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绘画史历来存在着行戾之间的分野,到了明代以董其昌为代表的文人画家所提出的“南北宗论”更是将这种区分推向极致,文人画家与职业画家各有自己的艺术标准与追求,然而千余年来能够令二者共同仰慕追摩的则非东晋大画家顾恺之莫属。
顾皑之(348年--409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出身于一个仕宦家庭。史书中关于顾恺之的记载颇为丰富,多关于他超然的言行和非凡的才情。顾恺之以才绝、痴绝、画绝被时人称为“三绝”,他的各种事迹在历代画论、传记、笔记小说等文本中被反复描述甚至演绎,此处不再赘述。相比于六朝时期一些以狂狷著称的名士,顾恺之并无惊世骇俗之举,然而他能够在严酷无情的门阀倾轧中屡屡化险为夷,则充分显示了他痴黯各半的大智慧。顾恺之编绘的《女史箴图》为故宫博物院所藏《女史箴图》南宋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