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好孩子”会出问题
日本过去有这样一句名言,“要想教育孩子,五分靠教诲,两分靠批评,三分靠表扬”。就是说养育孩子,要在“表扬”和“批评”之间,掌握好适度的平衡。
错误地理解了表扬和批评的爸爸妈妈们可不占少数。很多爸爸妈妈都认为,不管是什么情况,只要表扬孩子,就一定能养出好孩子。过度地批评、训斥孩子必然会出问题。然而,过度表扬孩子也一样会出问题。有一个词叫作“捧杀”,就像这个词所说的一样,过度的夸奖往往会毁了孩子。
爸爸妈妈表扬了孩子之后,孩子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我想,最先要考虑到的一种可能性是,孩子想要再次得到爸爸妈妈的表扬,于是就竭尽所能地模仿大人的做法。这种情况下,表扬对孩子来说,就成了一种成长的促进剂。在这种意义上,表扬能够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促进。不过,如果太过了的话,孩子就会努力想让自己符合成年人的希望,不断地做超过自己能力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从表面上看起来,孩子更快速地成长了,似乎能够顺利地成为爸爸妈妈期待中的好孩子,所以爸爸妈妈们也很欢迎这种情况的出现。然而我却希望大家能等一等。因为像这样,孩子一直都在逞强,其实对孩子的成长并不太好。
因为小孩子原本就是要花时间去成长的。花上很长的一段时间,积累各种各样的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渐渐找出自己要走的路。这种成长的历程绝对不是安乐祥和的。然而,如果过度地表扬孩子,这种漫长的历程就会被缩短。就像是刚刚开始起跑,一下子就冲到了终点的感觉。
小孩子在长大成人之前的这段时间里,应该要受各种伤,经历各种失败,摔很多次跤,经过这个过程,他们才能够以自己的方式,构建出属于自己的人生观和自己的见解。如果把这种过程省略掉的话,孩子就会陷入人生经验不足的状态。这样的孩子对于某些事情可以顺利地解决,可是一旦事情发生了一些小的变化,或是有与以前不一样的状况发生,他们就一下子变得束手无策。换言之,他们欠缺了生存所需要的应对能力。
除此之外,过度表扬孩子,虽然不至于让他们成为那种没有实战经验、单凭听来的传闻自以为多知多懂的人,但是往往会把孩子塑造为少年老成的小大人。就像是练习游泳,在寒冬所进行的锻炼,到了夏天才会出成果。如果永远都只有春天,植物也无法开出美丽的花朵。不论是植物还是人类,想要健全地成长,都必须经历既有顶峰又有低谷的过程。
如果缩短了这个过程,一下子就让孩子到达终点,那么,即便是外表看起来长成了优秀的成年人,可他们在本质上还是个孩子。说到底,养孩子并不是种蔬菜,不能够催熟。
那些做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的孩子,基本上都会在某一天,突然对自己假装成熟的这种生活方式感到矛盾,继而想要放弃成长。因为,他们已经没有气力再装成熟了。此时,他们的内心世界往往会以在家里实施暴力、不愿外出接触社会等行为表现出来。
P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