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江湖只有利益没有兄弟,只有生死博弈没有道德准绳,这一次,被此间闹腾得烟雾缭绕的国美电器控制权之争所证明。
如今身陷囹圄之灾的国美电器大股东黄光裕绝对想不到,他一手创建的中国家电零售航母,顷刻间大权旁落且被亲信们争抢瓜分;绝对想不到,他一手提拔的诸如李俊涛王俊洲魏秋立孙一丁何阳青等国美高管居然没一个可以挺身而出共患难的;如今,黄光裕也一定懊悔当初执意引狼入室的决定:既然并购了永乐,又何必要收留陈晓,每天风雨无阻送上私厨“四菜一汤”拉拢的陈晓,如今不仅落井下石,并且运用权势,动辄股权激励利诱追随多年的老臣子们集体倒戈,反过来逼自己拱手让出国美控制权。
从某种意义上说,“树倒猢狲散”是人之常情,但是多年高管老部下的集体背叛则让人难以理解,个中缘由令人唏嘘。或许这也是黄光裕不惜撕破脸不惜内耗掉经营业绩,也要和不听话的国美电器董事会拼命夺权的主要原因。而以陈晓为首的国美现任董事会,无论是用“鱼死网破”来形容黄光裕的盲动,还是打着股权激励旗号高调描绘新国美五年战略规划,其试图将黄光裕事件给国美电器运营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看似也算可以理解。
问题是,昔日追随黄光裕历经家电业刀光剑影杀出血路重围,如今坐享国美豪门盛宴的高管老部下,多年来唯黄老板“马首是瞻”,口口声声力挺黄光裕。现如今,面对失去自由的创始人,以及给予股权激励的现任董事长,这些老部下集体反戈老东家,倍感痛惜。
按理,诸如李俊涛王俊洲魏秋立他们都是追随黄光裕多年的心腹,而陈晓不过是败军之将而已。时转势移,趋利避害也。据说8月6日陈晓组织内部视频会,要求各地诸侯公开表态支持董事会,而8月12日在召集的一拨御用媒体面前,国美一堆的副总裁们哭着喊着把脏水往黄老板身上泼。说什么黄光裕出事对国美电器造成巨大伤害,当时形势多么多么的严峻。怎么就没人想想如果没有黄光裕,哪里有今天的国美电器?没有黄光裕,哪里有今天这堆所谓的副总裁?黄光裕再霸道再恶俗再祸害,他所犯下的罪过,作为总裁的陈晓,作为左膀右臂的李俊涛孙一丁等人,未必就一点都不知情吧。即使把国美解散了,也是黄老板自己的意愿。趁着黄老板在狱中,就抢人家家产。还说什么冠冕堂皇“对得起所有国美股东”的话,丢人。
黄光裕落难,罪有应得,但是多年老部下悲情上演“割袍断义”,竞相向新靠山表功献媚,徒叹世道人心不古。黄光裕应当羡慕早几年前遭遇囹圄之灾的创维黄宏生,家电业的职业经理人也应该向创维张学斌杨东文学习。中国传统道德崇尚礼义廉耻,所谓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做生意做事业更该如此吧?遥想当年格林柯尔顾雏军落台,多年追随的老部下严友松等人,同样没有趋利避害,而是愿赌服输勇于承担自家责任。几年后,重入江湖又是一条好汉。
眼下看,黄光裕虽然弱势但是法理股权在手,陈晓为首的国美高管尽管手握舆论话语霸权,却未必看得到全赢的绝对希望。陈晓指责黄光裕自救为“鱼死网破”,不屑说,即使事如陈晓所愿,某些所谓老臣子也将因此永远地背上厚重无比的背叛耻辱烙印。纵然社会伦理再败坏再沦丧,道德准则将永远在他们内心纠结,不会因为得到了金手铐,或者眼前的蝇头小利而模糊。
P2-3
浮躁可能是家电江湖平庸竞争的必然,但是对家电产业媒体人来说,则需要永远保持冷静的心态,细致的观察,独立的判断。令我欣慰的是,戴远程像大多数的南方报人一样,对追逐真正的新闻永远不感到疲惫,始终坚守在产业观察第一线。我很希望他能继续坚持下去,记录江湖历史,作好新时代的守望者。
广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范以锦
家电行业告别混战,走上新商业文明正道,离不开龙头厂商的规范自律,也离不开家电媒体的冷静观察,犀利批评。我们希望家电江湖涌现出更多愿意独立判断,客观公正的家电记者,我们尊重并且愿意与这样的江湖守望者加强交流探讨。
格力电器总裁 董明珠
在《家电江湖》这本书中,我们看到很多江湖大佬。以商业成功而言,他们已经成为榜样,是很多新一代创业者的偶像。阿里巴巴也是一个网商的江湖,我们的价值观,从早期的独孤九剑还是现在的九脉神剑,都来自于武侠江湖。现在的中国企业,正面临着一次百年难遇的大好机会。我们无比兴奋地看到,一个新商业文明正在快速的形成,我们已经看到它的力量。作为江湖中的一分子,阿里巴巴开始创业的时候我们在谈理想,最困难的时候在谈理想,现在还是在谈理想。本书作者戴远程,也是为数不多的今天还在坚持新闻理想的记者,希望他在他的江湖中还能继续坚持下去。
阿里巴巴公司首席执行官 卫哲
动荡不休的家电江湖里,戴远程能始终坚守独立判断,不盲目跟风不人云亦云,可谓难得,尤其是本书作者以一种别开生面的方式评说家电江湖故事,调侃中带有反思,批评中带有建议,如此心态行走家电江湖,可谓痛快。
美的电器董事长兼CEO 方洪波
家电行业从来都不缺乏热闹文章,因为专业化的企业公关机构批量制造了海量的软文稿、公关稿、隐性广告等等,它们非但没有助益企业与行业发展深层次思考,反而堵塞了我们的思考。戴远程的文章却完全相反,它们不是工厂的批量产物,而是一种手工艺式的私房菜,这个家伙的文章倔强地拒绝工厂化,也始终坚决拒绝来自企业批量生产的所谓话语产品侵占他的工作舞台。我愿意重申,全行业应该严肃感谢“远程炮”结集出版,这是一个呼吁独立话语大量供应的仪式,是一个减少批量化话语供应的德行之行,我愿与业内同仁一道,期待更多的、更猛烈的“远程炮”。
帕勒咨询公司资深董事 罗清启
大多数中国家电企业心态浮躁,只顾在自己制造的话语权氛围里陶醉,鲜有人为五年、十年之后的发展谋局。在此背景下,发出警醒的声音便显得格外可贵。《家电江湖》作者戴远程先生见证了诸多家电企业的兴衰浮沉与恩怨情仇。在喧闹的声场里,发出与众不同的声音,虽不甚和谐却格外清扬。这一切,也缘于戴先生令人感佩的独立人格。
家电产业观察家 刘步尘
《家电江湖》这本书是我在《南方日报》开设的“远程炮”专栏基础上增补修订而成的。当时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南都、南周、21世纪报系等在全国媒体业界名声鹊起,而作为集团旗舰主报的《南方日报》,立志要探索一条党报市场化的新路,打出“高度决定影响力”口号,正发力改版。增设产经周刊专栏也正是《南方日报》新闻改版的一部分。回想起来,当时编辑部同意为一线的我等年轻记者开设固定专栏,并且大胆放置记者头像照片,确实需要极大的勇气。
这栏目一开就是三年有余。于我,期间陆续写就的新闻稿件无数,但多半随报纸见光死,连自己都想不出哪篇值得回味,但是这个专栏,却真的坚持下来了。天可怜见,这有多么的不容易。首先,在《南方日报》开设专栏绝对不是轻松的活,每个周日晚上我都得雷打不动地坐在电脑前绞尽脑汁,编辑还时不时地通过短信MsN催稿问进度。这结合热点新闻的专栏还不像写新闻稿那样有料就多写,没料就少写或者可以不写,我没有选择必须按时交稿,而且不能提前储备;其次,3c江湖风云变幻多动荡,恩怨竞合常转承,如果浮在表面看不清水深水浅,很容易就会误被当作枪使,或者误入陷阱。因此始终保持一种冷眼旁观的心态很不容易,尤其是我这种急性情人。
还有,尽管我们品评世事不至于过于放肆,但还是有江湖中人放松不了绷紧神经,习惯不了这种揶揄,甚至还经常火冒三丈气急败坏。有向报社领导告黑状投诉的,有在江湖上恶意中伤散播谣言的,还有不少通过各类渠道递纸条打招呼,或者扬言打官司封杀恫吓的。所以“远程炮”专栏坚持三年以来累积凡一百五十余篇,我会为自己感到感动。尤其是常在浮躁的家电江湖上行走,焉有不湿脚的可能。但是至少这专栏保持了独立开炮的原则,经受了商业利益诱惑面前不为所动的考验。无论赞弹,始终得到了业界大佬们的鼓励支持。
说远点。自我1998年从上海复旦毕业孤身一人南下广州时,我只想做一个能匡扶正义的社会新闻记者,最不屑的就是与“阿堵物”金钱打交道。但最终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辗转要闻部、体育部、南方周末几个部门之后,停在商业产经新闻领域耕耘至今十年有余。这十年来3c家电江湖风云变幻,而我其实一直是战战兢兢。犹记得,刚接手跑产经新闻的那几年,记者还是会一定要去现场采访提问的,一定要亲自写稿的;那时候,记者们不用上网也是可以交出很好的稿件来的;那时候,公关媒介的主要职责还不是整天催记者发软文稿的;那时候,厂商老总们还是愿意跟记者分享交流探讨行业的。但是十年后的今天,江湖有点变样了,我也越来越不能适应了。作为一个老兵,看着新生代的同行们,无所畏惧,什么问题都敢问,什么传闻都敢编;看到昔日的采访对象如今貌似飞黄腾达人前风光,私底下却动辄诉苦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就更加惶恐,更加慨叹自己无能为力,更加惭愧自己写不出更好的商业新闻来。
这些年来,不止一个从公关转型上岸了的朋友告诉我,公关和客户对我的评价中总跑不掉一个“难以控制”的判语。何者?你这个人软硬不吃收买不了。原本很熟的关系,一旦出了负面,找你和谐很少能有成功的。而且越是恫吓,越是蹬鼻子上脸。这话我承认并且接受。相遇江湖讲究个志同道合,道不同不相与谋,至少也是可以相互尊重嘛。凭什么要让人觉得好控制才和谐呢。不过,让我欣慰的是,“远程炮”专栏这些年射程涉及领域,包括海尔美的,格力创维,苏宁索尼,三星国美,诸多商界巨擘。即使稍有误伤,李东生、董明珠、方洪波、孙为民、叶莺、王帅、吴建科等这些大佬们,还会时不时地给我发个短信打个电话,探讨些话题。
“远程炮”专栏开辟三年多,得益于网络的传播,有一批忠实的粉丝,在评论中给我鼓励,也给我警醒。但必须承认,这些年关注品评3C家电江湖品牌传播、市场运营诸多领域,尽管我力求独立张扬,但囿于认知,仍或有误伤误会之处,对维护品牌运营的媒介公关同行可能更是得罪颇多。
戴远程1998年进入南方报业时,我还在总编辑的任上。在以后10多年的岁月里,与他交往并不多,但有几个节点上我出现在他面前,因而也就有了较深的印象。一是他几次内部调动都有一些想法,我们曾坐下来聊过;二是他举行婚礼时,让我主持当证婚人,后来他的太太又成为了我任教的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硕士研究生;三是现在他本人又进入暨大硕士生班,成了其太太的师弟。我在开学典礼上与他交谈了好一阵子。正因为这种缘份,我一直关注其人其事其文,《家电江湖》一书中的许多文章对我来说并不陌生
戴远程在南方报业飘浮了几个单位之后,终于在经济新闻报道领域专下来了。尽管自己冷静下来了,但面对的工作领域却是躁动不安的:降价、揭黑、并购、融资、炒作、上市、套现、下课……上述关键词,基本构成中国商业产经领域浮躁的一面。尤其是在中国现代商业向市场化经济转型过程中,
家电行业经历着最充分的市场竞争,一方面让中国消费者最多受益,另方面也给业界媒体始终留下了商业产经浮躁、混乱的印象烙印。别的不说,单是这30年来,无论是冰箱、空调、洗衣机、彩电,手机,哪个行业都曾涌现出逾百个品牌,风风雨雨,砍砍杀杀,家电品牌大浪淘沙死去活来,家电业掌门人走马灯式的轮换,凡例不甚枚举。
然而,面对市场的浮躁,戴远程却始终表现出了特别的冷静,透过表面浮躁进行一系列的冷思考。其作品《家电江湖》一书重点描绘的是3C家电IT领域的行业故事,虽然是作者自2007年始开设的远程炮专栏迄今笔耕不辍的结集,但是作者用自己在家电行业一线采访将近10年的经历作辅料,结合热点以述评讲故事的方式,冷静道来这3C家电行业真实发生的故事,那些不见得能当成一般新闻消息发表,但是掩藏在新闻背后的故事又忍俊不禁,或者作者不吐不快的内幕真相。书中涉及的3C家电品牌,无论海尔、美的、格力,还是索尼、松下、三星,抑或是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新浪、搜狐,大多数读者都很熟悉,生活中也经常接触。这些品牌张扬的背后,藏有多少的公关策应谋划,诸多的阴谋阳谋,对更多数的读者来说,可能未必熟知。再比如,家电江湖流行“换人如换刀”,并购、重组城头王旗变幻,多少品牌运营掌舵的老总们风流总随风而逝,昔日顾雏军、黄光裕、倪润峰雄心尚在,霸业已遭他人染指;我们再多叹息严友松、俞尧昌、樊文建等谋士英才,寂寞无奈转身也最好莫问英雄归处?家电江湖凡数十年来的恩怨情仇仍在延续,创新图志甘苦故事如涛涛江水绵延。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家电品牌竞争大浪淘沙风流竞存,看到家电大佬创业时的艰难或风光,事业初成的骄奢或谦逊,霸业剧变时的稳健或悲怆。家电江湖,纵是江湖,即有砥柱。看到3C家电领域前浪推后浪,后浪死在沙滩上的惨烈,也看出家电业肩负着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担当。
戴远程是青年记者,他才35岁,但已有点江湖味,已经从媒体圈的小戴成长为老戴。作者长期在家电采编一线工作,与各式家电厂商打交道,深谙市场动态及走向。远程炮专栏写的是3C家电领域的商业传奇故事,虽江湖竞争合纵连横空前惨烈,但作者写作的文笔不失恢谐幽默,更重要的是,无论是调侃还是讥讽,作者都有其旗帜鲜明的主张,都有着作者独立的见解,不是人云亦云,实为难得。
说的是家电江湖故事,其实也穿插了作者这十年来从事商业产经领域新闻采编的诸多感慨,也包括媒体在网络新媒介技术形态发生剧变之际的深入反思。商业产经新闻的记者,多半还要忍受时代的误解,比如潜规则的签到信封接是不接;比如面对公关利益诱惑能否坚持已见;再比如商业新闻如何秉持客观公正。实际上,伴随着中国商业产业经济领域的繁荣,也诞生了众多优秀的产经记者队伍,他们客观地记录众多厂商产业报国进程的同时,也无愧于中国更成熟更独立更受人尊敬的记者职业担当。当然,作者在冷静观察家电江湖品牌营销风云大战的同时,也在深刻反省和描绘了媒体公关圈的怪现状,其刻画的跑会会虫,所谓的第三方专家,以及立场摇摆的媒体同行,其真实反映了家电江湖媒体公关传播圈的现状,作者对我说,欢迎对号入座。
《家电江湖》一书之所以能冷静地反映出家电市场竞争现状,与作者本身学新闻、学中文的经历,及其长期在南方报业锻造的良好新闻素养有关。戴远程来自苏北盐城,早年在上海复旦大学主修中国文学,兼修新闻学。他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工作迄今12年,职业历经要闻部、体育部、南方周末,最近10年则主要在南方日报从事产经新闻领域报道。让我印象深的是,与多数南方报人一样,戴远程总是能有自己的独立判断,并且始终愿意钻研学习。他的个性较强容易冲动,往往不平则鸣,一鸣惊人。身为媒体人,有时候受不可控不可言说的外部因素,令其独立表达的文章渠道受限,或者表达不够完全,他另外开辟了博客、微博等新媒体渠道,寄冀始终坚守自己独立的新闻判断和新闻理想。2009年戴远程当选为南方日报十佳员工,其评语即是南方报业“新闻理想与产业抱负比翼齐飞”的积极践行者。
在中国消费电子领域,每年数千万台的空调、冰箱、彩电、手机、电脑销售出去,每年诸多的企业品牌老总这里黯然下课,那里风光上任。我们惊异于中国制造创造出无数个奇迹的同时,也寄望中国的企业家们努力推进家电竞争走向差异化、个性化、公平化。浮躁可能是家电市场平庸竞争的必然,但是对家电产业媒体人来说,则需要永远保持冷静的心态,细致的观察,独立的判断。令我欣慰的是,戴远程像大多数的南方报人一样,对追逐真正的新闻永远不感到疲惫。戴远程始终坚守在产业观察第一线,同时他又自觉投身于暨南大学新闻学院深造。我很希望他能继续坚持下去,记录江湖历史,作好新时代的守望者。
是以为序,并作推荐。
在《家电江湖》这本书中,我们看到很多江湖大佬。以商业成功而言,他们已经成为榜样,是很多新一代创业者的偶像。阿里巴巴也是一个网商的江湖,我们的价值观,从早期的独孤九剑还是现在的九脉神剑,都来自于武侠江湖。现在的中国企业,正面临着一次百年难遇的大好机会。我们无比兴奋地看到,一个新商业文明正在快速的形成,我们已经看到它的力量。作为江湖中的一分子,阿里巴巴开始创业的时候我们在谈理想,最困难的时候在谈理想,现在还是在谈理想。本书作者戴远程,也是为数不多的今天还在坚持新闻理想的记者,希望他在他的江湖中还能继续坚持下去。
动荡不休的家电江湖里,戴远程能始终坚守独立判断,不盲目跟风不人云亦云,可谓难得,尤其是本书作者以一种别开生面的方式评说家电江湖故事,调侃中带有反思,批评中带有建议,如此心态行走家电江湖,可谓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