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范围
1.2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2.1 主要概念的辨析与说明
1.2.2 系统分析
1.2.3 实证分析
1.2.4 案例分析
1.2.5 数理模型分析方法
1.3 文献回顾与研究进展
1.4 本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2 企业跨行业转型的理论解释
2.1 企业跨行业转型与企业战略
2.1.1 企业发展与跨行业转型
2.1.2 企业战略与跨行业转型
2.1.3 企业跨行业转型的相关研究
2.2 企业跨行业转型的概念与特征
2.2.1 企业跨行业转型的概念
2.2.2 企业跨行业转型的基本特征
2.2.3 跨行业转型、多元化、战略转移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3 跨行业转型决策的内容分析
2.3.1 跨行业转型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分析
2.3.2 跨行业转型业务间的关联分析
2.3.3 跨行业转型决策的内容分析
2.4 小结
3 跨行业转型的方式与判别标准
3.1 跨行业转型动因分析
3.1.1 获取产业放开初期的高额利润
3.1.2 新兴产业的盈利与发展机会
3.1.3 原产业进入衰退阶段导致企业发展空间减少
3.2 上市公司跨行业转型方式分析
3.2.1 按转型的时机划分
3.2.2 按转型的路径划分
3.3 跨行业转型的判别
3.3.1 企业跨行业转型的行为标志分析
3.3.2 企业转型的判别标准
3.4 上市公司跨行业转型方式与判别标准的案例分析
3.4.1 转型过程
3.4.2 行业和产品分析
3.4.3 企业优势和劣势分析
3.4.4 企业转型类型分析
3.4.5 红太阳跨行业成功转型的原因
3.5 小结
4 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行业综合评价分析
4.1 企业绩效理论
4.1.1 企业绩效差异根源外生论
4.1.2 企业绩效差异根源内生论
4.2 评价企业绩效的指标选择
4.2.1 我国现行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
4.2.2 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的内容与指标选择
4.2.3 所选指标间的关系
4.3 模型与方法
4.3.1 上市公司产业及大类行业的分类
4.3.2 样本选择与数据处理
4.3.3 正交因子模型
4.3.4 参数的估计及统计意义
4.4 上市公司绩效行业综合对比实证研究
4.4.1 确定公共因子和载荷矩阵
4.4.2 上市公司各行业的主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
4.5 小结
4.5.1 上市公司产业(行业)绩效的主要特征
4.5.2 对实证结果的初步分析
5 上市公司绩效的产业效应影响实证分析
5.1 产业效应与跨行业转型
5.1.1 产业效应、企业绩效与跨行业转型
5.1.2 产业效应与产业的市场结构
5.2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5.2.1 指标选择
5.2.2 行业分类
5.2.3 研究方法
5.2.4 样本选择与数据处理
5.3 上市公司绩效产业效应影响实证分析
5.3.1 13门类上市公司产业效应影响实证分析
5.3.2 制造业产业效应影响实证分析
5.4 小结
5.4.1 上市公司产业效应的基本特征
5.4.2 结论分析
6上市公司跨行业转型效果实证分析——以房地产业为例
6.1 房地产市场及我国的房地产业现状
6.1.1 房地产市场的特点
6.1.2 我国房地产业现状
6.2 上市公司转型房地产业分析
6.2.1 房地产业的上市公司情况
6.2.2 转型方式选择
6.3 跨行业转型效果比较分析
6.3.1 转型进入房地产业公司与原房地产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比较
6.3.2 转型房地产业上市公司与原产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比较分析
6.3.3 选择不同转型方式公司的经营业绩比较分析
6.4 小结
7 上市公司跨行业转型风险分析与评价
7.1 上市公司跨行业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7.1.1 转型时产业选择被证券市场热点左右
7.1.2 转型时机与转型切入点选择不当
7.1.3 将企业转型等同于追求多元化
7.1.4 企业转型虚张声势
7.1.5 企业转型缺乏有力的人才、资金、核心能力及主营产业
7.1.6 资源冲突和管理跨度加大增加了管理的不适应性
7.1.7 转型后竞争地位难以长期维持,竞争优势受到削弱
7.2 上市公司跨行业转型风险分析
7.2.1 企业的外部环境分析
7.2.2 企业转型风险形成分析
7.3 企业跨行业转型风险综合评价
7.3.1 跨行业转型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7.3.2 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分析
7.3.3 风险事件产生后果的概率分析
7.4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跨行业转型:经济转型背景下的合理选择
8.2 转型背景下的企业成长战略
8.3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跨行业转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