东与毛泽民、毛福轩握手,微笑着说:“祝贺你们成为我们党的一员。” 毛泽民与毛福轩紧紧地握着毛泽东的手,他们深知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他们觉得他们的心头有了一根支柱——人生的支柱、奋斗的支柱,也有了一股巨大的力量。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将献身于他们所信仰的主义。他们原本可以在韶山冲,毛震公在400多年前开拓的一片世外桃源——韶山冲,过上一辈子安稳平静的生活,为小家、为儿女奔波,或者富起来,或者仍然贫困,却大略可以预见到安全;但他们由毛泽东引着走上了一条不平凡的路,一条不是为个人或小家劳累奔波的路,一条充满荆棘、坎坷甚至于有着生命危险的路,他们对此着迷且义无反顾。 湖南自修大学是毛泽东发动革命运动的大本营,清水塘则成为他忙碌之后歇息和晚间工作的地方。 王淑兰产期临近,不能再在船山学社与清水塘之间走动,她就与毛泽民干脆住到船山学社。毛泽民操持着学社的日常事务,发挥着父亲传授给他的持家特长。 1922年春天,也就是毛泽民与王淑兰到长沙后的第二年,他们有了一个女儿毛远志。这让他们感到莫大的欣慰。他们在韶山曾经有过一个男孩子,取名毛远益,养到6岁上,得急性肝炎夭折。孩子死的那年也正是孩子的祖母文氏去世的同年,可谓祸不单行。远益是上屋场得到的第一个“远”字辈孩子,毛顺生的长孙。这两桩祸对毛顺生的打击可想而知,也正是他的身体仅仅在几个月内就垮下来的原因。 现在,毛泽民与王淑兰又有了孩子,仍旧还是毛顺生的长孙,只是顺生公看不到这个孩子了,但毛泽民觉得父亲在天有灵一定会感到高兴的。学社里间不时传出新生命的啼哭声,世上唯有婴儿的啼哭给人振奋和欣喜,因为在这阵阵毫不掩饰的响亮啼哭中蕴藏着父辈、祖辈们无穷的希望,延续着一个家族的未来,负载着许多族人的憧憬。 毛泽东与杨开慧的孩子还没有出生,毛泽民与王淑兰的这个孩子无疑地也给他俩带来了报春花似的喜悦,船山学社这座有些老旧的房子也注入了新的气象。 王淑兰头包着毛巾半躺在床上,向振熙抱着婴儿。杨开慧端来一碗热汤,说:“淑兰,来,喝点鸡汤补补身体。” 毛泽民却没有太多的时间体味重做父亲的喜悦。在自修大学庶务室,他在算账。哥哥毛泽东走进来,问:“生了?”毛泽民平静地说:“生了。是个妹子。”毛泽东说:“妹子要得。娘当年就只想要一个妹子。恭喜你!你要抽点时间出来照顾她们娘两个。”毛泽民说:“哪里有太多的时间?只好劳亲家娘与嫂嫂了。”毛泽东说:“那也是。我刚从衡阳回来,马上又要到安源去。安源那里的工人运动正在发动,我去过几次。等你的细伢子大些,你也去安源工作。” P124-129 序言 韶山冲,田畔山边,错落着老旧的茅草屋。黄昏降临,缕缕炊烟从屋顶的缝隙间逸出来,先是一团团冒出,然后慢慢地散开,与漂浮在松树间的水雾和在一起,又与天上的游云融到一块儿,竟有些分不清天上与人间了。 南边的天地相接处,一座尖峰突然高耸,刺破雾霭;尖峰下面,一道小溪从森林、云雾间迤逦奔流而出,到了山谷才显得从容和舒缓,于是慢慢地在那起伏的稻田里徜徉,几道湾几道拐,行十几里,终于奔腾而出,挣脱群山的环抱,一头奔向东方去了。 韶山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在湘水以西30多公里处,距湘潭县城约40公里,距省城长沙100公里。史载:“韶山,(湘乡)县南四十里,西有三峰,其山绵亘百余里,湘潭、湘乡、宁乡诸山皆其麓也。”“相传昔有大舜南巡,奏韶乐九成,凤凰来仪。有凤音亭、凤音桥遗址。” 清光绪年间编的《湘潭县志》载: 西北山之首日韶山。西界湘乡,东为书堂山。云湖水出焉。东南流七十 里入于涟。其中多竹、兰、石炭。旧云:韶氏三女山居学道,凤衔天书至而 仙去。山上有凤音亭,其阴有东台、桃花洞。 有诗描绘: 女郎遗迹寄山隈,灵凤亲传王札催。 彩翮已随仙驭去,危亭今向绀园开。 天长望阔云踪远,林密清荫竹影筛。 坐览行吟难尽兴,日斜归去首频回。 又有诗云: 昭潭城西六十里,古有云湖翠微里。 逶迤南斡之东安,四十八面龙山起。 涟江邵水老龙涎,玉箫金管望中畴。 韶姑一服两悠悠,长青对出湖中比。 龙马狮象刺分明,南北相望仿佛似。 天门自合碧湖关,丈八冰身三寸底。 湖水之源地中出,百泉各吐相为一。 春涨秋瀑下涟湘,酌不竭兮注不溢。 天膏地醴自油油,不食五湖人间濡。 远谢江海独自闲,别锁水陆桃源室。 三山半水两分田,一乡耕六渔樵七。 蒲丰五月葛衣新,白饭鳞餐香铋铋。 青黄你接我利收,载米征渔无刀笔。 近代的韶山经历着时势的大动荡,从韶山冲毛家走出来的一群英雄好汉,要彻底改变这个地方的人文史,中国历史的画卷也因他们而全新地打开。 清王朝爱新觉罗·载派统治时期的光绪十九年(1893年)农历十一月十九,即公元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生在韶山冲;3年后,即1896年4月3日,他的大弟弟毛泽民出生;再过9年,1905年9月25日,他的小弟弟毛泽覃也诞生在同一个地方。 他们的诞生地就在韶水南岸的土地冲上屋场。 后记 我含着热泪写完本书的最后一个字——我以前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感觉。就算是过了许久,我再度修改这些文字的时候,仍然要流泪,不是因为我的文字有多么优美,而是我所讴歌的人、事,首先让我感动,一次次地感动。 湖湘文化与其说是一种文化,不如说是一种精神。从屈子的孤愤到贾谊的深愁,从朱熹、张栻这些外来学者的讲学,到湖湘本土的思想家王夫之、曾国藩的出世,忠勇、血性,始终是其灵魂。自然,从哲学的角度理解,“实事求是”、“经世治用”、“师夷长技以制夷”,是与此交织在一起的,或者说,湖湘文化与精神本是融合在一起的,就像湘江与洞庭的交汇、融合;其实,湖湘文化与精神,还有第三条线,那就是“中通外直”、“出淤泥而不染”的节操与品格。 我极想对湖湘文化与精神进行解读,然而,我入笔之处在韶山! 远古,这里是苗蛮之地,“蛮”风甚重,至今犹存,所谓“蛮”者,不怕死,敢说敢干,敢于献身之谓也,湖南人所谓“霸得蛮”、“舍得死”;这儿也留存着屈原在《楚辞》的许多篇章里所描绘过的浓烈的楚风,从语言习惯到地方风尚;然而,这个地方的文化与精神最内核、最本质的却是大舜南巡时留下的至善至美的理想主义,如果没有这一点,蛮风也好,忠勇也好,血性也好,都只能走向歧途。 韶山因为韶乐而得名,美籍华裔作家韩素音称之为音乐之山;毛泽东就降生在这个地方,他带领一家人,带领整个毛氏家族的人们,带领各姓氏的人们,走出韶山,汇合到民族解放的大潮之中,如此的壮怀激烈,如此的热血沸腾,人民共和国在他们悲壮的呐喊声中,如火中凤凰般诞生! 我所要呈现给读者的,就是我对这个地方——韶山的理解,对这个家庭——韶山毛家的理解。 本书的写成得益于许多人的帮助,我的家人,我的同事、朋友;它的出版,则要感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人民出版社的诸位领导和编辑等同志,是他们的支持、帮助,使这本书得以付梓。 龙剑宇 2011年4月于湖南韶山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