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最想看的道家妙语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东篱子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品味妙语,成鸿儒,因儒而雅;活用箴言,启心智,因智而达。

  东篱子编著的这本《我最想看的道家妙语》精挑细选道家名言。这些名言都是最具代表性的道家妙语,是最具实用性的处世箴言。本书对它们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解读,让你轻松理解个中涵义,运用其中之妙。

内容推荐

东篱子编著的《我最想看的道家妙语》精选了道家的经典名言,对其深邃的内涵进行诠释,用浅显的语言铺陈“妙语”的精髓,让读者轻松理解“妙语”的真正含义。《我最想看的道家妙语》融汇了道家深刻的思想和精辟的观点,书中处处闪现出心灵智慧的火花,或启人思路,或发人深省,足以供人细细品味,并使道家的智慧与读者的心灵相通。

目录

第一章 知足寡欲,人生逍遥

 少私寡欲,心无烦忧

 淡泊以明志

 人生何必太贪心

 贪欲是隐形“杀手”

 境界不同,价值观也不同

 做人不能太放纵欲望

 不要把名利看得太重

 知足者常乐

 做人不要本末倒置

 知止而后得,不止而后失

第二章 与人为善,人生和谐

 助人者也是助己

 不要玩世不恭

 平等对待每个人

 以仁爱换人爱

 真正的善良是不期求回报的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要有谦逊的品德

 以赤诚之心待人

 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做二个至真的人

第三章 人以谋立,事以智取

 突破平常思维

 学会变冗为简

 通达应变是法宝

 人顺天才能胜天

 挣脱思想枷锁

 虚实并进,胜人一筹

 处事不惊,谨慎思维

 未雨绸缪,提高预测能力

 凡事不可太勉强

第四章 韬光养晦,低调做人

 出头的椽子先烂

 放低姿态,虚心进取

 不居功,功自言

 戒傲气,助成功

 不显山不露水,真君子也

 善于处下才能丰盈

 有时候要大智若愚

 于无声处听惊雷

 功成身退天之道

 矜则无功,悔能减过

第五章 水性人生,柔胜刚强

 至柔治刚

 像水一样生活

 让心回到最初的澄澈

 以柔曲之姿进取

 止水澄波,均衡而内敛

 像水一样柔而不弱

 凡事不可钻牛角尖

 以退为进,以弱胜强

第六章 稳健踏实,大事必成

 积少成多,重视积累

 天下事须做精、做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好高骛远终是梦

 要“慎”也要“重”

 不要轻视小事

 成功的差别就在细微之处

第七章 顺应自然,恬淡宁静

 当于静处品人生

 做人要恬淡宁静

 以乐观的心态看待人生的过程

 简单的快乐

 换种方式看世界

 把握平衡,张弛有度

 用心体会人生真滋味

 日日是好日,处处是福地

第八章 善于学习,提升有道

 闻道而笑

 世事洞明皆学问

 取长补短才能完善自我

 看到自己的错误自觉改正

 听得进去劝告

 抛开功利性学习

 厚积才能薄发

第九章 察看言行,识人有方

 善者不辩

 知者不博

 看清自己才不迷失自我

 言语推断出秉性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运用“九征”识人才

第十章 度量如海,有容乃大

 包容者兴万事

 以德报怨是最大的宽容

 该放手时就放手

 小事别太较真儿

 不要轻举妄动

 让胸怀宽广些

第十一章 无极管理,至高境界

 领导者要有不争无为之德

 “无为”实则无不为

 将最合适的人安排到最合适的岗位上

 善于培养团队的敬业精神

 树立权威有令必行

 不要迷信惩罚的效力

 宽严互用,恩威并施

 一动不如一静

 柔弱谦下是一种至高的驾驭术

 正确对待不同的声音

第十二章 成事在人,自胜者强

 胜己者天下莫能敌

 行动是跨出成功的第一步

 迎击风雨,志存高远

 办法总比困难多

 最重要的是活在当下

 善始善终必有成

 做生命的主宰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少私寡欲,心无烦忧

原典妙语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道德经·第十九章》

妙语译释

生活简单,保持质朴。减少私心,降低欲望。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其学说在灿烂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刻的影响。“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这段话,是老子所著《道德经》中的闪光名言,在这寥寥的话语中,寄寓着丰厚的哲理,凝结着深邃的智慧。

我们不难发现“少私寡欲”是无忧的前提。“少私寡欲”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减少自身的私心和欲望。事实证明,人们的私心和欲望越多,在这些私心和欲望上花费的精力和时间就要相应地增多。凡事都应有一个限度,一旦这样或那样的私心、欲望过多,就会消耗掉我们众多的精力和时间,打破原本正常的生活秩序和心态,许多悲剧的发生也源于此处。

五代时,后唐的皇帝李存勖以救国救民号召百姓,招募将士,先后灭掉了后梁等国,势力达到了顶点。

天下略为安定后,李存勖开始贪图享乐,他对大臣们说:“我军征战多年,今日有成,应该休息罢兵,享受太平生活。”

李存勖从此不理朝政,天天忙着看戏玩乐,一些忠直的大臣也被他疏远了。

皇后刘玉娘特别爱财,她把国库窃为己有,积攒了堆积如山的财宝。她任用自己的亲信捞钱,四处暴敛,到处横征,百姓怨声载道。

忠心的大臣把刘玉娘的行为报告给了李存勖,他说:“当天下人的君主,应该关心天下人的生死,这样人们才能爱戴他,国家也会安定。现在皇后只顾自己捞钱,全不管百姓如何生活,这样下去要出大事的,皇上一定要好好管教她。”

李存勖这时也失去了往日的爱民之心,他为皇后辩护说:“筹钱粮,救民于水火,百姓一定会感激皇后的仁德,誓死保卫国家。”

刘玉娘把国库的东西视为自己的财产,她拒不交出赈灾,还生气地对宰相说:“你是宰相,救济百姓是你的事,与我有什么关系?”

序言

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三大家(儒释道)之一,主要源于老子及其《道德经》。道家主张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应该遵循自然,崇尚“不争之德”,这样就能得到所谓的“道”。《史记》中说老子“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不仅道出了道家思想有高度的含蓄性,更指出了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要旨。道家的代表人物还有庄周、列御寇等人,庄周著有《庄子》,列御寇著有《列子》。

老子的思想为当下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人生思维。在一段时期内,人们对道家的“无为”思想有些曲解,认为“无为”思想是消极的思想,与积极向上的科学发展观相悖。其实,道家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有为、有所不为,在不为中有为。“无为而治”中的无为不是不为,而是无不为。提倡站在无为的立场上来无不为,“功也无求,过也无求”,尽力做事的精神。在道家看来,当一个人在“不争功、不诿过”的心态下做事的时候,他就会秉公处事。

道家倡导“顺应自然”,避免违背事物的天性,凡不合适的事不勉强,势必失败的事不强行,而是因势利导地去做。老子说过这样一句话:“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道家提出“胜人者力,自胜者强”。老子的话告诉我们,战胜对手首先要战胜自己,而战胜自己是最辛苦的。告诫人们应视名利为外物,视挫折为财富,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态,这样才能完成大业。

和孔子相比较,以其为代表的儒家提倡积极进取的人格提升办法,主动在社会中求取合适的身份;而道家则提倡主体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在道家的哲学中,要求人摆脱日常琐事,审时度势,貌似什么都不做,其实质却是正顺天理而行,效率正顺势而生。这是道家的人生境界。

总之,道家学派对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艺术等诸方面的重大影响都是不可低估的。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它作为中国人的处世修身之学,与儒家思想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基本内核。用道教人士自己的话说:道教是“黄老遗风”、“老庄家风”,这毫不牵强附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道家思想是中国古典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卓越贡献。它的思想精华,值得我们认真了解、借鉴与继承,当然其中有些封建性色彩的言论也是需要我们辨析、批判的。

《我最想看的道家妙语》精选了道家的经典名言,并对其深邃的内涵进行诠释,用浅显的语言铺陈“妙语”的精髓,让读者轻松理解“妙语”的真正含义。可以说,本书融汇了道家深刻的思想和精辟的观点,书中处处闪现出心灵智慧的火花,或启人思路,或发人深省,足以供人流连品味,并使道家的智慧与读者的心灵相通。

作者

2010年12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9:4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