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是如何学习的--课堂中的科学》由M·苏珊妮· 多诺万和约翰·D·布兰思福特编著,是美国国家科学研究院和美国教育部支助的“人是如何学习的:以教师为对象的报告”项目的又一研究成果,是对《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一书的拓展。本书是对HPL中所提到的三大学习原理(它们分别涉及学生的前概念、核心知识、元认知三个方面)的充分论证与解析,所有内容基本上围绕这三个原理展开,提供原理在应用于学科教学时的一般性呈现方式,本册是科学部分。
1 科学探究与人是如何学习的
M.苏珊娜·多诺万、约翰·D.布兰思福特
原则1:呈现前概念
原则2:了解什么是“做科学”
原则3:元认知
有关《人是如何学习的》一书的框架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2 小学阶段促进“光”的科学知识与推理能力形成的教学
雪莉·J.迈格努森、安玛丽·萨利文·帕林卡萨
有关光的学习
通过探究来学习“光”
通过循环调查来支持学习
具体学科知识在有效科学教学中的作用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3 科学课堂的指导性探究
詹姆斯·敏斯特尔、帕梅拉·克劳斯
单元:重力的本质及其影响
总结
注释
4 通过基于模型的探究发展理解力
詹姆斯·斯特沃特、詹妮弗·L.卡特尔和肯斯娅·M.帕斯默
基因
在高中进化论课程中形成达尔文“自然选择模型”
支持理解性学习的课堂环境
总结
注释
参考文献
5 拉线
M·苏珊娜·多诺万、约翰·D.布兰思福特
使用富有弹性的前概念
围绕核心概念组织知识
支持元认知
学习原则与课堂环境
注释
参考文献
委员会成员及著者简介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