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区情感与社区建设》中,作者单菁菁别具匠心地选择了社区情感问题作为研究切入点,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旁征博引地梳理、比较和归纳出古今中外学术界有关城市社区、城市社区情感和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理论及经验,并与中国的社区建设实践紧密结合,充分体现出城市社区建设和发展要“以人为本”的真谛。……社区居民情感研究的实质是研究“社区人”,是从“以人为中心”的角度研究社区,对我国人本主义社区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创新意义。……这部著作通过系统研究构建出颇具特色的地域社区和非地域性心理社区的社区情感研究理论框架体系。目前,对城市居民社区情感的研究非常缺乏,这部著作填补了这个领域的空白。
《社区情感与社区建设》着重研究了目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城市居民的社区情感及其影响因素,并从“人”的角度、从城市居民的社区情感角度探讨新形势下我国城市社区规划与建设的重点及其方向。书中回顾了世界城市社区的发展以及城市社区理论思想的演变,总结了城市社区建设重心由“物”向“人”,由“管理”向“意义”(meaning),由物质领域向精神空间的发展方向,并对美国、英国、新加坡以及中国等国家的社区规划建设与发展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在检讨我国城市社区建设问题的基础上,对我国从人本主义角度出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提出建议,并倡导由下而上(公众参与)、上下结合(政府指导)的社区规划与建设方式。
《社区情感与社区建设》由单菁菁编著。
序一 傅崇兰
序二 陈光庭
第一篇 绪论
第一章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社区探索
第一节 中国社会的变迁
第二节 社会转型时期的社区理论探索
第三节 社会转型时期的社区实践
第二章 城市社区情感研究的理论回顾
第一节 不同理论模式的社区观
第二节 社区概念的内涵辨析
第三节 城市社区情感研究的主要理论
第三章 问题与假设
第一节 研究初衷
第二节 问题与假设
第二篇 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四章 研究对象
第一节 调查区域的确定
第二节 研究对象的确定
第五章 研究方法
第一节 研究模式
第二节 抽样方法
第三节 关于问卷
第三篇 社区情感研究
第六章 心理社区和地域社区
第一节 历史回顾
第二节 量表设计及相关理论
第三节 调查结果与分析
第四节 关于社会网络作为非地域社区的几点思考
第五节 结论与摘要
第七章 社区情感及其影响因素
第一节 社区情感研究
第二节 社区归属感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结论与摘要
第八章 社区归属感与社区满意度
第一节 社区归属感与社区满意度的关系
第二节 城市居民的社区满意度
第三节 社区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节 结论与摘要
第九章 城市外来人口的心理社区与社会适应
第一节 研究回顾
第二节 城市外来人口的心理社区与社会适应
第三节 结论与摘要
第四篇 中国城市社区规划与建设的理性思考
第十章 本质的回归——从城市规划角度看世界城市社区的发展
第一节 城市社区规划和建设的历史回顾
第二节 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社区思想的演变
第三节 城市社区规划与建设的渐进发展——以人文主义思想为脉络
第四节 结论与摘要
第十一章 国外城市社区规划与建设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美国城市社区规划与建设的经验研究
第二节 欧洲国家社区保护与发展的经验研究
第三节 新加坡城市社区开发与控制的经验研究
第四节 城市与城市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经验研究
第五节 结论与摘要
第十二章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理性思考
第一节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问题检讨
第三节 关于中国人本主义社区建设的措施建议
第四节 关于中国可持续社区建设的目标构想
第五节 结论与摘要
附件
附件一 阿瓦尼原则
附件二 社区规划调查表
附件三 健康社区指标调查表
附件四 伊斯坦布尔宣言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