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杜丽燕主编的《中外人文精神研究(第四辑)》共分七个部分,分别是中华精气神,西洋精华,给我一个支点,永远的马克思,海外飞鸿,65年后的反思,雕琢复朴。内容包括:论支遁思想所受嵇康之影响;斯基皮奥之梦义解;后现代主义视野中人文与科学;65年之后,冷眼看日本等。
人类起源问题和文化起源问题之区分(代序)
中华精气神
西周祭礼之诗歌形态及其人文精神意蕴——以《诗经》“雅”、“颂”篇为中心的分析
儒书辨正示例
“法”是实现仁政的一种方式吗?——对荀子政治学说的再考察
论支遁思想所受嵇康之影响
《列子》中的名教与自然关系
胡瑗思想的人文历史背景
儒家的理性至上主义——梁漱溟对儒家思想的又一种解读
西洋精华
善的理念:“理性”的“权力意志”——一种尝试性的分析和预备性的工作
斯基皮奥之梦义解
约伯的天平称出什么——《约伯记》释义
我思故我在:知识大厦的基石
《纯粹理性批判》客观演绎中的自我意识理论——兼论康德对于德国观念论的影响
论梅洛-庞蒂的“知觉”概念
论幸福概念:一个现象学的阐释
给我一个支点
科学理论的评价
齐尔塞尔论现代科学的社会根源
寻求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和谐统一——孔德的人道教思想刍议
后现代主义视野中人文与科学
永远的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正义观研究
马尔库塞的“弗洛伊德的马克思主义”——对《爱欲与文明》一书的读解
共同思想基础与共有精神家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
现实生态文化与传统人文精神的继承
海外飞鸿
为什么是儒家的民主?
缪斯的力量
65年后的反思
65年之后,冷眼看日本
冲绳战:历史真相与集体记忆——从冲绳教科书事件及相关诉讼案件谈起
公民·社会
公共生活参与的素质、分享式发展和善治
村民自治变革:制度背景与社会变革
东亚国家公共治理中的女性角色思考
雕琢复朴
夜的葬礼——听“七步鸟”叫
炊烟
为欢乐而生
雨后湖畔漫步思美
剑桥印象
樱顶在望
跋:呦呦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