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博物馆推荐经典,生意人必读的恢弘史诗!本书译者是中国前财政部副部长!
该书清晰地展示了两百年来美国各个历史阶段中金融界、工商界与政府角色的嬗变,揭示出美国现代金融体制的来龙去脉,这些史实和分析对我国金融改革是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本书因为揭开了摩根背后几乎所有的生意秘密,而荣获美国图书最高奖“美国国家图书奖”,被《福布斯》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商业著作,成为上至商业领袖,下至街边小贩竟相拜读的生意圣经!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摩根全传(下)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美)罗恩·彻诺 |
出版社 | 重庆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金融博物馆推荐经典,生意人必读的恢弘史诗!本书译者是中国前财政部副部长! 该书清晰地展示了两百年来美国各个历史阶段中金融界、工商界与政府角色的嬗变,揭示出美国现代金融体制的来龙去脉,这些史实和分析对我国金融改革是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本书因为揭开了摩根背后几乎所有的生意秘密,而荣获美国图书最高奖“美国国家图书奖”,被《福布斯》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商业著作,成为上至商业领袖,下至街边小贩竟相拜读的生意圣经! 内容推荐 本书揭秘了150年来,美国最有权势的家族及其世代相传的生意经: 1837年,美国商人乔治·皮博迪手提皮箱,从纽约来到伦敦,成立了一家商号,全部家当只有一张柜台、几把椅子。16年后,皮博迪年近60岁,身患重病,没有子女。在老朋友的推荐下,他极不情愿地接受了一个小伙子成为他的合伙人——朱尼厄斯·摩根。10年后,摩根家族将商号更名为自己的姓氏:摩根。 自此,摩根的生意经,在家族三代人的传承中,开启了美国最传奇的商业帝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摩根成为超脱交战双方的通吃赢家;在两次毁灭全球的经济危机中,摩根两度使美国经济起死回生;直至今日,在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中,摩根扩张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近两百年来,摩根让全球众多的总统和亿万富豪成为他们的棋子与工具;摩根开创了由家族成员之外的人担任CEO的先河,成为家族企业基业长青的范本;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用电灯照明的家庭,装灯泡的电工是爱迪生本人;而老字号摩根总部,则一直无比低调地坐落在华尔街拐角处,至今连招牌也没有。 本书因为揭开了摩根背后几乎所有的生意秘密,而荣获美国图书最高奖“美国国家图书奖”,并被《福布斯》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商业著作,成为上至商业领袖,下至街边小贩竞相拜读的生意圣经。 目录 第二篇 第二十章 觋师 第二十一章 贪污者 第二十二章 绥靖主义 第二十三章 人质 第二十四章 过渡 第三篇 赌场时代1948--1989 第二十五章 玛士撒拉 第二十六章 离经叛道者 第二十七章 约拿 第二十八章 小报 第二十九章 武士 第三十章 酋长 第三十一章 募资碑铭 第三十二章 桑巴舞 第三十三章 交易者 第三十四章 大冲击 第三十五章 牛市 第三十六章 摩天大楼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照片来源 附录 中译本再版序言 第一版译后记 英文版再版前言 英文第一版前言 试读章节 第二十章 觋师 对摩根财团来说,现在是到了外交时代的日暮黄昏时光。它远非20世纪20年代享有的进出白宫的特权的时光,而且还打上了一个特殊的烙印。摩根银行苦于应付20年代的两笔对德国的巨额贷款,即著名的1924年道斯贷款和1930年扬氏贷款,而就在此时,和华盛顿新近脱离关系的情况表现得更为明显了。尽管这些贷款都是在半官方性质主持下提供的,但华盛顿现在躲避其还款责任,甚至还表现出很傲慢的冷漠态度。新政制定者们不想逼债,害怕损害贸易和证券方面的利益,这下摩根合伙人感到自己是被欺骗了。不管怎么说,从第一次中国贷款银团协议开始,他们就与政府合作,认为他们在与违约借款人谈判时能够得到官方支持。这是等价交换。摩根当初按照其政治老板的意愿办了事,而1933年希特勒一举成为首相,德国威胁着要违约,摩根财团就感到他们是被抛弃了。 要讲述摩根财团介入德国偿付赔款这桩传奇,最好先说说亚尔马·沙赫特博士的经历,他一会儿是摩根财团的朋友,一会儿又成为它的敌人。1930年他辞去在帝国银行的职务,以此抗议扬氏计划的最终条款。1932年纳粹在竞选中获胜后,他又站到该党一边,并督促他在德意志和德雷斯顿银行的朋友提供金融方面的支持。在德国商业阶层中,沙赫特博士使希特勒那帮恶棍的活动合法化。1933年初,在赫尔曼·戈林家中,他帮助希特勒从商人们那里筹措到300万马克,代表那些富商们坚定支持纳粹。这次会议由于古斯塔夫·克虏伯·冯·波伦和哈尔巴赫的融资保证而达到高潮。沙赫特甚至同意了希特勒的请求来管理新一轮的竞选基金。 兴登堡服从希特勒的愿望,恢复了沙赫特帝国银行行长的职务。1934年以后,沙赫特还担任了经济部部长职务。作为第三帝国的金融统治者,沙赫特还负责管理公用事业部门,包括修建高速公路。他的工作使他获得了纳粹金融“邪恶觋师”的名声,就像个江湖骗子,能为元首创造出金融奇迹。按威廉·夏勒的说法:“没什么人能比沙赫特更卖力了,他为希特勒在1939年发动战争从德国经济上做了准备。”希特勒在赞扬沙赫特时说到,他在三年里取得了整个纳粹党合在一起也办不到的业绩。 作为一名纽伦堡法庭的战犯,沙赫特自认为他最早起来反对希特勒,是孤身一人在试图阻止那架战争机器的疯狂行动。他从未加入纳粹党,并且反对迫害犹太人。但沙赫特却有不少欺人之举,他要造成一种假象,即他的单纯动机被那些无耻的德国政客篡改了。按照他的两面派手法,他会对犹太银行家说,希特勒不过是一个恢复秩序所需要的暂时性恶魔,他还会明确反对迫害犹太人(他担心这种迫害会有损德国在海外银行中的形象)。而后,他又会在私下里向希特勒吹嘘他已关闭了犹太人的银行账户,并把钱转出来为德国扩军备战之用。因为他的自我辩护有一定的道理,所以他的情况就比他那些凶残无比的同伙们要复杂多了。按纽伦堡法庭检察官特尔福德·泰勒的话说:“这个伪善、顽固的家伙,曾是也依旧是战前时代里最不可思议、充满矛盾的人物。” 在德国高级官员中,沙赫特博士与众不同。他看上去仍是传统的绅士银行家,这给纳粹金融平添了不少高雅气派。他戴着无框眼镜,把油亮的头发从中间分开,抽着雪茄,穿着细条子衬衫,戴着吊裤带。对希特勒来说,他是不可缺少的,不仅是因为他巧妙地使德国银行业为战争经济服务,还在于他在国外所赢得的尊敬。在抑制了1923年的通货膨胀后,沙赫特可以愚弄国际上的金融家们,让他们认为在柏林有一位朋友在遵从他们的金融标准。他早就与蒙蒂·诺曼建立了长期的友谊,别人把他看成是纳粹同伙,而在诺曼看来他却是个很有勇气的中央银行家,与通货膨胀做斗争,反对德国违背健全的财政状况进行扩军备战。沙赫特曾对希特勒说:“只有两样东西能使国家一社会党体系垮台,那就是战争和通货膨胀。”这就是蒙蒂’诺曼愿意看到的亚尔马·沙赫特。摩根合伙人还是比较快地就打破了幻想,确信沙赫特根本就不想赔款,而是让他们错误地认为他会还债。 与其他围着希特勒转的众多势利小人不同,傲慢的沙赫特握有实权:金融是在希特勒控制之外的一个领域。起初希特勒全权委托沙赫特管理帝国银行。沙赫特后来解释说:“希特勒对经济一窍不通,所以只要我能保持贸易平衡,保证他的外汇需求,他根本就不会管我是如何经营的。”沙赫特固执而自负,他会毫不犹豫地冲希特勒大喊大叫,随随便便,而换作别人是要掉脑袋的。有一次希特勒送给他一幅油画做礼物,沙赫特却把礼物退了回去,说它是赝品。他对任何事都处之泰然,这位非常自信的银行家却使希特勒感到有些迷惑。艾伯特·斯皮尔注意到希特勒的这个特点:“他一辈子尊敬但不信任那些专家,比如……沙赫特。” 从政治角度看,1933年希特勒上任并颁布法律施政,并没有给摩根财团敲响警钟。杰克。摩根对德国“丘八”旧恨不绝,耿耿于怀,但他对希特勒的保留态度更多地是出自民族主义而不是道义上的。就像他对他的朋友巴克斯顿伯爵夫人说的:“假如我能对你的那些朋友,那些德国佬更放心的话,我就应该感到我们都会相处很好。但是,在我看来,这位德国新独裁者很像那位老皇帝,只是他对犹太人的态度不同,而我感到这没什么不妥。” 但是德国外债政策的改变很快就表现出来了。1933年5月,希特勒派沙赫特到华盛顿进行8天的会谈。为使他在跨洋旅行中解闷,拉蒙特给他寄去了关于拿破仑和玛丽·安托瓦内特的传记——书中大概暗示着绝对权力的腐蚀作用。在与罗斯福和科德尔·赫尔国务卿的会谈中,沙赫特坚持说有关骚扰犹太人之事完全被夸大了,并表明外部抗议只会产生事与愿违的后果。他还警告说德国很快就没有外汇来偿付美国投资者的20亿美元债务。这次白宫会见正值佩科拉听证会期间,沙赫特记下了总统当时很奇怪的反应:“罗斯福狠狠地拍了一下大腿并大笑着说:这下华尔街的银行家活该了!”一罗斯福的助手担心沙赫特会机械地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他们提醒总统注意他那小小玩笑的潜在影响,第二天赫尔赶紧告诉沙赫特,罗斯福实际上是对违约的威胁一事大吃一惊。沙赫特说:“我觉得总统的大吃一惊是在过了24小时以后才表现出来的。”罗斯福的态度可能更坚定了沙赫特拒绝清偿德国欠美国债务的决心。 那年6月,沙赫特宣布延缓偿付长期外债。德国的大笔贷款都是多国性质的,比如扬氏贷款就在9个市场上以多币种形式发行,但债权国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防卫体系。相反,他们就像是一群惊慌失措的债权人,挤在一个破产法庭上,每个人都想让德国最先兑现他自己的债券。美国报刊文章报道说欧洲债权人想与纳粹单独成交。沙赫特倾向于和那些对德国贸易有顺差的国家做交易,并以此作为撬开德国货物进入外国市场大门的一个工具。言外之意就是:从我们这儿买得越多,我们就可能更优先对待你们的债券。这是个选择性违约的政策,一个高明的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战略,它能破坏债权人的联合,让他们自相残杀。沙赫特希望采取分散债主,使德国债券价格下跌这一招,使他能够以大大低于票面价值的价格购回债券——很显然这是个取悦希特勒的战术。 1939年,当拉蒙特得知沙赫特在考虑选择性拒付债务时,他提醒沙赫特,摩根提供了一半以上道斯资金和1/3以上的扬氏资金。他不无理由地夸张说摩根银行一直都在倡导对德国采取温和态度。最重要的是拉蒙特上升到国际法高度,提到向投资者做出的保证:这些贷款优先于其他贷款,并享受特殊政治保护。拉蒙特有理有据地对一位已深深卷人这场阴谋诡计中的人说:“当然,我们希望看到帝国像对待道斯贷款一样能够清偿‘扬氏贷款’的债务。否则所有国际间协议就都可能被撕毁了。” P337-339 序言 《摩根财团》中译本第一版于1996年出版。 出版一部书固然不易,使之不被束之高阁更难。在书刊林立的当今世界,一本书若总能不乏读者,应该说是作者的幸事。该书面世后,受到了国内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在海外华人华侨读者中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也是实现了我当年组织翻译此书的初衷,我深感欣慰,倍受鼓舞。 六年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蓬勃发展,世界范围内大国综合国力的位序排列正在加速形成,并随时调整。中国的改革开放步步深入,综合国力扶摇直上。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和对国际经济活动的参与步入了新的阶段,我们正处在一个全新的历史坐标点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将变为现实。但是,应当看到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在一个现代开放经济的条件下,在西方发达国家占据经济优势的压力面前,如何科学地认识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与客观规律,不断提高驾驭现代市场经济的能力,是我们这一代中国人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我以为,要真正掌握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除了研究既有的经济理论之外,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是要下工夫研究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发展史。近现代历史上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举凡居于强势地位的国家,大都是那个时代经济思潮的引导者,这些时代思潮固然有其先进性和真理性的一面,但同时也包含着有利于强势国家的形而上学的成分——仅从技术性的层次来讲,这些时代思潮往往将其在某个历史阶段的经验加以绝对化,还常常混淆强势国家与后进国家发展阶段的差别。不明白这一点,不能坚持独立思考,只知照抄照搬的人,往往是要吃大亏的。我们对这个问题应有清醒的认识。我们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从这个角度来说,研究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发展史恐怕至少是与研究西方经济理论一样重要的。 移译西方市场经济史料,是我们探索现代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性工作。近代中国人移译西方经济典籍,起到了开启心智,活跃学术气氛的积极作用。但其中经济理论居多,而经济史料甚少,这不能不说是有所缺憾的。 《摩根财团》一书作为对叱咤英美经济政治舞台达两个世纪之久的摩根财团,并逐步演变为J.P.摩根、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建富的专史,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作者罗恩·彻诺先生凭借客观的史实和生动的叙述,为我们研究英美金融史乃至西方经济发展史提供了鲜活的素材。该书清晰地展示了两百年来美国各个历史阶段中金融界、工商界与政府角色的嬗变,揭示出美国现代金融体制的来龙去脉,这些史实和分析对我国金融改革是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积我多年从事金融工作的经验,深知金融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也感受到包括《摩根财团》在内的一些国外金融史对我的启迪。譬如,《摩根财团》书中展示出的美国经济史上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关系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近来美国安然、世界通信等一些大公司频频传出财务造假的丑闻,暴露出当代美国金融监管的薄弱,使美国经济遭受了沉重打击。成熟的市场经济中尚且发生如此令人震惊的怪事,发展中国家在前进过程中出现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这决不能成为发展中国家宽容自己和自我安慰的借口。历史和现实都在昭示我们,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一定要正确认识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关系,在金融深化、放松管制、推进金融自由化的同时,必须把加强政府监管的文章做足、做好。 《摩根财团》确是一本值得一读的金融史书。我对此深信不疑,十年前我初读此书时如此,十年后的今天我重读此书时亦是如此。为此,我决定再次向国内读者推介此书。 值再版之机,我想对近几年摩根财团的发展情况做一点说明。自《摩根财团》原书(英文版)面世十多年来,摩根财团又经历了新的发展与变迁。摩根建富已于1989年被德意志银行收购;摩根士丹利也于1997年同添惠合并,成为新的更为庞大的摩根士丹利添惠;但最突出的自然是J.P.摩根与大通银行合并一事了。2000年9月,大通曼哈顿公司与J.P.摩根公司宣布合并,合并后新公司的名称为摩根大通公司。其投资银行业务仍沿用J.P.摩根品牌,形成了一个自身高达3000多亿美元,并管理7000多亿美元资产的新的庞大的全球性金融机构。这次合并,标志着20世纪30年代分离摩根财团为J.P.摩根与摩根士丹利的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案的废止,也是为顺应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业并购浪潮而做出的主动调整。可见在市场经济运行中起着神经中枢作用的现代金融机构,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为提高竞争力而做出与时俱进的战略性行动的务实性。 此番再版,我对全书译文作了修订,补正了某些遗漏,也改正了一些错字,并对译文做了润色。在修订过程中,力求译文更加贴近原文,在理解上更加顺畅。 是为序。 金立群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