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的努力不是一下子可以看到成果,需要耐心和坚忍。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只要愿意付出坚持的代价,你终究可以享受到成功的甘甜。
人生充满了无数等待。江河冬眠后等待苏醒,种子入仓后等待播种,农民播种后等待收获,百花凋谢后等待花开,野草枯萎后等待春风……新娘披上婚纱的日子,在兴奋忐忑中,等待的是他走过来。人的一辈子,不就是在无尽的等待中度过?有了等待,才有了希望以及希望的美丽。
人生是无数的等待联缀而成的。这话说得极妙。其实,不但人生是由无数的等待联缀而成的,即人生本身就是一场等待,等待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等待的过程,而意义当然也在等待之中了。
人生充满无数的等待。江河冬眠后等待苏醒,种子入仓后等待播种,农民播种后等待收获,百花凋谢后等待花开,野草枯萎后等待春风。有了等待,才有了希望以及希望的美丽。
《把理想交给时间》
陈亦权
2010年3月7日,61岁的好莱坞影星杰夫·布里奇斯在纵横银幕40年后,终于凭借超凡的演技拿下第82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高龄封帝!而事实上,他从22岁开始就多次获得过这个奖项的提名!
1949年布里奇斯出生于美国一个演艺之家,在他仅仅四个月大的时候,便躺在妈妈的怀抱里参演了《危险关系》。长大后,他进了赫伯特伯格霍夫学院学习表演,从那时候开始,他就把每个电影演员都盼望得到的奥斯卡奖项作为追求的目标!
1972年,布里奇斯毕业后,出演了真正意义上的处女作:《最后一场电影》。那时候,受到越战阴影的笼罩,美国大银幕上非常流行一些内心阴暗、思想复杂的深沉人物,所以杰夫布里奇斯的戏路从一开始就与传统银幕英雄人物保持着距离,他在这部《最后一场电影》中一鸣惊人,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
但很不幸,与这位初生牛犊同时被提名的还有他的搭档、绝对重量级的老前辈本·约翰逊。布里奇斯与奖项擦肩而过。
这种虽败犹荣的局面既让布里奇斯失落,又给他增加了信心,他相信只要自己努力,总有一天能够得到观众和评委们的认可,实现自己的理想。虽然没有获奖,但布里奇斯的表演却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他更加全心全力地演好每一部电影,不允许自己出任何一点差错。
1976年,他受大导演马丁·斯科塞斯之邀,出演《霹雳与光脚》。拍摄期间,导演和同事们都觉得他的表演没有任何问题,但他却不断地代替导演喊“停”。后来,马丁忍无可忍,对他说:“我没有喊停,就代表所有人的表演都非常好,可以一直继续下去!”但布里奇斯却说:“我自己觉得我的表演还不到位!”
正是由于布里奇斯这种态度严谨的表演,让他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的第二次提名,但这次他偏偏遇到了《教父2》中的罗伯特·德尼罗,这是一个在当时被誉为无人可以战胜的对手,布里奇斯再次与奖项无缘。
虽然历经两次失败,布里奇斯的心情却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他一如既往地努力拍好每一部片子。几年后,他在《政坛风云》里饰演一位脾气暴躁的美国总统,第三次获得奥斯卡提名。可是,他遇到了《莫扎特传》的主演、被称为“伟大的演员”的弗’默里·亚布拉罕,他又失败了!
从那以后,布里奇斯开始广拓戏路,尝试塑造各种不同风格的人物形象,其中包括在科恩兄弟的《谋杀绿脚趾》中,饰演一位衣冠不整、没心没肺、爱抽大麻和打保龄球的老伙计。整整10年后,布里奇斯凭借影片《星空访客》再次获得奥斯卡提名,但在本届和他同时获得奥斯卡提名的人是阿尔伯特·芬尼,很遗憾的是,阿尔伯特‘芬尼同样是一位几乎达到神圣级别的演员,输在他手下几乎是一件毫无悬念的事情。
时间辗转来到2001年,这一年,布里奇斯凭着《暗潮汹涌》再次获得奥斯卡提名,这次,有无数的影迷和媒体看好布里奇斯,但最终他败给了《贩毒网络》中那位同样被称作不可战胜的本尼西奥·德尔·托罗。
布里奇斯的多次遭败,令影评家们愤愤不平,当年的《纽约时报》甚至评论说:杰夫·布里奇斯是那一代演员里最具天分,但却最少获得犒赏的人物之一,是最没有得到其应有价值的演员之一!
在历经五次影帝提名和五次失败后,布里奇斯已经50岁了。他的妻子和女儿都劝他说该退休了,但是他却拍拍胸脯说:“我觉得我永远都是25岁,我拥有非常好的精神和力量!”
之后的日子里,他依旧认真工作,接拍了好几部非常不错的电影。2009年,布里奇斯在影片《疯狂的心》中出演一名乡村歌手,用登台演唱的方式倾诉自己的失意和悲伤,那几乎是一部描写他自己人生的影片,在片中,他的超凡演技终于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最终,2010年,61岁的他凭借在这部影片中的质朴表演,战胜了一大群实力派影帝热门人选,终于得到了—个早就该得到的奖项,给自己一个圆满的交待!
“把理想交给时间,我相信时间会说明一切!”回忆往昔,杰夫·布里奇斯风趣而又意味深长地说,“其实我还得感谢那些不可战胜的对手,是他们给了我永远战斗下去的力量,你看他们瓠息影几十年了,而我却仍旧活跃在一线!”
P19-21
等待开门和拒绝开门都是一种心情,更需要一种勇气和信心。
他们在大学读书时成了一对恋人,后来为一个现在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而闹翻了。三十年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又在原来的小城相聚了。
他问她:“那天晚上我来敲你的门,你为什么不开门?”
她说:“我在门后等你。”
“等我?等我什么。?”
“我要等你敲到第10下才开门,可是你只敲了9下。”
他们的心像锋锐的箭,站在绷紧的弓弦,屏息等待,等待那一瞬间。为了这一瞬间,竟在弦上,空站了三十年。他们都为自己没有耐心等待而后悔,或者结局会完全是另一个样子。是的,人生有很多错失,错失并不都是必然,也有偶然的,比如错在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错在轻易放弃了不该放弃的。人生也是如此,等待不仅是一种机遇的把握,也是一种智慧与命运的较量。
人生充满了无数等待。江河冬眠后等待苏醒,种子入仓后等待播种,农民播种后等待收获,百花凋谢后等待花开,野草枯萎后等待春风……新娘披上婚纱的日子,在兴奋忐忑中,等待的是他走过来。人的一辈子,不就是在无尽的等待中度过?有了等待,才有了希望以及希望的美丽。
喜欢垂钓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即使水清鱼稀,只要肯临溪静坐,波间的浮标总有被牵动的一刻;而一个心浮气躁、不肯耐心等待的人,是永远也钓不到一条鱼的。我想钓鱼是一种等待,等待在水中,也在人的心中,更可能在心和水以外。你看,那鱼钩多像一个问号,你把问题投进水中,等待着鱼的回答。鱼回答或鱼不回答,答案都已存在。答案就是问题的本身。问题和答案早在垂钓之人的心中。鱼回答与否只是个印证。人也许在等待中尤其需要平静,需要一颗极平静的耐心。姜子牙放直钩垂钓,这是隐者之钓,钓的不是鱼而是周文王,这是隐者的等待。殊不知,最平静的是垂钓之人,最不平静的也是垂钓之人;谁说得清,是鱼被人钓了,还是人被鱼钓了。是得是失?原来人生不在得失,而在一个期待的过程,一个等待的过程。这世界有谁不是垂钓之人?有一位台湾作家说过,人生是无数的等待联缀而成的。这话说得极妙。其实,不但人生是由无数的等待联缀而成的,即人生本身就是一场等待,等待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等待的过程,而意义当然也在等待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