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非洲之光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作者 (加蓬)让·平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系让·平在担任联合国大会主席之后、就任非盟主席之前写成,其中文版分前言、上篇、中篇、下篇、结论五部分,全书共14万字。书中,让·平回顾了自己从加蓬、联大到非盟40多年的从政经历和经验,展示了非洲的过去与现状,也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分析当今局势,展望非洲充满光明和希望的未来。

  全书共分上、中、下篇。他借着40多年从政经历和国际政坛上的外交经验,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洞察当今局势,精辟分析、深入研究非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并对世界的走向进行预测。

作为让·平多年思考的结晶,该书中文版的出版发行,对于了解非洲的过去、现状和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内容推荐

让·平长期在加蓬政府任职,在国际上也曾先后担任过许多高级职务,在战略方面有独到的见解。《非洲之光》一书讲述了让·平的从政经历,包括他好几次在战乱中险些丧命的真实经历。在书中让·平对非洲在世界上的地位做了阐述,也表达了他对中国、对国际政局的一些看法。据悉,《非洲之光》中文版比英文版早发行一年,英文版将于明年在纽约发行。

目录

前言

上篇 倒退

 第1章 起步:政治解放和“有限主权”

 第2章 成熟:经济解放和向世界开放

 第3章 “主人”卷土重来和“大倒退”

中篇 新的重大挑战

 第4章 “生活中不再有恐惧”

 第5章 “生活衣食无忧”

下篇 泛非主义和多边主义的复兴

 第6章 共同管理非洲事务

 第7章 共同管理国际事务

结论 共创非洲美好未来

试读章节

1960年,当绝大多数非洲国家取得法律上的独立时,国际形势被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的“世纪冲突”主导,这是相互对立的两大阵营和两种意识形态的斗争。一边是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阵营;一边是美国领导的资本主义阵营。它们在全球争霸。非殖民化的过程正是在两个救世主争夺全世界的对抗中实现的。虽然爆发热核战争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但两大阵营对抗的“边缘地带”却深受其苦:在亚洲、南美和非洲,“大国”之间的对抗通过地区代理人展开。

当时亚洲的情况最令人担忧。在整个20世纪60年代,美国以“遏制”政策为由,在亚洲采取的所有干预行动的目的是遏制“马克思主义颠覆活动”,阻止苏联在全球的扩张。尤其在越南,长期的反殖斗争最终演变为东西方对抗。在拉丁美洲,美国“大棒”政策下采取的直接和间接的干预行动,其目的也是遏制“被共产主义利用的”革命运动制造动乱,当时官方政治讲话就是这么说的。

非洲自然也不可能幸免。很快,它也沦为东西方争霸的角斗场。在中部非洲,尤其是在安哥拉、刚果(布)、刚果(金)(后来的扎伊尔、今天的刚果民主共和国)爆发了一系列冲突。

首先在安哥拉,苏联自20世界60年代初就高举“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和1968年提出的“兄弟援助”的旗帜,在安哥拉进行了间接的军事行动。起初是为了支援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安人运,创立于1956年)在葡萄牙共产党支持下于1961年发起的民族解放斗争。安哥拉于1975年获得独立后,苏联开展“卡洛塔行动计划”,通过古巴人支持安哥拉“兄弟”政府。葡萄牙殖民者被打败之后,阿戈什蒂纽·内图新政权立即陷入内战,对手是美国通过扎伊尔和南非支持的反叛武装力量:罗伯托·霍尔登领导的民族解放阵线(民阵),尤其是若纳斯·萨文比于1966年创建的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安盟)。

当时舞台上的重要人物、白宫资深顾问、遏制政策的倡导者亨利·基辛格在2000年曾这样写道:“一支非洲解放运动首次夺取政权,这首先是因为苏联提供了大量武器以及发挥了不可忽视作用的苏联空中走廊,其次是苏联武装的古巴军队的介入……如我们不结束苏联及其附庸的行动,他们将在非洲大陆称王称霸”。一切都再清楚不过了。自1975年起,美国空军利用扎伊尔,特别是加丹加省的卡米纳空中基地向安哥拉空投了大量的武器(枪支、火箭炮、迫击炮、反坦克炮……),名义上是给扎伊尔军队,实际是给安民阵的。安民阵和安盟还通过美中情局得到美方的大量秘密资金支持,用于招募比利时、英国和南非雇佣军。1987年后,南非和安盟开始向古巴支持的安哥拉政府军施加前所未有的军事压力。“著名的奎托夸纳瓦累战役是非洲大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此类战斗,在规模和激烈程度上,只逊于二战时期的北非战役”。

我们也不应忘记,1961年,比属刚果(今天的刚果民主共和国)的独立英雄帕特里斯·埃梅里·卢蒙巴总理被暗杀,他被指责为亲苏派。比利时女记者科莱特·布莱克曼谈及此事时说,比利时“最终确信卢蒙巴对苏联有好感同时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并将其担心通报美方”。前美国中情局刚果站主任拉里·迪韦林之后也证实了这一点,他曾说:“卢蒙巴必须下台或消失”。

1961年1月18日凌晨,卢蒙巴在加丹加省的伊丽莎白维尔被暗杀。其尸体被比利时人热拉尔·索埃特用锯子肢解,然后据说被扔进硫酸液中溶解。此外,在加蓬的邻国喀麦隆,喀麦隆人民联盟领导的亲马克思主义起义遭到镇压,其领导人吕邦·乌姆·尼奥贝在1958年“法国军队暴力镇压中”被击毙。

1963年8月“革命”后的刚果(布)局势,在与之分别有1700公里边界线的扎伊尔和加蓬引发了两国年轻政权最强烈的担忧。在1963年8月13至15日被称为“光荣的三天”里,刚果亲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利用1959年在布拉柴维尔发生的姆博奇族与拉里族相互残杀导致的不满和分裂,鼓动人民起义,推翻了怪诞的菲勒贝尔·尤卢,并在军队的支持下夺取政权。许多人都认为共产主义的威胁对刚果(布)的两个邻国来说近在咫尺。在加蓬,盛传来自刚果的“红潮”即将涌人。一些人已经预测“多米诺效应”(共产主义的传播)。另一些人则认为是历史使然,无产阶级革命具有必然性。还有人认为这一切都有莫斯科的插手,是苏联的颠覆行动。总之,没有人对此漠不关心。

加蓬首任总统莱昂·姆巴为国家领土完整和生存而深深忧虑,他事实上采取了准孤立主义、坚决反共的防御性立场。同样,在巴黎,记者让一皮埃尔·贝若也指出,“眼前是同共产主义者做斗争。在戴高乐眼中,共产主义者比比皆是;而戴高乐看不到的,雅克·福卡尔就会告诉他某某是共党分子”。正是在这样的背景和惶恐的气氛下,在加蓬的上奥果韦省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上奥果韦省省长保罗·耶雷在位于加蓬和刚果边界线上的勒提里河某地视察时,发现在河对岸的刚果人群中,有两个肤色特别浅的人。他立即电告利伯维尔,称在加蓬边境地区发现有中共分子。恐慌的莱昂·姆巴总统遂下令国民宪兵队立即炸毁勒提里河上唯一的一座桥。这座桥距离布芒果不远,处在通往刚果扎纳加的殖民时期古老的行政通道上。但之后经核实,那两个人其实是欧非混血,分别是刚果政府交通部长伊莱尔·蒙托和水利森林部长克洛德·达科斯塔。话说回来,蒙托那“胡志明式”的小胡子、特别白皙的皮肤以及酷似亚洲人的脸庞,的确会让人错认为是亚洲人,所以保罗·耶雷认错人也不足为怪了。

这个故事相当准确地概括了冷战高潮时期几近恐慌的氛围,尤其是莱昂·姆巴总统被安全和颠覆威胁困扰到如何程度。

应该承认,在这样的环境中,必须选择自己站在哪个阵营。渴望中立的人最终也会被现实所逼,根据自己对“核心利益”的认识,做出定位。因为,当时的两个超级大国都在为各自的“教区”讲道,要求其他各国明确做出选择:不选择与自己结盟的无疑是敌人。冷战、颠覆与反颠覆、代理人冲突、对和平和安全的期盼,促使非洲国家走上结盟和缔结集体安全条约之路。它们追寻的目的是:面对种种威胁和各种形式的侵略,更好地自我防卫和自我保护。结果是非洲和第三世界出现两极分化和加速军事化。一边是资本主义派,其代表人物是敢于对戴高乐说“不”的几内亚总统塞古·杜尔;另一边是亲资本主义派,其首领是科特迪瓦总统费利克斯·乌弗埃·博瓦尼。为了维持两极格局,两个超级大国进一步强化了对已经掌控在手的国家的控制。

几内亚、马里、马达加斯加、刚果(布)等国为反西方的祖国苏联所吸引,或多或少选择了社会主义阵营,因此与前宗主国和西方阵营拉开距离。几内亚对戴高乐将军组织的关于法非共同体未来公决说“不”之后,1958年后彻底走向法国的对立面,选择了“非资本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阵营。刚果(布)也早在1963年选择了同莫斯科结盟。加蓬则做了不同的选择。莱昂·姆巴执掌政权后,在极其不利的地区和国际环境下,加蓬在与前宗主国达成相互谅解的基础上,以和平的方式实现了法律上的独立,并选择了与前殖民宗主国结盟,以确保生存以及在独立之初在经济和政治方面得到前宗主国的保护、援助和支持。在这一点上,时任总理、未来的加蓬总统莱昂·姆巴十分明确地表示“加蓬是法非共同体内的一个独立国家……1958年9月28日,加蓬人民几乎一致表示支持法非共同体。我们明确表达了与法国同行的坚定意愿”。加蓬与法国的关系也由此进入了亲密无间、友好盟友的阶段。1960年12月,法国与加蓬以及其他一些非洲法语国家签署了一系列防务、外交、经济和金融等合作协定。

对所有这些国家来说,在独立之初建设新国家和开创外交的阶段,最重要和最紧迫的事,就是要确保国家的内外安全,可谓安全压倒一切。事实上,大部分新兴国家没有真正的意愿和能力开展积极的外交,它们在国际舞台上仅仅是前保护国的卫星国而已。它们的独立十分有限,因为其防务和发展几乎完全取决于巴黎、伦敦或布鲁塞尔能够给予的军事、经济和金融保护。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前宗主国的影响、内外安全威胁等因素决定了非洲国家独立初期的行动。对前宗主国的依赖导致许多非洲国家雏形状态下的外交基本特征是对前宗主国亦步亦趋。

这就是说,大部分非洲国家,尤其是法语国家内外政策的第一阶段被“法非共同体”深深打上烙印。法国是这块被视其“后院”的“家庭”安全和秩序的守护者。这就是后来称之为“法非联邦国”的开始。之后多年,这些新兴独立国家事实上要么依赖西方要么依赖于“红色东方”的保护。勃列日涅夫理论中的“有限主权”论就是这样诞生的。

这一局面演变十分缓慢,直到东西方关系缓和,新的发展趋势才凸显出来。

P5-12

序言

非洲人民和中国人民是老朋友、好朋友。非洲人民和中国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非洲与中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非洲这片热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

这本书是我长期思考的结果。书中谈到了非洲苦难的过去、令人忧心的现状,但谈得更多的是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非洲充满光明和希望的未来。我希望通过这本书有更多的中国朋友了解非洲现状、非洲的观点,了解非洲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我坚信,非洲的未来是光明的,非洲之光将辉耀世界。

让·平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3:4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