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著的《三国演义(上下无障碍阅读毛宗岗精评本)》是根据三国时期的史实和民间传说创作而成的优秀历史小说。它的内容丰富多彩,为读者留下了深厚多而的认识价值。故事远起汉灵帝年间刘、关、张桃园结义,描述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近百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众多的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作者通过真实动人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黑暗和腐朽,控诉了统治者的暴虐和丑恶。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所谓“十八路”诸候联军征讨董卓,打的是“扶持王室,拯救黎民”的旗号,干的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勾当,各怀心复事,都企图称王称霸……
罗贯中著的《三国演义(上下无障碍阅读毛宗岗精评本)》又名《三国志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小说史上的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人罗贯中,在其成书前,“三国故事”已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在唐代,三国故事已广为流传,连儿童都很熟悉。随着市民文艺的发展,宋代的“说话”艺人,已有专门说三国故事的,当时称为“说三分”。元代出现的《三国志平话》,实际上是从说书人使用的本子,虽较简略粗糙,但已初肯《三国演义》的规模。罗贯中在群众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基础上,又依据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中所征引的资料(还包括《世说新语》及注中的资料),经过巨大的创作劳动,写在了规模宏伟的巨著——《三国演义(上下无障碍阅读毛宗岗精评本)》。
李催抱头鼠窜,回见董卓,说孙坚如此无礼。卓怒,问李儒。儒日:“温侯新败,兵无战心。不若引兵回洛阳,迁帝于长安,以应童谣。近日街市童谣日:‘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臣思此言‘西头一个汉’,乃应高祖旺于西都长安,传一十二帝;‘东头一个汉’,乃应光武旺于东都洛阳,今亦传一十二帝。天运合回。丞相迁回长安,方可无虞。”卓大喜日:“非汝言,吾实不悟。”遂引吕布星夜回洛阳,商议迁都。聚文武于朝堂,卓日:“汉东都洛阳,二百余年,气数已衰。吾观旺气实在长安,吾欲奉驾西幸。汝等各宜促装。”司徒杨彪日:“关中残破零落。今无故捐宗庙,弃皇陵,恐百姓惊动。天下动之至易,安之至难。望丞相鉴察。”卓怒日:“汝阻国家大计耶?”太尉黄琬日:“杨司徒之言是也。往者王莽篡逆,更始赤眉之时,焚烧长安,尽为瓦砾之地;更兼人民流移,百无一二。今弃宫室而就荒地,非所宜也。”卓日:“关东贼起,天下播乱。长安有崤函之险;更近陇右,木石砖瓦,克日可办,宫室营造,不须月余。汝等再休乱言。”司徒苟爽谏日:“丞相若欲迁都,百姓骚动不宁矣。”卓大怒日:“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即日罢杨彪、黄琬、苟爽为庶民。卓出上车,只见二人望车而揖,视之,乃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也。卓问有何事,毖日:“今闻丞相欲迁都长安,故来谏耳。”卓大怒日:“我始初听你两个,保用袁绍;今绍已反,是汝等一党!”叱武士推出都门斩首。遂下令迁都,限来日便行。
李儒日:“今钱粮缺少,洛阳富户极多,可籍没人官。但是鸯瀣瞻擀袁绍等门下,杀其宗党而抄其家资,必得巨万。”卓即差铁骑五千,遍行捉拿洛阳富户,共数千家,插旗头上,大书“反臣逆党”,尽斩于城外,取其金资。李催、郭汜尽驱洛阳之民数百万口,前赴长安,每百姓一队,间军一队,互相拖押。死于沟壑者,不可胜数。又纵军士淫人妻女,夺人粮食。啼哭之声,震动天地。如有行得迟者,背后三千军催督,军手执白刃,于路杀人。卓临行,教诸门放火,焚烧居民房屋,并放火烧宗庙宫府。南北两宫,火焰相接;长乐宫庭,尽为焦土。又差吕布发掘先皇及后妃陵寝,取其金宝。军士乘势掘官民坟冢殆尽。董卓装载金珠缎匹好物数千余车,劫了天子并后妃等,竟望长安去了。
却说卓将赵岑,见卓已弃洛阳而去,便献了汜水关。孙坚驱兵先入。玄德、关、张杀人虎牢关,诸侯各引军入。
且说孙坚飞奔洛阳,遥望火焰冲天,黑烟铺地,二三百里,并无鸡犬人烟。坚先发兵救灭了火,令众诸侯各于荒地上屯住军马。曹操来见袁绍日:“今董贼西去,正可乘势追袭。本初按兵不动,何也?”绍日:“诸兵疲困,进恐无益。”操日:“董贼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诸公何疑而不进?”众诸侯皆言不可轻动。操大怒日:“竖子不足与谋!”遂自引兵万余,领夏侯悖、夏侯渊、曹仁、曹洪、李典、乐进,星夜来赶董卓。
且说董卓行至荥阳地方,太守徐荣出接。李儒日:“丞相新弃洛阳,防有追兵。可教徐荣伏军荥阳城外山坞之旁,若有兵追来,可竞放过;待我这里杀败,然后截住掩杀。令后来者不敢复追。”卓从其计,又令吕布引精兵遏后。布正行间,曹操一军赶上。吕布大笑日:“不出李儒所料也!”将军马摆开。曹操出马,大叫:“逆贼!劫迁天子,流徙百姓,将欲何往?”吕布骂日:“背主懦夫,何得妄言!”夏侯悖挺枪跃马,直取吕布。战不数合,李侄引一军,从左边杀来,操急令夏侯渊迎敌。右边喊声又起,郭汜引军杀到,操急令曹仁迎敌。三路军马,势不可当。夏侯悖抵敌吕布不住,飞马回阵。布引铁骑掩杀,操军大败,回望荥阳而走。
走至一荒山脚下,时约二更,月明如昼。方才聚集残兵,正欲埋锅造饭,只听得四围喊声,徐荣伏兵尽出。曹操慌忙策马,夺路奔逃,正遇徐荣,转身便走。荣搭上箭,射中操肩膊。操带箭逃命,踅过山坡。两个军士伏于草中,见操马来,二枪齐发,操马中枪而倒。操翻身落马,被二卒擒住。只见一将飞马而来,挥刀砍死两个步军,下马救起曹操。操视之,乃曹洪也。操日:“吾死于此矣,贤弟可速去!”洪日:“公急上马!洪愿步行。”操日:“贼兵赶上,汝将奈何?”洪日:“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公。”操日:“吾若再生,汝之力也。”操上马,洪脱去衣甲,拖刀跟马而走。约走至四更余,只见前面一条大河,阻住去路,后面喊声渐近。操日:“命已至此,不得复活矣!”洪急扶操下马,脱去袍铠,负操渡水。才过彼岸,追兵已到,隔水放箭。操带水而走。比及天明,又走三十余里,土冈下少歇。忽然喊声起处,一彪人马赶来:却是徐荣从上流渡河来追。操正慌急间,只见夏侯悖、夏侯渊引数十骑飞至,大喝:“徐荣勿伤吾主!”徐荣便奔夏侯悖,悖挺枪来迎。交马数合,悖刺徐荣于马下,杀散余兵。随后曹仁、李典、乐进各引兵寻到,见了曹操,忧喜交集。聚集残兵五百余人,同回河内。卓兵自往长安。P31-33
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它为历代战争的实践者、历代文人的书房雅园和历代百姓的茶坊酒肆提供了不尽的生动话题。本书再现了从东汉末黄巾起义到晋武帝登基建西晋近一百年问波澜壮阔的历史,主要描写了魏、蜀、吴三国鼎立、互相征战的历史过程,刻画了几百位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和群雄逐鹿、斗智斗勇的精彩场面,传达出处在动乱中的人民呼唤明君仁政、安定清明的愿望。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他依据有关三国的正史,在群众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基础上,创作了这部长篇小说。《三国演义》也是中国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三国演义》是述说英雄的诗篇。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曹操、孙权、诸葛亮、周瑜、司马懿、关羽、赵云、姜维、陆逊等,都可以称得上是英雄。英雄之貌,如诸葛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周瑜“长壮有姿貌”;英雄之气概,如关羽独驾小舟,高唱“大江东去浪千叠”单刀赴会;英雄运筹帷幄之时,如诸葛亮“定三分隆中决策”,智算华容道,七星坛祭风等;英雄壮志未酬之悲,如孔明在临死前长叹:“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此生有限而事业不能实现,这是多么悲哀!纵观这些英雄人物,最复杂的要数曹操。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他残忍奸诈,狡猾虚伪,却也有机智勇敢、以身作则、求贤若渴的一面。曹操横槊赋诗,能见其胸襟和抱负。他触景生J隋,吟出了“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诗句。曹操雄豪,他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他还献刀刺卓,矫诏讨卓,支持关羽斩华雄。“割发代首”,他赏罚分明;“跣足迎许攸”,他求贤若渴,迎接各路英才。此外,还有“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孙权,辕门射戟的吕布,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陆逊……这些鲜活的英雄形象,都在《三国演义》中一一呈现。
《三国演义》是讲述智谋的宝典。《三国演义》中的谋略层出不穷,而诸葛亮成了智慧的化身。他通晓天文气象,足智多谋,因此能成功地火烧博望、草船借箭和借东风。他懂得敌人的心理特点,巧妙地使用了骄兵计、疑兵计、反问计、空城计等。书中其他的如连环计、苦肉计等,都成为了后人智慧的锦囊。魏国的郭嘉、司马懿,吴国的周瑜、陆逊,蜀国的庞统、姜维等,也都长于计谋。
《三国演义》是讲述勇武和忠义的经典。神勇如关羽,他提华雄的头颅掷于地下时,战前斟下的热酒:“其酒尚温”。骁勇如张飞,他横枪立马,长坂桥上一声吼,吓退了百万雄兵。智勇有赵云,胆大心细,截断江流夺阿斗。勇武之将还有吕布、马超等。《三国演义》贯穿着“忠义”二字。当初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关羽遇害后,刘备悲叹:“今云长已亡,孤岂能独享富贵乎!”也因为与刘备结义,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归刘备,千里走单骑,义重如山。为了报答曹操的恩遇,关羽义释曹操。《三国演义》赞赏那些忠臣,尤其渲染了诸葛亮对汉主刘备之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连敌人也佩服他“竭尽忠诚,至死方休”。总之,《三国演义》肯定了人的智慧谋略,歌颂勇武忠义,对我们的民族文化心理和社会生活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而今,《三国演义》仍然以其无以伦比的丰富内涵扩展着它的影响力。
为了使读者能够更好地领略它不朽的艺术魅力,我们奉献给读者这本审校精良的《三国演义》。这本书选用的是一百二十回全本,书前配有拉页,在拉页中我们谨向您展现了独具特色的三国人物关系表及重要文臣武将的归属划分,供您参考娱乐、品评讨论。部分篇章选取了清代毛宗岗对《三国志演义》较为精彩的评点,能够加深读者的理解,启发灵感;采用简化字,进行了精审精校,方便了读者阅读;对于文中的生僻字进行注音注释,为阅读扫清障碍;此外,我们选用了一百多张精彩生动的古版画作为插图,图文并茂,使阅读变得赏心悦目。
有人说《三国演义》就是中国人的生活,只要我们的生活还在继续,这些英雄故事和历史风云都将会继续传颂下去。