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财富的罗盘(股市赢家的必备知识)
分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作者 (美)迈克尔J.汉森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也许你总是对自己说要低买高卖,最终却还是成为了可悲的追涨杀跌者。

也许你在胆战心惊地割肉后却惊奇地发现,你抛售的股票竟一飞冲天。

也许你看过很多暴富的神话,可自己手上的那只股票却总是不受幸运女神的眷顾。

也许这一切都与你的智商与知识无关。

只是你没有看透自己的人性,没有看穿市场的本质。

本书将给你一个财富的罗盘,帮你看穿迷雾,找到市场上的黄金所在。

内容推荐

赚大钱的投资者往往只不过是做对了两件事:

● 用正确的方法看市场

● 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

这听起来并不难,但为什么很多投资者却总是选股看走眼,该入市的时候割肉,该离场的时候追涨呢?本书将为你解释这背后的缘由。

作者运用自己多年的投资经验,深入剖析市场波动背后的本质、各种股市研判方法的优缺点,提炼出一套审视市场的独特方法。

同时本书还通过解释人性的局限性、投资的思维定式,挖掘多数投资者不能在关键时刻控制住自己的根源,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如何在股市的腥风血雨中淡定自如、安之若素。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致谢

第1章 投资的学问

 阿波罗的箭射偏了

 狄奥尼索斯:不只是一个酿酒大师

 利用方法,而不是教条

 投资理论与市场现实

 不要盲从教条的分类

 数学会错吗

 简化无法量化一切

第2章 投资是自律

 自律,自律,还是自律

 洞察:眼见并不为实

 做好学的投资者

第3章 人类行为

 大脑的基本概念

 大脑怎样面对市场

 天啊,你的记忆力未免太差了

 有害的行为金融学

 投资行为杂谈

第4章 市场情绪与媒体信息

 情绪的基本要素

 新闻与媒体

 媒体的动机何在

 怎样利用媒体信息

 投资的比喻意义

第5章 股市到底是怎样运行的

 经济学家眼中的市场

 市场的本质

 新的黄金法则

 历久弥新的法则:供给和需求

第6章 预测第一部分:概率原理

 预测的炼金术

 预言的种类

 概率理论:股市与赌场的差别

 重中之重

 概率论中的投资经验

 往下看……

第7章 预测第二部分:模式识别

 识别盈利背后的模式

 股市模式

 紊乱中的模式

 这个游戏玩的是相对期望值

 利用历史来发现模式

 三大动因

 关于未来模式的乐观解释

第8章 实用的投资组合管理

 启示法的好处

 目标设定

 个人目标

 投资组合的目标

 自上而下的哲学

 林林总总的投资启示

第9章 如何度过熊市

 风险和不确定性

 金融有风险,假设使人吃亏

 动荡时期

后记

试读章节

有害的行为金融学

给你一个忠告:迷恋大脑科学,既能帮助你,也能给你惹麻烦。越来越多的人依赖行为金融学,把它作为投资知识中的万能药。然而,它没有这么神奇。各种科学领域都有局限性,行为科学也只能帮助认识投资,它自身也有缺陷。在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想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行为主义的危害。

大约一年前,我参加了一个行为金融学研讨会。我必须承认,有那么一两次,我边听边打起了瞌睡。当时有人在一个速成班上讲授幸福学——一门研究幸福与经济的学问(金融研讨会研究幸福生活……这主意好!),并花了40分钟介绍养老金的历史。

在瞌睡醒了的时候,我聆听了那次即使算不上怪诞但也够玄妙的演讲。演讲突出了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证明美国的楼市陷于低迷(注意,当时是2008年年初)。非常简单,是那么回事。其次,演讲人声称,根据行为研究学,决策者必须迫使业主为自己的房屋保值。

这是什么逻辑呢?

演讲还说,长期以来,房价一直相当平稳,说明房子未必一定可以使资产保值,但你不必对此担心;尽管如此,投资者仍然不顾一切将自己的房子作为资本保值的首要手段,但你呢,也不必对此担心。这两种情况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因为,当楼市处于低迷、有些房主负债太多,甚至面临丧失抵押赎回权的时候,这种情形就成了“无可否认”的行为证据,证明我们有必要强制执行一种保险制度,确保人们永远不会失去金钱和房产。

这样的演讲者并不是个别的。我渐渐发现,大多数发言者都是行为金融学的忠实信徒,在演讲中都会宣扬同样的论调:我们有必要告诉大家应该做什么,因为他们不够聪明,无法自己做出最佳选择。

这究竟是怎么了?

行为金融学一向是个美丽的事物。数十年前,它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研究领域,它把对人类行为的观察与市场和经济的运行情况联系起来——尽管有些观点颇为浅显。(难道我们真的需要一群博士来提醒我们的记忆有时并不准确吗?)先天性的神经结构,导致了人类的偏见和非理性,行为金融学的主要贡献,就在于修正了那些解释人类偏见和非理性的经济理论。它取代了“理性人”(即拉丁语中的“经济人”)的传统模式。这样的发现没什么可嘲笑的,时至今日仍有很大的影响力。

但是,新发现不断涌现的黄金时代,可能已经结束。在行为金融学领域,人们不再提出新见解,转而建议制订国家政策或“促使”(用他们的话来说)公众进入某种状态。这太丢脸了。对人类行为的客观研究,竟然堕落到为意识形态支配的社会规则进行辩解,这真是令人厌恶,它与真正的行为主义理论应该给人们的启迪,是背道而驰的。

时下流行一种观点,认为理性的个人必定是构建理性市场的基础;因此,如果我们认为人是非理性的,那么市场也是非理性。而实际上恰恰相反,正是所有非理性的个人,形成了一个比较高明的市场。(我们将在第5章讨论这个问题。)

人是不完美的,精英式的决策者亦非神人,我们应当尽一切可能避开他们。投资者不会总是理性地认为,自由市场是一种更好的方式。鉴于大家都有些鼠目寸光,对世界的认识也都只是些皮毛,任何大权在握的精英团体,即使不会坏事,最终肯定也将是老牛拉破车。纵观历史,概莫能外。

自由资本主义在必要时能表现出分配资本的天赋,并在全体人员中建立巨大的、互相关联的财富体系,对此,当今大多数行为金融学专家总是有意无意地回避。企图控制人们谋取个人利益,不但愚不可及,而且极其危险,在我们意识到这个问题以前,我们还要三番五次地对社会主义进行狭隘、僵化的理解吗?

虽然不完美——甚至常常很残酷——但是,真正的自由市场,就是一场喧嚣、无情的竞争。在市场中,各种观点都有发言权——许多可能的变革和创新都得到了尝试,直到为市场带来最理想的解决办法(同时得到恰当的回报)。任何单一的群体,哪怕他们有行为科学撑腰,也无法完成这样的壮举。

又想起了那天的讲座。我感到人类有一种强烈的、想要指点别人的倾向;我敢说,这种倾向是与生俱来的。我小心翼翼地给那些行为金融学专家们进一言:花点工夫研究一下自己的这种欲望,先把自己当试验对象吧。

不管怎样,我们都要记住:像行为经济学这样的学问,不是什么万能药——它只是研究投资行为的一个有效方法,应当与其他许多因素一同考虑。

P72-74

序言

撩开投资智慧的面纱

席卷中国的投资大潮,已经冲破了哪怕最保守人士的最后一丝心理防线。无论中国市场经济的完善程度是否令人满意,投资活动尤其是股票投资,已成为中国经济的基本机制,随之而来的是投资行为日益成为普通国民重要的生活方式。

而我们知道,对生活的解释即便都是积极的,也会千差万别,甚至水火不容。例如,你到任何一个财经书店,乃至路旁的书报亭都会发现,学者和行家里手们洋洋洒洒地对明天、明年股市的预测和分析都不尽相同,大相径庭的观点比比皆是。有的声称上海世博会之后股市将飙升,有的则断言世博会后中国股市有可能迎来有史以来最惨烈、持续时间最长的熊市。而你呢,每一种观点都想了解,恨不得一晚上就把它们都读完、吃透,第二天开盘便投入使用。但这种想法使你深感烦恼甚至难堪,毕竟,你真实的想法是变得更富有,而不是变得更机灵更会看书。到手的利润并不比进入大脑的投资知识逊色多少。而且,通常情况下,你变得更机灵的概率比你变得更富有的概率要低。因此,对你来说,更好、更务实的选择,不是迅速提高智商,而是寻求更科学、高效的思维方法。这才是诚实的态度,别忘了康德的名言:“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因为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贯穿全书始终的,就是这样一种诚实的态度。本书在认同投资是一门科学的同时,还指出了普遍意义上的科学的局限性乃至陷阱,以及人类自身难以自主克服的思维弱点。例如,书中写道,曾经风光一时的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其“登峰造极”的数学模型,在突发“外源性事件”面前,一触即溃,公司在短短数月,亏损近46亿美元。

对于个人投资者,作者提出了这样的忠告:“我们确实值得花时间来培养自律……自律的奥秘是认识自我。认识自我在生命的每个阶段都是非常重要的,杰出的投资者的自我认识更是到了要忍受痛苦的地步……只要是人,就容易感情用事,然后再说服自己这样做是有原因的,以此来自圆其说。因此,如果我们不能先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那就没什么必要搞投资训练了……”这实际阐明的是必须防止在投资过程中陷入心为物役的泥坑。作者不但专门用一章的篇幅精当地说明了自律的重要和培养自律的方法,而且在其他章节,也不失时机地利用具体的事例,凸显了自律的可贵。这一点,对于投资精神和理念仍处于非成熟阶段的中国股民来说,尤其值得借鉴。失去自律通常有两种表现:一涨就抛,一抛就走,一走就不回头;深度套牢,听天由命。如果你不愿意沦为末流股民或资深“老熊”,那么,作者的忠告对你来说,实在是金玉良言。

不过,本书并不是一本“手册”式的书籍。它更像一篇见识过人,而又妙趣横生地塑造精神和磨砺思维的启示录,它对经济、政治、哲学、历史等多门学科广为涉猎,甚至还包括了希腊神话、大脑构造、神经系统、意识和思维的本质等内容,而它引用的诸多先哲的论述,更是令人肃然起敬,回味无穷。

相信本书为读者提供的知识能成为你在茫茫股海中的罗盘,祝愿每位读者在它的指引下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金银岛。

后记

1909年,著名的商人和统计学家罗杰·沃德·巴布森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著作:《商业管理和货币投资中使用的行业晴雨表:商人、银行家和投资者的应用经济学教科书》(好长的书名!)。

在他的一生中,这本书再版多次。巴布森在其1929年12月(股市崩溃后不久)的再版中,撰写了一篇新的前言。他在前言开头列出了“本书读者应当牢记的几个基本原则。”巴布森坚定地认为,任何人只要拥有两样东西,就能成功地预测股市:

·“必须培养自我控制的能力,克制短线操作的冲动,95%的人可能会在短线波动时跟风;同时,要迅速行动,利用大的市场动向获利,此时95%的人会错失良机。这是因为人们或者被繁荣冲昏了头脑,或者已被恐慌或萧条吓破了胆。”

·“必须培养耐心,记住,按这个方法积聚财富需要多年的时间,而且在开始的时候,这是一个特别缓慢的过程……”

短短两段话完全道出了本书的主旨。本书所讲述的经验教训,在如此久远的时候,就已为人所知——仅仅是表达方式不同而已,这令人吃惊不小,但其实是殊途同归。虽然没有本书里那些难懂的行话和深奥的理论,巴布森却凭借直觉,意识到了自我控制和运用正确的方法观察世界这两种行为的强大力量——用他的话说,就是往往与“95%的人”对着干。

正如本书所述,关于投资和市场的最好智慧,总是不断以新的方式频频再现——它们得到了更新,并以其他形式传授给新一代人。但是,无论怎么措辞,智慧恒久不变。

巴布森在那篇前言中还写道:“我们研究基本条件,并依据从中得到的启发行事,既能够以特定的方式效力于国家,也能慢慢地但十分确定地为我们的机构和我们自己积累巨大的财富。”

我相信这是千真万确的,值得我们为之努力。

虽然这本书大部分章节都在探讨大脑、心理学、数学、复杂系统等问题,但最终仍然归结为自知和耐心。我们时常发现,最深奥的思想之旅,总是把我们带回到最简单的真理;我们探索得越远,就越能回归那些朴素的智慧。本书的大部分内容,皆循此道,我相信书中自有黄金屋。正是通过艰苦的学习和思考,我们才能够将这些基本的经验教训铭记在心,才能够真正以自律之精神去遵循它们。

希望本书能够为你提供一些新的方法去考察自己的投资,祝你在投资的旅程中好运连连。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6: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