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曼·黑塞,德国作家。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黑塞的诗有很多充满了浪漫气息,从他的最初诗集《浪漫之歌》的书名,也可以看出他深受德国浪漫主义诗人的影响,以致后来被人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的一个骑士”。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东方之行》、《玻璃球游戏》等。本书主要研究了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共分三章:生平与创作简述;与中国文化的接触和对中国文化的评价;中国文化对黑塞思想和创作的影响。
本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共分三章。
在第一章里,本书对黑塞的生平和创作进行了简短的评述,分析了他接触和接受中国文化的各种主客观条件,其中特别突出了他对思想文化的高度重视和文学创作的主旨。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和论述黑塞与中国文化接触的过程和他对中国文化的评价。一方面详细揭示了黑塞接触和了解中国文化的真实过程,另一方面,通过评述和分析他对中国文化典籍的阅读与评价,强调了黑塞对中国文化接受的全面和深刻。
本书的第三章则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在东西方思想史的语境中和背景下分析和解读了黑塞思想和创作中中国文化的影响。由此可见,黑塞对中国文化的接受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由好奇而逐渐喜爱的过程,而是为了摆脱自身精神的危机所进行的思想探索,是为了从异域文化思想中汲取有益的营养,是为了在其他优秀民族的思想中找到自身思考的证明和诠释,是在打着鲜明的西方思想烙印的文学创作主旨下探求一条超越民族、超越种族、超越个体的智慧之路。
自序
第一章 生平与创作简述
第一节 “做你自己”和“自身的意义”
第二节 孤独的“通向内心之路”与思想史研究
第三节 赫尔曼·黑塞文学创作的主旨
第二章 与中国文化的接触和对中国文化的评价
第一节 与中国文化的初次接触
第二节 东南亚之行与“发现”中国
第三节 对中国古代典籍的阅读和评价
第三章 中国文化对黑塞思想和创作的影响
第一节 另一种“认识”——对立背后的统
第二节 从“哲学信仰”到“天地境界”
第三节 总结
附录
附录一:约瑟夫·克奈西特致卡尔罗·费罗蒙特
附录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已发表的赫尔曼·黑塞研究文献
附录三:Eine Aufgabe fur Germanisten oder fur interessierte Laien-Zur Hermann Hesse-Rezeption in China
参考文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