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选题缘由与选题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问题意识、时间截取与研究思路
第二章 “再生派”学人与民族复兴话语谱系
第一节 《再生》和“再生派”学人群
一 《再生》的编辑发行、办刊宗旨和社会影响
二 《再生》办刊的困难
三 “再生派”学人的聚合与人物谱系
四 “再生派”学人的历史谱系
第二节 民族复兴话语
一 “民族复兴”话语兴起的原因
二 “民族复兴”话语谱系的形成
三 “民族复兴”的几种倾向兼论抗战重心的地域转向
四 “再生派”学人在“民族复兴”话语谱系中的定位
第三章 破中有立:“科学”、“民主”的再阐发
第一节 “再生派”学人对中国现代知识体系的批判性反思
一 “文化立国”与国联教育考察团报告
二 “科玄论战”的余绪
三 反思中国现代知识体系——兼论文化立国的后期发展
四 缘何两派成路人:朋友眼中的张君劢与胡适
第二节 领袖之争与“再生派”的民主观
一 民主与独裁论战的语境
二 一个领袖——是蒋是汪还是胡
三 民主的制度化建设与民主生活习惯的培养
四 小结:君道、政道与“再生派”的民主观
第四章 经济之途:国家社会主义
第一节 国家社会主义提出的背景
一 引论
二 现代化论战
三 检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四 反苏俄不反计划经济
第二节 国家社会主义的内涵
一 集产主义、普产主义与行会自治主义的调和
二 作为经济政策的国家社会主义
三 吸收了民治主义精髓的国家社会主义
第五章 政治之途:修正民主政治与民治主义
第一节 权力与自由
一 修正民主政治的哲学基础:唯实的唯心论
二 “再生派”学人的政治价值观
(一)德育职能与德育本质
(二)德育职能与德育目标
(三)德育职能与德育过程
(四)德育职能与德育效果
(五)德育职能与德育主体
(六)德育职能与德育内容
(七)德育职能与德育方法途径
第七章 德育职能建设的思路
一 德育职能主体的提升
(一)强化德育主体的责任意识
(二)认识德育职能的内容及根据
(三)提高德育实践的能力水平
二 德育职能系统的整合
(一)学校内部职能的整合
(二)不同层级学校的整合
(三)家庭社会学校的整合
三 社会的制导与保障
(一)社会制约的客观性
(二)舆论导向的方向性
(三)条件保证的现实性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