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二十四史》涵盖了中国古代清以前的全部历史,是中国古籍中最有价值的图书,读之,可以令人知古知今知未来;用之,可以经纬天地,纵横捭阖;藏之,可以使你的家庭书香有继,蓬荜增辉。但二十四史对于现代人来说,又有着不可回避的问题:一是读不懂,二是读不完,三是买不起。张传玺教授主持主编的《白话精华二十四史》上述问题,逐一得到了解决。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衰;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以史为鉴,可知兴替。”让我们从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悠悠历史之中,去寻找历史发展的规律与智慧,让你学会不仅可以主宰你自己的人生,还可以洞悉社会历史的发展。它会让你的生命更加精彩!
本册为《白话精华二十四史》之《旧唐书》的第[二]册。
对于非专业的读者来说,二十四史中的《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这前四史,大都不可读,只能作为史料来查考。《旧唐书》就属于这些不可读的正史之一。因此,编者在篇目选择和现代汉语翻译方面都特别注意文字的可读性,在忠实于原意的前提下,尽量采取现代人可以理解的通俗的表达方式。由于古代汉语在语境上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很大,而且许多古代的典章制度、礼仪风俗以及思想概念等都已经完全与现代的实际生活无关,所以要准确地表达其中的意义几乎没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翻译古代文献也类似于跨文化的交流。尤其是一些制敕诏令或大臣的表章奏议,典故繁多,用语考究,是翻译中的难中之难。考虑到有些诏敕和奏议关涉到唐代国家政治和各方面重大的政策措施,本书并未回避这些难题,选译了一些重要的长篇诏敕和奏议。
本册为《白话精华二十四史》之《旧唐书》的第[二]册。
《旧唐书》由张传玺等主持主编。
当时马燧、李抱真率军讨伐魏州城没有成功,幽州节度使朱滔、成德军节度使王武俊反叛,合兵援救魏博节度使田悦。建中三年,唐德宗下诏派遣李怀光统率朔方步、骑兵共一万五千人讨伐田悦。李怀光英勇却无谋略,在他率军到达魏城那天,还没有设置营垒,便与朱滔等人在惬山开战,结果被朱滔打败。后来又被田悦放水冲灌,各路军马失利,于是与马燧等人退兵到魏县。不久封李怀光为同平章事,增加实封二百户。之后,官军与朱滔等人相持不战。建中四年十月,泾原发生兵乱,唐德宗前往奉天避祸。朱泚称帝以后,唐德宗派遣宦官快马加鞭去通告河北各路将领,李怀光率军赴命回师。当时路面泥泞不堪,李怀光激励将士,从蒲津渡过黄河,在醴泉打败朱泚的骑兵,直接奔赴奉天。几天前,李怀光就已派遣属将张韶带着封在蜡丸里的奏表混进攻城的叛军中,张韶乘机越过城壕,大声地对城上的士兵呼喊道:“我是朔方军的使者!”城上的士兵用绳子把张韶拉上城去,在登城中,身中数十箭。当时唐德宗在叛军的重重包围中,守御形势越来越危急,知道李怀光的军队到了,命令张韶在城上告知守城士兵,人心于是安定下来。李怀光又在鲁店打败朱泚,朱泚于是解散围城的士兵退回到城中。
李怀光性格粗疏严厉,刚愎自用,一路上几次说卢杞、赵赞、白志贞等人是歼佞小人,并且说:“天下之乱,都是这些人导致的,我面见皇帝之时,应当请求皇帝诛杀他们。”卢杞等人听闻到了风声,心下非常恐惧,于是游说唐德宗命令李怀光乘胜追击朱泚,收复京师,不许他来到奉天,唐德宗听从了他们的意见。李怀光在咸阳屯军驻守,数次上表激烈地揭发控诉卢杞等人的罪恶,唐德宗不得已只好贬斥卢杞、赵赞、白志贞,以抚慰李怀光,令他安心。李怀光又上疏揭露唐德宗信任的宦官翟文秀的罪恶,唐德宗又只好杀了翟文秀。李怀光不敢进军,在拖延时间中自我猜疑,于是图谋作乱。当初,诏令派遣崔汉衡出使吐蕃,请求吐蕃出兵帮助收复京师,吐蕃宰相尚结赞说:“按照吐蕃的规矩,进军要有统兵大臣的信物为证。如今您所带来的制书,没有李怀光的签名,所以我们不敢出兵。”唐德宗知道后,派翰林学士陆贽去拜见李怀光,请求他借用吐蕃兵。李怀光认为不可用吐蕃军的理由有三,坚决地拒绝,不肯在制书上签署名字,而且言辞傲慢,还对陆贽说:“看你还能有什么能耐?”兴元元年(784)二月,诏令拜李怀光为太尉,并赏赐免死铁券,派遣李升及宦官邓鸣鹤前去传旨授铁券。李怀光非常愤怒,把铁券扔在地上,说:“但凡人臣打算谋反,才要铁券以求免除死罪,如今把铁券授给我,是要我谋反!”言辞激烈,语气忿恨,众人都为之恐惧。
李怀光的部将韩游壤在奉天掌兵,李怀光与韩游环写信约定作乱,韩游壤秘密地上奏唐德宗。第二天,李怀光又派人催促,韩游壤再次奏给皇帝知道。几日后,李怀光又派遣使者催促韩游壤起兵作乱,使者被门卫逮捕。李怀光还扬言道:“我如今与朱泚联合起来了,皇帝车驾应当避开。”于是,唐德宗离开奉天,前往梁州。当时,李晟已经进军到东渭桥,李怀光再次拦劫李建徽、杨惠元等军,把他们移到好畤,士兵心下颇为不服。先前,朱泚很是畏惧李怀光,现在便想乘机臣服于他。李怀光劫掠一番却没什么收获,心里更加猜疑更加不安,过了二十天后,命令部下分为几部分,分别抢掠泾阳、三原、富平等地,从同州前往河中。神策军将领孟涉、段威勇从三原率兵三千多人归附李晟,李怀光不能遏制。韩游壤斩杀李怀光的留后张昕,献出邰州归顺朝廷。留守奉天的戴休颜向将士们宣布说:“李怀光已经反叛。”然后令人防守城堡,并快马上奏唐德宗。唐德宗任命韩游壤、戴休颜为节度使。然后任命李怀光为太子太保,罢免他其余的官职,他所管辖统率的军队,在本军中选择功高望重的人统领,但是所下诏令李怀光都没有服从。四月,李怀光到达河中,偷袭同、绛等州,按兵观望。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