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谷英昭先生既是松下集团的一员,又是一位熟知松下幸之助的人,因此,岩谷英昭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来诠释松下幸之助的人格魅力和经营之道,给读者一种新意。
《松下之魂》前美国松下电器会长的处女作,讲述众多不为人知的奇闻轶事,揭开松下电器的成功秘诀!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松下之魂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日)岩谷英昭 |
出版社 |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岩谷英昭先生既是松下集团的一员,又是一位熟知松下幸之助的人,因此,岩谷英昭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来诠释松下幸之助的人格魅力和经营之道,给读者一种新意。 《松下之魂》前美国松下电器会长的处女作,讲述众多不为人知的奇闻轶事,揭开松下电器的成功秘诀! 内容推荐 《松下之魂》:“繁荣好,萧条更好。经济萧条恰恰是公司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一个商业帝国的崛起与振兴与否也许只是一念之差。”如今正面临着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全球的企业家们应该抱有怎样的心态呢?期望“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的至理名言和《松下之魂》作者岩谷英昭长达40年的异国经历能为您指点迷津。 目录 第1章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001 1.1 10年前的回忆/003 1.2 公司重获新生/007 1.3 从双项插头到干电池/010 1.4 立志把干电池工厂建在曼哈顿第五街/013 第2章 心领神会,伺机而动/017 2.1 把握机遇/019 2.2 “委任、被委任”/022 第3章 克服困难是产业人的使命/025 3.1 速度源于“默契”,“默契”源于信任/027 3.2 惊人的飞身一跃——从司机到社长/029 3.3 并购——不仅为规模的扩张,更为人才的引进/033 3.4 经营管理与技术创新并重/035 3.5 建设人间“乐土”/037 3.6 我的策略谁做主——顾客至上/041 3.7 笑容——万两黄金般灿烂,鞠躬——万两黄金般厚重/044 第4章 领会经营窍门.价值黄金百万/047 4.1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049 4.2 社会赋予我们工作/050 4.3 迂回曲折的商标之路/054 第5章 见博则不迷,听聪则不惑/059 5.1 结识松下/061 5.2 御木本珍珠和咖喱饭/063 5.3 实践出真知/065 5.4 外语学习,纸上谈兵不可取/067 5.5 Nothing to Lose,Not End of the World/069 5.6 买商品买质量,买服务买心情/071 5.7 犹太人的商魂和天赋等/073 5.8 “把你能拿的钱都拿出来”/075 5.9 虎口脱险/079 5.10 缘起而聚,缘尽而散/082 5.11 入乡随俗/085 第6章 共存共荣乃真发展、真繁荣/089 6.1 泱泱社会,万物相联/091 6.2 只有做到深入的地方化,才能实现广泛的全球化/092 6.3 打开思路,方为生财之道/094 6.4 商品销售三因素:价值、性能、需求/097 6.5 VIZIO公司的成功之道——EMS模式/099 6.6 挑战“松下理想主义”/102 6.7 中国将成为“世界工厂”/104 6.8 让中国的发展借鉴日本经验/105 6.9 “共存共荣”才是根本/107 第7章 与其售前恭维,不如售后服务/111 7.1 比维系自身销售更重要的是提供生活物资/113 7.2 “热海会谈”和销售渠道改革/115 7.3 打造“永久顾客”/117 7.4 商业资本占优的美国/119 7.5 美国人之人情/122 7.6 不畏困难,力求转机/125 7.7 “家人”无价/128 第8章 智慧源于汗水/113 8.1 利润不过是社会放在企业的寄存品/135 8.2 一马撒野,则千马疯狂/137 8.3 为顾客带去实际的价值/139 8.4 对自命不凡、独断专行说不/142 第9章 越是风暴来临时越要重视合作/145 9.1 勿因惊慌失措而迷失方向/147 9.2 做平静湖面上的水鸟?/150 9.3 顾客不在场的说明书竞争/152 9.4 闭关自守不得再来/154 9.5 关于人才培养/156 第10章 繁荣之路源于普通/159 10.1 构建迅速反应机制是关键/161 10.2 “破坏与创造”,实现商标统一/163 10.3 重回过去/166 10.4 寻求幸之助的在天之灵/167 后记/171 试读章节 1.1 10年前的回忆 1951年1月,松下电器(现为Panasonic)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有生以来第一次离开自己的祖国,那年,他已经56岁。幸之助自大阪船厂的学徒起辛辛苦苦打拼出来,创立了日本为数不多的制造企业。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他的事业一直停留在日本国内。是什么阻碍了他涉足海外呢?也许是生来的体弱多病,使他难以在交通工具不发达的时代长途跋涉。但是,据我分析,作为继承大阪商人传统的创业者,凭着自己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在故土日本从事经营是最有自信的。 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受日本政府对外扩张政策的影响,松下电器在朝鲜半岛、中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办事处或工厂。即使在那个时候,幸之助也不亲临现场,而是在日本国内发出指示或命令。 1945年,日本战败使松下电器丧失了全部海外据点。驻日盟军总司令部发布了财阀解体的命令,此时松下电器已陷人了非常危急的状况。当时城市里通货膨胀严重,粮食黑市猖獗,经济非常混乱。 幸之助由于资产冻结而无法及时缴纳商品税,因此被媒体嘲笑为“欠税大王”,同时由于被革职而不能参与公司的经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此时的松下电器难以筹措资金,不得不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经济危机时都没有开除的从业人员大量解雇。松下电器成立23年来首次遭受如此大规模的重创。 风停雨住,5年之后,朝鲜战争的爆发成为日本经济复苏的契机,随之而来的是对松下电器解除财阀解体的命令,事业开始有所转机,渐渐进入正轨。此时,不管对于日本还是对于复职的幸之助本人而言,无论如何都不会放过雨后初晴的清新空气,重整旗鼓,振兴经济。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涉足海外几乎成了把握商机的必然选择。 让我们首先回到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战败前的日本曾自负地以为自己是个强国,松下电器和幸之助也同样有着这样自高自大的想法。既然如此,一连串的疑惑便产生了:日本为什么会战败呢?日本先前的经济贸易没有过失吗?在经营和产品开发方面究竟应该向海外的先进国家学习什么呢?不仅幸之助在冥思苦想,就连当时日本财界和政界的领导们也组织考察团到海外学习。 幸之助顺理成章地成为观察团中的一员,当时的他留的还是寸头。他们本来打算在美国停留大约1个月,可后来延迟为3个月,回到日本已经是4月份了。 那个时候的客机续航距离还比较短,飞机从日本去美国的途中需要在夏威夷加油,因此幸之助首先顺道去了火奴鲁鲁①。在那里,幸之助大开眼界,看到了自己从未见过的繁华——建筑整齐的商业街,炫目华丽的霓虹灯,通向郊外的宽广道路,日本远不能及的美式住宅——眼见着这些魔幻般的景致,幸之助当时能做的只有一再慨叹。 即使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美国纽约摩天大楼的景观也是令人惊叹的。遥想当年,当幸之助站在美国最大的城市洛杉矶街头仰头观望耸立的巨大楼群时,恐怕也愕然不止吧。 从前懒于动笔写信的幸之助,在留美期间却反常地向公司寄了共16封信。在一封从纽约寄回的信中,他情绪激昂地写道:“要打造世界的松下电器必须以纽约为中心,我正想象着10年后的松下电器。” P3-5 序言 松下集团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先生白手起家,将松下集团做大做强,这与他的经营理念是分不开的。后人不断传诵松下幸之助的经营之道,并称其为“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经营之道》的中文译本已面世多年,也被读者广泛传阅。我们选择再次翻译与松下幸之助的经营之道相关的书籍,是因为本书的作者岩谷英昭先生既是松下集团的一员,又是一位熟知松下幸之助的人,因此,岩谷英昭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来诠释松下幸之助的人格魅力和经营之道,给读者一种新意。 岩谷英昭从年轻时进入松下电器开始写起,以40多年的海外经营经历为背景,在感谢松下幸之助对自己一生的影响的同时,向读者描述了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其中,对我们启发最大的是松下幸之助的自来水理论以及他是如何走出困境的。松下幸之助立志要使松下产品遍及全世界,像自来水一样,让每个人都能够使用,还立志要丰富物资的生产,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即为人们谋幸福,最终实现共存共荣。松下幸之助在逆境中不屈不挠,不卑不亢,稳步前进,逆风飞翔,创造了经营神话。这种精神正好为面临全球金融危机考验的企业家们点亮了一盏明灯。在了解了松下幸之助的事迹之后,我们深深地感到,人在逆境中,要不抛弃不放弃,勇往直前,奋发向上。 在翻译过程中,岩谷英昭先生多次借来连之际耐心解释文中难点,为我们的翻译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除此之外,还要特别感谢吕晨女士和张路喆女士。吕晨女士主要负责修改译稿,润色语句,为译文增色不少。张路喆女士主要负责校对,减少了译文的错漏之处。由于译者水平有限,有些句意可能没能尽善尽美地表达出来,欢迎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后记 松下电器有这样一个传统:每当员工退休,公司都会献上一封感谢信,以感谢多年来员工为了公司发展而付出的辛勤努力,记载公司和员工之间的殷殷深情。 我于2005年(平成十七年)6月结束了在松下的职业生涯,不过,38年辛苦工作所换来的“毕业证书”上却写着“岩谷英明”的别名。 我的名字是“英昭”,哥哥叫“和海”,是从战场回来的父亲寄希望于“新的昭和时代”而给我们兄弟俩取的名字。好像是职业生涯真正结束的时候失去了名字一样,心里受到了一点点打击。从幸之助创建松下电器的时候起,我就一直坚信公司会健康稳定地发展下去,现在我的信心更加坚定。 当然,录用像我这样成绩平平的学生,鼓励我接受各种各样的挑战,让我做有意义的工作,对于这样的公司我没有任何抱怨。不过,我还是担心涉及到数以万计的员工的大规模改组会影响到幸之助遗留的松下电器的文化,而且公司的经营改革跟我也有很大关系,此刻的我心情颇为复杂。 在美国工作生活的时间无论多长,作为一个日资企业的日本人,退休后回到祖国是再平常不过的了。然而,我决定在美国送走我的第二个人生。我的女儿嫁给了美国人,也就是说,我有了一个美国女婿,也得到了美国的永久居住权,在松下改组的同时,我以一个美国人的身份生活着。 从今以后,我作为Don Hideski Iwatani,建立起一个把“Bridge to East(架起通往东方的桥梁)”作为理念的Simeon Consulting Group LLC组织,成为把幸之助这位伟大的创业者和他的哲学思想传达给美国人和亚洲人的“传道士”。 为了向年轻人传授自己的经验和幸之助的理念,我获许在母校明治学院大学举办了国际经营学的讲座,和学生们一起学习一同思考。另外,我还在位于大连的东北财经大学讲授日本电子行业在美国成功的原因和国际社会所需要的协调性问题。 在与中日两国大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我发觉中日两国大学生在人生观和对未来的希望方面有着相当大的差异。 如果被问及“未来的梦想是什么”,日本学生多数希望自己在电影制作或音乐创作领域有所建树,也就是想从事自己感兴趣的职业。此外,还有一些日本学生希望拥有一份像公务员那样稳定的工作。 然而,中国的学生却是向你描述着当选社长或市长这样的远大理想。“宁为鸡口,不为牛后”,正如这旬格言,中国人是很尊重创业者的。比起在大企业工作,更愿意自己摆个小摊位做买卖。 尽管日本学生的评论文章有很多,不过很多日本学生好像由于不擅长抽象思维有时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而多数中国学生却能用直截了当、简洁易懂的语言来阐述内心的想法。 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带给中国年轻人的强烈影响几乎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这恐怕和处于日本经济鼎盛时期的东京奥运会给日本人带来的影响大致相同吧。 在我收到的来自大连学生的E-mail中,他们用英文描述了北京奥运会使自己的心情发生了如何巨大的变化。“作为在国际上获得高度评价的奥运会主办国的国民,自己也必须力争成为国际化的人才……”整封信里都洋溢着这样的激情。 “希望北岛康介和福原爱等日本选手再创佳绩,最后真诚祝愿伦敦奥运会圆满成功,同时盼望着伊拉克的选手也能够参加奥运会……”他们诚挚地表达着自己的热情、率直,在兴奋之余,他们没有忘记对生活在遭受不幸境遇国家的人们的关怀。我觉得,日本的学生或许写不出这样的内容吧。 日本学生在某些方面还是很天真的,其实严格说来是缺乏现实感,欠缺危机感。的确,每当和学生们一起吃饭,就会发觉他们确实太纯真了。这使我不禁为他们担忧:“这些学生们在进入社会后,能够应付得来各种复杂的事情吗?” 我觉得,本书前面所提到的“自来水哲学”的梦想,在使日本国民生活富裕起来这个层面上基本得以实现。不管怎么说,日本是个电灯比依云矿泉水还便宜的国家。 那么,幸之助的“自来水哲学”到了现在已经没有必要再提了吗?非也! 既然称之为哲学,就不能仅仅局限于小小的日本。幸之助最先考虑的是顾客的利益,其次是职员的生活,继而是整个社会。如若他老人家还健在,现在一定已经把目光锁定在生活在地球上的全世界人民身上了吧。 的确,日本富裕了,不过世界上贫穷落后的国家和地区还有很多,全世界人民有不少还在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进入21世纪,只考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引领全世界人民走向富裕才是“自来水哲学”的终极目标。 要想让日本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日本的制造商有义务、有责任把自己推向世界的舞台,不是吗? 本书若能成为一个小小的路标,对读者稍稍起到指引的作用,那么,我作为世界公民中的普通一员,将不胜荣幸。 我觉得,自己能够生活在繁荣富强、和平昌盛的时代,并能够成为松下电器这样知名跨国公司的员工是我莫大的幸运。现在,我抱着无论如何都要向社会报恩的情感,热情地帮助来纽约闯荡的日本人,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也正在继承并发扬着幸之助精神。 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出书,其缘于摄影师小平尚典和记者石田雅彦这两位老朋友给我的建议,他们在我写作的过程中给予我很多专业的指导。我还要借此机会向与我同时进入松下电器的弘兼宪史,在公司里常年支持和帮助我的前辈们、朋友们,以及阅读拙作并不断鼓励我的松下幸子夫人表示由衷的感谢和衷心的祝愿。 最后,再一次感谢我一生崇拜的偶像和我生活、事业上的指路人——幸之助,谢谢您! 岩谷英昭 2009年5月于新泽西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