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到莫雷街12号上班,我心中充满期待,想象着那天结束前我们有可能抓到什么样的歹徒和关键罪犯。的确,那天发生的事让我感到有些意外。熟悉情况后,特工莫里斯·斯克尔尼克慢吞吞地向我走过来,他看上去足有七十多岁。他对我说:“嘿,小家伙,我来教你两手吧!”他从桌上抓起一把2号铅笔,慢慢地走向一台手摇式的削铅笔器。他一边费劲地摇动机器削铅笔,一边看向我,叹着气咕哝着说每天工作开始前将铅笔削好有多么多么重要。
接着他把我拽到复印机前,在上面放了一张日程表,按下了“开始”键。随着复印机的机头部分前前后后地滑动,他又向我解释制作“真正”的副本有多重要,还不停地将原件与复印机印出的复印件相比较。我一头雾水。不是说要将坏人绳之以法吗?为他们设计的圈套在哪?又有何冒险之处?这明明不是广告中的那份超级警察工作嘛!我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当天晚些时候,情报署一个年轻主管托尼·卡尔皮内拉消除了我的疑虑。他向我解释说,我们的机构人员分成两类:一类是像斯克尔尼克这样的桌面操作员,另外一类则是像他自己这样的具体办事人员。托尼负责的部门当时叫“打击黑势力小组”,是鲍比·肯尼迪任司法部长时组建的一批行动小组之一。分派到托尼小组的特工们现在正着手调查涉及纽约市大多数黑帮头目和腐败政客的案件。托尼将我介绍给他的一些同事,其中包括汤米·伊根,他正在与美国毒品管制局的特工和纽约市警察局(HYPD)负责34号管辖区的缉毒小组的督察员们联手工作,收集一家银行的犯罪证据,这家银行为纽约州头号大毒枭弗兰克·卢卡斯清洗了数百万美元的贩毒黑钱。
卢卡斯带领着一伙儿堕落的军人。将海洛因藏在越战阵亡的美国士兵的装尸袋中运回美国。他运回的海洛因摧毁了数万人的生活,而他也因此大发其财。他和他的同伙们拖着装满几大帆布袋的、足有几十万美元的小面额现钞走进了纽约化学银行位于威切斯特广场的一家分行。汤米将所有证据收集齐全,成功地起诉了那家银行和它的几个高管。化学银行因此支付了几十万美元的罚款。这个案子在当时轰动一时,然而,最终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银行所受到的惩罚微不足道,他们为从事肮脏的洗钱交易所付出的代价也不足挂齿。本应该设法让那些涉黑银行家们面对更大的风险,因为他们在毒品交易中起到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卢卡斯堆积如山的黑钱将会成为他的累赘——这些黑钱无疑会吸引过多的目光。我逐渐开始意识到,毒品交易中的“阿喀琉斯的脚踵”原来就是提供清洗黑钱业务的银行。我朦朦胧胧地对未来的生活有了一点点认识。
在纽约市做特工期间,我和妻子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孩子很健康,但妻子伊芙琳患了严重的产后并发症。她要接受几个月的治疗,在这几个月里,我请了所有的带薪假和病假照顾她和孩子。出院回到家后,她仍需要照顾,于是我将我的情况汇报给了国税局我的上司,申请预支我的假期,以便将妻子和孩子开车送往坦帕市,因为我的哥哥和嫂子住在那里,并愿意照看他们。
第二天,上司告诉我他们的决定时,我十分震惊。他们说:“嘿,你真是个幸运的家伙。刚好坦帕市有一项为期三个月的特别任务,我们就派你去吧。”根本没有什么特别任务。他们开后门设计了这项任务,只是为了帮我解决困难。
于是我去了坦帕市,处理了几个案子,三个月后又带着家人返回纽约。回来之后,情报署主动提出将我永久地调到坦帕市工作,我同意了。
在阳光充足的佛罗里达州,贩毒者和洗黑钱的人就像当地的棕榈树一样多。针对这种情况,美国国税局情报署与美国海关联手成立了一个叫做“美钞行动”的特别小组,追查为毒贩清洗黑钱者。行动小组在侦破案件时,经常需要特工打进毒品集团和洗黑集团做卧底,但是情报署的特工如果不经过华盛顿特区一个间谍学校的培训,是不能胜任卧底工作的。事情开始变得越来越有趣了。
一想到扮演一个罪犯,而且他在瞬间做出的决定就能影响一个案子的侦破,甚至影响我整个的生活,我就感到十分刺激。那样的工作可以将我推到战斗的前线,而那正是我梦寐以求的。
在我的软磨硬泡攻势下,我的上司让步了。他们答应给我一个机会,并且给我找了一个参加培训的名额。当我走进华盛顿特区间谍学校的教室,看到我们的教员就是纽约情报署的老朋友乔·辛顿时,你能想象我有多吃惊吗?乔和其他在那儿任教的特工教给我们他们熟知的所有卧底把戏。他们讲的两点重要内容引起了我的注意,至今仍记忆犹新。
第一,尽管总部的特工可以帮助卧底特工获得假身份证明文件,乔认为“尽可能不要用总部准备的文件,自己编写那些文件”。如果你自己编写文件,你就会清楚,文件的信息是确凿的,任何一个细节你都没有忽略。如果你的那份身份证明是华盛顿特区间谍部门的某个人为你准备的,而他恰好有亲戚在一家银行或者一家信用卡公司上班,那么,这些公司的档案里肯定会有“与政府有牵连”的记录——以防账户被盗用。如果你的对手拥有复杂的关系网,那么那些细小的行政疏漏完全会要了你的命。
第二,当你伪造身份时,尽可能地利用你真实的生活经历,以便减少绞尽脑汁说谎的次数。你本来是纽约人,在金融界工作,那么你新的身份也应该如此。如果你对自己的卧底背景不熟悉,就不要提供给别人。祸从细节出嘛。
回到坦帕市,我开始准备我的第一份卧底身份文件。我读了大量书籍,了解到如何伪造新的身份以及如何识别假身份证等相关知识。在华盛顿特区的鼎力帮助下,我编造出了罗伯特·曼吉欧尼这个人——恰在此时,我接到了一个意外的任务,我的第一次卧底行动就这样开始了。P4-6
“美国历史上最大的洗钱案件之一。”
——罗伯特·米勒III,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
“马祖尔不仅仅担任卧底,也同官僚风气作斗争……近几年来,本案在法律界相当著名。”
——约翰·克里,美国参议员
“太令人着迷啦……一旦你拿起这本书,我保证你会爱不释手。这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奋斗在缉毒斗争的前线、与臭名昭著的麦德林贩毒集团英勇斗争的特工的亲身经历,你会被它深深吸引的。”
——史蒂文·艾默生,畅销书
《美国的圣战》的作者
“卧底工作比好莱坞在荧屏上所能够表现出的更具艺术性,而《卧底特工》向我们展示了罗伯特·马祖尔作为美国最伟大的特工艺术家和作家的风采。”
——迈克尔·列文,警察教官,其《卧龙战警》一书被评为《纽约时报》畅销书
《卧底特工:走进银行洗钱案的幕后》一书是美国特工罗伯特·马祖尔为我们讲述的他亲身经历的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更确切地说,应该是他作为卧底特工的真实经历。其骇人听闻,让人觉得这更像是一个传奇。这是一个关于银行黑幕和卧底历险的传奇。
国际商业信贷银行洗钱案在20世纪90年代曾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骇人听闻的一桩洗钱案”,也是“世界金融史上最大的诈骗案”。但由于种种原因,该案件在国内却鲜为人知。实际上,鼎鼎大名的巴拿马诺列加将军、美国总统布什家族、哥伦比亚的麦德林卡特尔贩毒集团、甚至英国中央银行等国际知名人士和机构都与BOCI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国际信贷商业银行于1972年注册于小国卢森堡,创始人是巴基斯坦人阿迦·哈桑·阿贝迪。该银行1991年倒闭前在15个国家设有47家分行,资产曾高达250亿美元,是一家名副其实的大型跨国银行。BCCI在那些具有宽松的银行监管规则和税制自由、尤其是制定有严格银行保密法和严格公司保密法的国家建立起了一个弥天大网,几乎成了国际贩毒走私及黑社会组织的洗钱天堂。BCCI的高级主管为哥伦比亚犯罪集团洗钱,金额高达3 400万美元,发现后被罚款1500万美元,该银行因此得名“可卡因银行”。BCCI几十年从事犯罪活动,倒闭时亏欠8万名储户约100多亿美元,有些储户甚至损失了终生的积蓄,血本无归。由此,BCCI便成了“骗子和罪犯银行”的代称。
1988年,美国司法部在美国海关、国税局、毒品管制局和联邦调查局的合作之下开展了现金追踪行动(Operation C-Chase)。而本书的作者,罗伯特·马祖尔,作为美国海关总署的一名秘密特工,在该行动中全程参与卧底行动,伪装成一名富有的商人,精心布下重重诱饵,暗中调查麦德林贩毒卡特尔洗钱案,并与参与洗钱的BCCI的银行家们密切往来。他们的整个行动共获得了1200多盘秘密录制的谈话录音带和将近400个小时的录像带。通过这些确凿的证据,司法部得以对几名BCCI的银行家和其他数十人起诉,并于1990年将其定罪。
本书作者罗伯特·马祖尔利用卧底行动中秘密录制的大量对话录音材料、详实的调查资料以及数年的卧底经历,从当事人的视角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惊心动魄的真实故事,向我们揭秘国际毒贩如何洗钱的同时,也透露了美国政界、金融界的一些黑暗内幕,同时让我们领略了一个无私无畏、机智幽默、深谋远虑的普通美国卧底特工的风采。本书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正如美国畅销书作家史蒂文·艾默生所说:“太令人着迷啦……一旦你拿起这本书,我保证你会爱不释手。这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奋斗在缉毒斗争前线、与臭名昭著的麦德林贩毒集团英勇斗争的特工的亲身经历,你会被它深深吸引的。”
毫无疑问,翻译这样一本书,不仅是对语言本身的一种考验,更是对国际金融知识、法律知识、美国社会知识的一次洗礼。原书中涉及大量与贩毒和洗钱相关的金融知识和法律知识,在翻译过程中,笔者咨询了多位律师、法官等法律工作者,以及在金融界工作的朋友们,力求做到对专业名词的翻译准确无误。同时,本书故事线索复杂,人物众多,机构、公司名称和地名异常烦琐,在翻译过程中颇费周折。笔者几乎翻阅了所有类型的词典,如人名地名词典、网络词典、经济词典、法律词典等,寻求最为权威的解释和翻译。还有,书中人物来自各行各业、不同阶层,分别使用了大量的官方语言、外交词汇、俗语、俚语甚至英语以外的其他语言,如意大利语、法语、西班牙语等,笔者费尽心机,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咨询了许多外语学习者,翻译时尽量保持原汁原味,使译文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征。另外,中美两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为了使中国的广大读者更好地读懂这本书,笔者在翻译过程中,不辞辛苦,增加了大量的译者注,对中国读者可能不熟悉、理解上或有偏差的问题加以解释。
翻译是一门严谨的学问,笔者深谙古人“信,达,雅”的教诲,在翻译过程中,为处理得当,处处小心,反复体会原文,一次次斟酌、修改译文,力求为读者呈现一部优秀的作品。但令笔者感到遗憾的是,本书的译稿远未臻完美,一定会存在不少纰漏,敬请各界读者不吝赐教。
在翻译本书的过程中,笔者得到了许多热心人士的鼎力帮助,特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他们分别是:李丽颖、赵玉洁、张艳、冉伟严、于颜花、李丽辉等。
译者
2009年12月
国际商业信贷银行(BCCI)洗钱案在20世纪90年代曾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骇人听闻的一桩洗钱案”,也是“世界金融史上最大的诈骗案”。本书是美国特工罗伯特·马祖尔讲述的他作为卧底特工的真实经历,其骇人听闻,让人觉得更像是一部传奇。
作为美国海关总署的一名秘密特工,马祖尔伪装成一名富有的商人,精心布下重重诱饵,暗中调查麦德林贩毒卡特尔洗钱案,并与参与洗钱的BCCl的银行家们密切往来。他的整个行动共获得了1200多盘秘密录制的谈话录音带和将近400个小时的录像带,通过这些确凿的证据,司法部得以对几名BCCI的银行家和其他数十人起诉,并于1990年将其定罪。
作者从当事人的视角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惊心动魄的真实故事,在向我们揭秘国际毒贩如何洗钱的同时,也透露了美国政界、金融界的一些黑暗内幕,同时让我们领略了一个无私无畏、机智幽默、深谋远虑的普通美国卧底特工的风采。
美国历史上最骇人听闻的一桩洗钱案!
世界金融史上最大的诈骗案!
本书是美国特工罗伯特·马祖尔讲述的他作为卧底特工的真实经历,其骇人听闻,让人觉得更像是一部传奇。
作者从当事人的视角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惊心动魄的真实故事,在向我们揭秘国际毒贩如何洗钱的同时,也透露了美国政界、金融界的一些黑暗内幕,同时让我们领略了一个无私无畏、机智幽默、深谋远虑的普通美国卧底特工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