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甘没落的贵族后裔
说起刘彻,有一位与他息息相关的人物不得不提,她就是刘彻的外祖母。如果说刘彻的一生是成功的,他的作为彪炳千古,史传干载,那么他的成功却首先源于一个女人不甘没落、不愿沉寂的向上奋进之心。这个女人就是他的外祖母——臧儿。说起来多少有些牵强,可是事实不容猜疑,如果没有臧儿,没有她大胆的做法,历史上必定少了汉武帝刘彻,少了一位勇于创新、奠定封建社会标准模式的刘彻。作为皇帝的外祖母,能够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身影,并且引得千百年来人们的普遍关注,确实算得上神奇和与众不同,她到底做了什么不同凡响的事情呢?汉武帝刘彻又受到了她的什么影响呢?
女人在历史的长河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她们与男人一样共同创造了历史,创造了神奇,这一点可以从臧儿的身上再次得到体现。
臧儿是燕王臧荼的孙女。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分封了七个异姓王,臧荼就是其中的燕王。臧荼本来就是燕国贵族,他在战乱中看到刘邦势力日渐强大,见机归降,投降了汉军,于是刘邦封他为燕王,让他管理燕国。臧荼由此与家人在燕地(今北京)过着优越高贵的生活,可是好景不长,公元前200年,有人状告臧荼密谋起兵造反,刘邦得知消息后,御驾亲征,很快就剿灭叛军,臧荼被杀,他的家人也因此流落民间,过着温饱难料的艰苦日子。臧儿就在这种情况下,流落到了都城长安附近,下嫁给了一位叫王仲的人。两人结合后,生了一个儿子两个女儿,这时,王仲身患重病,一命呜呼了。臧儿年轻丧夫,无法养活三个幼子,只好带着他们改嫁了。这次,臧儿嫁给了附近一个姓田的人,过了几年,她在田家又生了两个儿子。
如果臧儿是个普通女人,她也许会安分守己地带着五个孩子过日子了,她的命运也许就此不再出现奇迹。可是她却不同一般,她有一颗高傲的、不甘没落的心,她是贵族后裔,她曾经过着富贵奢华的生活,如今流落民间,无奈地嫁与村野鄙夫为妻,这并不是她所希望的,甚至是她所厌弃的。她渴望的是如何摆脱现在的困境,恢复昔日富贵的日子,可是她没有忘记眼前的现实,她是叛逆臣子的后代,能够苟且偷生已经不错了,要想恢复往日富贵简直比登天还难。
苦难没有抹杀臧儿富贵的梦想,看着五个儿女一日曰长大成人,她的这种梦想反而更加强烈了。终于有一天,她的大女儿王姑出嫁了,嫁给当地一个叫金王孙的人。一年后,王姑生下一个女儿,取名金俗,小夫妻两个生活不算富贵,倒也其乐融融,看着新生的女儿,更加增添了无限情趣。这个时候,按说不管臧儿多么雄心勃勃,多么渴望恢复昔日富贵,与已经嫁作他人妇的大女儿王姑已经没有多大关系了,事实却非如此,臧儿荣华富贵的梦想正是通过这个已经生育一女的王姑来实现的。真可谓奇上加奇,这一对充满神奇色彩的母女究竟要怎样实现富贵通天的箩想呢?
当时社会比较落后,人们非常迷信,相术也由此走红,深受世人推崇和信任。据说汉文帝的母亲薄姬就曾经请有名的相士许负为自己相过面。许负见到身为魏国嫔妃的薄姬后大为惊讶,连声说:“贵不可言,贵不可言,日后你的儿子会成为天子,你本人也是富贵无比啊。”薄姬深信不疑,后来魏王败在刘邦手下,她被带进汉宫做了织布的女工,命运给了她灾难也给她带来了一次机会,她有幸受到刘邦宠幸,并且幸运地生下一个儿子,这就是后来的汉文帝,果真实现了许负当初的预言。这个故事更加重了时人对于相术的崇拜和信赖,为许多深陷不幸中点燃了希望的火把,成为他们摆脱困境首先需要考虑到的问题。这个时候的臧儿,为了追求荣华富贵已经苦苦等待了十几年,她那颗不知安分的心时刻激动着、跃跃欲试着。这时,一个意外的机会降临了。
这天清晨,她照常早早起来做饭收拾家务。她还有四个孩子没有成家,他们需要她的照料和养育。二女儿也十五六岁了,该是出嫁的年龄了,可是却始终没有挑到合适的人家。看到大女儿出嫁后,很快生儿育女,过起了普通百姓的生活,臧儿心里已经略感后悔了,不能让如花似玉的二女儿如此生活下去,她像是为女儿的幸福着想,更像是为自己的不幸鸣不平。她决定为二女儿挑选富贵的人家,最起码也要生活富有。抱着这样一颗静的心,她无法安心做饭了,她拿出祖传的一串玉珠,在手里左右掂量了半天,最终决定用这串玉珠请相士来家里为二女儿相面,以此决定她未来的命运。
几天前,臧儿听说此地来了位有名的相士,人称“活神仙”,是许负的弟子,相术非常精确,被当地人传得神乎其神。臧儿拿着玉珠来到相士住处,说出了自己的要求。相士很痛快地答应下来,吃过早饭就来到了臧儿的家里。
田家大小听说相士来到家里,都非常兴奋,围拢过来请相士为自己相面。相士观看田家老小,不由露出惊异神色,他指着臧儿的几个儿子失声说道:“不得了,不得了,你家里真是藏龙卧虎啊,看看这几个少年,将来都是了不起的贵人啊。”
臧儿一共有三个儿子,与前夫生的儿子取名王信,此时也随她住在田家;来到田家后,她接连生了两个儿子,分别叫田和田胜。这三个孩子大的十三四岁,小的也已经六七岁了,围着相士有说有笑,听他说他们将来会成为贵人,不由一阵哄笑,高兴地蹦跳着跑到臧儿身边,七嘴八舌述说着相土的话。
臧儿按捺住内心喜悦,对相士客气地说:“如果真如先生说的,将来他们富贵了一定不会忘记您。先生,我二女儿十五六岁了,我现在最想为她相相面了,也好为她挑选合适的婆家,您说这婚姻大事可马虎不得,对不对?”
相士含笑无语。过了一会儿,臧儿的二女儿走了出来,她长得文静雅丽,面容娇媚,真是不可多见的美人胚子,难怪臧儿为她煞费苦心。P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