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王瑶文章精华的最新选本。全书收录代表作者文学成就的文章13篇,既有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小说与方术》《文人与药》等,又有研究鲁迅作品及其重要思想的文章《论(野草>》《(故事新编)散论》等,还有反映作者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建设思想与构想的文章多篇,以及一些回忆性散文。阅读中国文库丛书,帮助更多读者坐拥百城,与睿智的专家学者对话,以此获得丰富学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王瑶文论选/中国文库 |
分类 | |
作者 | 王瑶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王瑶文章精华的最新选本。全书收录代表作者文学成就的文章13篇,既有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小说与方术》《文人与药》等,又有研究鲁迅作品及其重要思想的文章《论(野草>》《(故事新编)散论》等,还有反映作者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建设思想与构想的文章多篇,以及一些回忆性散文。阅读中国文库丛书,帮助更多读者坐拥百城,与睿智的专家学者对话,以此获得丰富学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内容推荐 王瑶(1914~1989),山西平遥人。文学史家。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开创者之一。曾为北京大学教授。主要著作有《中国新文学史稿》《中古文学史论》《鲁迅作品论集》等。本书是作者文章精华的最新选本。全书收录代表作者文学成就的文章13篇,既有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小说与方术》《文人与药》等,又有研究鲁迅作品及其重要思想的文章《论(野草>》《(故事新编)散论》等,还有反映作者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建设思想与构想的文章多篇,以及一些回忆性散文。本书使用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本。 目录 小说与方术 文人与药 文人与酒 论考据学 鲁迅对于中国文学遗产的态度和他所受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 论《野草》 《故事新编》散论 “五四”时期散文的发展及其特点 关于现代文学研究工作的随想 论现代文学与中国古典文学的历史联系 “五四”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学的价值重估 念朱自清先生 念闻一多先生 编后记 试读章节 《汉书·艺文志》所录小说凡十五家,今已皆佚,惟据所录篇目的名字和次序看来,由伊尹说至黄帝说九家,皆称太古的人物,班固注已以“迂诞依托”目之。以下六家,封禅文说,虞初周说,班注皆云“武帝时”;待诏臣饶心术,颜师古引刘向《别录》云,饶是“武帝时待诏”;臣寿周纪,班注“宣帝时”;百家则据刘向《说苑叙录》;“除去与《新序》复重者,其余者浅薄不中义理,别集以为百家”。待诏臣安成《未央术》一篇,应劭云:“道家也,好养生事,为未央之术。”依次序看来,这六种当然全是汉人所作。前九种既为依托,最早也只能是战国末期的作品,其中自有不少出于汉人的。《四库提要·小说类序》云:“张衡《西京赋》日:小说九百,本自虞初,《汉书·艺文志》载虞初周说九百四十三篇,注称武帝时方士,则小说兴于武帝时矣;故伊尹说以下九家,班固多注依托也。”而且就所依托的人名如伊尹、黄帝等看来,和后面六种所说的封禅养生的内容,也是属于一类的;班注虞初周说下为“河南人”,武帝时以方士侍郎,号“黄车使者”,则张衡所言小说本自虞初的说法,也就是说小说本自方士。证以《汉志》所列各家的名字和班固的注语,知汉人所谓小说家者,即指的是方士之言;而且这和《后叙》中小说家出于稗官的说法,也并不冲突。汉魏六朝对于小说的观念和小说的内容,都和这起源有关系。 《后汉书·方术传序》云:“汉自武帝,颇好方术,天下怀协道艺之士,莫不负策抵掌,顺风而届焉。后王莽矫用符命,及光武尤信谶言,士之赴趣时宜者,皆驰骋穿凿,争谈之也。故王梁、孙成名应图篆,越登槐鼎之任;郑兴、贾逵以附同称显,桓谭、尹敏以乖忤沦败,自是习为内学,尚奇闻,贵异数,不乏于时矣。”所谓方士就是方术之士,据《史记·始皇本纪》及《封禅书》等所载,秦汉时海上燕齐的方士甚多,汉武帝时李少君曾拜文成将军,栾大拜五利将军,贵震天下;此后也“不乏于时”。但方士本来的地位是很低的,为士流所不齿,所以《方术传序》说:“通儒硕生,忿其奸妄不经,奏议慷慨,以为宜见藏摈。”这正和小说家之厕于诸子略十家中,而谓“可观者九家”,没有小说家的道理是一样的。吴薛综注张衡《西京赋》“小说九百,本自虞初”下云:“小说,医巫厌祝之术”,厌祝是“定祸福决嫌疑”的方术,巫医是操这种方术的人;但虞初《汉书》明说是方士,足见方士是由巫医来的。巫是通于人神之间的人物,疫病是神加于人的惩罚,所以医者多以巫充之,因为他可以祝祷神明。因此在上古时,巫医是不分的。《论语》孔子说:“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说文》酉部医字下云:“古者巫彭初作医。”周礼“夏官巫马”郑注:“知马祖先牧马社马祟之神者,马疾若有犯焉,则知之,是以使与医同职。”贾疏云:“巫知马祟,医知马病也。”《后汉书·费长房传》言其师奉壶中老翁后,翁与一符日:“以此主地上鬼神”,长房“遂能医疗众病,鞭笞百鬼”。可知巫医在古代本为一种人,他的职务是通于神明,因此能够如《后汉书·方术传序》所谓“定祸福,决嫌疑,幽赞于神明,遂知来物”。同书《华佗传》说他“精于方药”,而荀或即说“佗方术实工”;足见巫医之术就是方术,所以方士即是由巫来的。而薛综以为小说是“医巫厌祝之术”的说法,也大致是适用于汉魏六朝这个时代的。 P1-2 序言 “中国文库”主要收选加世纪以来我国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科学文化普及等方面的优秀著作。这些著作,对我国百余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积极的影响,至今仍具有重要价值,是中国读者必读、必备的经典性、工具性名著。 大凡名著,均是每一时代震撼智慧的学论、启迪民智的典籍、打动心灵的作品,是时代和民族文化的瑰宝,均应功在当时、利在千秋、传之久远。“中国文库”收集百余年来的名著分类出版,便是以新世纪的历史视野和现实视角,对20世纪出版业绩的宏观回顾,对未来出版事业的积极开拓,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大凡名著,总是生命不老,且历久弥新、常温常新的好书。中国人有“万卷藏书宜子弟”的优良传统,更有当前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要求,中华大地读书热潮空前高涨。 “中国文库”选辑名著奉献广大读者,便是以新世纪出版人的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帮助更多读者坐拥百城,与睿智的专家学者对话,以此获得丰富学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为此,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以登高望远、海纳百川的广阔视野,披沙拣金、露抄雪纂的刻苦精神,精益求精、探赜索隐的严谨态度,投入到这项规模宏大的出版工程中来。 后记 二十年前,我的博士指导教授、著名文学史家王瑶先生(1914-1989)不幸在上海华东医院去世。先生病危时,我正患感冒,没能赶去服侍左右,此事一直让我耿耿于怀。先生去世十周年时,我曾模仿先生的《念朱自清先生》,将历年所撰五文,略加修订,连缀成《念王瑶先生》。春华秋实,又是一个十年。借人民文学出版社邀约编选《王瑶文论选》之机,重温先生著作,实在是一种难得的体验。 对一个学者来说,去世二十年是个关键时刻。昔日的同行大都已归道山,后来者则急匆匆赶路,忙于各自的事业。世人是否还有兴致阅读那些逐渐隐人历史深处的人物与书籍?最初的感怀与赞叹已经过去,每位先贤都必须凭借自己的学术实力,方能与“江山代有才人出”的后学展开有效的对话。作为“中国现代文学”这门学科的开创者之一,王瑶先生对中国古典文学同样有精湛的研究,同时,他又是一位思想独立的知识者、桃李满天下的大学教师,我相信,他能经得起时间的淘洗。 除了生前刊行的诸多单行本,王瑶先生的著作先后汇编为七卷本的《王瑶文集》(北岳文艺出版社,1995)和八卷本的《王瑶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