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本钱
全球经济萧条的时候,很多人的生活都有经济压力。不管有钱、没钱,人都要有“生活的本钱”,才能生存下去。
本钱有很多种,不论是精神的本钱、智能的本钱,或是物质的本钱,都是我们经济生活的资源。
曾经,“中华佛学研究所”有一位远从捷克来的学生。因为捷克是个很穷困的国家,而他在台湾又举目无亲,所以生活很拮据。
在他离开研究所后,我问他:“如何生活的?”
他说:“有饭就吃,有地方就住,有时会有人给我一点钱。”为了求学,他并不觉得生活有多苦。
他对苦日子能够甘之如饴的原因,便在于虽然没有物质的经济资源,却有精神的本钱,作为他生存的条件。
·有钱好?没钱好?
有人说:有了钞票会烦恼,没有钞票更烦恼。那么,究竟是有钱好还是没钱好呢?
相信没有人会说没钱是好的。
禅宗所谓的“有”,是指有形的财产和无形的功德。
无形的功德,往往要借助有形的人力、财力、物力来完成。
从“有钱财”而变为“有功德”,已是一大进步。因为身外乃至身内的财物,犹如过眼的云烟,不持久也不可靠;功德则是盗贼抢不走、水火坏不了的。
如果更进一步,对于功德,也不该执为实有,否则就是有为、有漏和有限的功德。
譬如梁武帝做了不少建塔斋僧的善事,菩提达摩却说他没有功德,那是因为梁武帝执著功德,希望有回报,这便不是无上功德。
·金钱如毒蛇
记得我的师父东初老人,在我出家后不久,有一次问我:“圣严你说,金钱好不好?”我答:“佛说的,金钱如毒蛇,一定可怕!”
我的师父说:“圣严!你还有所不知,现在有很多人专门养毒蛇,取了蛇毒来做药而发大财。如能善用毒蛇的毒,可以救人,可以治病,就看你会不会养蛇了。不会养蛇的人,会被蛇咬,会被毒死;会养蛇的人,蛇毒不但可以让你救人,还可以让你赚钱。”
结果我说:“师父,那我还是要钱!”
师父又说:“钱要取之于道,用之于道才对。如果你仅仅是要钱,而不知道善于用钱,那就等于踩到毒蛇身上,只会被蛇咬,而不知运用蛇毒治病了。”
所以,世界上的东西,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没有绝对的需要,也没有绝对的不需要。这叫做“无住”,也就是“智慧”。
·如来如去
佛教常说:“如来如去。”什么是如来如去呢?
譬如你昨天买股票,股票上涨,一夜之间使你变成富翁,明天股票下跌,又使你一夜之间变成穷人。钱究竟来了没有?
钱好像是来了,让你发大财,但是钱最后又到哪里去了?
钱不是你的,这就是如来如去。
来的时候不必兴奋,去的时候不需难过,因为这是正常的事。
世间人会烦恼痛苦不已,就是因为没有把环境中遇到的人、事、物看清楚,所以才会“迷”,才叫“凡夫”。
我们往往以假当真,把不真实的事情当成永恒。对与我们相关的人、事、物,执著何者为我、何者为我所有,何者为多、何者为少,何者为来、去、生、死,等等。这种种执著都使我们心里产生烦恼。
P004-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